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三十四章 全他媽在放屁

  隨機推薦:

  《華納頭牌齊上陣宣傳電影!》

  《當孫燕茲“遇見”范冰彬,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據悉,本次《向左走,向右走》帝都首映禮堪稱星光熠熠,不僅雙冰同臺合體,華納歌王周易更是罕見現身捧場…”

  作為華納電影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塊敲門磚,《向左走,向右走》這部文藝愛情電影可以說是投入了他們相當大的宣發營銷。

  又是請孫燕茲唱主題曲《遇見》又是請周易來幫忙站臺,連地位已經下滑的郭富成、鄭秀汶都沒有放過,這倆都公開在各個場合表示了自己對于這部電影的期待。

  華納前一哥一姐與現一哥一姐全都上馬助陣了,別管電影本身質量如何,最起碼前期的關注度那是拉滿了。

  “不去燕茲的新歌演唱會反而跑去參加電影首映式,壞了,范冰彬這個狐貍精不會真要上位了吧?”

  “上位你個頭,這肯定是華納的安排了,沒看到燕茲在演唱會上提到周易的時候那叫一個眉開眼笑嗎?”

  “什么時候燕茲從周易樓上搬走了那我就信他們鬧掰了。”

  “我怎么看李冰彬好像也和周易聊的挺開心啊?”

  “壞了,這頭豬該不會要集齊雙冰了吧?”

  “放你媽的屁!我家范冰彬冰清玉潔!”

  得益于強大的前期關注度,在首映禮結束后接下來的一周多時間里,無論是網絡上亦或者是現實里都充斥著大量關于這部電影的營銷、報道與討論。

  看熱鬧的、唱反調的、夸孫燕茲主題曲棒棒的、罵周易不當人的等等,輿論上“亂作一團”。

  但無一例外的,帶動這些討論的前提就是《向左走,向右走》這部電影——

  同時,話題度也帶動了《遇見》這首歌的成績更進一步。

  自8月20日隨專輯發行以來,《遇見》的爆火遮掩了這個夏天其他女歌手所發行的所有歌曲,終于在9月8日這天正式于兩岸三地的大型電臺排行榜周榜上全部登頂——

  將上上周才完成登頂各榜單周榜第一成就的《晴天》正式踢下了王座。

  本以為周杰綸能夠堅持到周易或者王立宏發新專輯的媒體記者們多少有些咋舌。

  有跑得快的香港記者馬不停蹄去追問著在香港做宣傳的周杰綸,詢問他對此的相關看法企圖挑撥一下“戰爭”,可惜周杰綸那一手滴水不漏的圓滑處理多少讓人有些失望——

  “這個我還真沒太多關注,不過燕茲新歌也很正常吧,為什么你們要這么大驚小怪的?”

  周杰綸有些哭笑不得。

  他新專輯《葉惠美》全國銷量早在8月26日就突破百萬張了,有這個銷量打底,歌曲電臺冠軍與否對他而言還真就不太重要了。

  傳唱度、銷量、藝術深度他靠著這張專輯繼續全部一把抓,就算是行業內他這張專輯的評價也屬于最高的那一檔。

  “那你對有人指責你新專輯《葉惠美》的封面涉嫌抄襲韓國人去年發布的恐怖懸疑電影《薔薇與紅蓮》宣傳海報有什么想說的嗎?”

  見挑撥離間這條路走不通,記者果斷切換了賽道,問起了隨著周杰綸專輯大賣而逐漸起勢的抄襲流言——

  果不其然,剛還樂呵呵的周杰綸臉上笑容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失了:“我不知道為什么會有記者朋友這么說,《葉惠美》的專輯封面百分百沒有抄襲,我甚至都沒有聽說過那部韓國電影。”

  2003年8月中,伴隨著幾名所謂的影視專家突然跳出來指責周杰綸新專輯封面抄襲2002年上映的韓國恐怖懸疑電影《薔薇與紅蓮》海報后,關于“周杰綸抄襲”的言論就在網絡上引起了一些關注度。

  在這個所謂的專家濾鏡們還未褪去的年代,他們的話是很有影響力的。

  隨著大量媒體的跟風,很快這件事就掀起了不小的波瀾,截止到九月初,已經在國內互聯網上帶動了不少人對周杰綸進行嘲諷,并發表了自己早就知道了他在抄襲等等言論。

  索尼被打了措手不及,于一頭霧水中開始進行公關,但大勢已成,再怎么自證好樂迪與索尼兩家都阻止不了互聯網上信息流竄的速度——這也是為什么周杰綸會黑臉的緣由。

  這應該是禁止提問的話題才對,香港的這群記者也太沒有禮貌了。

  周杰綸有點憋屈。

  他橫看豎看自己新專輯封面跟那個什么鬼韓國電影的宣傳海報都沒有什么雷同的地方——哦,如果他們都坐了沙發這點算的上雷同的話。

  “誒?杰綸!杰綸!”

