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52章 一勝再勝,棄軍而逃?

  殘陽徹底沉入江水峽灣,只余漫天猩紅霞光,映照著滟滪關前這片剛剛經歷血戰的泥濘灘涂。

  漢軍將士及民夫、輔卒們或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清理戰場。

  有人負責收拾吳人丟棄在地的兵器甲胄,及雙方弓弩對峙拋灑在灘涂上的箭矢、箭鏃。

  有人負責在關外相對干燥平整的空地上扎下營寨。

  陳到、關興、鄭璞、王沖諸將,率眾追殺潘濬部眾至滟滪關寨,奈何潘濬其人頗得吳人之心,身邊確有兩三千敢戰之人,漢軍將士最后止步于寨前工事與極窄的通道前。

  今日血戰,即便是民夫,都已耗盡了氣力,更不要說奔波苦戰了半日的甲士。

  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水軍雖然大部分未曾苦戰,但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任務,不到萬不得已,輕易不會投入戰場。

  大都督陳到在與關興、鄭璞、王沖等人一番分析過后,終止了對滟滪關的攻奪。

  按理說,既有一勝,即使停戰,也該派使者去寨前說降。

  吳軍軍心不穩,士氣大喪,是有小概率能夠成功的。

  即使不能成功,也能讓部分喪膽的吳軍將卒因此與潘濬離心離德,內部相互猜疑。

  但陳到卻沒有這樣做。

  萬一潘濬這家伙真降了呢?

  由于潘濬被陳到樓船勾引,貪心不足導致戰略失誤,讓原本應該在寨中堅守的吳軍大批丟盔棄甲,又或死在了關外。

  這座原本能夠成為一顆釘子,狠狠楔在漢軍糧道上的險關,現在已經成了一具空殼。

  將之奪下,只是時間問題。

  而且,這個時間不會太長,至多三五日罷了。

  漢軍營地很快升起縷縷炊煙,柴草煙火氣與血腥、汗臭、還有江水特有的濕氣混雜在一起。

  傷兵營區占據了很大一塊地方,隨軍的醫匠和懂得包扎的輔兵們穿梭其間,忙碌不停。

  酒精特有的刺鼻氣味,與草藥清新苦澀的味道彌漫開來。

  傷員壓抑的呻吟,偶爾忍不住的痛哼不絕于耳。

  “忍著點,此物喚作酒精,乃是宮廷御醫特制,療傷效果好,就是疼得厲害…”

  一名醫匠從學徒手中接過蘸滿酒精的紗巾,小心翼翼地為一個肩膀中箭的士卒清理傷口。

  那士卒咬一根木棍,額頭青筋暴起,卻硬是沒叫出聲。

  另一邊,喚作高昂的虎賁郎癱坐在一堆繳獲的吳軍輜重旁,任由袍澤幫他卸下完全被黏膩血污和泥漿糊住的鎧甲。

  他胸前,那枚天子在長安城前大閱三軍時親賜的亮銀甲片,在火堆前微微反光,上面鑿進了一道猙獰的槍刺痕跡。

  “高兄,不得不說,你這真是天子護佑啊!”身旁一名年輕虎賁郎一邊費力地幫他解開甲絳,一邊羨慕地看著那枚甲片。

  還都長安之日,天子在長安城前大閱三軍,大賞三軍,馳馬路過他們虎賁郎方陣。

  就因為高昂這廝嗓門大,喊萬歲喊得最為賣力,吸引了天子目光,得天子賜所披銀甲甲片一枚。

  這廝為了炫耀,用刀挖掉了自己那領銅袖鎧心口處的甲頁,自己用牛皮繩把天子賜下的甲頁嵌了上去,逢人就要炫耀一番。

  想不到,這枚御賜的甲片今日竟然救了這廝一命。

  另外一員與高昂同鄉的虎賁郎聲色羨慕又興奮:

  “斬首七級!

  “老高,你小子這回說什么也得升個龍驤郎了吧?”

  高昂累得連話都不想多說,但仍舊扯了扯嘴角,露出一個疲憊卻又自得的笑容。

  今日那吳狗狠厲非常,一身殺人技藝遠在自己之上,倘若不是陛下這枚甲片,恐怕自己已經沒命了。

  如此算來,自己這條賤命,也算是天子給的了。

  抱著這種想法,這名喚作高昂的虎賁郎才越發奮力殺敵,最后連斬七級,就連硬度、韌性俱佳的宿鐵刀都砍卷了三把。

  如此戰績,絕對稱得上輝煌。

  軍中斬首能超過高昂的人,絕對在二掌之數。

  周圍認識他的袍澤們紛紛圍過來道喜,語氣中帶著由衷的敬佩,以及與有榮焉的興奮。

  都是虎賁郎,高昂的榮譽,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他們虎賁郎集體的榮譽。

  咱是禁軍!

