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趙云自敖倉渡河后,甘寧緊接著率部渡河。
他們從敖倉渡河,向對岸上游十余里處搖櫓劃船。
幾乎不分先后靠岸,立刻就在岸邊布置壁壘。
舟船抵近岸邊碼頭,船上弓弩手戒備、等待。
也在夜色籠罩下,下游淇水口的沮授全軍起航,逆流推進。
夜里北風吹刮,河北水軍側帆借助風力,倒也能抵消許多水流阻力。
吏士搖櫓劃槳,船速頗為可觀。
前鋒船隊,顏良望著北岸間隔兩三里就有一處的篝火引航點,心中稍稍安定。
夜里航行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可沮授早已做了各項安排。
例如將沿岸布置的烽火臺改為引航之用,這些烽火臺有板筑而成的永久性烽火臺,也有戰時臨時設立的。
今夜都點亮火光,為船隊提供岸邊坐標。
沮授怎么可能放任文丑這么多人去打一場未知的野戰?
整個船隊行進時彼此也有火把照明,如今黃河流量暴漲,使得南北兩岸距離更寬闊,南岸晉軍斥候未能察覺。
然而河北兵終究不擅長舟船作戰,夜航之際時不時有船只迷航、掉隊。
顏良船隊之后,就是沮授中軍艦隊。
沮授身穿襦鎧,站在戰艦雀室內,望著前方船隊點點光亮。
這一戰能否取得戰果,又能有多大戰果,他并不清楚。
只是他覺得戰機寶貴,應該抓著打一場。
他仔細研究過趙基今年的作戰方式,發現趙基表現的更加節約、珍惜士兵。
整個護國討逆戰爭期間,趙基最大的硬仗就是斷水沖淹紀靈的汝陽大營,乘亂而進,一鼓擊破紀靈的一半營地。
取勝后趙基沒有乘勢擴大戰果,而是把紀靈殘軍丟給了魏越、張遼。
因此沮授斷定趙基內部存在很大的隱患,不敢消耗嫡系元從兵力去打硬仗。
各方勢力都是如此,誰都不是鐵板一塊。
正是基于這個判斷,沮授力主開戰。
不能怕趙基像瘋狗一樣糾纏就不打趙基,必須打斷趙基調整內部平衡的進程!
即便沒有袁紹的開戰授令,沮授依舊發揮他前部都督臨陣決機的應急權,率領部隊夜航出擊。
看情況再決定是突擊南岸敖倉、滎陽一帶,還是夾擊渡河的趙云所部。
如果運氣好,或許能將趙基堵在北岸,使得趙基與其大軍分隔南北兩岸。
若真打出這個效果,那袁紹勢必傾盡全軍出擊!
就目前來說,沮授只是率軍出巡,演練夜間航行。
沒錯,目前就是一場軍事演習。
隨著船隊行進,大約三更時分時,前鋒顏良船隊才堪堪抵達敖倉東北十余里處。
然而這個時候,甘寧設置在北岸的示警船隊點燃了一條條拖到北岸的蘆葦筏子。
五十余艘火筏陸續點燃,順流而下,許多火筏漂到河心,陸續與逆流推進的顏良艦隊相遇。
這只是十分簡陋的照明示警火筏,并沒有澆注油脂或混入砒霜、硫磺、硝石之類的助燃、起煙物。
隨著火筏燃燒,南岸警戒烽火也次第點燃。
敖倉碼頭,趙基站在瞭望塔臺眺望:“嘖嘖嘖,不愧是沮授啊,他還想襲我大營。”
身邊裴秀無語,如果不是他力勸,趙基早就渡河去了。
在將各種俘虜、人口運走之前,大軍其實很脆弱,這種脆弱來自組織協同的極低效率。
正因為俘虜人口壅塞,遇襲后炸營,會妨礙關鍵信息的傳達與響應。
俘虜也是人,他們引發的混亂驚慌情緒也會傳染其他軍隊。
更何況,軍隊每個人不見得就跟趙基一條心。
平時隱藏很好的人,真到大軍混亂時,自然會做出煽風點火、上屋抽梯、誤擊友軍之事。
趙基感慨一番,隨即就說:“再等等,天亮后沮授不退,我就跟他打一場水戰。”
裴秀見趙基這次是真要參戰,立刻就問:“你若渡河,營中生變該當如何?”
“我若不做渡河的準備,沮授又怎么會知難而退?”
