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九十九章 改變

  誠實的說。

  佛法高深,生死玄奧。

  人家靈隱寺的大和尚,口中的輪回未必就是這個意思。

  但被博格斯用這十二張通俗的貓咪畫稿,詮釋他心中的佛門世界觀。

  真的禪味十足。

  當前后十二張畫稿全部展現在眾人眼前之后,助理也終于琢磨出味道來了。

  “原來是…《公牛圖》嘛。”

  他吐出了一個名字。

  這種一整套畫張張關聯,每張都以前一張畫稿為基礎,調整部分筆法和構圖,最后形成“漸變畫”的方式,用最直觀的方法給觀眾講述一個抽象的美術概念的繪畫形式。

  并非博格斯教授首創。

  畢加索最昂貴的作品應該是賣出接近2億美元的《阿爾及爾的女人》,最知名的作品當然是被稱為畫在墻壁上的“戰爭與和平”的《格爾尼卡》。

  然而如果要評選老畢生涯最能概括他美術理念的代表作。

  那么《公牛圖》一定會在這個榜單的最前列。

  《公牛圖》是一組共計十一張的畫稿,十一張畫都是同一只公牛。

  第一張畫是一幅極度寫實膘肥體壯的公牛畫像。第二張畫則以第一張為基礎,更加細致的重點突出了公牛的壯碩,增加了公牛的表現力和原始神秘性。

  從第三張畫開始,畢加索開始不停的刪減公牛的表現細節,通過通過簡化和輪廓化,解構公牛這個美術概念。

  到了最后一幅畫,畫稿上的公牛已然被抽象成了兒童一筆畫一樣的幾根零星線條。

  博格斯教授這組《艾米》畫稿和畢加索筆下的《公牛圖》繪畫思路如出一轍。

  六十年前,畢加索用十一張公牛畫,深入淺出的說出了抽象主義和立體主義的美術哲學精髓。

  今天皇后鎮的這間牧場中,博格斯教授用十二張黑白水墨風情的畫刀畫,以童話般的貓咪畫像為載體,道盡了老美居士心中的陰陽生死輪回觀。

  簡·阿諾就是讀懂了這一點,才會如此的驚嘆。

  眼前畫架上的作品何止是一套畫稿那么簡單。

  根本可以說是一則格律工整而優美的描繪生死的佛偈。

  “生由死而來,死由生轉變,就像麥穗和麥子的不斷轉化。”

  安雅女士柔聲念出了一句詩歌,概括出了在場很多人的心聲。

  “您真有藝術氣質。”助理贊嘆道。

  “不是我的話,這是圣雄甘地在貝拿勒斯梵文大學演講時的開場白。”

  她的一位開科技公司的印度客戶對他們的民族英雄推崇備至,曾經把這句當作了推特主頁上的個性簽名介紹。

  安雅對那位客戶的觀感一般,早就取關了對方的推特。

  此時。

  女藝術家看見博格斯教授的繪畫作品,被作品的世界觀帶入,忽然沒來由的便想起了這句話。

  天地下的道理到處都是,并不值錢。

  格言沒有足夠的閱歷和恰當的情景,初時聽上去往往都是流于表面的膚淺體悟。

  博格斯教授的這十二幅畫稿,張張都是精品,組合起來看過去,更是有讓人心有所感的力量。

  安雅幾近有一種進行宗教儀式般的肅穆感受。

  似是看過這些畫,靈魂深處就會多了幾分明悟。

  “簡·阿諾先生的觀點沒錯,這十二張畫,便是我今年所看過的最為震撼的繪畫展覽。”

  “若是您同意的話,棗核空間畫廊愿意出場地,拿出經費來,專門給您開個個人展,就以這十二張畫為核心就行。”她迫不及待的發出了邀請。

  明知道現在場合并不合適。

  安雅女士那面屬于藝術商人見獵心喜的感覺,已經讓她一秒鐘都不愿意等了。

  女藝術家嗅到了一場能吸引很多歐洲文青和靈修愛好者注意力的經典畫展的味道,連名字她都想好了。

  就叫《一只貓的輪回》。

  為十二張畫,就專門開個畫展,看上去很夸張。

  但這套畫稿完全值得。

  畫展的規模和畫展的影響力不能掛鉤。

  很多所謂的“小”畫展,規模并不小,尤其是那些美院為畢業生舉辦的畢業展,展示作品成百上千的有的是。

  根本就沒啥流量。

  畫展關鍵要看作品的質量,作品數量的優先級并不高。

  牛羊成群,猛虎獨行。

  甚至業內有個戲稱——展品越少的畫展越重磅。

  因為主辦方和策展人有信心,僅僅依靠寥寥這幾張作品,就能吸引到足夠數目的游客,不至于無法收回成本。

  東夏最大、最有名的藝術創新園區798藝術院區。

  近些年來的最常見玩法就是能找關系,“請”到一張莫奈、德加、畢加索的作品。

  僅僅一張,就可以開一個專題畫展了。

  靠著給被吸引來瞻仰大師真跡的各路游客,賣這張畫的文化周邊,賺的盆滿缽滿。

  博格斯這十二張畫稿,便給予安雅女士愿意承擔數十萬歐元的辦展經費開銷,舉辦一整個大型畫展的充足信心。

  “再說吧。”

  博格斯教授高傲的揮了揮衣袖。

  他的畫畫的這么棒,大都會博物館這類最牛逼的美術館開畫展的機會可遇而不可求。

  想要承接自己作品的普通畫廊還是有的是的。

  這套畫稿在老教授心中就如他養出來的漂亮閨女一樣。

  他才不會輕易的許給旁人呢!

