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08章 暗流洶涌

  注塑機的安裝調試其實很簡單,只要場地足夠,水電線路預先留好,三天時間綽綽有余。

  甚至它對供水都沒什么苛刻的要求,水路的唯一作用就是冷卻,本身并不參與生產過程。

  工作原理也很簡單,塑料粒子粉碎加熱后注入模具,然后一壓就成型了。

  羅恩讓阿希什試了一下,短短十分鐘,他們就壓出了15個塑料殼,速度快的離譜。

  “邊邊角角還有一些毛刺和飛邊,但厚度均勻,色澤也不差。”

  “我會再調試一遍,可能是鎖模力不足。”阿希什一一記下。

  “把這些缺陷改掉,就差不多了。”總體來說羅恩比較滿意。

  作為消費品,最重要的是視覺質感。他們設計的水空調外殼呈米白色,陽光一照,閃閃發亮。

  整體造型圓潤,精致的格柵可手動調節,塑料表面觸感柔和,大體上走的是簡約風。

  不簡約不行啊,結構越復雜就意味著成本越高,因為你得為每一個塑料件開模。

  現在就剛剛好,說是簡約,但也可以宣傳成高級風嘛。

  羅恩擺弄了幾下手里的塑料,越看越是迫不及待。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按照設計好的三款造型,盡快做幾臺樣機出來,我要拿去拍宣傳照。”

  “老板,我們的產品會上電視嗎?”阿希什突然來了精神。

  “電視廣告太貴,報紙頭版還是可以考慮的。”

  “哇!報紙也很棒,到時候我會買一百份!一份掛在家里,一份貼在辦公室,剩下的都分給鄰居!”

  阿希什的參與感,比羅恩還強烈。自己設計的產品登上報紙,那可太長臉了。

  他很期待廣告效果,如果大賣就好了。這樣他就可以和老板開口,安排幾個人進來。

  家里最近又來了幾個客人,都是關系不太遠的親戚,阿希什沒法拒絕。

  看著他勁頭十足的背影,羅恩也躊躇滿志。之前做的那幾臺水空調樣機,他全送出去了。

  拉杰什、卡維婭這兩個本土人士,對水空調的評價很高。這玩意兒確實比電風扇好使,價格也不貴。

  迪讓和海拉他們也給了積極的反饋,比起使用效果,他們更驚訝于羅恩的腦洞。

  土法降溫的方式他們不是沒聽說過,但真正商品化的電器還是頭一次見。

  羅恩準備換了塑料殼之后,再請他們參詳一番。三種造型按照功率大小做了區分,就跟普通空調的一匹、兩匹、三匹類似。

  當然材質上也有細微的區別,越小越便宜,從電機到扇葉、外殼都走性價比路線。

  說來鋼鐵的價格其實比塑料還便宜,以目前的行情看,不銹鋼約20盧比一公斤,塑料約30盧比一公斤。

  但羅恩依舊選擇了塑料外殼,因為每臺水空調需要的鋼鐵重量是塑料的8倍。

  以普通款為例,注塑機生產一套外殼需要500克的塑料,也就是15盧比的成本價。

  換成不銹鋼外殼,卻需要4公斤的材料,這個成本高達80盧比。

  印度不缺鋼鐵廠,供貨也相對容易。不過從長遠角度看,還是選擇塑料更有性價比。

  此外加工不銹鋼的壓鑄機也比注塑機要貴三分之一左右,安裝調試麻煩,對場地要求也高。

  綜合考慮下來,目前的配置就是最優解。塑料產品更便民,安裝、搬運都很簡單。

  現在只等產品定型,羅恩就可以考慮推向市場了。

  前前后后折騰了兩個多月,這個速度堪稱印度奇跡。

  旅游業沒讓他分心,錢和關系到位,自然就快了。這一波,萊昂立了大功。

  雖說萊昂是為了償還人情,但羅恩在收到設備后,還是給他匯去了兩千美元的活動經費。

  你看,這關系不就維護下來了嗎。不要把人情交易當一次性買賣,畢竟是西門子的高管,以后說不定還有用到的地方。

  為了水空調這門生意,不算買地,羅恩已經投進去了200多萬盧比。

  能不能賺錢不好說,至少虧不了什么。他打聽過了,就這兩臺進口注塑機,再轉一手也能賣出六、七萬美元的高價。

  印度實在太拉跨,注塑機這種“高科技”他們根本搞不定,連國產替代的選擇都沒有。

  即使有,羅恩也不敢用啊。鬼知道會不會突然散架,他們連杭母都能磕頭,還有什么不可能的。

  在各種設備稀缺的大環境下,羅恩想轉手設備,一堆人搶著要。

  工廠這里由阿希什他們照看,羅恩準備去找卡維婭資訊一下在《印度時報》上打廣告的費用。

  咳,主要最近去瑪麗她們那邊太勤快,他得換換口味。

  距離去年12月份的動亂已經過去兩個多月,孟買的民生大體恢復。

  只不過就像卡維婭說的,印度教徒和幕民之間的斷層線已經產生。

  原本兩大群體混雜的社區,現在開始變得涇渭分明。彼此間不再有肢體沖突,但氣氛依然緊張。

  “我樓上的幕民鄰居搬走了。”卡維婭披著浴巾從廚房端來了兩杯咖啡。

  “這次幕民算是倒了大霉,聽說死了很多人?”羅恩從床上爬起來,帶起一連串的吱呀聲。

  “這床都快散架了,你就不能輕一點?”卡維婭語氣抱怨。

  “誰讓你老是拿車燈照我,腳上還特地涂了紅指甲。”羅恩晃蕩著東西,大刺刺的坐下喝咖啡。

  “我就知道那是你的罩門!”卡維婭收回目光,語氣有些得意,又有些滿足。

  羅恩讓她吃了頓飽的,肚子的存貨,能頂三四天。

  “除了孟買,其他地方也有騷亂,尤其是古吉拉特邦。我聽內部同事說,這次幕民死了數千人。”

