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54章 礦物入藥,崇文區的高干樓

  接下來,方言將《應病接骨膏》的藥方寫了出來。

  此方一大堆的藥材,密密麻麻一共26味藥。

  在一旁看著的丁劍,發現里面不止有毒藥,居然還有自己看不懂的。

  方言寫的“自然銅(制)”。

  丁劍還是忍不住對著方言問道:

  “這個自然銅(制)是什么東西?”

  方言解釋道:

  “一種礦物中藥,為硫化物類礦物黃鐵礦族的黃鐵礦,主含二硫化鐵,采挖后,除去雜石后得到的,中藥里他具有散瘀止疼,續筋接骨的功效。”

  丁劍遲疑了一下,他說道:

  “咱們這邊…怎么好像沒聽說誰家跌打秘方里有這種東西?”

  方言想了想,解釋道:

  “自然銅主要道地產區在湖北、湖南、廣東、四川、云南等地。”

  “咱們北方的武術家估計不常用?”

  丁劍點點頭。

  這時候在一旁的唐茂乾問道:

  “方師弟,這什么自然銅…是不是也叫石髓鉛?”

  方言點點頭:

  “對,沒錯,有些地方也叫石髓鉛,或者叫方塊銅。”

  聽到這里,唐茂乾一拍大腿:

  “有的,老丁,遼寧那邊的武術世家跌打損傷也用它。”

  丁劍恍然大悟,哭笑不得說道:

  “那看來是我見識少了。”

  沒辦法畢竟不是專業的。

  唐茂乾繼續問道:

  “這制法是不是直接把它放在陶罐子里干燒,燒得熱起來后倒入醋里面淬火,然后冷卻下來用東西碾成碎末?”

  方言點點頭:

  “沒錯,這個中醫里叫鍛淬法,專門針對礦物中藥的。”

  沒想到唐茂乾居然還懂這么多。

  果然這些練武的多少都有些中醫中藥的經驗。

  唐茂乾得到方言的肯定后,頓時笑了,對著丁劍說道:

  “老丁,看來這方面還是我知道的多一些。”

  丁劍笑著對他拱拱手:

  “佩服佩服。”

  接著方言又將制備方法也寫了出來。

  唐茂乾得到剛才的肯定后,這會兒對制備的方法更加有興趣了,拿起來就開始念了起來:

  “除乳香、沒藥外,余味為極細末,用好油二斤,于文武火上鍋內一處同熬,槐枝不住手攪,煙起聞香才成,入黃丹半斤,并研細底乳香、沒藥細細熬,直至滴水不散成珠子,硬軟得所成也…傾在水盆中去火毒,旋撈出,放盛在瓷器內收貯…”

  一長串的制備手段,唐茂乾有些頭皮發麻。

  “聽起來有點麻煩…”他嘀咕道。

  方言對著唐茂乾提醒:

  “唐師兄要實在覺得麻煩,其實可以在外邊找一家藥店。”

  結果聽到后的唐茂乾搖搖頭說道:

  “算了算了,你這寫的還是比較細的,雖然麻煩了一點,但是自己來也能做成。”

  “自己制作出來我才放心,放到外邊去制作,我反而還沒那么放心呢。”

  唐茂乾是害怕外頭給偷工減料,或者減少某些步驟。

  他這估計是有什么不好的經歷才造成的。

  一般的人,肯定直接就答應了。

  接下來,唐茂乾和丁劍就去找領導去了。

  方言則是將剩下的幾貼膏藥收好,準備去西苑醫院。

  “你不等他們回來了?”鄧南星對著方言問道。

  方言搖搖頭說道:

  “不等了,還得去看其他師兄。”

  說罷,方言對著小李說道:

  “小李,你待會兒就給你師父說一聲,我這就先走了,今天時間比較緊,我還得去看你師伯他們。”

  “好嘞。”小李點點頭。

  然后他跟上來:

  “小師叔我送您出去吧。”

  方言擺擺手說:

  “不用,你忙你的就行了。”

  這時候鄧南星跟了上來,對著方言說:

  “我也跟你一塊兒過去。”

  方言對著他說:

  “你不回去同仁堂,跟著我跑什么?”

  鄧南星搖搖頭說道:

  “回去也無聊啊,距離下班時間還有很久呢,我先跟著你去玩玩。”

  方言對著他詢問道:

  “你不是應該好好復習準備高考嗎?”

  鄧南星笑著回應道:

  “嘿,你這就不知道了吧,我是晚上學習,晚上的時候我們那邊的公社,會組織附近要高考的人,集體參加復習班集中學習。”

  “晚上的時候我自然會加倍努力,認真讀書。”

  方言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模式,問道:

  “你說的是…夜校?”

  鄧南星搖搖頭:

  “不是夜校,就是公社的集體復習班。”

  說罷他解釋道:

  “大家會互相監督,互相討論交流學習心得,分享知識和復習經驗,互相鼓勵支持,共同進步,當然時不時還有一些老師會過來根據情況給予指導和建議幫助我們排學習計劃解答學習中的難題,還會給我們講一些復習資料和學習方法。”

  “那附近不管是回城的知青,還是單位里上班的年輕人,都會在晚上匯聚一堂。”

  “大家互相交流后,能夠更好的掌握知識點,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方言恍然,感覺這種模式可不多見。

  這公社的領導有點遠見啊。

  方言對著他說道:

  “那你們這公社整挺好啊!”

  “那當然了。”鄧南星有些得意。

  方言好奇的問道:

  “你們那什么公社啊?”

  鄧南星撓撓頭:

  “哎呀,也不叫公社,以前叫習慣了,現在就叫安化樓。”

  方言聽到這,立馬就想了起來,問道:

  “你說的是崇文區的安化樓?”

  “沒錯。”鄧南星點點頭。

  方言說呢,如果是安化樓那就說的通了。

  鄧南星說的這個安化樓,其實就是目前京城里,最有名的三座人民公社樓。

  另外兩棟是西城區的福綏境大樓,東城區的北官廳大樓。

  而崇文區有些人感覺可能會有些陌生。

  但他目前是京城4個中心城區之一,坐落在天安門廣場東南側。

  之所以陌生,是因為后世在2010年7月,崇文區正式撤銷與東城區合并了。

  安化樓是因為拆遷了安化寺,在上面修建出來而得名。

  它在1960年5月竣工入駐,目前是京城最著名的樓盤之一,也被稱為中國最早的酒店式公寓,擁有京城最早的社區會所。

  安化樓的主體有9層,附屬樓有8層,建筑面積近2萬平方米,是當時屬于相當大規模的建筑物,大樓竣工時轟動一時,那個時候幾乎沒人不知道這公社大樓的。

  另外,安化樓也是京城歷史上第一座安裝了電梯的居民樓,在大樓中心的電梯間有兩部電梯。

  規格如此之高,那么入住也是有條件的。

  入住安化樓不僅要身份還要有足夠高的收入,1962年入住大樓的居民大部分的家庭月收入都在200元以上。

  分給他們的兩居室,當時的房租是十幾元,相當于BJ市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也因此這地方被稱為“高干樓”。

  里面的各種福利,還有社區服務放在后世來看,都是相當驚人的。

  就比如這里有個公共食堂,每周六晚上都會挨家挨戶詢問,第二天是否訂餐…

  其他地方根本不可能有。

  而沒想到高考前,他們還專門弄了個集體學習班,要不說是高干樓呢,這社區領導前瞻性確實夠強的。

  今天冇了,明天請早。

  請:m.minguoqiren.la

哎呦文學網    重生1977大時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