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零四章 參展畫貓 (下)

  “倫敦西區的商業運營公司希望為他們即將開始全球巡演的音樂劇《貓》,設計一組合適的,親民的童話卡通形象。”

  “簡·阿諾的工作室已經和推廣公司那邊,協商了好幾個月了。”

  樹懶先生介紹道。

  “對方的經紀人說,就是因為簡·阿諾先生看到了這個合約,所以他才會在看到你的那套‘艾米’的一瞬間,便萌生了邀請您加入他的繪畫工作室中的打算。”

  “他愿意把這個機會提供給我們,雙方嘗試著先在這個項目上合作一下。對方工作室會提供創作方向上建議,但不會干涉參與到具體的創作中。”

  “我們享有完整的作品署名權。”

  “該合同的總報價為72萬美元,另外,簡·阿諾會以插畫兼制的身份進行額外署名。對方的經紀人說,行業內的規矩應該是三七開,我們拿三,對方拿七,但是做為第一次合作的誠意和上次幫助的感謝,簡阿諾先生本次將不參予到這72萬美元的分成之中——不過,簡阿諾的繪畫工作室將會自動享有本插畫商業IP后續15,包括但不限于基于插畫稿件原型,對角色、道具、場景等元素進行二次開發,以及生產并銷售相關衍生品,如玩具、服裝、書籍、紀念品時的商業收入的分成權,您能拿到另外5。”

  “剩下的80呢?”顧為經好奇的問道。

  “自然是人家《貓》的音樂劇運營公司的。”

  電腦那一端,伊蓮娜小姐笑著解釋道:“主要的條款就這樣,具體的合同附本,我已經發到您的郵箱里了,我覺得是可以考慮的,沒有太大的問題。”

  顧為經輕輕的嘖舌。

  七十二萬美元!

  這種世界最頂級的插畫工作室果然不同凡響。

  僅僅是試探性質的雙方第一次合作,拋過來的直接就是快小一百萬美元的大合同。

  比《小王子》的基礎合同報價翻了快十倍,比他畫的那套《熾熱的世界》的報酬整整翻了兩百倍。

  這就是世界排名第一的插畫工作室的氣魄嘛。

  對普通插畫師來說,辛辛苦苦一輩子也夠不到的大合同,他們多到把工作郵箱都塞滿了,根本就畫不完。

  只有愿意接或者不愿意接的區別。

  必須要說的是。

  在雙方初步接觸的過程中,安娜發現,對方的經紀人沒有表現出她所想象的居高臨下或者盛氣凌人。

  反而直接跳過了擺下馬威的過程,向她轉達了簡·阿諾大師本人的善意。

  一份音樂劇《貓》的插畫合同,附帶后續分成。

  對方很有誠意。

  百萬美元量級的大合同,簡·阿諾想接,總是能接到。

  但就整個世界范圍內而言。

  這幾乎是插畫界里最為頂格的報價了。

  別看海伯利安先生光花錢買簡·阿諾的一張蠟筆畫稿,就花了整整一百萬美刀。

  一來那位油管視頻播放量分紅上億美元的超級網紅不差錢。

  對海伯利安來說,視頻的流量多少才是最重要的,為了拉高不同等級插畫家之間的身價梯度,營造出十倍差價的噱頭。

  他樂意稍微報價高一些。

  二來。

  簡·阿諾一張畫稿能賣一百萬美元,是因為他實在是太有名了。

  所以雖然他是位插畫師,但本質上已經接近于嚴肅藝術界畫廊賣畫的玩法,而非插畫界的商業合同的玩法。

  就像《哈利·波特》的那張封面畫稿在蘇富比上拍出了200萬英鎊的價格。

  這并不能等價于接下來會有商業公司愿意花兩百萬英鎊,給那位幸運的插畫師開約稿合同。

  20萬英鎊都沒有。

  畫稿本身值多少錢不好說。

  但Scholastic出版集團給那位插畫師約稿時的報價,就只有400鎊而已。

  也可以這樣去理解。

  海伯利安先生給簡·阿諾開出的那張價值一百萬的簽名支票上,購買的并不只是那一張蠟筆畫稿,還有購買用對方的名氣為本頻道進行宣發的資源的權力,以及購買把畫稿上的內容印在他個人品牌的馬克杯和T恤衫上的商業版權…

