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076章 甬城宣言

  熱鬧,太熱鬧了。

  檀老板最近這段時間刷某音的頻率明顯高了很多,偶爾還忍不住在自己的評論區里回復幾條評論,甚至說還會跑到別的車企老板評論區去逛逛,點個贊什么的。

  僅僅一個月,由雷布斯帶起的流量旋風,讓車企的老板以及掌門人是徹底坐不住了,除了長城老魏之外,如長安,廣汽等大集團的董事長,總經理紛紛開通賬號以及發布視頻,來提高品牌的曝光率。

  “這些都是以燃油車為主的車企,當所有流量都導向新能源汽車之時,燃油車廠商就有些坐不住了。”

  坐不住也正常,當新能源滲透率已經達到40以上,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已經逼近60的情況下,這些燃油車時代的傳統巨頭們市場份額卻是一天不如一天。

  如果再不改變,就真的來不及了。

  有一說一,新能源的崛起帶動的是國產品牌的全面崛起,現如今用戶們在對于品牌的選擇上,越來越多的開始傾向于國產品牌了,開國產車也不會再有沒面子的想法了。

  單只是這一點來看,就是產業進步的一個標志,一個大國消費市場,由本國品牌主導是所有市場正常,應有的趨勢。

  某種意義上來說,互聯網以及科技企業入場帶來的各種夸張宣傳,也不是全然沒有好處,至少在沒有新玩家入場的情況下,舊有的勢力為了自己的利益,是不可能允許這種情況出現的。

  當格局被打破之后,老有勢力們若是不想被市場淘汰,就必須做出改變。

  每賣出10輛車,其中就有4輛新能源,而這4輛新能源汽車當中,必有一款尉來的車子,五月份開始,對于尉來而言,好消息頻頻。

  為了支持產業回暖,雖然新能源的補貼退坡了,但政策的組合拳依舊不時的發布,這一次針對汽車產業的政策主要是以汽車以舊換新為核心驅動,四月底細則開始出臺,五月份實施。

  在以舊換新為核心的政策下,輔以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以及多地發放的消費券,與政策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市場。

  “對各地的門店做好審計,消費券不要玩花頭,該給車主的優惠就應該發到車主手上。”

  消費券這玩意兒檀錦程太清楚了,說是補貼給用戶,但實際上各大廠商都通過漲價啊等等方式,變相的吃下了這部分現金,這其中以手機行業尤為明顯,他們在宣傳之時公然把國補當成是自己對用戶的優惠。

  在發布會上公然的把國補之后的價格計算進去,吃相無比的難看。

  “好的,我會讓審計部門盯著的。”

  從2023年開始,曾紀祥開始在甬城辦公,除了出任尉來科技CEO之外,他還兼任尉來內部反腐部門的負責人,負責內部監察事務。

  檀錦程的私人助理,游離在尉來整體體系邊緣的曾紀祥,是最為合適的,也是他立威,為將來回歸集團總部做準備的步驟,除了曾紀祥之外,檀錦程還安排了黎耀輝做輔助。

  這兩人都是值得他信任的,用來監察內部是再合適不過的,尤其是黎耀輝,他的出身以及檀錦程司機的職務,讓他能夠接受到很多外人接觸不到的東西。

  企業家的貼身司機,并非只是傳統意義上僅僅只負責開車的崗位,要懂的東西很多,除了全面的安全事務之外,其他一些業務就要看企業家本人的態度。

  如幫忙處理私人事務,協助處理公司事務等等,正常來說,黎耀輝現在出去當個中層管理,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公司變得大了,多數的部門檀錦程已經管不到了,自打雷布斯喊出今年把小米的智能駕駛系統提升至第一陣營之后,他就有些警惕,開始慢慢的梳理公司內部事務。

  汽車產業鏈是一個龐大的體系,想要保持完全的純潔顯然是不可能的,但也不能太過分,這幾年尉來銷量爆增,內部多多少少又膨脹起來了,問題也多了起來。

  “咱們的體量大,利潤也不錯,確實是沒有必要做這種掉份兒的事。”

  黎耀輝也認同這點,農村出身,當過BING,退下來之后又直接到檀錦程這邊來了,之后接觸的人說多也多,說少也少,已經算老登行列的黎耀輝,雖然見識很多,但相對其他高管來說,要“純潔”很多。

  他對老板比較欣賞的一點就是能隨時考慮到普通用戶的心理,企業以賺錢為主,但大型企業負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也是必須的,該賺的錢要賺,但是不該賺的錢就不能賺。

