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34章 并州使者

  四月初一日,趙基安頓好營務,入安邑參加集會。

  今日停止訓練,全軍閉營休整。

  除了糧食轉運外,停止安邑周邊一切軍事行動。

  大半個月時間里,趙基已有了一套新改造、增固的鎧甲。

  依舊是鎏金鐵札甲為底材,在胸前兩側加上了外突的護心鏡。

  同時鎧甲增加了盆領結構,與之配套的是重型頭盔。

  至于造型囂張的笠盔,目前有些不太合適,特別是今天這種關鍵時刻。

  趙基與衛隊全副武裝入城,街道上已經整理過了,到處都是巡邏的河東騎士。

  沒有百姓走動,也不準百姓走動。

  戰車緩緩靠近天子行宮,門前當值的虎賁中郎莢童上前來迎:“侍中。”

  趙基輕輕點頭,抬手拍打莢童的肩膀:“三天后,發兵。”

  “是,卑職明白!”

  莢童低聲應答,抬頭與趙基對視,他看出了趙基壓抑的那股躁烈。

  今天集會一切和平還好,若是新的郎官伺機搞事,那就先從安邑開戰!

  趙基又拍了拍莢童臂膀上的臂章,是兩杠四星;就連趙基此刻臂甲上,也是兩桿四星。

  莢童后退兩步,右手持戟佇立不動。

  趙基抬眉審視行宮牌匾,現在是‘少梁宮’三個字。

  七百行宮衛士今日也調來二百,在少梁宮外當值、站崗。

  少梁宮衛士令也是一身重甲,腰懸寶劍,引著十幾個屬吏就在宮內大院等候。

  他與趙基目光發生觸碰,就緩緩低頭下去。

  這是不想對視,而不是怕趙基。

  趙基抬步入內,沉重戰靴踩在地面清脆作響,身后奉劍郎成何懷抱御賜尚方劍,緊貼著趙基行走。

  成何身后,就是全副武裝的韓述。

  前幾日趙基派他外出公干,他也乘機衣錦還鄉,該抖的威風抖完了。

  現在就是死了,也沒多少遺憾。

  韓述落后兩步,頭戴沉重戰盔,護簾垂下,只露出一雙眼睛。

  他左手挽盾,右手持戟,就那么死死盯少梁宮衛士令。

  跟隨韓述進來的還有同鄉虎賁,宮中各處走廊、門口就有虎賁當值。

  但隨著郎衛擴充,也多了郎官巡邏隊伍。

  天子起居之處,日常也有五十多名郎官隨駕左右,都是錦衣佩劍,沒有護甲。

  對于這部分無甲的郎官,趙基一個人就能盡數砍死。

  防范的,就是宮中掩藏的重弩。

  這時候少梁宮衛士令快步來迎:“小趙侍中,禁中不得攜帶弓弩、短矛、飛斧之類。”

  “給他。”

  趙基開口,笑吟吟看對方:“那我是不是要卸甲?”

  “侍中兼行虎賁中郎將,自能披甲帶劍。”

  衛士令解釋,就看著韓述將隨身攜帶各種遠程武器連著銅瓜錘一并解下,交給行宮衛士。

  幾個衛士沒有退下,指著韓述腰間懸掛的拳頭大袋子:“這是何物?”

  “我的印信,你們也要查收?”

  趙基反問,又看這位衛士令:“尚宏是吧?我記得你。”

  “有勞侍中掛懷。”

  尚宏對左右揮手,展臂邀請:“侍中,請。”

  趙基仰天笑了笑,似乎自己這段時間也沒吃多少虧,雖然防賊一樣提防朝廷,可自己實力也在迅速壯大,朝廷壯大速度比起自己來說太慢。

  真正吃虧的是河東豪強,他們一分為二,融到了自己這里,也融到了朝廷這里。

  到底是河東豪強借殼上市、借尸還魂,還是被自己、朝廷分別消化,都是未知之事。

  這樣想著,心情好了不少。

  “侍中、虎賁中郎將趙基進殿!”

