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秦時突然提及豆芽,讓姬衡有些不解。
午間盛怒之下,別說豆芽了,飯食都未曾嘗一口。此刻就問:“何意?”
秦時也沒賣關子:“大王,臣曾去少府制冊處看過,其間問得許多知識。乃知如今民間百姓多貧苦,日常家中所用,便連陶碗一只都需愛惜。”
“因而,民間便有了鋦匠。”
這樣的匠人在未來會變成補鍋匠、鋦瓷匠,修補匠…最后隨著時代發展,漸漸同幾千年歷史一起淹沒在時光中。
而在如今,鋦匠的工藝相對簡單,但卻已經會運用工具了。其中最重要的一種,就是黃豆。
這種知識屬實超過了姬衡的認知,畢竟他此生恐怕也未見過修補后的陶器。
雖是小道,但秦卿向來都格外關注小道,因而他此刻也頗有耐心,靜靜傾聽。
秦國現在還沒有瓷器,因而上下四野用的最多的就是陶器。
而陶跟瓷的某些特性是一樣的,那就是一旦內部有裂,外頭是看不出的,卻能一直滲水,不再保有完整性。
且后期稍一用力,就會四分五裂。
在平民百姓能享受的資源極其有限的情況下,鋦匠,便是這個時代的產物。
秦時解釋道:“若有一只陶罐滲水,但無論怎樣都查看不出是哪里出了問題,普通人家是舍不得丟棄的。”
“因而便會請鋦匠上門。對方會在陶罐里頭裝滿黃豆,而后灌水。靜置一夜后,豆子泡發,千萬顆的力量一同向四面八方擠壓,陶罐便會從隱藏的裂縫裂開。”
“而后,鋦匠便會著手修補了。”
修補的方式多種多樣,這里就不太考驗姬衡的耐心了。
秦時只笑問:“大王,豆子僅泡發就有如此強大的力量,那倘若他們再生出苗來呢?”
但姬衡已經明白了。
他雖沒見過鋦匠,卻是知道種地艱辛的。
而種子灑落在地,手指輕輕一觸便會折斷的嫩芽卻能從土壤中鉆出。
有千千萬萬顆這樣的嫩芽齊齊發力,何愁石碑不能從土中拱上來?
便是不能,他派些人手將上層土壤松開掩飾,也是也照樣能被頂起的。
只是具體效果如何,還需宮人們小心驗看,爭取萬無一失。
但這也無妨,因為在隕星處設祭臺,總能拖延幾日。
想通了這些,姬衡終于徹底放下心來。
他緊繃的肩背向后一沉,而后頭也未回,只定定注視著秦時,口中卻道:“周巨,可聽明白否?”
周巨瞬間躬身:“臣已知曉。”
他知機地說道:“臣這就去尋太史令,并傳書東郡郡守——廷尉辛綰處,還需大王親自下詔,更改此前命令。”
姬衡點頭:“宣御史大夫王雪元與廷尉辛綰覲見。”
他沒提讓秦時退下的事,秦時既然要爭取權利,自然也不會主動告退,反而歡歡喜喜道:
“大王留我,可是覺得我也有一同論政的能力了?”
姬衡看她一眼:“寡人從未令卿不得參政——在我秦國朝堂上,只要卿有能耐,官職獎賞,盡可取。”
這話要是在之前說該有多好啊!
但如今身份立場既已定下,秦時也沒覺得沮喪,只同樣躬身道謝,而后靜靜退到一旁。
三公九卿此前雖退下,卻并未離開章臺宮。
畢竟發生這等大事,大王默默在宮中憤怒,他們若早早退下,豈不是小命都嫌太長了?
因而黃門來報,又聽說是蘭池宮的貴人三言兩語哄好了大王,大家不約而同先松了口氣。
松懈之后,便是滿心滿眼的好奇八卦了:
這位蘭池宮的貴人,究竟是何等樣的能耐?
這些人中,唯一與秦時接觸過的宰相王復,此刻心中暗暗后悔。
當初贈藥之功,他親為大王試藥,雖然獲得獎賞,然近日國事繁忙,他一時竟忘了這位貴人了!
啊呀!
如今對方既有這樣的才能,若是由自己舉薦入朝堂該有多好!
而如今有中車府令周巨那樣的狐貍在,他再想推舉,恐怕就沒有機會了。
一旁的御史大夫王雪元同樣也心中惴惴。
大王要立王后這樣大的秘密藏在他的心中,讓他無時無刻都想傾吐出去。昨夜短短幾個時辰輾轉反側,早起時人都虛浮了。
偏又遇上這樣的大事…
而這位貴人,應當確實就是大王口中的,未來的秦國王后了。
也不知…是何等樣的人物啊?
群臣們又慶幸又復雜地回到了章臺宮。
大殿與之前并無不同,區別只在于在高階下方,三公九卿的對應處,此刻又多加了一張席案。
上有一名貴女跪坐那里,頭上戴著一頂金冠,腰背挺拔,姿態從容。
聽得聲音時她循聲看過來——好一張圓潤飽滿、氣血豐盈的端麗面龐!
群臣們訥訥不得聲,但秦時心中其實也頗為緊張。
她第一次接觸這樣大的場景,此刻手心已然見汗。
但但卻不能在眾人面前露了怯,因而越發表現得從容矜貴,在察覺到眾人打量的目光后,又微笑著略點了點頭。
此等行為有些無禮。
但對方都坐在三公九卿的對面,他們其余做臣下的,還有什么好說的呢?
只萬望今日能在大王這里再留得一條小命在,什么貴人不貴人,能叫他們保住命的,才是好貴人!
眼見著秦王又一次拿起一卷奏書,大家各自坐在席上繃緊了神經,只等下一聲君主震怒,而后便連滾帶爬的撲出去,狠狠告罪…
大家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誰知姬衡卻從容將手中的奏書展開,而后迅速看過內容,便就這國中要事繼續跟宰相商量起來。
話語中沒有一絲一毫提及隕石刻字的意思,甚至連情緒都平和起來,看起來甚至有些美妙。
眾人:…
不知怎么,心里竟有些難以置信。
可再看秦王,對方眉頭微蹙,分明對奏書的內容不滿意,但這種不開心,跟之前卻又是天壤之別了。
大家不由自主又將目光挪到了秦時身上。
難怪大王會賜住蘭池——三言兩語平息了秦王的憤怒,還同樣三言兩語解決了這個棘手的難題!
貴人秦君,實在當得起啊!
來啦來啦!持續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