  “這么多?”羅恩驚了。

  “他們都瘋了,很多人只是打著教派的名義在燒殺搶掠。”卡維婭看過古吉拉特邦的報道,那里的事情比孟買還慘。

  “難怪他們都說幕民會報復,再這樣下去,印度的幕民會被全部趕走。”

  “有很多人給報社打電話,聲稱知道幕民的復仇計劃。不過大家不以為意,都說這是印度教徒的危言聳聽。”

  “還是聊聊其他事吧,我剛剛說的,你覺得在《印度時報》上打廣告這個主意怎么樣?”

  “你真決定要做實業生意了?”卡維婭裸著腳趾有意無意的在他腿上亂蹭。

  “要不然怎么辦?我剛剛路過維多利亞火車站,那里一個外國人都沒有,就連以前賣面包的默哈拉大叔都不在了。”

  “好吧,不過在《印度時報》打頭條廣告可不便宜,這是印度最有影響力的英語報紙之一。”

  “能買得起水空調的中產階級,他們大多懂英語,這正是我想要的。”

  不僅僅是《印度時報》,主打印地語的孟買本地報紙,羅恩也準備去資訊一下。

  畢竟他的水空調里也有低端產品,很多潛在客戶說不定咬咬牙也就買了。

  “這是我拿到的價目表,你自己看吧。”卡維婭遞給他一張清單。

  羅恩大概掃了一眼,面色糾結。

  頭版四分之一版面,5萬到10萬盧比。

  半版,15萬到30萬盧比。

  全版,30萬到60萬盧比。

  以上是黑白廣告的報價,彩色還要高出2050的費用。

  “這是一天的價格?”

  “連續刊載一周的話,可以折扣30,內部價哦。”

  “彩色四分之一版,連續登一周!”羅恩斜了眼她柔嫩的腳趾,“我的錢包和身體,都被榨干了。”

  默哈拉的面包生意已經不做了,也做不下去。

  自從上次差點被人澆汽油一把火點燃后,他就躲進家里再也不敢出門。

  五個孩子的課也停了,三個老婆連出門買菜都不敢。從外面傳來的消息,讓附近的幕民猶如驚弓之鳥。

  凡是他們開的店鋪,都被打砸后付炬一空,默哈拉的面包攤同樣難以幸免。

  他們沒了收入來源,日子過得艱難。盡管街道已經漸漸恢復秩序,但他們還是不敢出門。

  短短三個月不到的時間,默哈拉就仿佛蒼老了好幾歲,他兩鬢變得斑白,皺紋也越來越深。

  大兒子伊沙克獨自出門去了,他不顧默哈拉的阻擾,執意要跟社區的幾個幕民年輕人出去找活干。

  默哈拉知道,所謂的找活干,其實就是混黑幫。這群年輕人氣勢洶洶,眼睛里滿是仇恨。

  他勸誡過伊沙克,但后者不聽。大兒子質問他,全家九口人沒了收入怎么生活,必須有人干點什么。

  就在默哈拉憂心忡忡之時,伊沙克回來了,他背著一大麻袋的東西。那幾個經常和他一起的年輕人,把他送到院子前,叮囑了好一會兒才離開。

  砰!門被伊沙克踢開,他背著麻袋直奔后院。

  “伊沙克,你背著什么?”默哈拉隨手扒開他的麻袋。

  “別碰它!”伊沙克兇狠的瞪了他一眼,又自顧自的走向后院。

  但默哈拉已經被嚇呆了,他看到了麻袋里的東西。那是槍、手雷,還有很多黑乎乎的東西。

  整整一麻袋!安拉在上,默哈拉雙腿發軟,心跳快到有耳鳴聲出現。

  他眼里滿是恐懼,不過依舊撐起身體,追向后院。

  “伊沙克,你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他奪過兒子手的鐵锨。

  “濕婆軍必須付出代價!拉達筒子樓死了一個女人,他們就恨不得把我們斬首。但我們死了五十個人,什么也沒發生。法律是他們制定的,他們可以為所欲為。天理何在?要么還我公道,要么血債血償。我們和他們拼了!”伊沙克雙目赤紅。

  “不!不能這樣,那樣會死更多人!”默哈拉在邊上苦苦規勸。

  伊沙克充耳不聞,他把帶著拉環的手雷,還有武器都埋進了地里。末了還撒了辣椒和薄荷水在上面,這樣附近的狗就聞不出炸藥的味道。

  很顯然,有人教他這么做,這是有組織、有預謀的行動。

  “這些錢拿著,家里的食物已經快沒了。”伊沙克掏出一萬五千盧比,扔給默哈拉,然后又匆匆出門而去。

  看著手里的錢,默哈拉既滿心恐懼,又心懷愧疚。

  他不知道該怎么辦?伊沙克才19歲,剛上大學,他此時本應在學校里上課才對。

  默哈拉覺得他該做點什么,至少不能讓無辜的人丟了性命。

哎呦文學網    我在印度當老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