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7章 三郡皆叛

  “兩封?”劉禪有些詫異。

  “何時截到的?”

  “一封是后半夜,在陳倉東三十里業渠驛截獲。

  “一封是今日辰時左右,在陳倉北三十里的千陽驛。”

  劉禪沉吟片刻:“今日追截曹叡時,他們在馳道停留片刻,后有一騎西馳,估計也是信使。”

  關興點頭:

  “曹叡一日之間連發數道偽詔,足以說明其人謹慎。

  “估計今日馳道上那封不會再走大道了,所以才沒有被我們截獲。”

  劉禪思索幾息,無所謂道:

  “無妨,如今郿塢魏寇堅守不出,長安與隴右的交通事實上已為我大漢隔絕。

  “那信使不走大道,不至郵驛,不換馬匹,便意味著送信時效至少要慢上四五日。

  “彼時,曹真首級早已送到丞相那里,又被丞相送到張郃手中了。

  “張郃勢必要在收到曹真首級的第一時間做出決策,決定是救援關中還是繼續固守隴右。

  “但不論如何,其人退軍返回天水是必然之事。”

  劉禪今日已收到丞相來信。

  魏延領五千精銳進入祁山堡,卡在了張郃追擊丞相的必經之路上,張郃不得不分近萬人馬來保護糧道。

  丞相大軍也已進入武都的上祿城,與張郃、郭淮五萬人馬相拒不下。

  “陛下,若是張郃不下隴山,咱們該怎么辦?”馮虎甕聲問道。

  劉禪沒有回話。

  拆除封裝,打開了那封后半夜截住的曹叡詔書,看完后遞給趙云。

  關興、趙統、趙廣、馮虎幾人沒什么拘束,全部圍到了趙云身邊。

  “陛下,這封偽詔只寫了曹真敗軍,命張郃、郭淮務必死守隴右,卻是連曹真身殞都沒寫。”

  趙云一時拿不準,偽帝當時是為了穩定軍心故意不寫,還是覺得曹真或有生還的可能。

  劉禪此刻又已打開另一封曹叡詔書,看完后又遞給諸將。

  “這第二封偽詔也是同樣意思。”劉禪道。

  “只不過最后補充了曹真或已敗亡的消息,命二人不可為我軍所惑,更不可棄隴右下關中。

  “又命二人想辦法征隴右漢羌之糧以為后繼,平其輸調。”

  所謂平其輸調,就是今年多征稅,往后少征稅的意思了。

  關興聞言至此冷哼一聲:

  “偽帝昨日新喪元帥,今日又幾乎成擒,卻仍既想保隴右,又想保關中,好不狂妄!”

  今日回來之后,斜水大營已經準備好了打造浮橋的材料,兩千虎賁也已經準備好渡渭,做好了要打一場硬仗的準備。

  結果郿塢守軍卻沒有出來騷擾。

  于是關中到隴右的交通就這么輕易被大漢隔絕了。

  關中通隴右的糧道,也這么輕易被大漢切斷了。

  這是一個信號。

  說明魏軍在關中的兵力已經不足以維持交通和保護糧道。

  劉禪忽然想到了一些典故:“軍中可有善文書者?”

  趙云、關興等人全部向劉禪投來疑惑的眼神。

  “朕在想,能不能將偽詔改易些字句,詔命張郃速速下攏來援?”

  他記得,偽魏的中書監劉放就曾改過孫權遞給丞相的文書,想離間大漢與孫吳的聯盟。

  后面更是有鐘會改易鄧艾文書,使得司馬昭認為鄧艾心有反意,舉軍來征。

  趙云則是愕然,盯著那兩封詔書看了許久后搖頭:

  “陛下,老臣一時想不到軍中有這等能人。

  “這偽詔上的字跡與那用以封裝的印泥,非極善文書工巧之人不可模仿。”

  劉禪聞言一滯。

  看來這活不如想象中簡單。

  馮虎起身建策:

  “陛下,臣以為眼下當迅速入隴右,搶奪街泉亭,復行斷隴之策!

  “如今我軍大勝,曹真既斬。

  “我大漢率軍上隴,隴右軍民大震,張郃必不可能輕易征來糧草!”