  “怎么樣?”

  博格斯教授將期待的目光落在了托尼的身上。

  托尼是正主。

  還有什么比打開一位四十一高齡的自閉癥患者的心扉,更能說明一幅藝術品的魔力與價值?

  托尼仍然站在畫架之前不出聲。

  剛剛簡·阿諾情難自禁的掌聲,包括安雅女士迫不及待的贊嘆和邀請,大家的聲音都壓的很低,怕驚擾到了這位大小孩好不容易沉浸去的思緒。

  直到現在為止。

  托尼還在那里靜悄悄的看畫。

  心理醫生躊躇了片刻,想要張嘴為托尼解釋一下博格斯教授這套畫作里的哲學寓意。

  博格斯教授抬手制止了他。

  老教授依然認為,無論畫作里隱藏了多么復雜的設計和驚天動地的思想深度,都應該能夠淺顯的被觀眾所讀出。

  畫刀畫從誕生那一刻,就是童真樸拙的畫法。

  思想可以深度,賞析的門檻不必有深度。

  需要在美術館的展臺前,搭配一本厚厚的長篇累牘的評論家賞析才能讓目標觀眾看懂的作品。

  要不然是畫家的技法感染力不足以支撐起他的想法。

  要不然是畫家在裝腔作勢的故弄玄虛。

  無需注解,優秀的畫刀畫本身就足以振聾發聵。

  助理剛開始沒看明白,僅僅只是因為,他不是目標觀眾,他不喜歡貓咪。

  博格斯教授驕傲的相信,托尼本人一定能看出他的作品的所蘊含的真意。

  “貓貓…艾米…玩。”

  托尼喃喃著誰也聽不懂的自語,他站在十二張畫框的最中間,目光掃在第六張和第七張畫框之間。

  那是真實和虛幻之間的分界線。

  灰撲撲的大眼睛盯著灰撲撲的畫作,月光的洪流從畫框后的玻璃窗外灑落,照在了他的瞳孔上。

  如博格斯教授油畫風格的轉變一般,給那雙孩子氣的混沌雙眼上添上了幾分霜白的亮色。

  托尼的眼神里似乎真的有什么實質般的光在燃起。

  心理醫生小心觀察著他的表情。

  眼神是心靈的窗戶。

  觀察自閉癥患兒眼神和外界的溝通,本來就是ABC孤獨癥定量分析觀察表上重要的評估項目。

  金安慶博士自從接手托尼的治療以后,他從來沒有見過對方流露出這么出神的表情過。

  有那么一瞬間。

  醫生真的相信了,這個懵懂的大孩子,能夠讀懂博格斯教授這套畫稿的深意。

  “抱著這只小貓吧,雖然她喜歡我,但是她現在是你的艾米了。”老教授有幾分不情愿的往前走了一步,將手邊的小貓咪遞給托尼。

  托尼猶豫著緩緩的伸出手。

  “艾米?”

  他輕輕試探性的叫道。

  眾人都感受到了這個歷史性的時刻,紛紛屏住了呼吸。

  簡·阿諾激動到需要緊緊抓住助理的衣袖才能夠站穩。

  金安慶醫生也很激動,他覺得一篇可以發表在《認知學趨勢》的心理學頂刊論文已經在向自己招手了。

  “諾,抱著艾米吧。”

  博格斯教授將小貓塞近了托尼的懷中。

  “喵?”

  托尼把小貓舉到眼前,輕輕喵了一聲。

  柔軟的白色小貓好奇的睜著眼睛,望著這個小主人。

  啪噠。

  托尼松開手,貓咪摔落在了地上。

  這個高度對可以爬高竄低的貓咪來說完全不是問題,但是小貓還是被嚇了一跳。

  噌的一下,就鉆到了房間角落里去了。

  “它不是艾米。”

