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一章 鋼鐵

  完成了這一車的燃料運輸,拖拉機沒有停歇,再度出發,耗費了一個多小時時間,來到了一處提前勘探好的露天鐵礦。

  這里的一大片都是鐵礦石,但此刻的李青松很顯然沒有能力大規模開采。

  他甚至連破碎較大的鐵礦石都做不到。此刻的他,也僅僅只能從地表上撿一些小塊的鐵礦石帶走而已。

  但就算專門挑著地表上的小塊鐵礦石,也仍舊沒一會便堆滿了車斗,足足有十噸左右的樣子,按照現在的消耗速度,足夠高爐使用一個多月的時間。

  拖拉機轟鳴著,拖著這總質量達到了十噸的鐵礦石往回走。

  也幸好洛神星上重力較低。這總質量十噸的鐵礦石,此刻重量才有800公斤左右,才能被這簡陋的蒸汽拖拉機頭拉動。3

  要是在地球上,怕是把鍋爐燒爆炸都拉不動一點。

  當這一趟運輸終于返回之后,李青松心中滿是激動。

  工業化的第一步終于要開啟了!

  之前雖然也使用從地球帶來的煉礦和加工設備進行過金屬冶煉,但那很顯然是屬于地球的技術,而不是自己發展出來的技術。

  現在,這一套冶煉設備,無論發電機,還是高爐,還是運輸機械,可全都是自己造出來的!

  這就意味著這一套是可以復制的,是可以規模化擴大的,與那些從地球上帶來的機械不可同日而語。

  總裝機容量達到了130千瓦的巨大蒸汽發電機開始點火,鍋爐震動著,無聲的轟鳴著。4

  沉重的轉子開始旋轉,在不斷的切割磁感線之中,電流源源不斷的生成,然后順著線路延伸到了旁邊的高爐之中。

  第一批被放置進去的,總質量達到了300公斤的鐵礦石漸漸被加熱。

  一些凍結在內部的氣體受熱升騰,等壓力升高到一定地步后從排氣口排出。等沒了氣體,內部便只剩下了礦產。

  各種元素被不斷分離,再按照配方額外添加一部分其余元素,譬如鉻、鎳之類,經過一系列流程,最終,源源不斷的寬僅有一分米,厚度僅有3厘米,長度50厘米的長鋼板順著出口滑出來。12

  這個尺寸,正好是多功能金屬加工設備可以加工的尺寸。

  看著這自己生產出來的第一批鋼鐵,李青松心中感到了由衷的喜悅。

  在具備了初步的鋼鐵生產能力之后,之前的那臺多功能金屬冶煉設備便不再冶煉鋼鐵,轉而開始定制化的去生產那些現階段李青松暫時無法生產,但卻又必不可少的礦產。1

  比如鎳礦、鉻礦等。

  鋼鐵生產暫時走上正軌,李青松的精力再度投注到了另一個方面。

  金屬加工能力。

  現階段李青松的金屬加工能力全部來自那臺多功能加工設備。但這臺高度精密、極為先進的設備,原本是設計用來進行特殊金屬的高精度加工的,用來加工粗苯的鋼鐵實在太過浪費。1

  它還有更重要的用處,不能把生產力都浪費在鋼鐵上。李青松必須要具備自己的金屬加工能力才行。

  于是,以它為母機,使用來自于自造高爐的鋼鐵,再度有大量的零部件生產出來,并在克隆體們的拼裝之下,組裝成了一臺臺金屬加工設備。

  切削、拉伸、打磨、彎折、沖壓、鉆孔等金屬加工機械一一展現在李青松面前。

  當總計七種類型的金屬加工設備全部制造完畢之時,時間已經過去了大半年。

  這些金屬加工設備的制造知識,深空號飛船的知識庫之中同樣沒有。但沒關系,有基礎原理就行。4

  這大半年的時間,李青松便一邊不間斷的學習,一邊不間斷的操縱著洛神星之上的這些克隆體試驗并試錯,磕磕絆絆,總算是將這些機器全都造了出來。

  此刻,李青松麾下已經有總計27具身體了。另外還有五具克隆體正在培育之中,大約需要四個月時間便可以誕生。1

  看著這露天擺放的,同樣使用那臺大型蒸汽發電機電力的七臺金屬加工設備,李青松心中滿是欣慰。8

  “總算是有了我自己的金屬加工能力了。從現在開始,一些較為簡單的、精度要求不高的金屬零部件,我自己就可以加工了。”

  到了這一步,李青松那件自己一直期盼著的事情總算是看到了一點曙光。

  這件事情便是,依靠自己的工業能力,再造一個更大型的種植基地出來。

  現階段,來自于深空號飛船的日光燈、種植架、特種薄膜等,基本上已經全部用光。

  再要造種植基地,自己就只能依靠自己了。

  同時,很快自己麾下的克隆體數量就要攀升到32具,再過半年又將提升到37具。

  而37個克隆體,是一號種植基地的供養極限。再多,就養不起了。

  “這點人口才哪兒到哪兒?完全不夠用啊。1

  必須得一次性的解決糧食供應問題。”

  李青松暗暗下定了決心:“不說一勞永逸吧,至少也要在近十幾年之內不再受糧食困擾。”1

  只是,要造種植基地,場地好找,附近就有一個面積達到了一萬平米以上的山洞,完全夠用。

  種植架也好弄,自己現在又不是沒有鋼鐵生產能力。

  線纜和電力也好解決。洛神星上也有銅礦,自己便可以造銅線出來。

  雖然絕緣問題不好解決,但現階段也可以使用距離隔離來暫時將就。電力的話,再造幾臺發電機就是。1

  唯有一個問題,讓李青松比較犯難。

  日光燈。

  在洛神星上搞種植,沒有日光燈可不行。但日光燈這東西跟鋼鐵零部件可不一樣,它是有一定技術含量的。

  “造日光燈,首先得掌握玻璃管成型技術、電極制造技術、鎮流器和啟動器制造技術,還需要用到磷粉末、汞和稀有氣體。”1

  李青松默默盤算著:“這些玩意兒,基礎原理我都懂,但機械化制造,不好弄啊。”

  盤算良久,李青松咬了咬牙:“玻璃管我應該能通過機械搞定。別的,電極、鎮流器和啟動器這三種,實在不行的話,就只能先手工定制化制作了。”2

光刻機做不出來,光刻廠還是沒問題的

哎呦文學網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