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十六章若一去無回,便一去無回

  在場人演員們有凝重的,也有迷糊的。

  也有比自己爹被罵更憤怒的。

  至于一些四代導演則是面色漸漸凝重起來。

  領導,如韓三瓶更是不由握緊了拳頭,他可是承受極大壓力。

  大片對撞,為此好萊塢通過WTO施壓中影,一直要求進一步開放電影市場,引入更多好萊塢片子。

  “這孫子真能說。”王忠磊在下面看的咬牙切齒。

  諂媚港島,點誰呢?

  還什么曲線救行業,罵誰漢奸呢?

  “我覺得,我們新一代的電影人背負著使命,我們承認的社會責任,同樣也是我們的榮譽。”

  “毫不避諱的說,為了這部戲我拿出了三首歌,小酒窩千里之外我的天空,每一首都能做一張專輯強單。”

  “每首歌能賺到千萬為單位的營收,我全部免費放出去了,很多唱片公司罵我是SB。”

  沈三通的自嘲,讓現場很多人笑了起來。

  也有佩服的,有才。

  而且有性格,真金白銀扔出去一般人做不到。

  也有點頭嘀咕的,確實SB。

  這三臺印鈔機就怎么扔出去了。

  “哪怕我做了很多準備,我對票房依然沒有期待,也沒有信心,目前的形勢就是如此。”

  “我看有些媒體報道,瘋狂的超市接檔天下無賊功夫,客觀的說,接不住。”

  “現在的電影市場是什么樣的,我們不玩虛的,至少我去影院看電影,一般就是看進口片和港片,內地的電影,基本不感興趣。別裝,基本上就是這樣的。”

  大家笑了起來,嘴上說喜歡藝術,身體很誠實。

  一張電影票可不便宜,進電影院,國產片也就只有張一謀、馮曉剛的電影能吸引觀眾。

  “在觀眾心里,進口片>港片>國產片,固有觀念,也是當下的事實。”

  “我對票房沒有信心,能夠有兩三千萬就已經很不錯了,論賺錢,不如我寫的那幾首歌。”

  “如果放在觀眾對國產片信心起來的時候,電影收益會更好,但讓觀眾相信國產片,總要有一個開始。”

  “這一點是張一謀導演、馮曉剛導演做不到的,因為他們已經成名。”

  “第六代導演也做不到,他們學習的、認知的都是邊緣題材,觀眾不喜歡。他們能以此獲利,沒有改變的需要。”

  “所以,改變觀眾對于國產片的看法,讓觀眾對國產片恢復信心,讓本土電影發展起來,讓我們臺前幕后的人員不受欺負,就落在了我們新一代電影人的身上。”

  開始上高度了。

  他要歸攏話語權,不僅要新生代導演的名頭,還要和第六代徹底切割。

  另起爐灶,以新一代導演領軍人物的身份,扛起國產電影的大旗。

  為什么華夷、小鋼炮一屁股屎,最后被打下去的是范兵兵。

  就是因為范兵兵平時不修善果,行業積分不夠。

  但凡她像黃小明一樣,多回家鄉,多做點事。

  老家有什么需要宣傳的,只要有時間不要錢也給站臺。

  如果她有這個心,也就不會對抗了。

  徐征夫婦,也出事了。

  處理好手尾,就沒有什么聲音了。

  為什么?

  因為徐征為電影行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一部泰囧把國產電影拉到了十億層次,徹底打開了國產電影市場。

  證明了內地團隊不僅可以,而且很可以。

  后來為電影行業開拓類型和題材。

  公路片心花路放,現實主義劇情片我不是藥神,奇幻愛情片超時空同居。

  這些都是有行業貢獻的。

  不管喜不喜歡徐征,他確實在一個時期,做了一些事情。

  沈三通有機會自然要狂刷行業積分。

  以后花心一點,弄出問題,只要不是太過分,就不會有什么事。

  現在就是一個機會。

  依然是那句話,不同時代的問題,要放在那個時代中看。

  寧昊越來越油膩是后來的事,但是瘋狂的石頭這部電影,改變了很多觀眾對于國產電影的看法。

  如今寧昊是沈三通小弟,綠草地看樣子比香火好不到哪里去,又要撲街。

  那么,就由他來做新生代導演第一人。

  寧昊是背負不少爭議的,抄襲兩桿大煙槍,還有什么破鬼才導演的名字,太不會營銷了。

  這是內地的通病,沈三通則有意識塑造自己的形象。

  出門在外,身份是自己給的,千萬不要客氣。

  “古代有四大軍功,先登、破陣、斬將、奪旗,以先登為最,因為最難,要面臨刀槍劍戟,還有燒開的糞水、石頭危險重重,但一場戰爭想要贏必須要有先登。”

  “我作為新一代的電影人,責無旁貸,去填國產電影的戰線,一步步扭轉觀眾對于國產電影的認知。告訴觀眾,我們愿意尊重觀眾,在努力做好電影。”

  “只有這樣,才能有更多的本土電影出現,臺前幕后大家才有更多的機會和工作。才能讓別人不敢欺負我們,欺負我們之后,也不能什么事都沒有,還能到處賺錢!”

  “我沈三通,愿為國產電影先登!”

  “若一去無回,便一去無回,總有人要填線的,總要改變觀眾對國產片的看法的!”

  啪啪啪!

  全場鼓掌,在場都是業內人士。

  忽略掉一部分腦殘,絕大部分影視圈的臺前幕后,最真切的希望,是本土制作團隊成長起來。

  只有誰在其中才會好過,才不會受辱。

  小白龍之事只是過去幾個月,依然讓大家心有余悸。

  ......

  與此同時。

  瘋狂的超市全國首映也如火如荼。

  郭凡是旅行衛視(海南衛視)的普通上班族,周末放假,和女朋友一起逛街。

  女朋友想看電影,還想看國產片。

  “國產片沒幾個好看的,進口片和港片才好看,還不如再去看一遍功夫。”郭凡勸女友,一張票三十五,不便宜。

  “瘋狂的超市多好,預告片拍的好,小酒窩也好聽。”女友堅持。

  郭凡無奈,只能買票,第二場,晚上八點放映。

  看了下時間,還有十來分鐘。

  這部戲今天晚上六點全國上映,第一場放映也快結束了。

  他想先聽聽反饋,做好心理準備。

  不是鄙視國產片,反而他有一個電影夢,否則也不會法學專業進了電視臺。

  是目前的國產片根本不值得相信。

  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別被惡心破防了。

  “真好看,沒想到國產片能拍那么好。”

  “傻根的表演,那個屁笑死我了,原來不只是吃面包,還有喝礦泉水。”

  “徐征的表演也很好,一本正經,但是有反差,他演現代喜劇也很好看。”

  “我覺得那個朱遼更搞笑,他跳舞真好玩,還有那個影視老總說你覺得誰都是五百,我真的沒忍住,這樣調侃五百好嗎?”

  “長短電棍更好玩,朱遼的表演真的讓我受不了,那個小嘚瑟,最后傻眼,笑死了我。”

  “我喜歡喝豆漿的那個,好像是炊事班的老高,把自己燙了,真有意思。”

  .......

  聽到周圍熱烈討論,郭凡很意外,難道這部戲真的很好不成?

哎呦文學網    新時代藝術家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