  野戰擔當!

  沒給陛下丟份!

  就在一眾虎賁郎圍著高昂道賀,沾點殺氣喜氣之時,一陣輕微的騷動從不遠處傳來。

  眾人望去。

  只見數十全副披掛的甲士,正緩步穿過營地,護著某個巡視傷兵營的大官。

  被夾在中間那人身形高而勻稱,面容在火光映照下有些模糊,只穿著一身沒有任何標識的玄色常服,但氣度沉靜從容。

  高昂這支虎賁是去年從各軍精銳抽調補充進來的,并沒有戍衛成都皇宮的經歷。

  被征召為虎賁郎后,他們除了日常的操練以外,便是輪流值守中軍外圍,大部分人沒見過天子幾面。

  高昂微微抬頭,目光從那玄色常服的年輕人臉上無意掃過,緊接著心臟猛地一跳。

  這張臉他絕不會認錯!

  他下意識便要起身行禮。

  然而馬上他便注意到天子那身玄色常服,瞬息間想到了什么,趕忙壓住了這種沖動。

  天子身前那員緊緊護在左右,長得虎背熊腰的龍驤郎耳聽六路,眼觀八方,敏銳地察覺到了高昂神色,向高昂微微搖頭示意。

  高昂于是坐下,并與那喚作季八尺的節從龍驤一般警惕四周。

  劉禪并沒有注意到季舒與高昂眼神的交換,越走越近,最終卻在高昂所在的這堆篝火旁停下了腳步。

  “傷勢如何?”劉禪忽覺眼前這名頗為雄壯的虎賁郎有些眼熟,開口問道,聲音平和。

  高昂連忙掙扎著想站起。

  卻被劉禪用手輕輕按住了肩膀。

  “回…回將軍話!”高昂腦筋急轉,憋出一個稱呼,聲音因緊張而有些沙啞。

  “都是皮肉傷,不礙事!”

  劉禪神情微微一異。

  這名虎賁郎顯然是認出了自己。

  但是卻沒有以“陛下”相稱,顯然是有些細密心思的,并不像看起來這般粗莽。

  火光搖曳。

  忽然之間,他的目光不由自主被眼前這虎賁郎胸前那抹銀光吸引。

  眼神停留了片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了然。

  “你叫什么?”

  “稟…稟將軍,高昂。”

  “高昂?好名字。”劉禪道。

  高昂身旁,有虎賁郎起哄:

  “嘿!這位將軍,老高這一戰斬得吳犬首級七級!過不了幾日就要升為龍驤郎了!”

  他們不認識劉禪,但卻能看出劉禪身邊這群披甲猛人都是硬茬,不是虎賁精銳,就是某位大將的親軍。

  也就是說,眼前這年輕人不是他們虎賁軍的軍官,就是某位大將的二代,又或干脆就是某位大名鼎鼎他們卻未曾謀面的儒將。

  現在把高昂耀眼的戰績道出,既是與有榮焉的驕傲,也是想讓高昂與這年輕的將軍結段善緣。

  劉禪聽到斬首七級,神色一異。

  輕輕轉身,與跟自己身后的秘書郎郤正說了幾句。

  郤正聞言,取來一張長安紙,提筆寫就。

  片刻后,劉禪接過那張長安紙看了一眼。

  將紙折好,向前一遞:“待此間戰事了結,拿著這張紙去安國…去虎賁中郎將那里報道。”

  猛將必發于卒伍,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但這個道理,在這個時代并不具備普適性。

  很多人就是打心底看不起卒伍。

  過去一年的歷練,劉禪對這個時代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明白了這件這個時代很多人都想不通的事情。

  同時,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蓋追先帝之殊遇里的殊遇二字,對于這些卒伍之人來說,究竟多么難得,多么不可想象。

  莫說殊遇。

  對于真正的卒伍來說,上位者把我當人,就已經能讓人死心塌地。

  吳起為下卒吮癰,于是父死子繼,戰不旋踵。

  即使明知你在邀買人心,但我還是愿意為你去死。

  黃忠、魏延、張南、馮習、傅肜這些人全都不是世家豪強出身,而是昭烈從偏裨之將、部曲督里發掘出來的。

  底層摸爬滾打的經歷,讓昭烈在一開始就與這個時代眾多出身高貴的諸侯迥異非常。

  他本英豪,便也就善于從底層發掘出與自己類似的英豪。

  他看得起廝殺漢,知道這些廝殺漢才是自己力量的源泉,也就樂于給廝殺漢一條上升通路。

  什么是殊遇?

