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是醫案,患者除面部外,周身均可見皮膚漸紅、鱗屑、膿皰,尤以胸背、四肢為甚。”
“瘙癢,有膿皰處作痛,伴見惡心、胃納差,一般皮損加重時納差好轉,而皮損減輕時納差加重,舌質紅絳,苔剝裂,脈細數,診斷為白疕,證屬血熱風燥,日久傷陰,熱盛成毒。”
方言語態平緩的將醫案里的內容說了出來,其實那個醫案王老整整做了七次診斷修改,歷時兩個月時間,最后才治好,方言這會兒也沒去說這事兒了,反而把重點放到總結上面。
其他人這會兒很震驚,他們震驚的是方言居然能夠記得這么清楚。
雖然不至于說一字不差,但是該說的絕對都是說了。
也就是說,方言是真的記得。
這就讓人感覺很恐怖了。
王志君這會兒雖然表面淡定,但是汗毛都立了起來,因為他意識到,方言很可能記憶力比自己想的要強很多。
而且不光是記憶下來,他還有自己的理解。
李正吉這會兒也站起身,悄悄的的走到了王志君身后,朝著他手里的醫案看去。
然后眾人就聽到方言說道:
“其實這個病還有個名字,那就是…牛皮蘚。”
“歸類應該為膿包性牛皮蘚。”
“這個病患者從五歲開始患病,歷時五年,期間反復發作不愈,雖經各醫院用各種藥物暫可控制一時,但停藥后復發更重。”
“經王老辨證論治,抓住舌絳裂紋、苔剝、脈細數等主癥,認定血熱成毒、日久傷陰,重用滋陰涼血、清熱解毒大劑,藥后果然見潮紅輕減,膿皰消退,隨后經歷2個月治療,期間藥效漸顯,患者全身皮損消退、皮膚光滑而告痊愈。”
“由此可以見的,其實只須認證準確,雖是這類痼疾也不難治愈。”
方言頓了頓,然后又接著總結道:
“而這個病曾經在各大醫院多方治療未見效果,究其原因,在于不得其法。”
“中醫科室有句順口溜叫做“內科不治喘,外科不治癬”,說明兩病難治。”
“王老根據病史和臨床癥狀,辨證為血熱風燥,日久傷陰,熱勝成毒,治以涼血清熱解毒、滋陰潤燥之法,2個月治愈,確為奇跡,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說罷,方言看向王志君,這會兒他身邊已經圍了一堆人了,都一個個在盯著醫案偷看,不過王志君這會兒好像也沒在意。
方言對著王志君說道:
“好了,大概就是這樣了,治療的方子太多,我就不說了吧?”
王志君這會兒才回過神來,對著方言發出了一句由衷贊嘆:
“厲害!”
這話一出,其他人也紛紛附和:
“方哥確實厲害,記得這么清楚,這記性也太好了。”
“就是就是,要是我來看,估計要花更久的時間才能記得這么清楚。”
然后一旁的蕭承志說道:
“他可不光是記得清楚這么簡單,他還有自己的理解。”
李正吉這會兒也點點頭:
“對!這就說明他不光是自己的記下了,而且還加了自己的理解。”
經過這兩位一點,其他人終于恍然大悟。
然后就用一種看怪物的眼神看向方言,一瞬間感覺方言和他們不像是一個物種似的。
這么短時間就看完了不說,而且還將里面的內容記憶并且有了自己的理解,這屬實讓人有些難以置信了,要不是王志君平日里和方言關系不太親近,但凡是換成宋建中,他們都要懷疑是不是兩個人故意演的了。
這會兒班上的成寶貴對著方言說道:
“班長,你這是過目不忘,或者是西醫里說的超憶癥吧?”
方言聽到這問題,點了點頭:
“嗯,可以這么算吧。”
此話一出,頓時全場嘩然。
“過目不忘?這也太…太不是人了!”
“那不是看什么書一遍就能記下來?”
“不是吧,那這不是說,看到就能記下來?這人和人的差別也太大了!”
“超憶癥,真有這種病啊?”
一時間整個教室里的焦點都落在了方言身上。
有人對著方言問道:
“班長班長,是不是看什么都能記下來?就像是照相機一樣?”
方言說道:
“不是照相機,像是隨時都可以暫停的錄像機。”
聽到方言的解釋,眾人一個個露出羨慕的神色,然后有人說道:
“怪不得班長能夠考五科滿分呢,這能力也太棒了。”
“就是就是,我怎么就沒這種能力啊?”
這會兒的孟濟民和鄧南星,看到大家終于見識到了方言的能力,這下他們總算是舒服了。
這會兒還有人對著成寶貴問道:
“寶貴,你說這個超憶癥,這病怎么才能得?”
成寶貴無語的說道:
“不是病,是天生的。”
“算是一種天才擁有的能力,就算是在全世界,也是一種很稀少的情況。”
他看了一眼方言后,又繼續說道:
“他們能記住日常生活中的諸多細節,包括具體的日期、時間、地點、人物對話、場景布置等,就比如,他們可以準確回憶起多年前某一天自己吃的什么食物、穿的什么衣服,甚至能精確到衣服上的紐扣樣式等微小細節。”
“對于一般人可能早已遺忘的久遠事件,超憶癥卻能如同翻閱相冊或錄像般在腦海中清晰呈現,就像是班長這樣,讀過的一本書的具體內容,他們都能輕松回憶起來,且記憶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模糊。”
“這種記憶能力往往是自動的,不需要他們刻意去回憶或努力識記。信息會自然而然地就被存儲在他們的大腦中,并且在需要時可以迅速提取,不受意識控制。”
“國外科學家這些年研究后,確認這些人他們的大腦里與記憶相關的腦區發育更為完善,因為腦區之間的神經連接更為緊密,使得信息的存儲和提取更加高效,也就是說,他們比我們進化的更好,國外科學家認為,這些人很可能是我們人類進化的方向。”
“…”方言無語了,這小子越說越玄了。
已經有人在看著方言說:
“意思是,咱們班長是,進化后的新人類!?”
這時候有人說道:
“我之前看過一本民國時期的書,上面說在歷史記載中,古印度佛陀身邊有位弟子名叫阿難,他擁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在佛陀滅世后,大多數流傳至今的佛經均由阿難憑記憶作出,其記憶力也是班長這樣令人驚嘆。”
“對對,我聽說今年的少年班好像也是在全國找班長這種人,不過是找年齡16歲以下的,也不知道找不找得到。”
這話題越說越偏了,方言趕忙說道:
“好了好了,打住!”
“我們在說醫案的事兒,不要跑題了。”
雖然方言發話讓話題止住了,但是很顯然他過目不忘的本事,接下來就會成為下來的熱門話題。
就像是前幾天的余云岫一樣,方言現在會成為大家下來后私下討論的話題人物。
這會兒雷蓮走過來,對著方言試探性的問道:
“方哥,那是不是說,我的醫案你也看完了?”
方言聽到后,點點頭,拿出了另外一個包遞給了雷蓮:
“嗯,看完了。”
雷蓮露出一副果然如此表情。
什么也不說了,接了過去,對著方言豎起大拇指。
現在說啥都不能表達自己的感慨了。
果然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而方言還了雷蓮的醫案后,他又拿出一個包,將其遞給副班長李正吉:
“老李,你這本筆記,我也看完了。”
李正吉看著遞過來的醫案袋,張了張嘴,一時間心頭五味雜陳啊。
最終他還是伸手接了過去,然后只覺得原本身為天驕的自己,現在在方言面前,這配角感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