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一點四十,陸東華提著徒弟方言拿的兩瓶特供五糧液,還有水果罐頭,肉罐頭,高高興興的出了同仁堂,大搖大擺的回家去了。
這個時間是他算好的。
到家的時候正好能碰到不少回家吃飯的老頭,他們看到自己手里的東西,肯定就要忍不住詢問。
到時候自己就能說出來,讓他們眼饞一番。
最近他已經找到炫耀徒弟的樂趣了。
這些年他感覺做的最對的一件事情,就是收了方言這個徒弟。
長臉啊!
陸東華其實原本以為自己是個很低調的人,但直到有人在他面前夸獎方言,然后用羨慕嫉妒的語氣,說他收了個好徒弟。
這個時候陸東華覺得,好像自己也不是那么喜歡低調。
至少讓身邊的人對自己露出那種羨慕嫉妒的表情,他就很享受。
他這時候也會感慨:果然是人老了,心態有些像小孩兒轉變了。
不過感慨完了過后,又覺得這樣也不錯,還挺爽的。
畢竟身邊老頭子變成小孩兒心態的,又不只是他一個人。
另外一邊,等到中午時間后,方言也就到了下班時間。
和店里的人告別,然后他提著剩下的兩大網兜東西,朝著協和而去。
今天這一上午他是真沒怎么歇口氣。
也算是體會到當初朱老坐專家診時候的待遇了。
真是忙的上廁所都沒時間。
而且有的人,大多數是沒有病,他們就是想過來讓自己查查。
然后讓自己告訴他:
“你沒病。”
這樣他們就放心了。
這種情況和當初朱老的一些患者如出一轍。
搞的方言很無語。
自己有沒有病,自己難道感覺不出來嗎?
他感覺應該都是街坊鄰居們的宣傳上出了問題。
看來明天得在門口立個牌子,讓他們沒有癥狀的人,就先別來湊熱鬧了。
要不然自己又得一上午的時間,都忙的停不下來。
本來自己還想著,趁著空隙,給另外一本朱老的五毒藥方看完呢,結果計劃沒趕上變化。
一路到了協和門口,朱霖和往常一樣,早就在這里等著了。
看到方言提著兩兜東西,里面有酒有糖有罐頭,她有些好奇的問道:
“哪來的?”
“都是人家送的。”方言回應道。
女王一怔,有些沒明白過來:
“送的?”
方言解釋道:
“嗯,用了黃芪蟲藤飲的病人,病情出現了好轉,所以病人家屬為了表達感謝,就打聽到了我的位置,然后過來送的。”
聽到這里朱霖總算是明白過來,看了看方言手里提著的兩網兜東西,瞧著已經快把網兜弄斷了似的,她問道:
“這也太多了吧?好幾個人送的?”
方言搖頭:
“不是,就兩個人送的。”
朱霖聞言,上前掂量了下網兜里的重量,驚嘆道:
“嚯…這兩家人那身份應該不一般吧?”
方言點點頭:
“兩家因為都是干部家庭,所以都比較大方,你瞧這些東西都是特供的,我手里這還只是其中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我拿不走,已經在店里給同事還有我師父分掉了。”
“畢竟我也不能一個人吃獨食對吧?”
“嗯,見者有份嘛。”朱霖點點頭。
方言拿著手里的網兜比劃道:
“我這里就分成了兩份,到時候我們家一份,你們家一份。”
“都是特供的東西,就當吃個稀奇了。”
朱霖聽到方言還給自己家都準備了,對著他夸獎到:
“還是你有心,我媽看了肯定又得夸你了。”
方言聽到這話后,當即表示:
“那可太好了,未來丈母娘的夸獎,那相當于給我發醫學成果證書了。”
朱霖沖著他嗔怪的翻了個白眼:
“就你沒個正形…”
說罷,她想起一個事兒,一邊和方言往食堂走,一邊小聲說道:
“對了,今天可有不少人到我面前來夸你。”
“到你面前夸我?”方言好奇的問道:
“都是什么人啊?”
朱霖回答道:
“一些同事還有領導,他們消息靈通,知道我和你在談對象,然后又知道良春叔公,所以就過來說兩句,反正看的出來,也就過來走過場的,我也沒怎么往心里去,人家夸獎我就答應著唄…笑呵呵的回兩句場面話,他們開心,我也開心…大家都樂樂呵呵的。”
說罷她還對著方言透露道:
“何阿姨那邊也和我這里差不多,反正你昨天出了風頭,今天大家知道的都會夸兩句,據說還是主任帶頭夸的。”
方言聽到這么多協和的醫生都夸獎自己,這要是在前世的時候,能夠被協和這么多醫生夸獎,那自己尾巴不得翹上天去了?
方言說道:
“他們該直接來找我夸啊。”
“這可是協和醫院,咱們華夏最頂級的醫院,能夠被這里的醫生夸獎,那說出去也是夠牛的了!”