  這就是殊遇。

  什么是高祖之風?

  這就是高祖之風。

  大漢開國天團,有殺狗的,有賣布的,有給人開車的,有編草席為生的,有蹲過大牢的,還有看管蹲大牢的囚犯的,更有在鄉下混吃混喝,鉆人褲襠的。

  劉禪有幸接受過無產教育,沒有這個時代達官貴人看不起底層卒伍的臭毛病。

  這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天賦。

  借著這種不知是與生俱來還是后天習來的天賦。

  他該像高祖、昭烈一樣,從卒伍中挖掘出屬于自己的樊噲、灌嬰,黃忠、魏延。

  高昂愣愣地接過那張紙條。

  攥緊,收起。

  雖然不知紙里寫的什么,血液卻已然涌上頭頂。

  由于激動發不出任何聲音,最后只能對著天子重重抱拳。

  劉禪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沒再停留,在季舒等龍驤郎的護衛下,繼續向中軍大帳走去。

  直到劉禪等人走遠,周圍的袍澤才“嘩”地一下圍了上來,想看高昂得到的那張紙條里寫了什么。

  高昂卻緊緊握著紙條,望著那逐漸遠去的背影,不論身周袍澤說什么都不肯放手,亦不作聲。

  中軍大帳。

  劉禪已除去袍服,坐主位之上。

  陳到、關興、陳曶、鄭璞、王沖等人分坐兩側。

  眾人臉上疲憊肉眼可見,但更多的還是振奮之色。

  “陛下,當真是意外之喜!”陳到率先開口,聲音因整日的指揮而有些沙啞。

  “原定之策,乃是滟滪關佯攻,吸引潘濬注意,把吳人主力調集到滟滪關前,為公全(傅僉)、定疆他們突破深澗關創造時機。

  “實未料到,竟能一舉突破滟滪灘涂,逼得潘濬困守孤關!”

  按照原計劃,進攻滟滪關,只是大漢拋下的誘餌。

  一是聲東擊西。

  二則是在潘濬眼皮子底下沉舟數艘,以此迷惑潘濬。

  讓潘濬以為,大漢會因沉江鐵錐而駐足不前。

  而潘濬也確實會看到,大漢水師果然因沉江鐵錐駐足難前。

  如此,便能為接下來突破巫縣鐵索江關創造良機,到時候,必能再打吳人一個措手不及。

  至于孫權的援兵,少說一個半月才能逆流到巫縣,一個月到秭歸,二十天到夷陵。

  這是最快的速度。

  而大漢要做的,就是在戰事發起的二十天內,直插夷陵。

  陳曶出言,聲色略帶興奮:

  “潘濬自以為憑灘涂之險,便可扼阻我大軍。

  “卻又貪心不足,欲以身為餌,妄圖用江錐撞沉我大漢旗艦,所以才會將關內守卒盡數調出。

  “結果一敗涂地,不可收拾!

  “滟滪關建在江北高臺峭壁上,雖稱不上固若金湯,但沒有半月時間實難攻拔。

  “若潘濬不弄計求勝,只分兵層層阻我,今日我們這里便真的只是佯攻而已了。”

  劉禪聞言頷首。

  如今佯攻變主攻,還取得了重大戰果,斬首獲生七八千人,繳獲兵器甲胄萬余件,困潘濬于寨中,確實是計劃外的大勝了。

  關興適時出言,較之陳曶,神色多了幾分冷靜:

  “陛下,我大漢雖奪吳外壘,關寨本身卻倚峭壁高臺而建,仍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而據降俘所言,關寨后僅有可通一車的山道與深澗關相通。

  “寨前地勢既狹且陡,我軍大型攻城器械無法展開。

  “譬如沖車,難以爬坡。

  “以云梯井闌仰攻,縱架百尺井闌,也仍沒有寨內哨塔箭樓高,做不到居高臨下,而且入口過狹,鋪不了幾架井闌。

  “繼續強奪此寨,恐怕只能是徒增傷亡。”

  劉禪再次頷首。

  他剛才一到這里便巡行戰地,對滟滪關地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雖并非白帝、潼關那樣的天險。

  但一座面對滔滔大江、背靠懸崖峭壁的關卡,再加上一名持節督軍的吳人鎮將。

  二者結合,想正面破關,一個不慎,就要付出不能承受的代價。

  他不會成為頓足玉璧的高歡。

  就在劉禪思索之時,陳到出聲:

  “陛下,據降俘所言,關內糧草尚足支兩三月。

  “潘濬軍心未喪,糧草尚足。

  “其寨墻箭樓,確如安國所言,高出我大漢井闌云梯,若欲強攻,還需堆砌土山,需要不少時間。”

  鄭璞和王沖也紛紛點頭。

  劉禪遂問:“大都督應該已有定計了吧?”

