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58章 淮南大疫

第458章淮南大疫  燕縣,因夜來降雨,城外只有幾層晉軍斥候游蕩。

  曹軍斥候、信使幾次嘗試性突圍,都被射退或追殲。

  此刻曹昂與外界失去聯系,有時候沒有消息,實際上反而是好消息。

  而戰場西南,官渡津。

  潛逃至此的吳范頭戴竹笠,腳踩一雙縫補的粗麻鞋,鞋上還套著木釘屐履。

  他背著藥箱站在渡津處排隊,與他一起逗留此處的士民多攜有合法的通行文書。

  但官渡津已經停擺,吳范困在這里已有十二日。

  只有那些身負郡級以上公文的使者能順利渡津,往來于關東、雒陽之間。

  更多的人因通行文書即將過期,只能原路折返。

  吳范囊中窘迫,只能在官渡這里行醫,以換取口糧。

  今日排隊數次,船滿后只能運輸少量幾個人,吳范實在是沒有多余的錢財行賄,也可能是渡津官吏想留他在這里給附近吏民提供醫療。

  吳范再次落空,返回館舍時順手捋了一把柳葉。

  手癢、本能一樣捏出三組,隨意拋出,看著六枚柳葉打著旋落在面前。

  吳范蹲下看了看,皺眉不已。

  卦象東南依舊是大兇,這跟官渡津往來使者攀談流露出來的信息出入極大。

  這些信息中,明明大將軍已經圍逆臣袁術于壽春孤城,淮南自壽春以外的大部分縣邑已經跟著廬江郡、九江郡反正、歸順于朝廷。

  揚州有劉艾,徐州有劉備,宗藩、賢臣在郡,明明是由亂轉安的氣象。

  可他的卦象顯示,東南大兇。

  孫策也離開了江東,袁術被困孤城,哪里來的大兇?

  總不可能是大將軍破袁術后,清算袁術故舊,大肆屠戮吧?

  吳范猜不明白,可他只想快些渡過陰溝水。

  他撿起地上的六枚柳葉裝入袖囊里,正走向破落館舍區域時,就見一個熟悉的人在館舍外擊劍、健身。

  待走近一些,吳范止步,等對方練劍結束,才拱手:“仲翔先生怎么在此?”

  虞翻練劍時眼觀六路,早就發現了吳范。

  他擦拭劍身后入鞘,將劍在腰間掛好,也對吳范還禮:“卿又何以在此?”

  呂布正在索求吳范,沒有準確畫像的情況下,真的很難將平平無奇的吳范揪出來。

  吳范見附近還有其他官吏,就苦笑:“大司馬治下開創醫藥學科,本郡差遣仆去河東研習醫。仲翔先生呢?”

  別說郡,各縣也會有計劃的從治下貧寒士人中選拔,公費培養進行求學。

  以往還好,這樣的亂世里,求學回來的士人往往謀求仕途,而不是老老實實按約定從事專業的律法、農學、醫學。

  很多縣令長也不好過于嚴懲這些本地人,最多就是嚴禁出仕。

  至于違約的道德問題…這其實是個普遍的問題,所以也就不算是問題了。

  公費委托栽培的傳統擺在那里,真沒幾個長吏敢殺這些違約的破落士人。

  何況很多時候,這些破落士人也不想去郡里、州里求學,是州郡分攤了任務,縣里不得不派人。

  普通農夫、奴仆肯定是不能算數的,只能以協商的方式進行合作。

  天子、公卿百官跟著大將軍先是許都騷亂去了宛都,南陽大旱又遣回許都,根本沒有興復太學的機會。

  雒都那里想要興復太學,可什么都缺,也無法促成此事。

  反倒是劉表在襄陽的小太學,大司馬在安邑的河東大學、晉陽的龍城大學運轉起來了。

  虞翻見吳范在外出行找了這么個理由,卻瞇眼:“醫術?”

  “正是。”

  吳范正色回答,虞翻緩緩點頭:“這里多有不便,隨我入屋舍中。”

  “喏。”

  吳范微微拱手,虞翻側身展臂,臉上卻沒多少笑意:“請。”

  虞翻在館舍中享有單間,不像吳范這段時間只能與其他出行的官方使者一樣擠在草堆里湊合宿夜。

  夕陽在側,虞翻等吳范放好藥箱后,才說:“我來時,大將軍已下令兗豫各州,命進獻善醫者。”

  吳范凝視虞翻,虞翻緩緩點頭,低聲:“淮南大疫。”

  一瞬間,吳范雙眼瞪圓:“狀況如何?”

  又重新審視打量虞翻:“難道大將軍不知道先生精擅醫術?”

  易經、天文都學了,順路再學醫術實屬正常。

  “天降大疫,我如何能醫治?”