  營商環境在變化,但確確實實有不少企業都在這么做,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只是沖著利潤去的。

  “沒毛病,咱們剛剛分了紅,這時候再吃國補,那多多少少會被競爭對手攻擊。”

  剛剛過去的四月份,尉來完成了2023年度財年的分紅方案,每10股派發46.57元,所有手握股票的管理層都拿到了大筆的分紅,從幾十萬到過億不等。

  一個個的,心情舒暢了,以尉來這種賺錢以及分紅的能力,他們確實沒有必要去關注股價的走勢,也沒有必要急著套現。

  新能源產業鏈在2020年至2021年創造了市值巔峰,但是從2022年之后,A股就步入熊市階段,到現在還是如此,新能源的熱潮也退了很多。

  其實以尉來如今的營收以及凈利潤,真給個30到40倍的PE,三萬億的估值都不過分,但是A股就是這么奇葩,當處于熊市階段,市場是根本不管你低估不低估的。

  有那么一句話,熊市里的估值是不能用常理去推敲的,哪怕一家上市公司達到了合理的估值,在熊市階段它依舊有在此基礎上腰斬的可能。

  而一些垃圾股票,可能因為某一個傳聞,甚至是因為上市公司的名字,就連續走出逆市上漲的行情,尉來現在的估值普遍普通都覺得不高,但誰都不想再壓壓。

  這就是熊市,就如同房價,車價下跌之時,誰都想再等等一樣。

  好在A股這種熊市的格局,應該會有所改變了,二月份上證指數跌至2635點位,是繼2019年以來的最低點,政策上也有向股市傾斜的成分,大概率變一變的時機也快到了。

  正常情況下,當A股交易陷入到全面低谷,指數連續創新低之際,就會有一個修復的過程,而以目前的經濟形勢,也確實需要一些刺激。

  尉來市值進入到修復期,回歸正常估值,也是不遠了。

  “這一次的大政策對我們是有利的,我們要好好利用起來,不能因為自己的貪婪錯過了這個機會。”

  尉來年初制定的15億元用戶回饋計劃是持續一整年的,這里面充分考慮到了用戶湊齊資金的時間,也分攤了尉來在產能上的壓力。

  這個用戶回饋計劃,其實本質上也是以舊換新,部分用戶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可能不愿意換車,這就需要外部刺激,企業自身的以舊換新,再搭配上國補的以舊換新,還不吃用戶的,那這銷量還不是妥妥的。

  這么做倒也不全是站在用戶角度來考慮,也有與目前的環境有關,小米SU7為電動汽車帶來了巨大的流量,但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爭議。

  且不提小米與菊花粉絲之間的恩恩怨怨,單就是一家新入行的新手,上來就拿到了如此大的訂單量,一天預售出去的量一年的產能都干不完,這換了誰不眼紅啊。

  新勢力們苦苦支撐,一年也就干個十多萬輛的銷量,小米用了不到兩天的時間就把今年的產能全部排滿了,按照雷布斯對外透露的信息,小米工廠已經開始兩班倒,盡一切可能提升產能。

  其評論區催著交車的評論數量,直逼去年尉來星愿上市時的情景,雷布斯也玩了一套當初檀錦程去工廠“擰螺絲”的把戲,雖然是第二次看到,但網友們依舊是喜感十足。

  按照小米的產能,六月份他們的交付量就可以提升至一萬輛以上了,最保守的估計,小米今年的交付量至少都是在十萬輛以上,產能允許的情況下,小米今年的交付量將達到12萬輛以上。

  這是什么水平?

  去年新勢力排名第一的聞界,年交付量也只有16萬輛,小米只用了九個月的時間就可以趕上一線新勢力的交付水平了,這速度快得讓人瞠目結舌。

  關鍵是小米的交付量還并非他們真實的訂單數量,這就讓人更是眼紅了。

  五月份開始,隨著雷布斯直播駕駛SU7被惡意別車開始,車圈的互懟行為呈現出一個明顯的上升趨勢,一如檀錦程所料,當這兩家車企處于同一賽道時,那這個賽道就會顯得異常的熱鬧。

  尉來也難免受到波及,在這個關鍵時刻,一切都要特別的小心,不能被競爭對手抓住把柄。

  “相比起余總,老雷的宣傳要更加讓我擔憂一些。”

