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192章 探秘地下實驗室世界級安保驚呆國醫大佬

  “行啊!”方言點點頭附和道。

  照相可不是隨意的行為。

  它是老胡和方言精心策劃的團隊建設和管理手段,核心目的在于強化新聯盟的凝聚力,彰顯技術實力。

  照片將直觀地展示團隊擁有的頂尖人才陣容,回來那些專家想要翹尾巴也得看看這里還有什么人。

  因此,這件事在這會兒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聽到方言答應,其他人也沒意見,小姨子朱嫻就主動站出來,對著眾人說道:

  “找個光線好點的地方,最好是在車間里面,不要逆光,這樣才能把所有人的臉拍清楚。”

  接著她說道:

  “老同志站中間!”

  這話一出來,鄧鐵濤就說道:

  “不不,方主任和胡先生才應該站中間!這個規矩不能壞。”

  之前他們沒有加入的時候可以站在中間,但是現在不一樣了,身份上有了轉變,方言和老胡才是領導,他們站中間才是對的。

  等到眾人站定后,就聽到朱嫻對著眾人招呼:

  “來,看我這里,都笑一笑!”

  “三…二…一!”

  “咔嚓!”一聲快門響起,拍照完成。

  “別動!再來幾張保險一點!”朱嫻對著方言他們說道。

  接下來,她又咔咔咔的來了好幾張,然后總算是滿意,結束了拍攝。

  接下來,方言讓曾路泉帶路,開始在生產車間里看了起來。

  車間內燈火通明,原料預處理區的工人正在分揀、清洗道地藥材,操作臺整潔有序。

  制劑生產區的高效真空干燥機、自動封裝機等設備轟鳴運轉,藥丸、藥膏在流水線上勻速傳遞。

  質檢包裝區這里,穿著統一工作服的技術員用精密儀器抽檢成品,合格品迅速貼標裝盒,印有多國語言的說明書整齊堆迭。

  工人和技術員神情專注,無人交頭接耳。

  墻上懸掛「安全生產」「保密條例」標語,操作臺旁貼著標準化流程圖,整個就是一軍事化管理風格。

  眾人聞到空氣中彌漫著熟地黃、艾葉與乳香的味道。

  排風系統持續運轉,但藥材蒸煮的溫濕感仍隱約可察。

  趙思兢抓起一把待處理的忍冬藤細看切口,點頭道:

  “陰干火候到位,有效成分未損,制藥的工藝不錯…”

  方言對著趙思兢說道:

  “這個是曾路泉教授和他師兄金世元教授一起制定的生產工藝。”

  聽到這話,趙思兢一怔,轉頭對著曾路泉問道:

  “金世元是你師兄?”

  “是。”曾路泉點了點頭。

  趙思兢趕緊和他拱了拱手:

  “幸會幸會!”

  接著他還對著其他人介紹:

  “御醫藥王瞿文樓一脈的,趙紹琴、周慕新、王鴻士是他們師兄弟。”

  聽到曾路泉的來頭這么大,眾人趕緊拱手。

  大家都想不到方言這么有實力,把這種人才都挖過來了。

  接著繼續往前走。

  黃耀焱他貼近觀察真空干燥機儀表盤,有些驚訝的說道:

  “控溫精度65度±0.5?!這比實驗室恒溫箱還穩!這洋機器得多少錢?!”

  “這個是從日本弄回來的。”老胡說道。

  聽到這話,黃耀焱驚訝道:

  “他們肯賣了?”

  老胡說道:

  “當然不肯了,我直接用美國職業經理人去收購了一個藥廠,然后用美國人身份買的機器,再運送到南洋繞了一圈,再到天津,后面還有幾條生產線都是在外邊繞了一圈才到這邊的。”

  “好手段啊!”黃耀焱對著老胡豎起大拇指。

  接著大家繼續在車間里逛,從頭逛到尾,見識到了方言他們的實力,然后方言讓曾路泉打開地下研究室,讓這些人下去看看。

  畢竟已經都是自己人了,還是可以下去看看的。

  關鍵是方言和老胡都沒完整的看過地下結構,今天借著機會也正好看看。

  聽到方言的要求,曾路泉點了點頭,他倒是天天往地下跑,對下面都很熟悉了。

  “行,大家跟我來吧!”曾路泉對著眾人招呼。

  他引導眾人來到了秘方研究所地表建筑深處的一個不起眼角落。

  這里偽裝成了一個鍋爐房入口,外表陳舊且堆放著一些看起來尋常的雜物。

  曾路泉停下腳步,對著眾人介紹道:

  “各位,這里就是地下研究所的入口。”

  “啊?這里?”廣州中醫藥大學的眾人露出錯愕表情。

  方言說道:

  “這是設計上做了些必要的隱蔽和防護措施。”

  曾路泉點了點頭,確認了方言的說法,然后他側身指向入口:

  “各位請跟緊我,里面通道有些曲折。”

  他率先走上前,轉動一個看似銹蝕的閥門把手,旁邊的一塊沉重的水泥壁板竟悄無聲息地向側滑開,露出一個深邃的、散發著微弱冷白燈光的通道口。

  一陣經過過濾的、微帶清潔劑氣味的空氣從中逸出。

  看到這個場景,眾人傻眼了。

  “有點…有點精密啊?”

