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1章 賭

  斜水東岸。

  由曹叡派來傳信的幾名虎豹騎直接穿越漢寨,來到了斜水東岸曹真帥纛之下。

  其中一名領頭之人翻身下馬,大步向曹真走來,赫然是曹真熟識的騎督司馬文欽,即譙縣鄉人、老將文稷之子。

  “大將軍,兩千虎豹騎被蜀人騎兵擋在了渭北!”

  文欽與大將軍私交不錯,都是知根知底的譙人,相互間抱團取暖、聯姻提攜再正常不過。

  “怎么回事,不是讓陳倉的典農送船下來了嗎?是他誤了時辰?”

  雖然已經知曉五丈塬上是蜀人騎兵,但他仍舊疑惑,蜀騎究竟如何阻止虎豹騎渡渭。

  “沒有。”文欽搖頭,“三十余艘船都提前到了。”

  “那是怎么回事?”曹真皺眉不悅。

  “蜀騎不過四五百,便是強渡也能渡過來了吧?”

  三十余艘大小渡船,一次差不多能渡三百騎,只需箭矢對射掩護,盾甲護住馬匹船夫,如何不能強渡?

  其后一群精銳甲士在岸上捉對廝殺,又如何撐不住一兩刻鐘,等下一批虎豹騎上岸?

  對于預定戰術被破壞,曹真顯然存了問責追責之心。

  他當然也知道,預定計劃肯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阻礙,但這些阻礙不是他這個大將軍該面面俱到的。

  不然要下頭人干嘛?

  他不管困難,不管傷亡。

  他只要渡河。

  然而現在戰術已然失敗的既定事實擺在眼前,他不能不怒。

  “大將軍,那蜀騎一直埋伏在五丈塬上,待我們二百余騎渡至大半時才借著五丈塬俯沖而下。

  “咱們渡河的虎豹騎反應不及,被蜀騎搶占了渡口空間,下馬以硬弓射船,船夫或射死,或投河,船只全部順流漂走了。”

  曹真再次一皺眉,其后很快想象出了戰場的畫面。

  “如此,便是那騎督與率先登陸那批虎豹騎無能!

  “哪個廢物負責統領虎豹騎?”

  于騎督而言,居然沒有先派一兩船人馬率渡河,查探有無埋伏。

  于第一批渡河登陸的虎豹騎而言,居然沒有看出敵騎意圖,放任敵騎搶占有利位置射殺船夫。

  都是廢物!

  而另一邊,聞聽此言臉色瞬間大變的文欽趕忙兩步走到大將軍身邊,附耳對其說了些什么,引得這位大將軍頓時大駭,猛然扭頭看向郿塢方向。

  沉默不語了半晌,這位大將軍終于嘆了一氣:“那位將軍可有什么安排?”

  一直站在曹真身邊的杜襲神色驟變。

  他本就在想,這文欽到底講了什么才引得大將軍變色,此刻聽到大將軍口中的那位將軍,他如何還反應不過來?

  所謂的“那位將軍”,怕不是陛下吧?!

  岸的那邊有一個偽漢天子,難道岸的這邊今日也要有一個大魏天子?

  漢主與魏主的上一次相對,是十年前那場爭漢中的陽平之戰了。

  如今兩邊的天子又再次臨陣來爭關中?

  文欽搖頭:“那位將軍沒有安排,全聽大將軍處置。”

  曹真聽到這,總算稍稍安下心來。

  這位陛下在某些方面,真有太祖武皇帝之風。

  或者說,大魏這幾位皇帝都很任性,都很喜歡冒險。

  太祖皇帝就不說了,不知多少次差點死在戰場上。

  就是以文才著稱的文皇帝,當年也曾冒險親征孫吳。

  結果呢,被吳將高壽率五百敢死抄路夜襲。

  文帝驚逃,天子羽蓋副車為賊所獲。

  卻沒想到連文帝之子也繼承了大魏天子的冒險精神。

  離開雒陽來長安便已是兇險萬分,現在居然直接奔來前線,實在教曹真不知道說什么是好。

  好在蜀寇已經被趕到斜水對岸,不然他怕是不能安心作戰的。

  此刻的他,總算能夠體會到趙云是何感受了。

  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若天子執意親臨戰陣,奪旗指麾,他還能如何呢?

