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92章 你們方家兩兄弟,像魯迅他們家兄弟

  方言開了方子,有黃芪,黨參,升麻,柴胡,當歸,炒白術,全蝎,白僵蠶,射干,白附子。

  一共10味藥。

  這里面的白附子和附子不是一種東西,它是天南星科植物獨角蓮的干燥塊莖。

  而附子是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

  白附子:性溫,味辛,有毒,歸胃、肝經。

  主要功效為祛風痰、定驚搐、解毒散結、止痛。

  常用于治療中風痰壅,口眼斜,語言謇澀,驚風癲癇,破傷風;痰厥頭痛,偏正頭痛;瘰疬痰核,毒蛇咬傷等病癥。例如在治療風痰阻絡導致的口眼歪斜時,白附子常與全蝎、僵蠶等配伍。

  這里的方子也是如此。

  全蝎通絡止痛、攻毒散結;白僵蠶祛風定驚,化痰散結;白附子祛風痰、定驚搐、解毒散結、止痛,常用于風痰阻滯經絡病癥。三者配伍,增強息風止痙、化痰通絡的功效。

  隨后方言開好方子,對著葉老詢問道:

  “您最近有空嗎?”

  “嗯,什么意思?”葉老有些沒明白方言的意圖。

  方言對著他說道:

  “如果最近忙沒有空的話,您每天過來喝藥就行了,如果有空的話,就在醫院住著,我們這邊隨時后人關照什么都不用操心。”

  “要住院?”葉老微微蹙眉。

  方言知道老爺子在想什么,于是說道:

  “您放心,住院不是說您這個情況嚴重,主要是因為我這開的藥方里白附子、全蝎有毒,用量需嚴格控制,不可過量服用,以免引起中毒反應,我們醫院有專門人看著給您熬藥,這樣最是安全。”

  “您現在這個情況我估計差不多要在這里住上一周,喝上七副藥就能康復了。”

  聽到方言的解釋葉老松了一口氣。

  就在這時候一旁的沈老說道:

  “老葉,反正你現在也沒事做,不如到醫院來陪我。”

  說罷他又對著方言說道:

  “方大夫麻煩您給他安排到我這病房來,再多添一鋪床。”

  葉老聽到后,對著方言道:

  “確定就七天?”

  方言點點頭:

  “嗯,七天應該好得差不多了。”

  葉老聽到后考慮了一下,然后點點頭說道:

  “那行,給我辦個入院吧!”

  不過他說完后又補充了一句:

  “不過不要和他一間屋子,他睡覺了打鼾。”

  方言和其他人都忍俊不禁,其實本來這種特護病房,一般也不會讓兩個病患住在一起的。

  他點點頭答應下來。

  沈老倒是無所謂,只要老朋友住進來就行了。

  這邊方言就讓人去安排葉老的住院手續,同時讓醫護人員去給他抓藥煎藥。

  這邊看完后,方言就才想起正事兒。

  主角沈老的病情還沒檢查呢。

  不過剛才從他說話的情況來看,現在已經沒有咳嗽了。

  方言詢問后也確認了他現在的狀態,喝了一副藥過后熱已經退了體溫在半個小時前測量為36.5度,午飯過后那會兒有些煩熱,渾身冒汗干咳。

  下午的時候吐了少量黏白痰,不過仔細觀察后發現痰中沒有血絲了。

  之前還懷疑方言開藥開的不準的陳曉曼,這下口風也完全改變了,在方言詢問過病情后,就對著方言贊不絕口的說道:

  “方大夫,您那一副藥開的還真沒錯,確實是有種藥到病除的感覺,馬上燒就退了下來,吐的痰里面血也沒了。”

  說完了,還是有些不好意思,畢竟中午的時候她還質疑人家方言開的藥不準確呢。

  方言倒是沒怎么在意陳曉曼,對其客氣了兩句后,他開始給沈老診脈。

  此刻兩只手的脈搏變成了脈沉細。

  之前的脈象是脈沉細數。

  從脈沉細數變為脈沉細,意味著體內陰虛內熱的狀態有所改善,虛熱之象減輕。

  當熱象減輕,變為脈沉細,說明整體病情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但仍存在氣血不足、正氣虛弱的問題。

  脈象的這種變化提示治療方案可能需要調整。

  清熱滋陰的藥物可適當減量,轉而加強補益氣血、扶正固本的治療,以促進身體完全康復。

  隨后方言又檢查了老爺子的舌苔,舌苔已經從苔白潤變成了苔白。

  患者原本惡寒、發熱,伴有苔白潤,之后熱退,惡寒減輕,僅遺留輕度身體不適,且舌苔變為薄白苔,多提示病情減輕,正氣漸復。

  “情況確實好轉了不少,現在我要改一下明天使用的方子。”