  這不光是買一張畫,而是整整一套商業合同的全部打包報價。

  甚至他的這張支票里,還隱藏著讓插畫家愿意參與到這種草臺班子般的網紅繪畫競賽里,出現不可控問題的風險買斷成本。

  范多恩不就在幾億觀眾面前,直播翻了大車了嘛。

  那對他的打擊遠遠不是十萬美元能夠彌補的了的。

  如果時間倒流,有的選的話。

  范多恩最想做的一件事,肯定不是沖去把偵探貓和伊蓮娜小姐一起碎尸萬段,而是把那張海伯利安先生發來約稿合同撕成一百片,混著咖啡一起吃下去。

  早知道會碰上這種神經病畫家和神經病評委。

  清楚玩的這么花。

  老子肯定就潤了。

  大爺才不玩吶。

  就地位和榮譽而言,在插畫領域,簡·阿諾這樣的就已經到頂了。

  就市場價格而言,除非他能接到《星戰》這個量級的可遇不可求的好萊塢超級大制作的美術設計,或者全程深度參與到《飛屋環游記》,《冰雪奇緣》這些A級制作成本的動畫電影之中。

  簡簡單單畫張畫就把錢掙了的情況。

  在插畫領域,一百萬美元的價格同樣也已經到最頂了。

  不過。

  就像是同樣是兩千萬美元片酬俱樂部的頂尖大明星。

  那些得了奧斯卡的,可能就要比沒得到奧斯卡的,在片場享受到更好的待遇、受到更多的尊敬,再談合同的時候,甚至能要求額外要幾個點的票房分紅一樣。

  這個量級的大合同。

  每年不多。

  但也沒真少到簡·阿諾一個人就能把它們全部都吃下去的地步。

  還是有很多的類似體量的合同,會流到市場上。

  交給其他的一線插畫工作室來做。

  五十萬美元上下的美術設計大合同,維爾萊茵偶爾也能接到一兩個。

  可在出版社的頒獎年會上,他聽見簡·阿諾竟然出言邀請別人加入他的私人插畫工作室時,妒忌的差點抽過去的原因就在于——

  相比其他的知名插畫工作室,簡·阿諾的畫室在和甲方談合同的時候,錢多錢少還是其次。

  重要的是,簡·阿諾的畫室是擁有資格提一些比較“過分”條件的。

  比如工作室出品的圖畫IP的所有權,要歸屬于插畫室。

  又比如說周邊衍生收入的商業分紅權。

  誰也不是傻子。

  縱使是圖書類出版合同。

  出版社覺得某部書的銷量會非常的“爆”的情況下,都是會直接買斷,通常花不了幾個錢的,一兩千刀,頂多頂多一萬刀。

  他們一般是不太愿意給畫師提供銷售分成類的合同的。

  而其他類型的商業設計。

  除了法律規定的署名權以外。

  不好意思,更都是想都別想。

  畫完畫,這個項目就完全和畫師沒有關系了,

  不能畫師給別人畫完了《哈利·波特》,然后自己回家聯系公司偷偷賣“哈利·波特”的手辦玩偶。

  方是要提著刀,沖過來殺人的。

  如果換成簡·阿諾來做這個合同,那自然…也不行。

  不過。

  簡·阿諾可以去談,比如以他的畫稿為原型設計的周邊,每賣出一件,他就能拿走10或者20的利潤分成。

  本質上。

  它已經脫離了乙方替甲方畫插畫的層次。

  相當于是簡·阿諾畫室用他的個人IP和對方的商業公司掌握的項目IP,雙方進行聯名合作。

  類似于賣藝術家潮流玩具。

  也有點像出版社賣出《小王子》的典藏版限量套裝和明信片禮盒的時候,顧為經就能收到相應的提成的情況。

  這種周邊提成的比例要比賣書的比例高的多。

  顧為經特意注意過。

  出版社給他的財務報表里,各種典藏版禮盒的銷量只占到了作品銷量總數的不到三十分之一,卻占據了他分成收入的八分之一。

  但不一樣的是。

  《小王子》畢竟只是一本兒童童話書。

  整個商業周期內,典藏禮盒能賣個萬八千套已經是頂天頂天的了。

  就這。

  他能拿到相關分成,還是各種機緣巧合下,從維爾萊茵那里贏走合同時,獲得的破格獎勵。

  奧斯本主要是看在安娜的份上,給的他這顆甜棗,而非看在什么偵探貓畫的好的份上。

  簡·阿諾卻能拿到《貓》的項目周邊分成。

  《貓》這樣的音樂劇,資金投入,營收規模,人力成本…完完全全不是一本童話書能夠比擬的。

  差了好幾個數量級。

  倫敦西區這樣的地方,做一出大型話劇的成本大約在200萬英鎊左右,舞臺音樂劇會貴的多,大概1000萬英鎊,美國百老匯的成本會更高,制作音樂劇的開銷能夠攀升到1500萬美元甚至幾千萬美元。

