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11章 環形箭陣

  大約申時前后,風雪減小。

  飽餐之后的趙基巡營各處,返回自己臨時營帳,看了看帳外橫放的盾牌。

  盾牌上面是今天的降雪,足夠五寸多厚。

  他上前抓起盾牌,感慨說:“我還怕積雪不足,如今正好利于我軍雪橇追擊諸胡。”

  跟隨左右的軍吏、衛士神情振奮,他們也都開始渴望魁頭的首級。

  天色將暗之際,中軍七千人率先出營向北,沿著秦直道前進,行軍之際縱隊變化,頭陣放緩速度,使后方二陣、三陣分別向左右兩翼加速,很快與頭陣齊平。

  后方四陣、五陣等快步跟上,他們行進之際,前方三陣放緩速度,整頓隊形,維持一個齊平的前進節奏。

  當四陣前進接觸前排,成為實際上的第二陣時,全軍行軍大縱隊如同一個T。

  這時候前陣左右翼向兩側邊緣擴散,新的二陣、三陣再次左右分流加速前進,充為前陣。

  前排五個方陣,足夠遮蔽秦直道戰場。

  而他們后方就跟著密密麻麻的雪橇隊伍,雪橇上拖著各種低矮的鹿角。

  都是竹竿捆扎而成,用料簡單,整體輕便,對有準備的步兵幾乎沒有什么用。

  可若將這些高不過三尺的鹿角丟在直道西側的雪地里,自然能形成可靠的防馬障礙。

  當騎兵無法聚團沖鋒,或被打亂秩序并降速下來,或落單時,那就是騎兵自身的災難。

  前排五個方陣抵近預定戰場時,后排跟隨的雪橇車向西側運動,開始投放鹿角。

  投放完畢,這些雪橇或戰車就組成面西的偃月陣,每個偃月陣里也就百余人,足以抵抗稀疏的敵騎小隊騷擾。

  間隔二三十步的偃月小陣也能相互提供掩護,對陷入鹿角障礙的敵騎大隊進行高效殺傷。

  當偃月小陣成型時,五支敢死千人隊也按著進攻順序站好陣位,立在前陣后方,自西向東分別是黑、白、黃、紅、青五隊。

  敢死兵將要從直道西側缺口跟隨趙基發動沖擊,斜刺沖擊后向東邊山腳丘陵地帶而去,并在那里進行集結,抵擋鮮卑人的東線進擊敵群。

  當軍隊吃飽喝足運動起來后,也就沒有那么冷了。

  不止是漢軍,鮮卑人、諸羌部隊也開始運動起來。

  前部三軍中,最先脫營而出是趙云所部,全軍乘坐雪橇或乘馬繞膚施城西北角向東北角而行,迂回繞擊的距離很大。

  以至于從西門而出的羌人騎兵來不及反應,只能目視趙云所部在積雪原野上馳騁。

  很快趙云所部就出現在從北門而出的回紇豆眼中,一名鮮卑首領想要嘗試阻擊:“漢軍這是要去進攻國主,我們可要阻攔?”

  回紇豆瞇眼觀察三四里外大角度迂回的趙云所部:“來不及了,等你整理好部眾,追不上他們。”

  說著回紇豆回頭看一眼城門,城內鮮卑騎士正向外涌出,都是騎馬緩行,速度并不快。

  提議的這個首領又開口:“我的意思是就帶先出城的人去追。”

  其他首領聞言神情各異,卻都沒有開口支持或反對。

  回紇豆肅容:“國主的軍令是命令我們督促羌人南下進擊漢人偏軍,我們是來督戰的。如果我們率先交戰又失利,羌人肯定不會這樣聽話,他們有可能會出賣我們,向漢軍效力。”

  另一個首領緊跟著開口支持:“就是這樣,羌人多次投降、支持漢軍。羌人與匈奴人、烏桓人一樣,祖祖輩輩都愛做漢軍的鷹犬爪牙,不能信任。”

  見此,提議截擊的小首領只能放棄,可依舊遺憾不已,并說:“我們這樣謀算,跟漢人還有什么區別?這會讓羌人失去敬畏。”