  托尼緩緩的說道。

  “她就是艾米。”博格斯教授猛的往前跨了一大步,生氣的說道。

  托尼不說話了。

  他繼續低下頭,羞澀的盯著自己的腳尖。

  托尼眼里的光。

  消失了。

  他拒絕接受博格斯教授的世界觀。

  午后的牧場,寧靜又祥和,只是偶爾有牲畜鳥鳴、牛仔吆喝的聲音。

  簡·阿諾在皇后鎮西側有一大片沿湖的草場,抬頭便能看見翡翠色的河水和遠方連綿起伏的低矮山丘。

  安雅女士穿著棕色的高筒馬靴,小心翼翼的抓著韁繩,被一位老牛仔和助理簇擁著,騎著一匹溫順的小母馬噠噠噠的從河邊的淺灘上跑過。

  女藝術家已經徹底放松了下來。

  雖然并沒有起到預料中的最好效果,稍微有些美中不足,但是能親眼看到《艾米》這么優秀的藝術作品,依舊讓安雅感嘆不虛此行。

  更別說還有九月份悉尼藝博會上的展臺這個意料之外的大禮,這趟新西蘭的旅程收獲滿滿。

  偵探貓尚未交稿。

  安雅心中已經沒了什么期待。

  她現在連畫完那幅墻壁上自己的《寵物之愛》,都顯得興致缺缺。

  領略過最偉大作品的杰出,就像已經見證了世界至美,余者便只是粗糙的殘花敗葉罷了。

  論技法,論構思。

  正如博格斯教授的自稱一樣,他都已經做到了畫刀畫這項技藝的極限。

  女藝術家想象不到,偵探貓到底還要畫出怎樣的作品,才能表現的比這套《艾米》更好。

  連簡·阿諾臉上都多了幾絲笑容。

  他這幾日正忙著和金安慶博士溝通,托尼接下來治療方案。

  固然情感替代療法又一次的宣告失敗。

  雖說博格斯教授的作品極盡構思之巧妙,托尼小朋友依舊死倔死倔的不愿意把對待艾米的深情轉遞到其他小貓身上。

  不過前面六張畫作,還是成功吸引到了托尼的注意力,這已經是前所未有的進步了。

  虱子再小也是肉。

  簡·阿諾想著能不能以前半套畫稿為基礎,去做些什么。

  現在插畫大師每天見到博格斯時候,語氣和神態間都多了幾分鄭重其事的尊敬。

  甚至助理看到昨天吃烤肉的時候,看見簡·阿諾客客氣氣的主動將一個白胡椒粉瓶遞給了博格斯。

  以前簡·阿諾的客氣更多的是對遠方客人的禮貌,現在則是對于一位偉大藝術家的尊重。

  即使博格斯教授的社會地位遠遠無法和自己比較。

  但那是畫刀畫的小眾桎梏,絕非博格斯教授的畫技不夠優秀。

  簡·阿諾甚至不再提想要給予博格斯教授回禮的事情。

  《艾米》這般的畫作,并非金錢價值可以衡量,也不是簡單的利益交換可以換到的。

  藝術無價。

  人家愿意過來為托尼畫畫,縱使主要目的大概是打敗偵探貓,也是很大的人情。

  簡·阿諾愿意把這樣的情分銘記在心間,而非以他藝術巨擘的身份,像是給小朋友米花糖吃一樣,高高在上的賜予某種獎勵。

  大概牧場里唯一對現狀不滿意的就只有博格斯教授本人了。

  此時的老教授正躺在湖畔陽光下的遮陽椅上。

  他身邊乳色的塑料小茶幾上趴著白色的小貓,腳邊放著寵物航空旅行收納箱,以及相關的領養文件。

  新西蘭有專門的寵物回訪官員,想要把家中的寵物送人需要些手續證明。

  助理這幾天已經把文件都辦好了。

  教授飛回紐約時,就可以拎著這只貓咪一起。

  “艾米?”

  小貓輕輕的喵了一聲。

  “你是艾米?你不是艾米?不,你是艾米…”博格斯教授瞪著一雙眼睛,撇著身邊的小貓,嘴里嘟囔個不聽。

  小貓見慣了這位怪爺爺這兩天神經質的模樣,將自己縮成一個絨毛球,繼續在陽光下安逸睡著午覺。

  普通人會不理解,覺得反正托尼是個智力發育障礙的長不大的孩子,看不懂他的畫就看不懂唄,糾結個什么勁啊。

  可自戀如博格斯教授。

  他打心眼里就相信,他的繪畫作品就是應該有點化朽木開花的神奇魔力。

  要是是畫刀畫的能力問題,托尼從始至終都看不進去,也就罷了。

  但明明都已經被自己的作品吸引住了,卻死活都不愿意走進自己所塑造出的世界觀中,就讓博格斯教授非常不能接受。

  他嘟囔了幾句,低下頭。

  看著自己手機上亞馬遜商城購物車里Sutra(英文佛典)、TheTheoryofKarma(業力原理)、四圣諦…等一系列的英語宗教書籍,點擊了下單。

  博格斯教授把這解讀成了自己對禪理的理解還不夠深入。

  他準備回去再報一個靈隱寺的國際化英文佛學網課,未來十年,繼續鉆研佛法,爭取早日感悟大道。

  正當博格斯教授瀏覽著購物車,將有限的生命全情的投入到無盡的禪宗知識海洋里的時候。

  手機上彈出了一個新消息提醒——是那位助理發來的消息。

  “一半個小時后,來三樓客廳,偵探貓的畫作到了。”

  (本章完)

哎呦文學網    全能大畫家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