  “嗯嗯…”

  廣州中醫藥大學的眾人面面相覷。

  曾路泉介紹:

  “這只是其中一個入口,必要時刻可以廢棄,還有其他沒有開啟的入口就會起用,我們這個安防級別是按照最高防護建設的。”

  “大家跟我來吧!”說著他對著眾人邀請。

  正如曾路泉之前向方言透露過的,入口通道并非直通,而是需要經過兩個接近90度的直角拐彎。

  通道不算寬敞,僅容兩人并行,墻壁是光滑的水泥壁面,頂部嵌著低矮明亮的防爆燈。

  地面鋪設著帶有凸起防滑紋路的硬質橡膠地板,在拐角處和通道中段清晰可見墻上安裝著細小的傳感器探頭,隱隱透出暗紅色的微光。

  這些都是大家沒見過的高科技設備。

  紫外線滅菌燈隱藏在通道頂部的凹槽內,發出幾乎不可見的幽藍光暈。

  曾路泉在前面提醒道:

  “這里設置了壓力感應和紅外掃描,通道內24小時紫外滅菌,主要是出于規范和高等級實驗室的必要防護。”

  通道里的空氣明顯比室外干燥、涼爽,流動感清晰。眾人能聽到低沉的、經過良好消音的通風系統運轉聲。

  穿過拐角通道,眼前豁然開朗。一個比預期更開闊的地下空間展現在眼前,整體布局井井有條。

  曾路泉指向最核心的區域:

  “這邊是三間P2級生物實驗室,主要用于處理具有毒性或需要高潔凈環境的藥材實驗和活性成分研究,安裝了高效過濾器和負壓系統。”

  眾人聞言,透過厚厚的雙層觀察窗,可以看到里面墻上掛著白色防護服、護目鏡,還有現場精密儀器,室內的光照均勻穩定,設備先進,一看先進的那種。

  在核心區邊緣,一個極其厚重的金屬大門吸引了眾人目光。

  門上有巨大的轉盤式機械密碼鎖和需要兩把不同鑰匙同時插入的鎖孔。

  曾路泉特意指了一下頂部幾乎與天花板融為一體的方形結構:

  “那就是預設的爆破泄壓口,壓力超過設定值會自動打開。庫房內部恒溫恒濕,防火防盜。入口通道曲折就是為了防直線爆破沖擊波。外面還有…”他略顯無奈但自豪地笑笑,“…地下埋設了3噸生石灰的應急池,一旦遭遇極端情況,比如洪水倒灌,能快速吸潮保干。雖然概率極低,但設計規范必須到位。”

  這把旁邊的趙思兢和鄧鐵濤等人看得嘖嘖稱奇。

  和上面相比,這下面簡直就是“末日堡壘”一般的地方。

  曾路泉繼續介紹其他區域:

  “旁邊幾間是儀器分析室和微生物檢測室。那邊是預留的藥材活性成分低溫儲存庫。那個鉛板內襯的房間是最新改造完成的隔離室,用于處理特殊樣本或進行有潛在輻射風險的研究,確保安全隔離。”

  “不過現在還沒用起來。”

  曾路泉的目光投向大廳另一側一扇更為普通的鐵門:

  “那個通道通往更深層的設施,包括電力備份系統、大型儲水罐和內部通訊中樞。最重要的,”他聲音壓低了些,帶著一絲謹慎但也難掩項目的分量,“按照設計要求,那里連接著一條應急出口通道,最終匯入京城的地下管網系統,確保極端情況下人員和核心資料能安全轉移。不過…”

  他頓了頓看向方言:

  “這部分目前安防系統需要寫入磁卡,按照保密規定,現階段無磁卡禁止進入參觀。”

  方言想起自己準備的那張卡,也就是說,現在這里的人,只有曾路泉和自己可以進去,老胡都進不去。

  其他人倒是沒那么好奇,聽到這些東西才感覺這后面上級投入的力度比他們想的還大。

  曾路泉繼續說道:

  “我們的設計目標是具備高度自持力和應變能力的基礎設施。”

  大家點了點頭,開始四處活動起來。

  整個地下空間溫度恒定,空氣濕度適中,完全消除了地下的沉悶感。

  照明充足但不刺眼。

  腳下的地面和堅固的墻壁傳遞出一種異常的穩固感,頂部結構明顯經過特別加固。

  曾路泉解釋道:

  “這里的通風系統能獨立運行,過濾級別高,除了提供潔凈空氣,還具備應對如核生化(NBC)攻擊的初步過濾能力,這是頂級研究設施的配置。”

  “國外實驗室好多都達不到這個要求。”

  鄧鐵濤這會兒看著周圍,他繞著那扇帶轉盤鎖的金屬門轉了半圈,手敲了敲門板,沉悶的回響讓他忍不住咋舌:

  “這…這哪是研究所?說是國家金庫的保險庫,我都信!”

  黃耀燊正對著P2實驗室的觀察窗出神,聽到曾路泉說“核生化過濾”,猛地回頭:

  “連這個都考慮到了?咱們是在研究草藥,又不是造原子彈!”話雖如此,他卻忍不住湊近玻璃,盯著里面的精密儀器反復打量。

  感慨這地方好像比想象中的還受重視。

下午還有喲  請:m.llskw.org

哎呦文學網    重生1977大時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