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人們的登背攻擊,持續了有數分鐘時間。1
站在峯山龍背上,就像爬上了一座山頭,除了不時會感到晃動外,很難準確判斷出峯山龍的行動狀態,因此必須有人指揮確定撤退時機。
見原本因為疲憊平靜下來些的峯山龍,在獵人們的持續攻擊下又有逐漸躁動起來的架勢,船團長果斷命令號角手發出了撤退的指令。
還沒到需要拼命的時候,與峯山龍作戰,比拼的更多是意志與耐力,作為指揮者他絕對不能急躁。
“嘟——”
聽到指令,峯山龍背上的獵人們幾乎是立刻就收起了武器,他們相互吆喝著,提醒周圍同伴,確認沒誰上頭忽略了信號后,相繼跑向峯山龍的尾部。
這邊高度較低,更方便他們安全地躍入沙海。
負責背爆彈的幾位獵人則稍微留了留,他們將爆彈安放到位,還用力把爆彈往靠近峯山龍傷口的部位推了推。
隨后,在一名大錘使的指揮下,幾位獵人一同拉響了引線。
接下來的事就不用任何人指揮了,大家開始拼了命地跑,有兩個對自己腿部關節有自信的獵人更是直接從峯山龍背脊上一躍而下。3
不是蟲棍就是太刀()
那可是有十好幾米的高度,即便下面都是柔軟的黃沙,落地卸力的動作稍有不對也很容易把腿摔斷。
好在,除了奧朗這樣“走后門”進來的外,其他人都是老手了,沒出現什么意外的情況。
在確認獵人們脫離的同時,擊龍船與周圍沙地船也一同松脫開拘束彈的繩索,朝著四周分散遠離。
為了安全回收跳入沙海的獵人一方面,同時也是為了暫避峯山龍即將燃起的怒火。
“轟隆隆隆!”
短暫十數秒的延遲過后,峯山龍背上升起幾團巨大的火球。
那是連重型火炮都遠遠無法比擬的恐怖威力,大塊大塊的巖甲被炸飛,露出其下焦黑的血肉組織。
這頭體長過百米,在危機四伏的沙海深處都尋不到任何對手的超巨型古龍,險些被這些威力驚人的特制爆彈炸翻。1
它停止游動,半鰭化的前肢支撐起身體,巨牙斜指向天空,發出陣陣震撼沙海的怒咆。
“吼轟轟轟——!!”1
“它暴怒了!好機會,趁這個機會誘導它改變路徑,遠離洛克拉克!”船團長轉動舵盤,“火炮開火!把它的注意力吸引到峯山丸這邊來!”
“轟!轟!”
沉寂了有一陣的火炮再次爆發出怒吼。
下一秒,就有火光在峯山龍身上炸亮,其中一枚炮彈正好命中了被對巨龍爆彈掀開的巨大傷口,沒有厚實背甲與硬皮的保護,炮彈深入血肉內部,隨后引爆。
四散的彈片鉆入肌肉深處,噴涌的鮮血就像在峯山龍背上揚起了場猩紅的小雨。
“吼——!”
即便痛覺再不敏銳,被獵人們照著傷口砍了半天也沒什么明顯反應的峯山龍,這下也終于真正地感受到了疼。
剛剛爬回到小型沙地船上的奧朗,甩了甩頭發中的黃沙,眺望向遠處嚎叫不休的峯山龍。
船團的戰術十分多變,但戰術核心卻是沙地船團一代代人傳承總結下來的。
火炮轟擊背甲,是為了創造破口,重型床弩攢射,是為了制造落腳點。
通過合理的戰術安排令峯山龍疲憊后,各船只發射拘束彈將其控制住,隨后獵人們進行登龍,進一步破壞傷口,同時放置引爆對巨龍爆彈。1
當峯山龍的巖甲防御被破壞,擊龍船上的武裝便能對其造成有效傷害,接下來便是耐力的比拼。
其實戰斗進行到現在,峯山龍隨時轉身離開也不奇怪。1
有學者提出過這樣的猜測,洛克拉克地標性的那根巨牙柱,很可能是遠古時期某頭極巨峯山龍的遺留。3
峯山龍能夠感知到那根巨牙柱上殘存的氣息,出于敬畏或是親近的情緒,每年季風期才會來到這里。
換言之,這是種類似“朝圣”的行為,只是不自覺間會對洛克拉克城造成沖擊,所以站在人類方面的立場,必須把它擊退。
更多學者則持有另一種觀點,認為這單純只是峯山龍的遷徙行為,只是洛克拉克剛好擋在了它向南遷徙的最短路徑上,所以才會沖擊城市。
不管真相是哪個,有一點學者們是有共識的——峯山龍本身的目的,并不是攻擊城市。5
因此受到足夠強烈的反擊后,它會選擇退走,或是繞路。
就像一個人走在山道上趕路,突然遭到一群馬蜂的襲擊,被叮了滿頭包后第一反應肯定是跑,而不是把馬蜂窩找出來毀掉。5
當然,如果那人脾氣暴躁,也可能在轉身跑走前先打死幾只馬蜂泄泄憤。
而眼前的峯山龍,顯然就屬于脾氣不太好的那一類,它擺動著流線型的身軀,再次于沙海中游動起來,一對巨牙直指擊龍船峯山丸的方向。
它要將這東西頂翻碾碎!
“它盯上我們了!”峯山丸上,一名年紀較輕的船員忍不住驚呼。
“別慌!”船團長喝聲道:“滿帆加速!消耗它的體力,為下一次登龍作戰做準備!”3
“是!”
船員們齊聲應是,船身兩側的穩定桿再一次被抬起,風帆也已經鼓滿,擊龍船調轉船頭,順著峯山龍的追擊路線加速駛離。
“吼!”
然而就在這時,峯山龍突然加速擺動身體,體長是擊龍船數倍,重量則可能數十倍于后者的峯山龍,居然爆發出了比擊龍船更快的直線速度。
兩者之間的距離正在迅速縮短。
徘徊在遠處,等候著命令的奧朗等人見狀,都不由得緊張起來,萬一作為主力的擊龍船被掀翻,僅憑他們這些小型沙地船可沒辦法擊退峯山龍。
好在船團長早有對策。
他把舵盤還給舵手,同時大吼著指揮道:“準備左滿舵,準備放下左側穩定桿,所有人做好急轉應對!等我指令!”11
兩百米,一百米,五十米......
峯山龍與擊龍船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大步來到船尾甲板的船團長甚至能看到前者那對爬滿血絲的小眼睛。
“就是現在!”船團長大吼著揮下手。
舵盤第一時間被舵手打死,高速行駛中的船身嚴重傾斜著,幾乎就要傾翻,多虧了同時放下的左側穩定桿,才總算穩住姿態。
“吼!”
緊追在擊龍船后方的峯山龍也想跟著左轉,但體型龐大的它遠沒有前者靈活,轉彎半徑更是前者的好幾倍,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擊龍船逃出了自己的沖撞路線。1
但怒火熊熊的峯山龍才不會如此輕易地放棄,粗壯的鰭肢蕩平了沙丘,它也開始全力轉向。
與峯山龍斗了一輩子的船團長很清楚,這就是峯山龍姿態最不穩定的時刻。
他再次用力揮動手臂,“敲響大銅鑼!”3
身材矮壯,手持大錘的獵人等候已久,在船團長命令脫口的瞬間,他猛掄大錘,擊響了那面直徑足有三四米的巨型銅鑼。4
“哐——”
刺耳的金屬聲伴隨著人耳無法分辨的震動擴散向四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