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耀離開了,傅源便在山谷內住了下來。
好在傅源把家當都裝在定風波里帶來了,平時看書,畫畫,靜坐調心,只要心性足夠,就能耐得住性子,于寂寞枯燥中定住身心,得“靜”得“安”。
安之若素,悠然自得。
馮寶寶除了時不時喂一點水外,也不需要額外的照顧,傅源便用大把的時間,以己心代天心,以天意的視角,檢查這片山谷。
來來回回檢查了無數遍,始終感應不到紫陽真人天意的存在,肯定不是消失,那只有藏起來了!
超脫五行的五上意志,已經超出理解了,既然藏起來,傅源自認也找不到。
只得放棄,嘗試著以浩然意為這片山谷立心,為它制定規則,從而竊取這片山谷,成為大盜!
說是制定規則,立心立理,其實規則本身就是大道所化,不會超出大道之外,因為那不合理。
所以規則還是那些規則,只是主人不一樣了,除非有一天,傅源能超脫規則之上。
紫陽真人合道化作天意后,也沒有讓山谷內的規則違背大道,大概就是因為他被困死在這座山谷,并沒有真正的超脫于規則之上。
比如山谷內五行之氣輪轉,所以傅源通過五行之氣呼風喚雨,招來雷電,這不是違背天道,而是利用規則,行天地之法。
規則之內,五行之氣本就可以相互轉化的,傅源自身也屬于五行之內,所以沒辦法想象五行之外的規則。
比如水在低溫下可以結成冰,這在規則內,傅源可以忽略低溫條件,直接讓水變成冰,這只是在規則內的五行之氣轉化,但他卻無法制定讓水在低溫下變成石頭的規則,那是“天地成于元氣”的大道規則,已經超出了五行,無法理解的規則。
為天地立心,不是違背規則,而是利用規則,如何利用,就需要不斷的去“知”,有了“知”才有“行”!
所以制定規則,其實是在不斷的“認知”規則。
只要他的意志長存山谷,那山谷內的天地之法,便一直為他所用,成為這片山谷的王!
時間一天天過去。
馮寶寶就在傅源的眼皮子底下,一天天的成長,很快就長到二十多歲,然后停止了生長,并一直維持著。
二十多歲,正是一個人的精氣神處于最鼎盛的時期,將身體鎖定在這個時期,就能一直保持最佳狀態。
現在的馮寶寶,已經跟未來的馮寶寶,外貌跟身材是別無二致了。
有時候傅源看著她,恍惚間好像隔著時空,再看七十多年后的馮寶寶。
一個十歲的小丫頭,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長到二十多歲,人生便缺失了一段,不得圓滿。
金丹大道,便是把人修成一顆通透的金丹,圓滿無漏,不染塵埃,明鏡透亮。
馮寶寶自身便是一顆金丹,所以一切的行動都發自本能,不會被塵埃所遮掩。
所以未來的馮寶寶到底是在貪慕紅塵,還是在追求圓滿?
如果是貪慕紅塵,說明馮寶寶的濁氣重新開始壯大,情欲開始成長,從而產生了貪嗔癡之念,如果是追求圓滿,那就是源自本能的追求,于修煉一途,前者是退步,后者是進步。
金丹是采大藥練成,清氣為主,濁氣為輔,也符合了紫陽真人儒道雙修的理念,儒家的浩然氣,就是清濁之氣的混雜。而道家練氣,練的是清氣,也是先天一炁。
盤古開天辟地時,清氣上浮,濁氣下沉,所以人才要頭頂天,腳踏地?
對應著修行,頭頂的百匯,腳底的涌泉,相互貫通,人才能與天地相合?
清氣上浮,濁氣下沉?
傅源突然明白,紫陽合道后的天意,藏在哪了!
天意,不一定是清氣,也不是在天上。
無悲無喜無欲無求無愛無恨的超然,才是清氣,才能上升。
而愛恨憎惡等,都是濁氣,只會下沉…紫陽真人的“意”,包含了強烈的情緒跟欲望,只會下沉。
地生萬物,萬物有靈!
