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49章 神奇的寶萊塢

  對拉吉來說,電影總是和愛以及死亡緊密相連。

  有的人受到家人鼓舞,在寶萊塢堅持了下來。有的人失意自殺,無聲無息。

  在拉吉小的時候,每當有重要人物過世,學校就會放假一天,他們便能去影院看電影。

  拉吉的家在安泰里東區,距離朱胡區不遠,難有出頭之日的十八線藝人多在那兒租房住。

  從前,龍套演員會對他們吹噓,“我們是從寶萊塢來的。”

  年少的拉吉曾被夸夸其談的打拼者唬得一愣一愣的,等長大后得知這些人“不過是外來務工人員”,尤其令他感到幻滅。

  他如今常在安泰里的酒吧見到這些人的身影,譬如非法經營的雅里路酒莊、烏爾瓦什啤酒吧等。

  他們依舊坐在臟兮兮的窗簾布后面,喝著九盧比一瓶的德西酒,夢想著征服世界。

  他們向同為打拼者的酒友夸口,“我明天就要和阿米特.巴強一起拍戲了。”

  拉吉對他們這么多年報喜不報憂的本事深感吃驚,你絕少聽到他們的不如意之事。

  那些混得稍微像樣一點的打拼者住在固定的幾家,傳說會帶來好運的旅館。

  他們的每日簡餐大致如下,八盧比一份的拼盤,有米飯、六張普里餅或兩張洽巴提烤餅,外加一勺豆糊。

  如果店家特別慷慨,會給你一小碟稀薄的酸奶和兩勺蔬菜。找對了吃飯的地方,可不愁營養不均衡。

  要是老板心情好,有時還會贈送甜點。對跑龍套的打拼者來說,老牧開的餐館是他們的最佳選擇,花二十盧比就能吃到一頓美味的手抓飯。

  拉吉為羅恩他們介紹的某個男主角就住在這附近,他是一個真正的打拼者,名字叫蘭卡。

  蘭卡其實并不算一個真正的印度人,他是海外印僑,小時候全家就移民到了迪拜。

  他的家人在那里經營布料生意,一個月能賺7萬盧比,是真正的富裕人家。

  只不過海灣沖突后,生意變得不景氣,他就想著回孟買闖蕩。

  他自十六歲起便夢想做電影的男主角,閑暇時翻來覆去地端詳《銀幕》的明星插頁。

  不久后,他在孟買做廣告策劃的叔叔替他爭取到一次當模特的機會,蘭卡拍了一組平面照,賺了八百盧比。

  對一個齋浦爾少年來說,這八百盧比的意義遠超它所帶來的購買力。

  兩年前在迪拜,他家布料店隔壁的超市老板,曾對蘭卡說,“這家店不過是你的休息站,你在此略微歇腳、稍作停留,又該上路了。你的終點不在這里,總有一天你會有大出息的。”