朱霖聽到他這話,捂嘴偷笑:
“那你今天算是趕上了,待會兒咱們吃飯的時候,估計得有好些人過來給你打招呼。”
方言一聽這話,當即大步朝著食堂里面走去,今天他就要體驗下,被協和的醫生們夸獎,到底是個什么體驗。
果然接下來和朱霖想的一樣,方言剛坐下開始吃飯,就有人過來和他們打招呼了。
“何大夫,這位就是您兒子吧?”第一個上來的是看起來四十出頭的女醫生,方言對這人還有些印象,他記得這位好像和老娘一個科室的醫生。
一問過后果然如此。
然后隨便聊了兩句,對方就夸獎他什么前途遠大。
以后肯定能成為名醫的。
對于這些方言當然聽著挺高興,不過嘴上還是一如既往的謙虛,給人家留了個好印象。
然后又來了一個老頭,朱霖提醒這是婦科的主任,也是老娘和朱霖的直接領導。
方言明白過來,這就是今天帶頭夸他的人。
對方一上來笑的和藹可親,伸出手:
“方言同志,你好!”
“你好你好!”方言站起身,趕忙雙手握住對方的手,表現出一副晚輩的謙遜之態,雖然沒聽過這位的名字,但能夠在協和里當主任的,那肯定也是有兩把刷子的,他的態度給老頭子也整的挺高興。
然后就拉著方言聊了起來。
話題聊的有些高大上。
全是什么國內的醫療界發展,還有年輕醫生的培養,以及中醫和西醫的優點和缺點,對于國外中醫的看法和態度…
這些玩意兒以前在網絡論壇上,方言一刷新能看到十幾篇帖子。
當然應付起老頭子來也是得心應手。
兩人棋逢對手,當即就是一番高談闊論,方言聊的那叫一個口若懸河,新奇看法不窮。
直接給老頭聊的不想走了。
一個勁連連點頭。
然后就連周圍的人都加入了討論中。
事實證明人類就是喜歡湊熱鬧,一旦開始聚集幾個人,很快就會吸引到一群人。
方言因為自己穿越重生視角,他是能看得清現在人看不清的一些事情的。
所以他觀點有時候聽起來就特別的一針見血。
甚至他自己都沒覺得。
然后大家就更佩服他了,雖然不是西醫,但是他也有不少見解很獨到。
怪不得能夠和在昨天下午,和朱老還有華夏中藥研究所的程主任聊那么久了,肚子里有貨啊,而且還不是一般的有貨。
然后又從這些大的,聊到了后面方言的兩個醫學成果。
方言看的出來,協和的西醫們,對這個中醫方子也挺感興趣,于是給他們按照后世國醫藥方的注解,講解了一遍這個方子的,君,臣,佐三類藥的搭配概念。
研發過程他沒法編,這個照本宣科他還是沒問題的。
結果就是方言飯沒吃兩口。
又開始給他們一群西醫講中醫方子。
“是個人才!”
離開的時候,科室主任對著方言下了個定論。
聊大趨勢沒問題,聊小細節也可以。
今天過來,本來就是對這中醫的后起之秀有些好奇。
主任帶了些試探的聊起了話題,沒想到這方言真不是一般人,觀點和知識儲備都讓人不得不承認,絕對不是朱良春看在侄孫女面子上,硬捧出來的年輕人。
協和的主流是西醫。
要說他們想拉方言進來,那就是扯。
他們其實想看的是,昨天在衛生部大會上,引起關注的年輕中醫,到底是個什么成色?
是朱良春程莘農這些老中醫搞出來為了立標桿的樣子貨?
還是真的一個和朱良春當年一樣,新一輩的年輕中醫高手?
現在大家基本心里又數了。
這小子至少應該不是樣子貨。
另外一邊,沒吃幾口午飯的方言,正在協和員工食堂的廚房里,吃著人家重新給他換的熱飯菜。
最開始的時候他還以為就是隨便聊聊,后來發現這些人里面有幾個好像是故意在考自己。
當然這些考驗也難不住他,只是覺得有些奇怪,按說協和這么個主流是西醫的醫院,不應該對自己這么感興趣。
想來應該更多是因為黃芪蟲藤飲的方子影響比較大。
加上自己和朱老又有點關系,所以才會對自己這么感興趣。
試探試探他的水平。
方言也就當做給證明自己,順便給自己老娘長臉了。
看的出來今天老娘何慧茹確實非常高興,聽到那么多人夸獎他的兒子,讓她也成為了人群里的焦點,這可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吃午飯后,方言照例去看了一趟丁劍。
現在他恢復的不錯,已經可以在床上隨便動,并且坐輪椅到處逛逛了。
只不過就是不能劇烈的運動,所以還是得休養。
后天就是十八號,到時候二師兄也要到場,他可是個重要人證,有了他在,才好和對方談判。
方言這時候突然想到一個問題,說了這么久,自己對那人的情況居然還不了解。
他對著床上正在看報紙的丁劍問道:
“對了二哥,我都還不知道那人叫啥名字呢?”
丁劍一愣:
“啊?我沒告訴你嗎?”
“沒有。”方言搖搖頭。
丁劍說道:
“嗐,我還以為師父跟你說過了。”
說罷他對著方言說道:
“那個人叫單浩然,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全國武術擂臺冠軍,螳螂拳李坤山就是他師伯。”
“他不光是螳螂拳厲害,李坤山的六合棍還有大槍術,也都得了真傳。”
請:m.minguoqiren.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