所以山谷內石壁縫隙的一根草,可以是紫陽,一朵花可以是紫陽,一塊石子,一把泥土,甚至一粒沙子,都可以是紫陽。
甚至于入口峽谷上的刻痕,地下石室內石壁上的文字,都可以是紫陽。
他把自己藏在地上的萬物之中,所以傅源才找不到他。
馮耀在隔了一年后才回到山谷。
過去一年,他帶著李慕玄,改換身形容貌,混進了三一門,又在拜師典禮上,被識破。
無根生跟大盈仙人左若彤一番交手后不久,大盈仙人便仙逝了,三一門把仇恨怪罪在無根生跟李慕玄身上。
不過這仇恨因為全性的作風,殺了幾名三一門尋找無根生的弟子后,便成了整個全性跟三一門的仇恨。
之后便是全性跟三一門的混戰,雙方死傷慘重,所以無根生去年才沒能回來。
直到今年,無根生約了眾門派在龍虎山,把仇恨重新拉回自己跟李慕玄身上,才算終止了兩派無底線的仇殺。
馮耀嘆息道:“玄門之所以是玄門,最終目標就是飛升,若是連這個目標都是錯的,“玄門”二字又很從談起?
逆生三重通不了天,當大盈仙人意識到這一點后,他便沒了堅持下去的意義,這才是這一切仇恨的源點。”
這話,馮耀也只會跟傅源說,因為傅源不是玄門。
對其他玄門的人透露,只是在掘三一門的根,所以馮耀對于大盈仙人的死,始終保持沉默態度,這是他對大盈仙人的敬重。
“不過我切身體會了一番逆生三重。”
馮耀又打起精神,道:“將自身逆練回先天一炁的狀態,盡管通不了天,但它確實是一門了不得的術!”
傅源好奇道:“那逆生三重是如何處理濁氣的?”
馮耀頗為興奮,道:“說起來,逆生三重跟你的浩然氣頗有相似之處,你的浩然氣,是以自身意志,將清氣濁氣一同歸攏收正。
而逆生三重,則是通過特殊的法門,以先天一炁為引導,強行將濁氣模擬成清氣,看似逆練回先天一炁的狀態,實則那并非真正的先天一炁,而是清濁之氣的混雜,所以它通不了天!”
傅源眼前頓時一亮,激動起來。
馮耀笑著道:“我知道,你一直在思考,如何通過浩然之氣來洗精伐髓,但浩然之氣至大至剛,本就缺乏細微之處的變化,逆生三重剛好彌補了這一缺點!”
傅源起身,道:“我去拜師三一門!”
“不必如此。”
馮耀拉住他,道:“我以神明靈對抗逆生三重,在梳理還原的同時,已經掌握了其中的變化原理。
我練的是先天一炁,雖然明白其中原理,但對濁氣只能排除,無法操控,所以我無法修行逆生三重,但只要我把其中法門告訴你,你肯定能煉!”
所謂的濁氣,其實就是七情六欲,道家就是通過減少情欲,來排除濁氣,所以才有人認為,斷情絕欲,徹底消除體內濁氣,只留清氣,也就是先天一炁,才能飛升成仙。
當然,也有人認為人的七情六欲已經無法根除,只有物極必反,陰陽逆轉,濁到極致,便是清,所以至情而無情,大欲而無欲。
而儒家不求飛升,只當人,黃帝之后,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所以要通過“禮”來掌控七情六欲,也就是在控制濁氣。
傅源感慨道:“三一門,肯定有學儒的經歷!”
馮耀笑了笑,道:“三一門入門前,都必須在學堂中學習儒學典籍,而且我在與大盈仙人對戰后,也提起過你,他同意我傳授你逆生三重了!”
傅源嘆服:“大盈仙人,好胸襟,好氣魄!”
能因為門派絕學通不了天,愧對“玄門”二字,便心灰意冷,失去生存意志,可見其對三一門的看重。
但卻能同意將三一門絕學傳授他人,可見胸襟非同一般!
“早知道我也跟你去一趟三一門了。”傅源遺憾的道:“若是能與之交流一番,說不定雙方都能有所增益!”
馮耀正色道:“大盈仙人也是這個意思,我跟他說了浩然之氣的本質,他聽完后就說,如果是你的話,定然能為逆生三重,找到一條新的道路,所以他把逆生三重的未來,托付給你了!”
停頓了一下,馮耀繼續道:“所以阿源,你要由儒轉道嗎?”
傅源笑了,道:“何必要轉道?逆生三重逆練的先天一炁,清濁混雜,又何嘗不是一種浩然氣?
不是我要轉而修道,而是三一門,他本身就是披著玄門的皮,骨子里就是儒家!”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