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95章一人抵過千軍萬馬

  3月15日晚間,嚀德時代的IPO團隊,從京城輾轉來到了魔都。

  陸良熱情款待,跟老曾促夜長談,主要想打聽看看,他們有沒有留一手。

  原先被他惦記的超強麒麟電池,即將搭載國產的特斯拉上面。

  要是嚀德時代把家底掏出來,只為跟特斯拉合作,就稍微有點得不償失。

  曾敏群搖頭晃腦,嘴角帶笑。

  陸良疑惑:“曾總,為何發笑?”

  “在技術研發中,頭部企業的思路一般是生產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

  老曾幫陸良科普,他也知道陸良一定會親自造車,拍著胸脯說:“以后只要陸總有需要,我們可以提供儲備一代。”

  縱觀全球,動力電池領域,嚀德時代位居前列,所以他們沒必要拿出最好的技術,哪怕提供給特斯拉的電池,都是落后兩代。

  陸良作為嚀德時代的重要合作伙伴,如果哪天親自下場,他們絕對會全力支持,讓他享有全球技術的優勢。

  陸良無言,豎起大拇指,又端起酒杯:“曾總,我敬您一杯。”

  他也講起,到那個時候,天星科技也會拿出部分股權,以此加深雙方的關系。

  “陸總,客氣了,大家合作才能共贏。”老曾笑容滿面,眼底滿是欣賞。

  嚀德愿意拿出儲備技術,讓陸良享有全球的優勢,這是情分,但不是白給,好在陸良很懂。

  兩人相談甚歡,直到夜漸深。

  隔日中午,希爾頓酒店。

  “嘖嘖,京城超26倍,魔都又能超多少?”

  “應該不會低于30倍吧,畢竟是金融大本營。”

  “格局小,盡管大膽猜測。”

  “老哥這么篤定?難道有內部消息?”

  一群記者在酒店門口交頭接耳,企業IPO路演就像電影的點映禮。

  來的明星大腕越多,代表該企業在圈內的人緣就越好,從而也能吸引更多的投資者。

  就像嚀德在京城站路演,朱虎、雷君、李響等人均有出席,聽說京城現金王雷君還幫忙認購了十幾億,湊個熱鬧。

  如今嚀德路演來到魔都,陸良大概出席,還有李冰也會,特斯拉也有可能,就是不知道會來多少人。

  “臥槽,陸良這么快就來了。”

  IPO路演下午兩點召開,但一點剛過一輛車牌11288的賓利,就停在酒店門口。

  陸良面露微笑,在安保人員的護送下,飛快穿過酒店大廳去往八樓。

  按理說,越大的腕,出場就會越晚,俗稱壓軸,陸良來的這么早,實在有點出乎眾人預料。

  正當媒體記者們以為,后續還有更大的大佬出場,然而,直到酒店的路演開始,也沒有比陸良更大的腕。

  “其實有一個陸良就夠了,何況他還來的那么早。”有人幽幽說道。

  天星混合基金,還有20倉位資金未動用,足足600億之多。

  魔都站的路演,不出意外,也只會拿出5200萬股,用于IPO認購。

  陸良這么看好嚀德時代,哪怕拿出一半用于認購,也能干到23倍以上。

  此話一出,眾人默然。

  好像是這個理。

  陸良一人抵過千軍萬馬,雖然他持有的財富不多,但可以動用的資金,不是一般的多。

  600億花完,只要他開口,再發起一期公募,分分鐘又能籌集到幾百上千億。

  萬人血書的熱搜詞條,還掛在圍脖的熱搜榜前百,已經有超十萬人留名點贊。

  就算一個人認購一萬塊,也有十個億,何況每個人絕對不止認購一萬塊。

  畢竟投資無門的普通人比比皆是,有要買車,有要買房,也有要結婚的,他們的資金在幾萬到幾十萬不等。

  可以說,只要陸良開口,他們的資金都會變成陸良,沖鋒陷陣的強大后勤力量。

  與此同時,希爾頓酒店八樓,可以容納五百人宴會廳。

  陸良來了,也只是來了。

  他只是過來幫嚀德時代站臺,并沒有認購股票的想法,因為目前直接,或間接持有的股權已經18,再多老曾就要擔心了。

  “陸總,蔚來es8已經通過安全歷程等測試,預計下個月開啟預售通道。”

  李冰也過來參加嚀德的路演,看起來面露憔悴,但又神采奕奕。

  18個月,無數日夜,他的蔚來,終于要迎來第一次大考。

  首日,首周,首月的預定量,都會決定蔚來還有沒有未來。

  “需要我幫忙做點什么嗎?”陸良詢問。

  雖然是私募持有蔚來股權,但他還是可以出于朋友交情,給予幫忙。

  李冰搖搖頭:“盡人事,聽天命。”

  該做的,都已經做了,如果銷量撲街,那他也認了。

  陸良微微頓首,也不再多說,把注意力放在臺上的老曾。

  嚀德時代去年的成績很好,動力電池的銷量幾乎跟新能源市場同步增長。

  前年只賣出了2.4GWh,約定于4.8萬顆鋰電池,但去年同比增長82,達到4.36GWh。

  “在市場快速增量的今年,我們定下了一個年產10GWh的目標…”

  老曾是技術出身,不會吹噓,也不會說大話,基本就是羅列數據,實事求是。

  陸良暗嘆一聲,鼓掌捧場,然后作為特邀嘉賓,上臺幫忙講幾句。

  他接過話筒,從側面走上講臺,嘴角帶笑,口吻略帶戲謔:“有一說一,曾總就是仗著嚀德時代位居世界前列的動力電池技術,以及前景無限好的市場就亂講。”

  臺下的一眾投資者忍俊不禁,紛紛露出會心的笑容。

  還得是陸良,這小味,一下就對了。

  因為站在投資者角度,曾敏群的發言,可謂是糟糕無比。

  他們不是來聽講實事求是,他們是來聽故事,來聽嚀德描繪的宏偉藍圖。

  資本市場是講預期,一年兩年的好,不算好,要十年二十年的好,才算真的好。

  企業發展的時間線拉的越長,描繪的藍圖越宏偉,后市升值空間也就越大。

  就像互聯網企業,為什么能動輒幾十倍的市盈率,哪怕幾百倍也很正常。

  因為任何一款互聯網應用,面向都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市場。

  市場越大想象空間也就越大,全國14億人,賺他們每人一塊錢,都有14億,全球就是74億。

  而且后續維護成本低得可憐,只要市場做大,甚至形成像威信那樣的壟斷地位,自然財源滾滾來。

  “不過有個數據,曾總說的挺好的,嚀德時代的動力電池占全國市場19.5。”

  “這是個什么概念,平均路上五臺行駛的新能源汽車,就有一臺是搭載嚀德電池。”

  “前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的總銷量不過25萬臺,但去年,這個數字翻了一倍。”

  陸良面帶微笑,閑庭信步,闡述一個事實:“根據特斯拉、比亞迪、以及上汽的銷量公告,今年第一季度預計達到30萬臺,全年超過120萬,既成事實。”

  “這個市場正在快速增量,每年是翻倍的往上漲,設想一下,今年120萬,明年240萬,后年就是480萬,用不了五年,就能與燃油車市場分庭抗衡。”

  “了解的市場都知道,新能源汽車三電最重要,其中電池的重要性排在首列…”

  陸良講到一半,臺下突然有人打斷,略帶調侃:“陸總,你是在做數學題嗎?今年120萬,明年240萬,后年就是480萬,按照你這么算法,地球都要容不下嚀德時代了。”

哎呦文學網    離婚后,我能聽到未來的聲音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