  曾幾何時,檀錦程一直是比較欣賞雷布斯的,他在手機市場里的一系列動作,把一家看似很LOW的企業,改造成生態互聯的產業鏈典范,設計上也能夠讓人耳目一新。

  然而,手機與汽車的屬性是真的不一樣,手機夸張點的營銷方式其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這玩意兒幾千塊錢,大部分人都是能夠承受的。

  以現在的科技水平,哪怕與宣傳不符,也不至于不能使用,最多就是體驗感差了點,更加不會對安全造成太大的影響。

  而汽車則不一樣,這玩意兒是真的會出人命的。

  從正式亮相以來,為了拉高預期,為最終“親民”定價制造巨大反差,其各種夸張的言論更勝在其主管手機行業之時,什么虧本賣車,發布會上脫口而出的MAX版本200萬之內沒對手,雖有找補,但也足見其心態的變化。

  智駕系統就不說了,其在某音里發布的什么高空丟西瓜,200碼急剎之類的著急讓他們這些懂行的有些無語。

  大嘴雖然也搞出一些從深城回老家,全程一千多公里智駕接管,可以睡覺的抽象事件,但整體來說除了遙遙領先,吹牛逼讓人反感之外,倒也不算特別離譜。

  更何況菊花是真有東西的,大嘴吹牛的背后是菊花科技力的支撐。

  這么玩下去遲早是會出事的。

  “我們最近不要過多的宣傳自己的智駕方案,在用戶提車的過程當中也需要盡一切可能的提醒用戶,做好用戶的培訓,盡一切可能與他們那些夸大宣傳做切割。”

  看似熱鬧的互懟與夸大宣傳,實際上反映了當前國內汽車市場幾個深層次的變革與焦慮。

  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已經超過40了,再提升的空間其實已經不大了,新能源汽車本質上已經從藍海市場變成了紅海市場,從增量競爭變成了存量競爭。

  為了份額,不僅僅在產品,價格上卷,就是在輿論上也需要短兵相接。

  新舊理念的沖空,營銷模式的變革,生存焦慮與轉型陣痛都是行業互懟的基礎,而對于消費者而言,車企之間的口水戰也提供了更多的談資,甚至這種口水戰可能讓企業在競爭中推出更具性價比的產品,讓消費者能夠從中獲益。

  “確實是變化太大了,老板這是要讓我們回歸產品力本身吧?”

  SU7發布之后,尤其是訂單爆了之后,李響這種營銷能手,能夠明顯感覺到當前輿論市場一個大轉彎式的變化,罵人互懟,甚至在發布會上直接點名的言論陡然上升。

  尉來這個月也受到了一些若有若無的攻擊,公關部門也需要時刻注意市場言論,如今要說尉來哪個部門最緊張,那一定是身為公關部門經理周傲主管的公關團隊。

  你不惹別人,不代表別人不惹你,尤其是以斷崖式領先其他車企的龍頭企業,從始至終都是市場的焦點。

  檀錦程點了點頭:“是的,我們要向特斯拉學習,盡可能的做到隱身。”

  現在真是有點羨慕特斯拉了,整個中文互聯網上,關于特斯拉的負面新聞,像是一夜之間突然消失了一樣,這會兒吃瓜群眾也沒人提了,打嘴炮的高管們也不再理他了。

  真真就是悶聲發大財了。

  “嘿嘿,我們的話多少有些不太可能,我們的目標太大了,尤其現在吵的都是國產品牌,不過盡量吧,當然這事兒也得法務部配合一下我們。”

  周傲嘿嘿一笑,輿論環境的變化,周傲成了互聯網名人,他還挺享受這種感覺的。

  “嗯,你去跟法務部門配合你們吧,我會跟他們那邊打招呼的。”

  對于車企而言,專注于提升產品體驗,誠心對待用戶,要遠比隔空喊話更重要,對于消費者,在吃瓜的同時,回歸產品本身,做出最符合自己需求的選擇,才是明智之舉。

  但是這只是理想狀態,沒有哪家企業或者消費者能做到無視輿論。

  尉來卷入其中,但同時檀錦程也希望尉來能夠從中脫身,專注于產品力的提升,認認真真的造車以及服務于消費者。

  按照檀錦程對于新能源市場最終50至60之間的市場滲透率來計算,當前市場增量空間已經很小了,在增長空間很小的情況下,尉來想要保持自己的優勢,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按照內部的規劃以及預測,至2026年,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會超過50,占據主導地位,在尉來占據優勢的純電汽車領域,半固態電池車型的覆蓋率大致上可以提升至40。