  眼看著周杰綸黑臉就要走,急了的記者趕忙再追上去——

  “杰綸請問你對燕茲新專輯的同名主打歌《未完成》涉嫌抄襲日本女歌手Aiko的歌曲《披風》有什么想說的嗎?!”

  “杰綸你是否也認為孫燕茲這首新專輯同名主打歌真的涉嫌了抄襲?”

  “杰綸…”

  被攔住了去路的周杰綸緩緩打出一個問號:“?”

  怎么她也被說抄襲了?

  2003年9月8日,孫燕茲新專輯《未完成》發行18天后全國真實銷量破87萬、新馬泰等國家加一起銷量突破了34萬,總銷量突破120萬張,成為了今年繼周杰綸的《葉惠美》之后又一張專輯真實銷量全亞洲突破了百萬張的專輯。

  華納已經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為孫燕茲舉辦慶功會了。

  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孫燕茲新專輯同名主打歌《未完成》卻同樣被所謂的專家、網友爆出抄襲——抄的是日本歌手Aiko…

  孫燕茲自己都懵逼了。

  不是,這首歌哪里抄襲了?

  “不太對勁燕茲,最近這段時間你得拒絕記者對這個話題的提問,不能給他們發酵的機會,這些流言公司會有人來專門處理的。”深諳營銷之道的陳擇杉在注意到了這個風波后第一時間通知了她。

  原則上他是選擇相信李思松兄弟的,畢竟他們可是業內成名已久的頂尖音樂制作人。

  但為了保守起見,他還是得先去找找那個日本女歌手的《披風》來鑒定看看。

  只不過,還沒等他去調查個清楚明白呢,9月9日,周易那邊的采訪倒是直接引爆了目前網絡上所議論的抄襲爭議——

  9月9日下午,華納大樓外。

  與導演寧昊交流完自己MV全要求的周易前腳剛走出大樓,后腳就被蹲點的記者們一擁而上團團圍住,想走卻沒走成的寧昊直接被擠到了后邊去…

  那年二十六,站如嘍啰…

  “周易,請問伱知道燕茲新專輯同名主打歌涉嫌抄襲的事情嗎?!”

  “周易!請問你對燕茲和杰綸涉嫌抄襲的事情怎么看?!你是不是會包庇他們?!”

  “周易你會不會大義滅親…”

  七嘴八舌的記者們為了大新聞紛紛往前擠,得虧保鏢反應及時這才沒讓他們把周易給沖了。

  周易聽的眉頭緊鎖:“抄襲?什么抄襲?你們說清楚?”

  “就是燕茲——”

  “全他媽在放屁!”

  記者話都還沒說完,周易那堪稱“石破天驚”的一句話讓記者們眼前一亮,心中頓時狂喜!

  被擠出了的寧昊幾次抬手想要提醒周易注意言辭,但在聽到了這話后也不由得把自己那已經涌上喉頭的言語給咽了回去…

  算了,這位爺向來是這么任性的…

  “周易周易!請問你這話是什么意思?你是認為專家在造謠污蔑嗎?還是說你這是選擇站在燕茲這一邊?”

  “周易,有專家明確指出了燕茲新歌抄襲,請問你是打算用自己的公信力為她撐腰嗎?”

  “周易你是明確支持抄襲嗎?”

  “周易…”

  抬手示意保鏢們可以不用攔的周易不屑地嗤笑一聲:“專家叫你們去死你們不去死?”

  眾記者:“…”

  你疑似攻擊性有點過頭了。

  “還抄襲,你們要和那專家一樣對漢字過敏就他媽滾出中國,少在這里帶沒爹媽的節奏。”

  眾記者:“…”

  你不是疑似,你是真的過頭了!

