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章 道與義

  馮耀言語間,對大盈仙人極為推崇。

  傅源很理解他的心思,混在全性之中,見到了太多的私欲,惡欲,陡然見到一個身懷仁心的大盈仙人,自然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不要覺得大盈仙人放過王耀祖,是什么平常的事,在這個年代,被人搶了徒弟,就等于被人把臉面放在地上踩,就算是同一陣營的,遇到這種事都會毫不猶豫的翻臉!

  更何況王耀祖還是一個全性,大盈仙人卻是正派玄門三一門的掌門,絕對的實力差距下,大盈仙人卻能忍住不殺人,這本身就是一種仁慈。

  這個時代對全性喊打喊殺,那是動真格的,就好像馮耀之前說的,那兩個唐門弟子看到全性,二話不說就豁出了性命,埋伏在客棧暗殺。

  龍虎山張之維見到無根生,同樣也是上去就是一個大耳刮子,直接下了死手,哪怕無根生表明了不還手,還是要殺,這就是這個時代正派對全性的態度。

  愚昧也好,利益也罷,總之,這個時代的奇人異士,都被“正邪”的人為定義束縛的死死地,正就是正,邪就是邪,水火不相容。

  所以三十六賊結義,才會引起那么大的震動。

  傅源嘆了口氣,道:“這世上哪有什么絕對的正與邪,所謂的“正邪”都是人為定義,都屬于一種“偽”,大盈仙人能擺脫這種人為定義的規則,說一聲“真人”名副其實。”

  偽,左邊人,右邊為,字面意思就已經表明了,所有人為定義添加的,都屬于“偽”!

  也因此,道家的“德”,就是各種冷冰冰的規則,而儒家的“德”,都是人為的偽。

  馮耀將自己這一年的經歷仔仔細細的說了一遍,最后道:“我覺得,全性其實就是一群無所依附,困惑不前之人,他們有能力,但卻因困惑,偏執或錯誤選擇等原因,無法找到自己的目標。

  當年的黑衣宰相,為這群無頭蒼蠅,找了一條足夠吸引,又足夠消耗精力的路,那就是與太平時節,傾覆天下。”

  傅源笑了,道:“黑衣宰相姚廣孝?他雖然是個和尚,但做事卻極具儒家風格,他幫明成祖造反,不為名不為利,只是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抱負。”

  道家“虛其志”,佛家“空其心”,能為了自己的野心,不惜把整個天下卷入戰亂的,只有儒家!

  “所以他引領全性,其實就是為全性立了個志,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全性門人頭上。”傅源道:“你不要學他。”

  馮耀笑道:“我早前就說過,我只會順其自然,無為而無不為。”

  傅源總算是抱到馮寶寶了,小小的肉團子抱在懷里,讓人忍不住生出呵護之心。

  在馮耀再次準備出門的前一天,傅源難得的提出反對意見:“我覺得,你應該多把心思放在自己的妻女身上。”

  馮耀有些詫異的看著傅源:“那我的妻女,豈不是成了我的束縛?”

  傅源反駁道:“應該說,是責任才對。”

  “責任本就是一種束縛。”

  “責任是一種義,心中若無義,與禽獸有何區別?”

  “若是我因為妻女,而放棄了自己的道,這不正是束縛所在嗎?”

  “但若是你因為自己的道,而放棄了自己的義,這樣的道追逐了還有何意義?”

  兩人一直以來彼此交流都很順暢,畢竟心意相通,就算有不同的見解,也總能理解對方,接納對方。

  但此刻卻產生了真正的分歧,就好像爭吵起來了一樣。

  陳三小姐都忍不住停下手中收拾的包袱,無措的看著兩人:“你們不要吵…嚇到寶寶了。”

  傅源哄了哄懷里的馮寶寶,道:“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

  馮耀也道:“朝聞道,夕死可矣!”

  傅源道:“那你就不該娶妻生子。”

  馮耀道:“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傅源:“人家孟子說的是心之所向。”

  “道,便是我心之所向。”

  “人之異于禽獸者幾希,唯重義耳。”

  兩人對視著,片刻后都笑了。

  馮耀笑著道:“這就是儒道的分歧?”

  傅源想了想,搖頭,道:“只是大義與小義之分,若為大義,可棄小義,但若是小義與小義之間,就需要權衡了。”

  馮耀道:“我對妻女的責任,屬于小義,我對道的追求,也是小義…”

  傅源點頭,道:“你若為國為民,我絕不勸你,還會與你一道!”

  馮耀感嘆道:“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傅源也道:“夫立典有五志焉:一曰達道義,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勛,五曰表賢能。”

  馮耀在傅源對面坐下,沉思片刻,道:“若你有家人在,那你…”

  傅源道:“肯定不會像你一樣出去跑江湖,把自己置身險境,甚至可能禍及家人。”

  馮耀皺眉,道:“哪怕舍棄自己的道?”

  傅源搖頭,道:“與“道”與“義”間,求得雙全法,若是不能,以義為重。”

  說到底,兩人的爭論,就相當于事業和家庭,兩者之間究竟如何取舍。

  馮耀重事業,傅源重家庭,馮耀重道,傅源重義。

  道義,雖然是一個詞,但終究代表了兩種東西。

  雙方都明白了對方的意思,道義可以一手抓,但當“道”與“義”真的出現分歧,需要權衡時,到底該如何選?

  馮耀臉色復雜,道:“說不定我會殺了你的家人。”

  傅源表情一言難盡,道:“說不定我會斷了你的道路。”

  “啊…”一直旁聽的陳三小姐,終于忍不住尖叫了一聲,臉色發白,驚恐的道:“你們兩個,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

  懷里的馮寶寶,受到驚訝,哇哇哇的哭了起來。

  傅源跟馮耀連忙起身,湊過去安撫。

  馮耀哄著女兒,解釋道:“我們不是真的要殺來殺去,只是在探討如何選擇…假如阿耀有大志向,也有實現志向的本事跟時機,卻被家人的責任義務所束縛,郁郁一生,有志不得伸,怎么辦?也許殺了他的家人,才能讓他解脫出來。”

  傅源也解釋道:“如果耀哥為了自己的野心,不擇手段,甚至要殺妻獻女,那我只有斷了他的野心,斬了他的道路。”

  陳三小姐怒道:“那你們干嘛要說的那么嚇人?”

  傅源跟馮耀對視一眼,都忍不住笑了,異口同聲道:“這是在明性(明神)!”

  舉個最直白,也最殘酷的例子,如果一個人有一筆錢,投入事業中就能達成畢生的追求,但家人生病,這筆錢恰好能治好,該怎么選?

  答案是沒法選,因為怎么選都是錯的,都過不了心里的那關。

  但如果明心見性,不受外擾,那就看這個人心中的“道”跟“義”,誰重了。

  當然,目前的情況,兩人道與義,都能兼顧。

  馮耀尋道,將義托付給傅源,傅源行義,卻也從馮耀那里“知”道。

  志同道合,相輔相成,這才是朋友。

  見兩人并非真正的吵架結仇,陳三小姐這才松了口氣,余怒未消的道:“以后不許再說那樣的話了。”

  兩人對視一眼,齊聲道:“好。”

  但心里卻覺得這樣有什么說什么才夠暢快,藏藏掖掖,顧忌這個顧忌那個的,很多東西都說不明白。

  請:m.llskw.org

哎呦文學網    一人之下的儒修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