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十六章 真正的星球大開發

  要開發一顆星球,各種建造任務應該有先有后,先建造最為重要的那些設施與工廠,譬如電廠、鋼鐵廠之類,從本土上獲取到初步的能源與物資補給后,再慢慢去建造那些不太重要的工廠。

  只是…

  回想起當初自己僅有寥寥幾名克隆體,在洛神星地表那里艱難求生,輾轉騰挪,一點一點的積攢工業基礎的艱辛,此刻李青松大手一揮,豪情萬丈。

  “要什么先后?要什么一點一點的積攢?所有能用到的工廠,一起建就是!”

  只有一艘飛船的時候,我只能一點一點建設。

  現在有了一千多艘飛船,我還要一點一點的建設?那這么多飛船我不是白造了!

  剎那間,數千艘小型登陸飛船離開了艦隊,各自分散開來,降落到了敵神星大地各處。

  在前期時候,李青松早就把敵神星的資源儲備情況探測了個清楚。便連工業基地集群的選址和設計也都早就做好了,此刻完全不必考慮其余任何方面,只需要造就行了。

  初期的物資運下去之后,大量的克隆體開始分批降落,于是,高達500座工廠同時投入到了建設之中。

  不僅工廠同時建設,李青松還操控著大量的克隆體,駕駛著各種機械,直接在敵神星大地上開始鋪設鐵軌,建造飛船起降場等等。

  330萬名克隆體全部投入到了建設之中。

  最先建好的是一座龐大的電廠。

  這座電廠內有50臺裝機容量達到了50萬千瓦的大型發電機,全功率運轉的話,一個小時就能發電2500萬度。

  要是在以往時候,這座電廠就算建好了,也沒辦法運行,得干等著。

  畢竟一小時2500萬度的發電量,對于燃料的需求可不是個小數字。而燃料的供應也是需要對應的基礎設施建造的。

  但現在情況卻又不同。

  在電廠建成的那一刻,位于一處甲烷富集點的甲烷礦,和一座位于氧氣富集點的氧礦同時建成。

  連接這三者的鐵軌也剛好鋪設完畢。

  于是列車轟鳴著,將巨量的甲烷和氧氣輸送了過來,放到了臨界發電機組的燃燒室之中,將熱能轉換為了電能。

  澎湃的電力通過四通八達的電網,輸送到了任何一處有克隆體存在的地方。于是,先期使用的那些臨時發電設施終于可以去除了。

  有了充沛的電力供應,其余建設的速度也隨之提升。

  再一座新造好的設施,是一座巨型的鋼鐵廠。

  基于李青松的有意調控,同樣是在鋼鐵廠剛剛建好的同時,配套的鐵礦、線路、化學品供應工廠、燃料和電力供應工廠等也同步完成。

  于是,敵神星這里的建設終于不再需要從洛神星那里帶來的鋼鐵,而是可以本土自產了。

  有了充足的鋼鐵供應,其余設施的建設再度加快。

  銅礦、鋁礦、鉛礦等等一系列礦產基地和冶煉工廠,以及后續的大型鑄造廠、精密部件生產工廠等等,也如同雨后春筍一般出現。

  有了充足的金屬生產與鍛造能力,一座占地達到了5平方公里,高有500米,劃分為230層的巨型種植基地快速建成。

  這座種植基地,采取了雙層種植架之后,一層的可用面積就達到了約1.4萬畝,230層,就是322萬畝!

  巨大的種植基地里面,無數種植架如同鋼鐵叢林一般蔓延開來,無數日光燈同時釋放著光芒,無數條管道層層鋪開,最終在專門的農業AI的控制之下,只需要區區萬余名克隆體就能運轉起來。

  拿來種小麥的話,這座種植基地一個季度就能生產約250萬噸,一年就是一千萬噸小麥!

  只要一座,就能解決整顆敵神星所有克隆體的面粉需求。

  在這之后,畜牧基地也隨之建成,無數的豬牛羊雞鴨鵝開始在里面生長。

  時間飛速流逝著,轉眼間便是三年時間過去。

  在這三年時間里,整顆敵神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本的荒涼死寂早已消失不見。此刻的敵神星,條條鐵軌延伸到了星球的每一個角落,一座又一座的工廠和基地星羅棋布。

  僅僅三年時間而已,在李青松的全力以赴之下,所有的基礎工業基地便全部建成。

  但這還不是結束。

  李青松還要建設更高級別的高級工業工廠!

  一座龐大的克隆體培育工廠以及附屬設施迅速出現在了敵神星的大地上。

  從此刻開始,李青松便可以在敵神星本土培育克隆體了。

  再之后,一座巨大的芯片工廠建造完畢。

  從此之后,敵神星這里不僅可以自產芯片,甚至還可以向洛神星“出口”。

  造好了芯片工廠,李青松立刻開始了下一個極為重要的設施的建設。

  超算基地!而且不是一座,是100多座!

  使用最先進的45納米制程芯片,一座又一座超算基地拔地而起。其中最小的一座超算,都使用了6萬余枚最先進芯片。

  最大的那座超算基地更是使用了超過12萬枚芯片!

  一座又一座超算基地分布在各個不同的工業區之中,在附屬的一座又一座電廠的供應之下開始了運轉。

  而李青松則將早已經在洛神星上完成了訓練,具備了相當程度功能的AI放置到了這些超算之中,由它們來執行每一座工廠的實時管理任務。

  農業AI、鋼鐵AI、克隆工廠AI、電網AI、電廠AI、鋁礦AI…

  等等等等。

  以及最為重要的一個。

  玉皇AI!

  那座最大的超算基地,便是玉皇AI的駐所。它將在這里,協調并控制其余所有分行業AI的運轉。

  耗費了整整五年時間,李青松完成了所有初級與高級工業設施的建造任務。

  此刻的敵神星上,各種工廠與基地的數量已經暴增到了數萬座,每分每秒都在產出大量的資源。

  雖然都是較為初級類型的,但品類仍舊有甲烷、氧氣、稀土礦、鑄造件、芯片、油漆、潤滑油…等等等等,幾乎幾十萬種之多,每一種都是李青松科技發展過程之中不可或缺,而洛神星上卻逐漸枯竭的類型。

  此刻建設已經完成,但李青松暫時還不能走。

  還有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項建設任務沒有完成。

  大型電磁彈射裝置!

哎呦文學網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