潁陰城距離許都實在是太近了,滿寵前腳受詔后當眾掛印免冠出奔向北。
后腳,這個消息就送到了車騎將軍幕府。
隨著呂布率軍出走,大量的政務從大將軍幕府諸曹轉移到劉備這里,劉備也是忙碌不堪。
夜間吃飯時,劉琰遞上帛書:“主公,潁川郡丞滿寵奉詔后當眾辭官,影響惡劣。”
劉備聞言一愣,他入朝這段時間也視察過許都周邊,對滿寵有數面之緣。
隨即就問:“這是何故?我自認不曾怠慢此人。”
劉琰低聲回答:“大將軍舉用此人為宛都令時,曾嚴刑拷打…”
不需要說的太明白,劉備立刻就想起了滿寵的豐功偉績。
拿什么人開刀不好,非要拿楊彪做仕途起點的墊腳石。
除非楊彪一系死絕了,那弘農楊氏就不可能讓滿寵好過!
這跟弘農楊氏的胸懷無關,但只要弘農楊氏想要做點事情,就必須表現出應有的實力。
弄死滿寵,就成了展示實力的最直接手段。
滿寵的地位越高,直接弄死,越能提現弘農楊氏的影響力。
一樣的,想要與弘農楊氏結盟的話,直接弄死滿寵,就成了極好的見面禮。
此刻劉備不由心情復雜,如果能與弘農楊氏聯手,犧牲一個潁川郡丞這樣的酷吏也不算什么。
可讓劉備糾結的是,這個酷吏滿寵似乎有自己未能察覺的才器與果斷,這樣的人才就不該隨意浪費,理應珍惜使用才對。
而最糾結的是,還沒來得及犯錯,滿寵自己就跑了。
劉備患得患失之際,一側端碗吃飯的簡雍放下碗筷,直接說:“主公,滿寵自知罪重,今引罪而去,宜公布州郡。”
“也只能如此了。”
劉備應答一句,現在說什么都來不及了,也只能安慰自己,這滿寵可能就是個普通酷吏,只是膽小而已,才這么快跑了。
現在只能聽簡雍的意見,將滿寵棄官出走一事定義為畏罪棄官。
反正朝政或州郡主官更替時,屬吏往往主動辭官,有的是識趣,有的則真是畏罪辭官。
有的時候,主動辭官,就等于任期內的一切糊涂賬目一筆勾銷。
能不能再次復起為官,就看你的人脈和手段,但之前只要主動辭官,那任期內的普通罪行就能勾銷。
沒辦法,現在只能給滿寵潑臟水,將對方定義為畏罪棄官,怕公正嚴明打車騎將軍徹查,這才惶恐出逃。
至于追索滿寵…這種事情很不好辦。
呂布的軍隊還沒有撤離干凈,潁陰城北還有呂布的殿后軍隊。
現在許都附近的任何異常軍事調動,都會引發呂布殿后軍隊的警惕,以及不必要的敵視。
所以派兵去追捕滿寵,很容易與呂布的殿后部隊激化矛盾。
所以只能眼睜睜看著滿寵出走,劉備這里毫無辦法。
至于滿寵預見的劉備聯合弘農楊氏,并效仿呂趙聯合執政的預想…劉備這里還沒想這么遠,劉備先要壯大自己的車騎將軍幕府,等呂布勢力撤入雒中后,劉備才能著手考慮新的執政架構。
就這樣,滿寵背著畏罪棄官的惡名離開了潁川,跟隨呂布撤離的軍隊,向著雒陽進發。
沒三日,內容類似的新一輪詔書也抵達青州,臨淄。
周瑜抵達青州以來,先是孫策增補數百士兵,聯合周瑜部曲,合兵兩千人,表拜周瑜為校尉。
緊接著周瑜牛刀小試清剿附近一股盜匪,孫策又向朝廷表功,表奏周瑜為中郎將。
就這樣,孫堅時期的老將程普還是偏將軍,而周瑜旬月間就完成了縣令長、校尉、中郎將的身份變遷。
這讓程普身上的偏將軍職位變的有些尷尬。
偏將軍、裨將軍,往往是區別于正將軍而言,哪怕是個雜號將軍,那也是正位將軍。
而周瑜的到來,使得孫策的軍制發生了一系列變化,明顯的就是偏將軍的定位。
此前,程普作為偏將軍可以獨領一軍,單獨執行軍務。
仿佛,程普這位老將是孫策的副將。
相應的,還有空懸的裨將軍,也能吸引很多校尉積極奮斗。
而現在周瑜的軍職急速提升,則說明人與人是不一樣,孫堅舊部還是需要立功,一點點來晉升的。
后將軍孫策的總角之交的摯友周瑜,自然不需要那么多的功勛考核,軍職、地位隨時可以變。
孫策也是沒辦法,一邊是先父舊部創業元勛,一邊是宗室親族如孫靜孫賁與戚族徐琨,他夾在中間雖然不至于為難,可很多時候也不是很稱心。
例如孫賁,就險些如孫香那樣撤離脫離他,去追隨袁術了。
所以親族大將也不一定靠譜,孫策必須尋找另一個能與他相輔相成,可以分兵作戰的可靠人選。
因此,周瑜就是非常合適的人選。
不是孫堅舊部,也不是孫氏親族或戚族,周瑜個人與孫策集團沒有其他復雜的關系,有的只是與孫策本人極好的私交。這種情況下,你不重用周瑜,情理上也說不過去。
就這樣,短短時間內周瑜已經可以隨意出入孫策的后將軍幕府,參與軍機。
此刻,孫策抓著詔書看了幾眼,就交給周瑜說:“公瑾,朝中形勢詭變,我心不安。”
孫策也得出一些結論,朝廷現在的求賢詔書,本身就是一種說明。
聰明的人自然就清楚許都發生了什么,不聰明的人老實奉詔而行即可。
滿寵能解讀出來的信息,孫策多少也能讀懂。
周瑜也是不例外,他翻看詔書,神色微變:“伯符所慮,可是呂趙二賊合流?”
“正是。”
孫策正色回答,沒有逃避這個問題。
沒想到周瑜呵呵輕笑:“伯符實不必憂慮,呂趙二賊皆生性霸道剛愎。天各一方尚好,若是合流,如兩虎相遇,縱然一時平靜,其勢又豈能長久?”
周瑜分析之下,孫策也覺得有些道理。自己只考慮到了呂趙二賊強強聯合,卻忽略了兩人的性格矛盾。
想通這一茬后,孫策整個人都明媚開朗起來;“公瑾所言甚是有理!”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