趙基語氣平靜:“我若無所應對,現在文丑各軍在岸上,沮授又督大軍夾擊,難道坐視子龍、興霸陷入苦戰?又或者受挫退避?我軍銳氣折損,沮授更不會主動收兵。唯有一戰打斷他的牙,他才會夾著尾巴逃走。”
討論之際,文丑已督兵推進到北岸渡口三四里外,明火執仗而來,生怕趙云無法察覺。
整頓隊列,稍稍休緩氣力后,文丑投入試探性的進攻,一支五百余人的步騎混編隊伍脫陣而出,前往騷擾。
他們對渡口附近的屋舍投擲火把,陸續點燃各種可能藏匿伏兵的建筑物、灌木叢。
北風吹刮,燃燒的茅草漫天飛舞,又引燃了北岸大片蘆葦叢上的蘆花。
北岸火光大作,但蘆花燒的迅烈,很快火光就衰弱很多。
文丑投入的試探部伍很快推進到臨時營壘區域,這是趙云、甘寧部伍倉促構建而成,多是拆毀附近屋舍,取木料構建而成。
文丑麾下步兵輕易翻越矮墻,或破壞這些尚未加固的木制障礙,一些驍騎更是縱馬一躍突入。
簡陋的木制障礙物以內,空蕩蕩什么都沒有。
不存在襲擾營地,糾纏登陸步兵,使對方難以撤離的可能。
運船之上,趙云靜靜望著突入而來的河北兵,等著他們靠近。
可這些河北兵不敢靠近河岸碼頭,縱火點燃障礙物后,迅速撤離,仿佛逃跑一樣。
東側,甘寧船隊。
甘寧旗艦移動,調動全軍在黎明之際轉變陣型。
隨著天色漸漸麻亮,甘寧清楚觀察到逆流而來的河北人先鋒船隊,看到對方那三五成群,在河流沖刷下反復變化的船隊陣列,就知道對方不敢打。
居于上游,船隊陣列相對齊整,甘寧有信心一輪沖垮對方。
擾亂對方的指揮、配合,各船各自為戰時,他自能從容獵殺各船。
水軍作戰,最忌諱的就是離群、孤立。
只有戰船運動起來,才能避免遭遇集火打擊;也只有合理指揮,讓每一艘戰艦進行有效運動,才能時刻打擊對方。
很顯然,甘寧眼中河北兵完全不熟悉水戰,只能說是會操船運輸、捕魚。
甘寧觀望之際,天色越發明亮,東邊日頭冒出一半,這時候他看到下游沮授中軍船隊。
甘寧不由期望起來,很希望沮授中軍船隊也靠攏,與前隊船只聚合起來。
聚合的越多,他發動沖擊時,對方能產生更大的混亂!
可沮授中軍船隊懸停不動,也不能說是完全不動,河水滾滾向東流淌,沮授中軍船隊依舊在保持航行,只是位置有各種變化,甚至還有船只懸停時相互碰撞的現象發生。
而甘寧的船隊橫在河中,側帆借風,各船保持大致的間距,幾乎是一種懸停狀態。
他們對船帆、風力、水流的把握更為優秀,就那么五十多條運船,組成三排橫陣居于河中,使得河北前鋒大將顏良不得不收斂銳氣,開始用更謹慎的態度來審視面前的晉軍。
顏良不敢主動進擊,也不敢撤離。
停在這里還能維持船隊秩序,若是撤離…鬼知道會發生多大的混亂。
若是保持隊形繞河心迂回調頭,那等于把脆弱的腹部暴露給晉軍,是一種示弱的舉動。
到那個時候上游晉軍忍不住撲咬上來,交手瞬間就能擊潰顏良所督前隊。
他就不擅長水戰,讓他率領船隊運輸糧食什么的,自然不成問題。
整個河北就沒有像樣的戰艦,晉軍也沒有戰艦。
雙方以中等規模的運輸艦為主,反倒是河北方面有大型運輸艦。
再大的運輸艦,也是運輸用的,甲板上最多就一層木樓,能站兩層弓弩手。
不像最基礎的三牙戰艦,甲板之上有兩層木樓,可以安置三層弓弩手,還有安置重型角弩的高臺,投石車也能擺上去。
太陽完全升起,北岸陸地之上。
文丑見焦觸、馬延也率軍匯合而來,就持馬鞭指著南邊燃燒的屋舍、障礙說:“趙云倉促之間壁壘簡陋,已被我縱火焚燒。今其兵士屯于船上,隨時可走。”
馬延不語,他就是一個校尉,戰后復盤追究責任時,也跟他沒關系。
焦觸聞言,就說:“我軍奔襲而來多已疲敝,趙子龍所部休養氣力。待其部下船邀戰,我軍反而被動。”
馬延還是明智的不插嘴不表態,三個人又遙遙觀望東南七八里外,那里顏良所督船隊正蹩腳整隊,越是整隊,各船配合時失誤就越多。
這些操控運船的水手、船夫,連水兵、戰兵的補貼待遇都沒有,也沒有經歷過類似的訓練,你總不能指望他們突然能爆發勇氣,為袁氏大業慷慨獻身。
后方,沮授觀望各船變化,見都不自覺的張大船帆,似乎都在積蓄力量。
可他更感覺積蓄的這些力量不是為了與上游晉軍碰撞,而是為了調頭、撤離。
看到眼前的變化,他對接下來的青州戰事開始悲觀起來。
孫策麾下,可不缺水軍、戰艦。
就己方這樣的水軍,去青州作戰,別說濟水流域,可能都不敢輕易跨過黃河。
渡黃河簡單,可想要再回北岸,可就沒那么輕松了。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