  心里的種子終究開始發芽,蘭卡離開了迪拜,只身前往孟買。

  他身上帶著錢,參加各類培訓班,比如舞蹈班、武術班、演藝班。

  舞蹈班每月的學費為一千盧比,武術班為三個月五千盧比,演藝班則收費一萬五千盧比。

  武術班教授跆拳道,教練把學員帶到海邊,教他們電影中的武打技巧,比如如何縱身一躍、就地翻滾以及擺臂揮拳。

  蘭卡一直以為武術班的指導老師羅斯漢對他另眼相看,因為在頭一年里他一直讓蘭卡做他的助理。

  雖然這是義務的,但蘭卡依舊十分榮幸。

  他陸續接到低成本電影和電視劇的邀約,但蘭卡目標明確,想做寶萊塢大片的男主角。

  他堅持了一年,慢慢的,那些低成本電影和電視劇的邀約,也沒了。

  從迪拜帶來的二十萬盧比所剩不多,他從單間旅館搬到了安泰里一間一室戶的公寓里和另外十三人擠在一起。

  之后蘭卡果真遇到一個制片人,承諾在下一部電影中讓他出演男主角。

  每隔兩個月,蘭卡便詢問制片人電影的進展如何,總是被告知他們“還在物色導演”。

  導演沒能物色到,蘭卡卻不再主動爭取別的角色,始終堅信翻盤的時機近在眼前。

  他足足等了大半年,在此期間丟掉了所有其他的演出合同。

  蘭卡有些心灰意冷,他的家人和朋友也勸他早點斷了念頭,踏踏實實回迪拜做布料生意。

  蘭卡考慮后,決定繼續留在孟買。他深知一旦離開,他再也無法回來。

  現實就是如此,不管你有多卑微,生活都會讓你更卑微。

  連續蹉跎了兩年的歲月后,蘭卡連要接到曾不屑一顧的電視劇龍套角色都有困難了。

  盡管如此,蘭卡依舊每天早上都去健身房或在戶外跑步,以保持身材健美,或至少看上去健美。

  他始終在置裝上狠下工夫,然后每周去更新一組自己的硬照。

  他隨身攜帶這些硬照,以便去各大制片人辦公室時投遞。

  蘭卡很清楚自己照片的命運,畢竟像他一樣進出辦公室、厚著臉皮討生活的人有千千萬萬。

  但讓照片歸入影集,又自影集被選中,是打拼者在演藝道路上踏出的第一步,他必須要這么做。

  說實話,蘭卡也不確定什么時候能得到制片公司的垂青。

  他堅持下來的一大理由,就是在失敗時安慰自己,他努力過。

  是的,迪拜的家人又在勸他回去,他哥哥甚至準備下個月來孟買。

  拉吉曾問蘭卡,是否考慮回迪拜去。

  “我依然愛著印度。”他的口吻仿佛對妻子承認不忠的丈夫,心虛。

  蘭卡不知道自己是否動搖了,他不敢深想,只能用健身、演藝班、投遞硬照來讓自己忙碌起來。

  然后在某個平常的下午,拉吉打電話告訴他,有一部低成本電影的男主角試鏡。

  那一刻蘭卡又驚又喜,不知所措。

  他當即做起了白日夢,幻想場記一打板,導演說“開始!”的時候要怎么演。

  蘭卡曾經對這些低成本電影嗤之以鼻,但被生活毒打之后,他學會了卑微。

  幾乎在第一時間,他開始收拾自己,做足準備后才開著那輛破爛不堪的大使車出發。

  這輛車前蓋上有一大塊銹斑,車門在關上時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響,但蘭卡依然花錢養著這輛車。

  在寶萊塢摸爬打滾兩年后,他已經熟知這里的每一項潛規則。

  要進制片公司,首先得有車,門衛不單放行,還會對你敬禮。

  如果坐計程車去,門衛會讓你掉頭。坐三輪車的話呢,他會對你盤問個沒完。如果你干脆步行,根本休想進公司大門。

  蘭卡在迪拜的時候,人家都叫他“老板”。但在孟買,是他一口一個叫人家“先生”。

  對打拼者而言,這就是生活,你必須學會溜須拍馬。

  當塔塔響的大使車,抵達拉吉告知的地址大門前時,蘭卡有些猶疑。

  紅香腸經紀公司?

  怎么不是制片公司?他第一遇到試鏡在經紀公司進行的。

  雖然這樣想,但蘭卡還是按了下喇叭。

  昏昏欲睡的門衛一個激靈,他下意識的抬手敬禮,然后揮手放行。

  蘭卡停好車,拿著打印好的幾張紙噔噔蹬的上樓。

  來到房間后,他就看到好幾個人坐在那兒,似乎在商量劇本。

  讓他大吃一驚的是這里竟然有兩個外國女人,非常年輕。從她們坐的位置看,似乎地位不低。

  蘭卡打了聲招呼,乖乖的坐下。對面,羅恩他們也在打量這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

  他打扮入時,戴著耳釘,脖子上掛著金色的泰迪熊吊墜,整個人神采奕奕。

  顯然對方經常鍛煉,身材保持的非常有型。

  羅恩沒有說話,而是把主場讓給了希夫.庫爾馬,他才是這部電影的導演。

  試鏡過程中規中矩,希夫和瑪麗分別讓蘭卡表演了一段臺詞、舞蹈、武打、唱歌。

  綜合評價下來非常不錯,至少比前面那幾個靠譜。

  《禮贊難近母》中有打斗、有歌舞、有主題曲,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需要男主角獨擋多面。

  恰好,這些蘭卡都參加過對應的培訓班。專不專業另說,至少他能比劃兩下子。

  技多不壓身,寶萊塢也講究這一點。

  “你被選中了。”羅恩直截了當的宣布。

  “先生,我.我.”蘭卡有些磕巴,他預想過這種場景,但沒想到來的這么快。

  “電影預算有限,你的片酬是一萬六千盧比,沒問題吧?”羅恩問。

  “沒問題!”蘭卡斬釘截鐵。

  “劇組一周后前往北方邦,預計拍攝周期四十五天,你收拾一下。”導演希夫直接下令。

  “好!”蘭卡一口答應。

  “片酬會在電影上映后支付,拍攝期間除了食宿,其他自理。”瑪麗補充道。

  “行。”蘭卡依舊沒有異議。

  這是寶萊塢的潛規則之一,電影未上映前,片酬免談。

  如果票房大爆,那自然一切好說。如果票房慘敗,那蘭卡的片酬就是零盧比。

  沒錯,神奇的寶萊塢就是這么運作的。

  羅恩雖然口袋里剛多了一筆兩千萬盧比的利潤,但一碼歸一碼。

  十盧比的生意和十萬盧比的生意,他都全心對待,一視同仁。

  女主演烏爾米拉.馬東卡,畢竟算是小有名氣,她的片酬是二十萬盧比。

  有人拿了大頭,那自然就有人拿小頭,畢竟演員薪酬固定就占比那么多。

  剩下的錢得花在刀刃上,否則很難保證電影制作完成。

  劇組的籌備已經進入尾聲,羅恩也將要啟程去北方邦。

  不過在走之前,他得和窩邊草們打聲招呼。

哎呦文學網    我在印度當老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