  已經許久沒有看到周易在國內開火的記者們不僅沒有被罵的屈辱,反而個個眼毛精光,恨不得當場給周易架個燈光然后把話筒塞他嘴里。

  就說采訪周杰綸孫燕茲完全沒有效果的吧,還得是周易!

  懂不懂什么叫先天新聞圣體的含金量啊!

  “周易,你作為法學專業的畢業生,如果包庇燕茲抄襲——”

  “抄襲你媽。”

  周易頭都懶得側一下,就對左側傳來的興奮質疑聲做出了回應。

  寧昊覺得周易最近可能是與姜汶在一起混的時間長了點,開口閉口的含媽量有點高。

  “首先,AIko的《披風》與燕茲的《未完成》兩首歌之間沒有任何聯系。之所以有傻逼會說抄襲,是因為AIko的歌里有一幕對白…”

  周易鄙夷地指出了所謂抄襲之處——

  在Aiko的歌曲《披風》MV中,有一幕自己與自己的日文對話——

  “你是誰?”

  “我是誰?我是你呀,12歲的你。”

  然后中間巴拉巴拉,最后收尾,小時候的Aiko問了一句“26歲的你在做什么呢?”

  回答:“在唱歌。”

  本質上,這就是一段司空見慣的自我剖析與自我肯定的環節。

  無論是在什么國家、什么作品當中,像什么“未來XX歲的你在干什么,有沒有堅持小時候的夢想”之類的環節都屬于是品鑒的多到不能再多了。

  孫燕茲新歌《未完成》MV結尾處同樣也用了這種自己與自己對話的方式來收尾,算是呼應整張專輯“因為音樂之路未完成,所以一直在路上”的表達主題——

  “你是誰?”

  “我是小時候的你。”

  “那你長大后還喜歡音樂嗎?”

  “當然。”

  然后,這一幕就被別有用心之人拼接到了一起——

  絕口不提專輯里的其他因素,就單純提取出了這四句日文翻譯成了中文來與孫燕茲MV中的這四句對白來進行所謂的比對,最終得出了“抄襲”的結論。

  因為Aiko的專輯在國內根本沒有人進貨賣的緣故,即便有人想要求證也無從求起,最后只能跟著所謂的權威專家們一起復讀。

  大眾的盲從心理以及喜歡造神、毀神的心理在這一刻得到了充足的釋放,瞬間就推動了這個輿論場的形成。

  評價為義眼頂針,鑒定為學新聞學學的。

  記者們麻了——

  壞菜!

  這家伙真看過那個什么日本歌手的專輯?!

  哦對,忘了這逼玩意前不久才剛從日本回來…

  “…那杰綸新專輯封面的抄襲呢?”

  被駁斥到啞口無言的記者轉而從另一個角度發起了進攻。

  孫燕茲抄襲的言論在這家伙面前是站不住腳了,那周杰綸專輯封面抄襲的——

  “那也純屬扯淡,他們唯一的相同點就是都坐歐式沙發。”

  周易嗤笑一聲,眼神中滿是鄙夷:“只不過杰綸是一個人坐著一張單人沙發,而《薔薇與紅蓮》是兩個孩子癱坐在兩人位沙發上,兩個大人站在她們背后的全家福構圖。”

  眾記者:“…”

  不對勁,你不對勁,你怎么都看過?

  “可是專家說——”

  “專家說的就一定是對的?我日本韓國都去過,也都認識人,你還能比我更清楚更專家?”

  周易撇了眼那明顯還想搞個大新聞的記者:“不要一天天的聽風就是雨,總想搞個大新聞。”

  這要是問的《四面楚歌》抄襲,他倒是還真能掰扯掰扯。

  畢竟這首歌的編曲是真的讓周杰綸實打實蒙上了抄襲陰影,雖然最后用弦樂采樣解釋過去了,但仍然不能服眾——

  都認為這首歌如果不是周杰綸拿出來的,那他一定會被噴死。

  所以不少人之后仍然質疑采樣范圍已經超過了界限,你編曲中用來鋪底的大提琴段落十分相似算在采樣上無所謂,但是后面用來作點睛之筆的小提琴出現的時機與節奏都是一模一樣那可就說不通了。

  雖然這首歌的編曲并不是周杰綸。

哎呦文學網    華娛之2000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