  而海外的全球巡演。

  將英文原劇引入東夏、日本、韓國這些地方的大劇院,各種成本大概在每國200萬美元的樣子,如果要做完美的本地化改造的話,沒準要翻上一翻。

  和當地劇團合作,把它變成本地常駐劇目的成本還要再翻一翻。

  當然,后續的演出成本就會降低很多。

  在二十世紀,搞大型音樂劇是已經變成了重資產行業。

  就因為這個原因,它們的商業推廣公司才愿意開出72萬美元的合同,僅僅只為設計一組插畫形象。

  顧為經要是給出版社打工,他永遠也得不到這樣的機會。

  印一本書的總共成本才多少?

  他的那本《熾熱的世界》,各種投入都加起來,項目的總經費搞不好都不超過10萬刀。

  要是奧斯本大手一揮,就批給他小一百萬美元。

  董事會一定覺得他要不然傻掉了,要不然想吃回扣想瘋了。

  疫情后。

  倫敦西區其實生存狀態不算太好,一片的愁云慘淡。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音樂劇的行業的節衣縮食影響不了《貓》這樣的頂尖項目。

  該籌備全球巡演,還是要籌備全球巡演。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貓》是商業化最為成功的音樂劇,由音樂劇大師韋伯改編自T·S艾略特的兒童童話詩集《老負鼠的實用貓經》,并成功通殺了倫敦西區和百老匯兩大音樂劇圣地。

  論吸金能力,《貓》還要強于另一部同樣是韋伯改編的傳奇當家音樂劇《歌劇魅影》。

  這些年來票方,周邊,衍生創作,紀念商品和相關的動畫形象改編,加起來它的收益已經達到了50億美元量級的水平。

  稍微從手指頭縫里露出一點點的錢,就能養活整個相關創作產業。

  簡阿諾能從這樣的項目里要到分成。

  即便是在音樂劇背后的商業公司,使用以他工作室出品的畫稿卡通形象為原型制作周邊的時候,才能得到的有條件分成。

  對其他的工作室來說,也是完全不可想象。

  這就是來自世界第一畫室的底氣。

  藝術界的第一名,要比第二名到第九名全都加起來,還要都更值錢。

  伊蓮娜小姐覺得對方要15的分成收入,只給偵探貓5并不過分,畢竟是雙方第一次合作。

  偵探貓如今的名氣是完全不夠支撐起這種大項目的。

  5的分成也是簡阿諾分給他的,

  如果不是對方,她們連1都拿不到。

  與之相比。

  簡·阿諾愿意不從72萬美元的合同報價中抽走任何收入,全部交給偵探貓,倒也不算什么了。

  大師說的很清楚了,他是在表示感謝。

  「寫作與藝術獎」上的發力幫助,加入插畫工作室的邀請,以及這份額外“贈予”的禮物。

  世界上最成功的插畫藝術家的個人感激值多少錢?

  如果把這個人情寫成支票上的數字的話。

  72萬美元的七成,大約五十萬美元,這個數字絕對不算低,也絕對不算高的離譜。

  到此為止,人情債基本上也就還干凈了。

  接下來。

  若是還能又近一步的合作的話,具體要怎么進行利益分配,就要看各自的本事了。

  伊蓮娜小姐明白這個道理,這是偵探貓姐姐應得的。

  所以,她拿的一點也不誠惶誠恐。

  說真的。

  這種項目,就算是一美分沒有,僅僅是能參與百萬美元級別的插畫界最頂尖的項目中,光憑能在音樂劇《貓》里,留下自己署名這一點,都值得去接。

  所以——

  “我希望不過是一份插畫約稿,您也能把它做成‘新加坡雙年展’上的參展作品集。”安娜帶著高深莫測的笑容,準備要一魚兩吃。

哎呦文學網    全能大畫家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