  馬謖之敗,導致隴右的漢羌豪強短時間內不會再相信大漢能打得過魏國了。

  張郃彼時征糧,確實有可行性。

  但如今魏軍大敗,曹真授首,又略微逆轉了這種形勢,隴右豪強當墻頭草的可能性更大。

  若漢軍能再次斷攏,則張郃征糧不易。

  “臣以為此策可也。”趙老將軍贊同馮虎斷隴之策。

  漢軍可以穿魏軍衣甲奪下郵驛,未必不能再穿著魏軍衣甲奪下街亭。

  “而且老臣以為,張郃收到曹真首級之后,未必真會下隴,仍有可能會撤回天水郡治,固守待援。

  “咱們率先奪占街亭,進可以舉軍西進,與丞相并圍張郃于天水。

  “退可以復行丞相斷隴之策,隔絕隴右與關中的糧道,再徐圖之!”

  張郃收到曹真首級后震驚失措,分兵下隴山、援長安,對漢軍來說是最理想的狀態。

  果真如此,下隴山的魏軍既無充足糧草作為后繼,士氣又低。

  而關中漢軍士氣正盛,還能以逸待勞,對付一兩萬魏軍不成問題。

  還能在渭水畔就安全實現斷攏,隨時可退回斜谷,隴右的丞相也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奪取隴右。

  但正如趙云所言,張郃未必真會下隴,仍有可能還是在隴右決戰。

  如今大漢占盡先機。

  穩妥其見,不應等張郃有了動作后再去應對,而應先發制人。

  劉禪思慮再三后頷首:

  “朕也以為奪占街亭之策可行。

  “但此策非但要快,還要穩。

  “只派幾百人去街泉亭騙城,若出現變故則可能喪師殞將,不穩。

  “街亭守軍不知多少,一旦襲奪失敗,張郃派人增援,只要守將不是馬謖,沒有一兩萬人絕對攻之不下。

  “但如今我斜水大營兵力不過三千出頭,可謂捉襟見肘。

  “既要守住渭水浮橋,隔絕隴右關中的交通。

  “還要防止郿塢魏寇出塢劫營。

  “更要看守此地兩處營寨,防止魏寇降俘與近兩萬民夫作亂。”

  劉禪說到此處沉思起來。

  沒兵可用,時間緊迫,都是問題。

  護在劉禪身后的趙廣出言:“若求穩,便只能等斜谷大軍出來了。”

  劉禪卻是搖頭:

  “斜谷大軍仍在休養生息,再奔襲隴右,未必能有一戰之力。

  “加之棧道被毀,出谷不易。

  “等他們人馬出來已是兩日之后,實在太晚了。”

  趙老將軍與關興、趙統、馮虎諸將陷入了片刻沉默。

  時間太緊。

  如果等張郃反應過來,派兵增援街亭,而張郃又不下隴山,那么就只能從陳倉道入隴右了。

  如此一來,斜水兩萬大軍便只能跟在丞相屁股后面,不能對張郃進行合圍,更不能有效斷其糧道絕其歸路。

  關興奮身請命:“陛下,臣請率二百虎賁易魏寇之甲去奪街亭!必不辱使命!”

  情勢如此。

  不能求穩,只能求快。

  然而劉禪卻是忽然想到了什么:

  “丞相文書中說,安定大豪楊條此前率五千郡勇,逐殺偽魏郡守及各縣令長,與吏民據月支、彭陽以應丞相!

  “如今我大漢已隔絕隴右交通,又斬曹真大勝一場,是否可以詔其人率部曲一并去襲奪街亭?!”

  安定不在隴右,而在隴山以左,關中正北。

  楊條舉安定郡反,則隴山四道的瓦亭、雞頭、番須三條糧道盡被其人阻斷。

  這也是丞相為何會派馬謖把守攏氐道的街泉亭,張郃為何會從攏氐道入隴右的重要因素了。

  劉禪實在不知,丞相究竟是怎么做到人還在隴右,就使得隴左安定的豪族吏民都舉郡相應的。

  但這足以說明,丞相為了這一次北伐,準備得已經不能再充分了。

  “陛下,臣愿往月支結之!”關興頓時出身請命。

  還不等劉禪思考能否同意,趙云卻已是搖起了頭:

  “陛下,如今馬謖既敗,人心難測,還是讓老臣去吧!”

  楊條如今附魏還是附漢不好說。

  但人家舉郡相應,派普通的使者去肯定不行,更別提還想帶他一起去奪街亭。

  所以必須派一位既能展現漢家對安定歸義之人的尊重,又切實能戰的得力干將。

  可派關興去冒險,趙老將軍是萬萬不能愿意的。

  劉禪也有些猶豫,身邊無兵無將可用,唯一一個舍得放去冒險的董允還在斜谷。

  一來一回最快也要一日。

  時間不等人。

  就在劉禪猶豫之時,趙統扶著那柄尚方斬馬劍站出身來:“陛下,臣愿率百人往月支結之!”

哎呦文學網    三國:王業不偏安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