  三郡諸羌首領向鮮卑求援,可不是敬重鮮卑人,而是認為鮮卑人比漢軍強,僅此而已。

  否則投降漢軍后,諸羌就要去跟鮮卑人打仗。

  諸羌了解漢軍,所以在強弱之間,他們選擇對抗相對孱弱的漢軍,選擇向鮮卑獻上忠誠。

  就在回紇豆等人商議之際,趙云所部快速穿插,貼著北部丘陵邊緣,漸行漸遠。

  趙云離去后,西門涌出的一些羌騎小隊擅自脫陣而出,紛紛揚揚向趙云空營沖鋒。

  之前吃過虧,這次快抵近營地時放慢速度,但沒有遭遇守軍反擊,很快就突入營內,仿佛掉到谷倉的老鼠,頓時就不知道該搶什么了。

  他們帶動之下,西門而出的諸羌步騎不受控制向南烏泱泱擅自沖鋒。

  徐晃、張遼也都放棄營地,一起向西北方向推進。

  西門諸羌帶動之下,從南門涌出的羌人也好不到哪里去,諸羌各部首領難以號令約束,各部羌人步騎、奴隸向南沖鋒,并繞開了徐晃所部。

  為了快些入營搶劫物資,一些羌人被積雪中的鹿角絆倒,或受傷,或從馬下摔落撞到墻壁,也不缺當場摔死的人。

  活著的人顧不得哀傷伙伴的不幸,加速翻墻而入,爭搶視線內看到的一切能用的物資。

  先入營的一些羌人騎士舍棄徐晃中軍營壘,向東側張遼營地而去,而在張遼營地內遭遇休屠達達率領的三千余匈奴義從。

  很快休屠達達以優勢兵力擊退、驅逐這些意圖抄掠的羌騎,并率義從追入徐晃營地中。

  有組織的匈奴義從與數量更多卻專注搶劫,只會本能反抗、躲避的羌人混戰在一起。

  雙方騎士往來沖撞,搶到足夠物資的羌人騎士或步兵就在混亂中突圍,甚至連膚施城都不愿返回。

  以至于休屠達達所部越戰越勇,竟然有將羌人驅逐出中軍營地的趨勢。

  這里交戰之際,膚施東門涌出的羌人步騎完成集結,步兵向秦直道推進,企圖配合南下的鮮卑前部騎士夾擊趙基中軍。

  而東門羌騎向南本要迂回側擊趙基的西邊側翼,卻跟北上的徐晃、張遼二軍騎兵遭遇,雙方往來追逐。

  裝備劣勢的羌騎在對抗中吃虧,漸漸趨向于纏斗,不再勇猛對沖,也無力騷擾結陣而進的徐晃、張遼步兵方陣。

  漢軍步兵方陣過于兇猛,小規模的羌騎根本無法有效騷擾。

  甚至幾十騎規模的羌騎,不值得步兵方陣開弩,以步弓攢射,就能射退這種小規模的羌騎。

  中軍戰場,五個方陣沿著秦直道布置成大橫陣,依托雪橇、戰車為反騎工事,弓弩齊發,與南下的鮮卑前部騎士對射。

  鮮卑前部騎士在秦直道左右兩側各組成一個巨大的環形跑馬箭陣,各有兩三千騎士。

  卷入其中的鮮卑騎士順應本能跑馬,臨近南端時進行粗略的拋射。

  兩個巨大環形跑馬箭陣之后是鮮卑突騎,還在等待沖擊的機會。

  這種時候,從膚施東門而出羌人步兵結成密實的盾兵方陣企圖攻擊中軍西側。

  趙基見此,騎乘鐵甲戰馬高舉斬馬劍向西揮舉,引著百余鐵騎從西面缺口而出。

  隨著他出動,中軍棋牌館舉起黑旗搖動,反復向西指去。

  統率黑旗敢死隊的韓述抬手掛上面甲,同樣騎乘鐵甲戰馬,嘶聲呼喝:“黑旗敢死士!隨我沖!大司馬就在前方!”

  “擂鼓!”

  黑旗隊中,鼓車敲響,黑旗隊敢死兵都是乘坐雪橇,一臺雪橇上一名御手,一名矛戟,一名弓弩手。

  馬匹拉扯雪橇時,奔跑的速度更快,身上能披掛更厚重的皮鎧。

  鼓聲之中,黑旗隊跟著趙基所領百余鐵騎撞入直道西側環形跑馬箭陣,頓時雙方相互攪亂,混戰一氣。

  羌人步兵被趙基所領鐵騎隊震懾,只能看著黑旗敢死兵雪橇戰隊從陣前穿插而過。

  不等他們上前接戰,從南而來的徐晃、張遼步兵就乘坐雪橇撞了上來,雙方也是亂戰。

  羌人不適應雪橇戰車沖擊戰術,頓時就被撞碎。

哎呦文學網    虎賁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