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上位者輕描淡寫的話說完,六國工匠瞬間懵了。
不是,怎么他們就無用了要退下了?
怎么秦人這么壞啊!
前頭輕描淡寫的把他們百煉鋼的秘法都說出來了,雖只有一些關鍵詞,可大家都是行里人,有關鍵字就已經足夠了!
現如今什么可鍛化退火工藝,聽起來就很厲害,怎么他們就要退下了?!
楚國工匠怎么會容忍自己的秘法被別人超越,此刻身子一梗就要上前去,同時還格外不服:
“你們秦人懂什么鍛造鐵器!我在楚國時,一整座鐵礦都任我冶煉試制!”
這個秦時也是信的。
不是有名有本事的鐵工,姬衡也不會特意千里迢迢從六國帶回來,甚至為了讓他們聽話,家人也都安置在坊內。
當然了,秦時猜測,以他的性格,大概不會有懷柔的那一日。
頂多是——你為我做事,我把你家庭安置好,多給賞賜。
若是不愿意,那便殺了吧。
畢竟工匠事爾,若非做的是鐵器,他當真不在意。
但是——
她一副冷淡且懷疑的模樣:“你們來鐵官工坊已有數年,至今交不上一柄寶劍,可見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如今既有好的技藝,交給你們這些徒有虛名的人做什么?”
六國工匠心頭一哽。
他們、他們初來滿心仇恨,甚至在痛苦中百般糾結,家族還是國仇,這是個問題。
最后發現秦王根本已經忘了他們,而鐵官卻也不會殺掉他們這些有名的工匠,因此才慢慢消極起來。
但再怎么消極,鐵匠事仍是要做的。
這幾年來不說全無成果,最起碼在楚國時那樣退火鍛出來的百煉鋼,是一點也沒拿出來。
如今聽到這樣的問題,個個張了張嘴,反而無力反駁。
但其實,秦時還是需要他們的。
她自己只是個理論巨匠,所說的關鍵詞雖然能夠幫助秦國鐵匠在工藝上大大進步,可中間練習摸索,仍是需要大把時間。
既然有現成的,干嘛不用呢?
但比起用他們,首先得叫他們自己想法子動起來。
因此看眾人啞口無言,眼看著就要屈服于現實,她又轉身交代秦國工匠:
“這退火工藝你們好生練習,若是做了熟練了,后續還有炒鋼法、灌鋼法、蘇鋼法。”
雖不知成熟的明朝工藝在如今能不能達到,但不妨礙先說出來。
“現如今的豎爐,也可以改成另一種高爐,粘土中添加一些物質,便可更耐高溫,配合新的炭料,能將爐中溫度再增一至三成。”
高爐,密封性更好的風箱、焦炭、煙煤…先一一嘗試,但凡有一點進步都值得。
至于這些飛躍進步后的成品——
“待到新年,我需爾等打造一柄短劍,以做我獻給大王一統天下的賀禮。”
這張餅畫的又大又圓又香!
沒有一個已經有了名望的鐵匠,不想再追求更偉大的技藝。
百年前歐冶子大師能打造太阿之劍,而如今他們辛苦隱藏的技法卻根本沒有半分進步。
又聽秦時說的天亂墜,此刻別說是激動的快要暈厥過去的秦國工匠,便是楚國匠人也渾身顫抖著。
若不是軍士攔著,很難說出他此刻第一時間是要沖上來抱住秦時的腿,還是倔強的跪下。
但他們還死死壓抑著自己,亡國之仇,絕不是這么輕易能——
然而心頭念頭還沒轉過,就見秦時又冷淡的撇他們一眼,漫不經心:
“至于這群六國工匠…他們敝帚自珍的那些技法,之后便是給人家打把菜刀都嫌落后,也沒必要防著了。”
“鐵官,便令他們同其他鐵匠一般待遇吧。”
這話說完,楚燕兩地的工匠站在那里,瞬間面色赤紅,呼吸急促。
因常年面對爐火,他們身材圓壯,臂膀尤其寬厚,臉頰黑中帶紅,看起來格外兇惡。
而此刻,楚國工匠在激動的情緒剛穩下來后,立刻便“撲通”一聲,頹然跪地:
“某、臣…小人…”
他語無倫次,最后一咬牙:“如今國已不存!某鐵工高冶,愿為秦君效死!”
他說完,眼睛眨也不眨的看著秦時。
秦時卻搖了搖頭——高冶的胸腔一陣冰涼。
“這位高工,你應該說,愿為秦王衡效死。”
她微微一笑,聲音和緩:“既然做了我秦國人,之前對大王不敬且隱瞞一事,便一筆勾銷了。”
“只是想要學習新的技法,總還需要你拿出些真本事來,才有這個資格。”
她話音落下,其余六國中除了燕國匠人,其他的彼此對視一眼,糾結萬分,最后卻仍是緩緩跪下了膝蓋。
秦時終于能狠狠松了口氣。
而鐵官看著眼前的一切,不禁欣喜若狂。
但同時他也死死盯著那依舊不肯臣服的燕國工匠,此刻赤裸裸問道:
“那燕國匠人既然不肯臣服于大王,如今可要立時斬殺了?”
燕國匠人心頭一哆嗦,但很快,他仍然堅守住了心中的家國情義!
雖不敢當庭斥罵,卻也仍是怒瞪了雙眼,而后身軀緊繃站在那里。
其余五國工匠見狀,不由有些羞愧,難免要抬手掩面。
但,秦時覺得,若故國當真好——
他們這群人為何仍舊還是地位低下的匠籍呢?
但不管怎樣,她好不容易才讓大家自己心甘情愿分出立場,可不能因為燕國匠人的反駁而功虧一簣。
因而她也冷笑一聲:“不必了,總不能白吃那么多飯食。”
“他自己不想再錘煉手藝,那就讓他做個普通的匠人吧。待來日我大秦百姓倘若需要一柄鐵鏟,說不得他能有幸親自捶打呢。”
這話說的不可謂不促狹,言語中顯露的場景叫縱位自持身份的鐵匠們心頭一梗,簡直不敢想象。
而秦時如今真沒功夫為這樣不聽話的人磨嘰——如今天下人哪個沒有苦楚?
只大家立場不同,所要思考的位置就不同。
秦王衡待她不薄,而她手持螭虎印,未來也將與大王共分這持衡擁璇的權柄。
所思所想,自然要一心為姬衡了。
因此——
“我將要傳授秘法了,鐵官,令他退下。”
來啦!
秦朝沒有高爐,只有豎爐 如今豎爐普遍的溫度在1000到1200之間,偶然不穩定時能上升到一千三四。
馴服鐵匠乃是政治行為,這里只講立場,不講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