  虞翻理直氣壯反問,聽著好像是不敢違抗天意。

  可吳范聽明白了,虞翻學的藥理經驗拿現在的淮南大疫沒辦法。

  兩人沉默片刻,吳范才破僵局,問:“疫病如何?”

  “邪氣入體,體壯者上吐下瀉,茍延殘喘,正氣難復,我來時十人中能活七人,但也體虛不堪再戰。婦孺、老者…往往一命嗚呼,短者不過一晝夜,健婦也不過三日而已。”

  虞翻說著握拳打在自己腿上:“藥石難下,并有傷寒之狀。淮南官民存糧俱是不足,大將軍也無余糧賑濟。今遣我來,是要向大司馬求醫治之法。”

  “以大司馬年紀,又如何能懂高深醫術?”

  吳范自言自語,他也聽過說大司馬擅長治傷,可刀傷箭瘡治療手段與疫疾是兩回事,可以說是風馬牛不相及。

  看吳范這樣子,虞翻也不想深入解釋。

  趙基肯定不懂解救大疫的醫術,可趙基卻能開口給個臺階,讓呂布撤軍。

  再不撤,呂布麾下大軍沒有死在戰場上,也要死在病榻上。

  或許大將軍根本等不到大司馬的書信,就會主動撤軍。

  對于保存軍隊,大將軍比誰都上心、積極。

  虞翻看著吳范:“明日一早隨我渡河,再不走,必然被官吏強征,派往淮南。”

  “有勞仲翔先生。”

  吳范鄭重拱手道謝,俯首行禮,隨即就說:“大司馬正與曹操之子鏖戰于酸棗、濮陽之間,仲翔先生若去,就恐大司馬生出其他想法。”

  “此公事也,也是江淮士民疾苦之事,我何懼之有?”

  虞翻嘴上這樣說,也是凝視門外夕陽,頗感無力。

  看似趙基是跟曹昂交兵,實際上趙基是在與袁紹拼斗。

  現在自己帶著這樣的壞消息過去,大司馬會怎么想?

  何況大將軍已有惡劣前科,就怕大司馬認為淮南大疫是假,是大將軍夸大言辭,欲退兵向北。

  就在虞翻思索之際,壽春城北,北山大營。

  呂布以手絹捂著鼻子,巡視今日病狀顯露的吏士,數百人集中在一處,上吐下瀉都已虛脫、發燒昏迷。

  周圍彌漫的氣味已經不是腥臭或惡臭了,而是一種奇怪的味道,仿佛腸液。

  上午還能行走、執勤的甲士,此刻就躺在草堆里昏迷,虛弱的坐不起來。

  呂布走出營區,來到上風口吸了幾口新鮮空氣:“曜卿先生如何看?”

  袁渙神情難看,但還是憑著良心、認知說:“大將軍,宜燒營北撤,越快越好,不能再拖。”

  現在這點損失真不算大,規模再大一些,蔓延發展到全軍覆沒也不算離奇。

  呂布又看其他跟隨左右的幕僚,也都拱手長拜,算是表露了立場、心跡。

  再不撤,就不是他們圍攻壽春、水淹破城了。

  而是袁術追殺、殲滅他們。

  呂布很想直接打死袁術,東南安定后,大小宗藩林立,通過朝廷遙控即可。

  恢復生產秩序后,可以向朝廷提供糧食、兵員與各種器械,這就足夠他用了。

  可淮南大疫不退,誰調動大軍,那誰就吃最大的虧。

  呂布望著漸漸落下的夕陽,天色昏黑之際,他咬牙開口:“傳令各軍,明日拔營!”

  就在他西側的芍陂區域,一支來自豫章的運輸隊扎營。

  孫賁已經從豫章撤離,他與孫靜、孫權匯合后,又搶了豫章的許多船,帶著家眷隊伍揚帆順長江而下。

  而一支三千人規模的運輸隊在蔣欽率領下北上,其中大半是積蓄在軍中的女眷。

  這些女眷…對孫策來說就跟等待分配的戰馬、軍械一樣,也是可以向荊州、河北交換器械、絲織品的人形貨幣。

  臨時營地中,入夜后自無什么秩序可言。

  大喬聽著營內各處的女子哭泣之聲,望著夜空鉤月,久久無語。

  她們的使命,就是從趙基手里換回韓當所部。

  蔣欽還想將伙伴周泰贖回來,今日搜集舟船,制造木筏,明日將渡淮,順穎水而上,經陳國走陰溝,直抵酸棗。

  至于未來,這座營地內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思考未來的想法。

  就連蔣欽,目前只想著見到大司馬后,怎么說服大司馬釋放周泰。

  他了解周泰,大司馬那里不開口,周泰縱然有逃跑的機會,也不會跟他走。

  (本章完)

哎呦文學網    虎賁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