  大長秋時遷高唱,趙基昂首挺胸步入大廳。

  右列前排楊琦等人位置空著,趙基直入左列,跪坐在侍中班列的末席。

  殿中外圍兩側,以及門外走廊,都是河東虎賁,以聞喜人、汾北人為主。

  隨即趙基落座,時遷這個家伙進入大廳去側門,去迎奉天子。

  這時候趙基打量殿中,多了些半生不熟的面孔。

  他觀察眾人之際,大廳中的許多新來郎官也在悄悄觀察他。

  新的河東郡守是河內司馬防,他勉強坐在前排;他的長子司馬朗也入朝拜為尚書郎,站在末位旁聽。殿內群臣班列中,還有第二個穿戴鎧甲、佩劍的人,是新任羽林中郎將毌丘毅。

  他四十歲出頭,正是年富力強的年齡。

  直身跪坐,垂目斂神,不與外界目光互動。

  前幾日毌丘毅才決定受領羽林中郎將之職,結果就是其子毌丘興從虎賁中退出。

  這就是朝廷的底蘊,你只要還想借助朝廷的力量,就要保證朝廷的存續,朝廷自能壯大自身影響力。

  壯大的過程里,朝廷會從你內部,從遠近各方汲取人力,轉化成新的保守力量。

  趙家的門第還是太低了,找不到多少可靠的門生故吏搶占關鍵崗位。

  若不是趙基牢抓兵權,可能現在已經步白波四將的后塵。

  看似衣冠楚楚的朝堂,實際上就是一言不合就開殺的戰場。

  新任議郎張時坐在末席,瞇眼用余光審視趙基的側臉。

  十幾個呼吸后,氣氛凝重,靜可聞針,一些人額頭開始滲汗。

  趙基依舊肆無忌憚打量每一個人的長相、神態,頓時有了決斷。

  再占一些便宜,就放朝廷去雒陽。

  自己終究不如曹老板根基雄厚,如果自己手里也有幾十萬俘虜、降軍改編來的私人武裝,這些人還敢這樣打量、審視自己?

  朝廷或許是老爺子心里的白月光,但不是自己的。

  想走的人都走,留下的才是自己的。

  哪怕老趙、老大、老二要走,那就統統走吧。

  好言難勸該死的鬼,到時候出于良心勸一勸,真要走,總不能都給打斷腿。

  想到斷腿,開始懷念鐘繇,也不知道這家伙傷勢如何了。

  “陛下駕到!”

  “臣等拜見陛下。”

  時遷高唱,趙基跟著眾人行禮,也只是微微躬身,時刻保持著警惕。

  劉協一身嶄新的青綠主色的鮮艷錦袍,這段時間休養的不錯,面容飽滿起來,眼眉之間沒了那股漠然,眼神靈動許多。

  “眾臣免禮。”

  劉協聲音平靜:“今日朝會,所議有三。一者是匈奴盜匪擾邊害民,朕率將士征討之事。此事已有定論,只議安邑留守之事。其二是并州刺史高干遣使入朝,上表諸事;第三,詔拜趙美人為貴妃。”

  實際上就討論安邑留守,比較浪費時間的是并州刺史高干使者帶來的奏表誦讀。

  至于給趙美人提升地位,朝會時提出,更顯莊重。

  天子親征匈奴,這是之前就定下的事情,已經很難更改,這也是河東吏民的呼聲。

  朝廷自然就要一分為二,部分隨駕左右,部分留守安邑,負責朝政運轉。

  趙基不發表意見,只是觀察司馬防,總感覺自己出征后,這個家伙會搞事。

  身為河東郡守,突然動員幾百人,發動襲擊自然可以軟禁老爺子。

  趙基不言語,就看著他們討論。

  不多時,并州刺史高干的使者郭援就捧著奏表開始朗讀,主要是為袁紹表功,以及聲討張燕、公孫瓚的不法、兇殘。

  郭援朗讀之際,還分心去觀察趙基,他目光銳利難以掩飾仇恨。

  他的好舅父鐘繇,被趙基親斷雙腿,這仇實難消解!

  趙基也看著郭援,仿佛看一個死人。

  充為中書舍人的毌丘興也站在大廳末尾,藏在幾個人身后。

  他身形略矮,又始終低著頭,穿了寬大的吏服,沒有被趙基發現。

  此刻他觀察到趙基眼神,不由心中一突。

  心情苦澀之余,也只能暗暗感慨趙阿季的殺性大。

  僅僅是郭援的幾個眼神,就讓趙阿季生出殺心。

  待郭援念完奏表,侍中劉艾就開口:“袁本初安定河北,有功于國,宜褒獎以示朝廷恩德。”

  其他人靜靜聽著,臺崇想要開口,可不見趙彥、裴茂、趙基開口,摸不準這三個人態度。

  如果二比三打逆風仗,他要倒霉;如果三比二打贏趙氏祖孫,那今天很多人要倒霉。

  不止是臺崇,裴茂也為難,給袁紹加官不難,難的是一口氣承認高干、袁熙、袁譚等人的刺史之位…這顯然很丟朝廷的臉面。

  裴茂就問:“元明公如何看?”

  趙彥垂目,平靜問:“文敬你二人如何看?”

  臺崇立刻回答:“袁紹奪韓馥之位,殺冀州衣冠望族,又以諸子、外甥領一州刺史。此事,我不知子芳公是如何看的,總之臺某身為國家朝臣,深感憤恨!”

  劉艾頭垂下,臉頰紅彤彤,火辣辣。

  一些人就去看趙基,趙基不緊不慢開口:“昔年董卓作亂,若非袁紹舉兵于關東,袁隗、袁基等朝廷棟梁也不會一朝覆沒。以我觀之,亂天下者乃袁氏兄弟。”

  說著,趙基膝蓋有些疼,就站了起來,扭頭瞪目喝斥門外:“武士何在!”

  (本章完)

  請:m.badaoge.org

哎呦文學網    虎賁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