  續航能力普遍達到600公里至800公里,超充實現10分鐘補能續解續航與補能焦慮的地步,如同加油那般。

  混合動力車型,更加關注的是饋電油耗,百公里5升的饋電油耗是尉來的技術目標,也是悅馳汽車轉型的跳板,只要將饋電油耗降下去,也就不存在什么技術路線之爭了。

  而智能駕駛方面,按照目前這種夸大宣傳,亂象越來越嚴重的情況預測,立法已經是迫在眉睫了,因此L3甚至L4的商用,必須要加快速度。

  未來某一天,當完成立法之后,尉來可以光明正大的打出L3級自動駕駛,而不需要用某些所謂的L2.999來玩擦邊,那才是真正的第一陣營。

  這才是真正的實力。

  在市場與競爭方面,價格戰雖然打了快兩年了,但今后只會越來越理性,純粹的價格戰并不能帶來絕對的增量,反而會讓真正的消費者處于觀望狀態。

  想要提升增長率,技術,生態和用戶體驗才是最重要的,而海外出口的提升則是關鍵一環,在海外人家可不會慣著你,任何夸張式的宣傳,帶來的后果可能就是數千萬美刀的罰款。

  新能源主導,技術驅動,理性競爭是尉來內部對今年兩到三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認真,眼下這種混亂的情況,尉來必須盡最大可能跳出來,沉下心來求發展。

  “好,那我這就下去安排。”

  5月20日,尉來集團董事長檀錦程對內發布全員郵件,正式對內制定了“新能源主導,技術驅動,理性競爭”的全員戰略,要求全公司在這個基礎上應對接下來的市場競爭。

  全員郵件的內容很多,其中關于加大三電系統,智能駕駛,智能座艙,電子電氣架構等領域的研發投入,堅持多條技術路線并行,積極探索綠色甲醇等替代燃料路線,以確保技術領先性和市場適應性。

  集中力量攻堅超快充,固態電池,大算力芯片,AI大模型上車等下一代關鍵技術,力爭實現突破性進展。

  在理性市場競爭的前提下,檀錦程對研發團隊以及營銷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供應商以及各部門的同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這份全員內部郵件,只用一天就出現在互聯網上,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有好事的吃瓜群眾,把檀錦程這份內部郵件稱之為“甬城宣言。”

  加大研發投入,重視下一代技術,代表著尉來對今后的展望,而理性競爭則包括尉來不會主動卷入輿情,同時也不會無續的降價,做出份額透支的事兒。

  以新能源汽車為主導就很好理解了,這代表著尉來今后在產品規劃以及用戶體驗上,都會傾向于新能源汽車。

  “當其他車企還在忙著打口水戰之時,尉來已經在關注未來了。”

  全員郵件當中,好幾次提起2026年這個字眼,從中也可以看出尉來的自信,也確實如此,尉來除了一月份與二月份整體銷量不足20萬之外,從三月份開始銷量就上升明顯。

  這幾年的市場,對于尉來而言,從來就沒有淡季一說,拿具體車型來說,L系列在增程式里保持著絕對的主導地位,同樣走高端的E系列,雖然做不到L系列這樣的絕對主導,但整體車型銷量相當的平均。

  沒有爆款,但每一款都是及格甚至優秀作品,整個系列如同六邊形戰士一樣,讓人找不到缺點,這就很霸道了。

  而走量的星途系列,尤其是一直占據著全品牌銷冠的星愿系列,更是讓包括BYD在內的所有A0級轎車甚至是A級轎車感到絕望。

  按照他們的內部體驗以及分拆車體得出來的結論,這款發布于2023年的車型,哪怕是到了2025年,不換代的情況下都能夠處于純電一線地位。

  限時6.58萬元的起售價早就結束了,但是回歸6.98萬元起售價的星愿,依舊是非常的好賣。

  作為全品類銷冠,星途星愿在今年一至四月份,拿下了超過16.5萬輛的累計銷量,三月份銷量更是突破五萬輛,自正式交付開始,星愿在短短13個月的時間里,總交付量已經突破38萬輛了。

  以領先兩年以上的技術優勢,碾壓了整個A0級轎車市場。

  這么說吧,截止目前為止,A0級轎車市場,除了改款的五菱繽果之外,五個月的時間僅有江淮一款新車發布,而今年全年這一賽道的新車計劃,后續也僅有吉利一家。

  當一個賽道,一年的新車發布計劃只有區區三款,這還不能說明其中的優勢嗎?

  “這才叫真正的遙遙領先!”

哎呦文學網    2003:從外貿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