  陳到頷首:“陛下,臣以為,與其在此與潘濬空耗兵力,不若仍按原計行事,增援公全、定疆,先攻克深澗關。

  “深澗關與滟滪關兩關一體,互為掎角。

  “一旦深澗關破,滟滪關即成孤關絕地。

  “潘濬除非想坐以待斃,否則必棄關后撤,將兵力全部收縮至巫縣固守待援。”

  按照劉禪從歸漢義士那里得到的江防圖。

  深澗關、滟滪關后,巫縣的鐵索江關前,潘濬還有三道關卡,本意是層層阻擊。

  但現在潘濬一敗再敗,還敗得如此之慘,如此之速,一旦傅僉那邊奪下深澗關,他絕不可能再搞什么層層阻擊的戲碼了。

  眾人的意見趨于一致。

  北面的深澗關才是關鍵。

  “善。”劉禪最終頷首。

  “傳令全軍。

  “嚴密監視關內動向。

  “休整士卒,鞏固灘頭營地。

  “另傳訊傅僉、張固、雷布、趙廣諸部,令他們加緊攻勢,盡早奪下深澗關。”

  “唯!”以陳到為首,關興諸將齊聲領命。

  滟滪關。

  吳軍營寨。

  中軍大帳,燈火搖曳。

  潘濬臉色慘白,無有人色,坐在一方簡陋的木墩上。

  甲胄未卸,血污混雜著泥漿,凝固在衣甲上,往日整潔的須發,此刻早已凌亂。

  參軍鄧玄之侍立一旁,神色同樣惶惶不安。

  “君侯,不論如何,我們料得沒錯,蜀軍主力確在滟滪關…否則,我等也不會…不會遭此重創。”

  鄧玄之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似乎是試圖寬慰潘濬,也好像是在說服自己。

  然而,隨著他的話越來越多,聲音也越來越低。

  最后,幾乎成了喃喃自語。

  不多時,帳中復歸一片死寂。

  只有火把燃燒的噼啪聲,以及寨內自四面八方傳來,繼之不絕的傷兵呻吟、哭喊。

  過了不知多久,鄧玄之好像抓住了什么一般,急忙又道:

  “君侯,好在…好在北山深澗關還在!

  “雖然狼煙燃了一日,蜀軍攻勢亦是猛極,卻終究未能破關!

  “如今,滟滪關前蜀寇既已暫停攻寨,下一步…必是集中兵力,猛攻深澗關!

  “彼處一旦有失,我軍…我軍在此就真成甕中之鱉了!”

  潘濬依舊沉默著。

  如鄧玄之所言,蜀軍下一步的動作,他早就已經預見。

  之所以什么也不做,并非是真的心灰意冷,萬念俱灰。

  而是在等這座營寨內的軍心慢慢安定下來。

  而眼下,這座關寨內的軍心經過最初的恐慌,總算是穩住了,但這是建立在深澗關尚在、后路未絕的基礎上。

  “鄧參軍。”潘濬終于開口,聲音沙啞,帶著孤注一擲的決斷。

  “卑職在!”鄧玄之振聲作答。

  “立刻點齊兩千能戰之人,隨我即刻出發,增援深澗關!”

  鄧玄之愣了一下:

  “君侯…您親自去?”

  潘濬起身,動作因疲憊而略顯遲滯,但眼神卻銳利起來:“滟滪關已失外壘,困守無益。深澗關絕不容有失!”

  他需要一場勝仗。

  哪怕只是擊退蜀軍一次進攻。

  他需要證明,他潘承明,還沒有被蜀軍徹底擊敗。

  就在潘濬點人的同時。

  深澗關以北,鷹愁澗密林深處,板楯蠻首領龔順、鄂何、羅平,正率眾無聲穿梭。

  白日里,他們憑借著偽裝,成功繞開了吳人哨探的眼線。

  又憑借著一手巴山藤吊的絕技,以先頭精銳躍過常人眼里幾乎不可能渡過的鷹愁澗以東,將剩余兩千余人接應到了鷹愁澗以東。

  至于他們的偽裝,并非什么神奇秘法,而是世代與巴山峻嶺共存積累下的生存智慧。

  衣衫用浸過泥漿、沾染了苔蘚和枯葉的粗麻布制成,很好地融入了林地的色調。

  臉上、手臂上涂抹著用灶灰和搗碎的植汁混合而成的暗色油彩,減弱了皮膚的反光。

  行動時,極有耐心,充分利用地形陰影和植被掩護。

  移動緩慢而安靜,仿佛本就是山林的一部分。

  吳軍哨探的注意力,大多被正面佯攻的漢軍吸引,竟真未察覺這支兩千多人的隊伍,已悄無聲息地迂回到了他們視為天塹的鷹愁澗。

  “殺!”