  說著方言又把之前的藥方里,葶藶子的量從24克減少改為了20克,葛根的15克改成了12克,又看記錄上,他午后出現了五心煩熱,出汗干咳的癥狀,方言又加了8克五味子收斂出汗,然后加了炙紫苑10克,橘紅10克以收斂肺,化痰止渴。

  寫好之后,這次沒人質疑他了,方言把方子交給了醫護人員,讓明天早上沈老喝的藥,按照方子上面的來煎。

  看到方言已經把這邊安排好了,沈老感覺自己康復也是指日可待了。

  之前在醫院里看病的時候,可沒有方言這么快的效果。

  沈老在方言身上,有種自己生命得到了保障的安全感。

  就對著方言主動的夸了兩句。

  說是:“狀元郎是文章寫的好,醫術更是高。”

  “怪不得國外那些僑商不遠萬里,都要回國來找你看病。”

  這時候在一旁那些領導聽到沈老對著方言夸,也對一個個點頭,跟著對著方言一頓夸,這時候方言才聽出來,這些都是文化部的領導干部。

  從去年開始文化部那可是發揮了很多重要的作用。

  屬于實權非常大的一個部門。

  撥亂反正與政策調整就由他們參與,現在重新確立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營造寬松的文化創作環境,鼓勵不同風格題材文藝作品創作,為文化事業繁榮奠定了政策基礎。

  像是今年北影廠的武打片拍攝,應該就是他們新政策鼓勵的結果。

  小老弟在文學領域掀起了《白樺林》流派,也是得益于這些政策的支持。

  此外在文物保護工作非遺保護工作的開展方面,也有他們的政策支持。

  還有出國的交流項目,派遣文藝團體出國演出,舉辦華夏文化展覽,這些都是他們在做的。

  比如《御修醫方類聚》能夠借到除了衛生部和外交部,也有他們的努力。

  可以說方言周圍的人包括了他自己,多多少少都和他們這個部門有關聯。

  在搞清楚這些領導的身份后,小老弟更緊張了幾分。

  這些人之于他,就相當于衛生部之于方言。

  屬于是文化界人士的頂頭部門。

  好巧不巧的,沈老這會兒見到方言身邊一直沒說話,表情還有些緊張的小老弟,好奇心驅使下就對著方言隨口詢問了一句:

  “方大夫跟著您的這位小伙子是誰啊?”

  “噢,差點忘了介紹,這位是我的親弟弟方晨,他非常喜歡沈老您的文章,所以聽到您在這里住院,就想跟著我一起過來看望一下你。”

  沈老伸出手對著方晨說道:

  “你好!小伙子,謝謝你喜歡我的文章。”

  小老弟趕忙上前,握住了老爺子的手,有些激動的說道:

  “沈老,你好!我叫方晨,也是寫書的。”

  “你也寫書?”沈老一怔。

  一旁的葉老聽到這話后,就更是好奇了,神醫方言的親兄弟居然是個寫書的作家,他問道:

  “有什么代表作嗎?”

  沈老一點點頭,同樣好奇的問道:

  “對啊,有什么代表作沒有?”

  雖然他們是文學方面的老前輩,成名已久,不過依舊在關注市場上出現的后起之秀。

  只要是發表過文章的,他們基本上都看過,除非是不怎么出名,確實寫的太爛,要不然多多少少說個書名,他們都能有印象。

  說到這方面,小老弟頓時腰桿挺直了不少,代表作那就硬了,去年年底最暢銷的存在,今年開年他的作品也是《人民文學》的銷量保證。

  他深吸了一口氣,努力讓自己更像是三哥方言那樣淡定,然后才說道:

  “我寫了《白樺林》。”

  聽到這個詞兒不光是兩個老爺子一怔,就連一旁文化部的領導們也都驚了一下,紛紛將目光投向小老弟。

  這給方晨整的又緊張了起來,還好三哥方言在他身邊,一臉風輕云淡,讓他也跟著鎮定了不少,要不然他這會兒呼吸都得急促起來。

  沈老好奇的問道:

  “《白樺林》…是你寫的?”

  “嗯。”小老弟點點頭。

  沈老再次強調道:

  “我說的是作家海潮寫的《白樺林》,就是還在《人民文學》上連載的那個。”

  “嗯,是我。”小老弟繼續點頭。

  聽到這里沈老和葉老兩人對視一眼,眼神里充滿了驚訝。

  葉圣淘葉老更是直接就說道:

  “好家伙,你們老方家不得了呀!兩兄弟年紀輕輕的,一個個都這么厲害。”

  沈老爺說道:

  “就是,一個高考狀元,天才中醫,另外一個還是暢銷作家,誰能想到你們兩個居然是兩兄弟?”

  此話一出,周圍文化部的大佬們也紛紛點頭。

  葉圣淘說道:

  “你們倆讓我想起了魯迅家。”

  沈老爺子一怔,然后深以為然點點頭:

  “你還別說,還真挺像的…”

  今天冇了,明天請早。

  請:m.minguoqiren.la

哎呦文學網    重生1977大時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