  龔順發出一聲如同山魈般的尖嘯,第一個從藏身的灌木叢中躍出!

  身后,數千賨人勇士如同鬼魅般從黑暗中涌現。

  他們僅以皮甲或厚布裹身,但動作矯健如猿,嘶吼著古老而充滿野性的戰號,順著陡峭的山坡撲向下方的吳軍營地。

  “怎么回事?!”

  “這些人是哪里出來的?!”

  營地里,瞬間大亂!

  這群吳人本來以為,今日戰事已經結束,根本沒人想到,竟會有敵人從這個方向出現!

  板楯蠻的作戰悍勇而直接。

  他們慣用毒箭遠程襲擾,近身則三五成群,相互配合,專攻吳人下盤和甲胄縫隙。

  又利用地形,翻滾騰挪,時而擲出飛石索絆倒敵人,時而拋出撓鉤拉扯吳軍的盾陣。

  許多吳兵一日鏖戰,累倒睡著,此刻從睡夢中驚醒,甚至來不及披甲持械,就被沖到近前的賨人勇士用白竹弩射倒。

  緊隨其后的,是賨人勇士持短矛、砍刀逼上前來的近身格殺。

  火光跳躍。

  映照出賨人猙獰的面彩和吳軍驚駭失措的臉龐。

  兵刃碰撞聲、慘叫哭喊聲、賨人哇拉哇拉的怪叫聲一時俱起,響徹山谷,驚動鳥獸。

  吳軍本就因白日苦戰而疲憊,不久前又早已聽聞,潘濬在下游已經大敗的消息,軍心頃刻潰散,根本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

  鷹愁澗以東的吳軍陣地,幾乎瞬間便陷入一片混亂。

  鷹愁澗西岸。

  傅僉立于饕餮將纛之下。

  由于有滟滪關阻隔,他距江畔太遠,三十余里,并沒有收到下游滟滪關大捷的軍報。

  此刻遠遠望見對岸火起,又聞得喊殺震天,哪里還不知道,龔順、鄂何等賨人首領已然得手!

  “起橋!”

  “進攻!”

  傅僉當機立斷,一聲令下。

  吳軍本就被賨人沖得七零八落。

  此刻見漢軍主力精銳又至,而傅僉那面紋有饕餮的高牙將纛旗,更讓他們膽寒。

  當第一隊不過十余人的漢軍沖到鷹愁澗東岸時,仍千余人的鷹愁澗守軍最后一點戰意也徹底崩潰。

  他們紛紛丟盔棄甲,向南逃竄。

  漢軍與板楯蠻合兵一處,一路追殺,幾乎未遇像樣的抵抗,便如同摧枯拉朽般,直接殺穿了吳軍在鷹愁澗至深澗關之間的層層防線,兵鋒直抵深澗關下。

  而關上的吳軍,白日里與張固、雷布諸將鏖戰一日,疲憊不堪,又在黃昏之時聽聞滟滪關潘濬兵敗、援軍潰散的消息。

  此刻見漢軍竟然突破了鷹愁澗,而對岸的張固、雷布二將亦率人發起了又一輪猛攻。

  一時間人心惶惶,戰意全無。

  不多時,數千守軍竟棄關而走。

  深澗關南五里。

  正率領兩千援軍急行在山道上的潘濬,迎面撞上的,便是自家潰敗下來的殘兵。

  “不好了,不好了將軍!”

  “鷹愁澗敗了,深澗關敗了,全都敗了!!!”

  “你…你說什么?!”潘濬整個人眼前一黑,身形晃了晃,直接栽倒在地。

  當他終于醒來,已隱約能看到,不知數量幾何的漢軍,正大舉火把向他所在的方向疾奔而來。

  他怔在原地,猶豫許久。

  先是看了眼滟滪關方向。

  復又扭身向北,盯著漫山遍野的火把望了許久。

  最后,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神色猙獰:“傳令…全軍轉向!立刻撤回巫縣!快!”

  由不得他了。

  深澗關、滟滪關本為一體。

  深澗關既破,再回滟滪關,就意味著等死。

  至于鄧玄之…還有滟滪關數千守軍…他顧不了那許多了。

哎呦文學網    三國:王業不偏安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