  無可奈何。

  天子政由己出可是出了名的。

  若天子反對繼續追擊,他還能不能順利“擒龍”就未可知了。

  斜水西岸。

  金吾纛旓獵獵作響。

  一身披掛的漢家天子扶劍而立,在對著斜水東岸看了許久后,肅聲對著身邊的趙廣吩咐:

  “辟疆,你派人去把麋布武他們叫回來,準備回斜谷了。”

  劉禪確實沒想到曹真如此謹慎,居然一開始就沒有追過斜水。

  看來應是已經看出了自己欲半渡而擊的意圖。

  而五丈塬上的漢騎雖然得了虎豹騎旗幟,但想來應是有什么特殊旗語,導致曹真看出了五丈塬上騎兵并非虎豹騎,才繼續按兵不動。

  否則的話,曹真就是冒著被半渡而擊的風險都會率對岸的步卒渡河過來“擒龍”。

  有一兩千虎豹騎沖陣驅逐,人數上仍舊占據大優勢的曹軍根本不怕什么半渡而擊。

  至于剛剛從郿塢方向奔赴斜水東岸的幾員騎兵,也讓劉禪明白過來,應當是被攔截在渭水北岸的虎豹騎來給曹真報信了。

  至此,所謂效韓信斬龍且,截水斷流,擊敵半渡之策,宣告破產。

  但這位漢家天子對此卻沒有太多失望。

  五丈塬上的漢騎若能把曹真騙過來半渡而擊自然最好,不能,也不影響大局。

  趙辟疆領命離去。

  “陛下…接下來是等曹賊部分渡河后掘壩,且戰且退而走,還是直接掘壩放水,從容撤回斜谷?”

  馮虎虛弱的聲音從安置在金吾纛旓下的擔架傳來。

  他雖然仍不知道天子與趙老將軍的全盤計劃究竟是什么,但此刻見天子原定的計策宣告失敗卻仍毫無慍惱之色,便明白必然還有后續計劃。

  而這后續計劃,事實上,他多少已經有些猜測了。

  倘果真如他猜測的那般,不是沒有一舉大敗曹軍的可能。

  他在箕谷斜谷屯戍五年,對彼處地貌如何,水情如何,再清楚不過。

  以有備擊無備,只要曹軍敢追,則斷無不敗之理。

  他如今唯一的猶疑,是曹軍會不會追進斜谷。

  劉禪不清楚馮虎想什么,但此刻心中猶疑卻與馮虎出奇一致。

  曹軍會不會追?

  他覺得會。

  歷史上,面對沒有吃敗仗的趙云曹真都率兵追擊。

  其意圖是什么?

  十有八九是想匯合隴右大勝的張郃,兩路合擊,直接攜勝勢與連連敗軍的漢軍爭一爭漢中。

  若真能趁此時機奪下漢中,那么曹真這一代便真有機會滅蜀。

  若無漢中,則無巴蜀。

  這是所有人的共識。

  一旦失了漢中,大漢出兵的門戶被堵死,就徹底失去了北伐的希望,屆時,輿論將直接在兩川四境引爆。

  士無戰心,人有降意,是必然之事。

  曹真肯定明白這點。

  只不過歷史上的趙云破壞了斜谷棧道,使得曹真無法繼續追擊,才沒有引發一場漢中爭奪戰。

  再結合歷史線上,幾年后的曹真不顧群臣的反對,竟也提出了子午谷奇謀,從子午谷進兵,結果遭大霖雨被困谷中一月,最終無功而返后怏怏病死的事實。

  劉禪據此判斷,曹真是真想在他這一代為曹叡滅蜀的。

  再加上自己這位在曹真眼里已經是紙上談兵的偽帝在此,他不信曹真不來。

  真若不來?

  那便輸唄。

  坦然接受失敗就是了。

  以小國敵大國,除了賭,除了冒險,沒有任何辦法。

  不然人大國憑什么輸給你?

  “等曹真虎豹騎一出現,咱們便直接掘壩而走。”

  劉禪走到擔架邊蹲下,用力握住馮虎滿是創傷血跡的手。

  這位虎將,此刻應該已經看出趙老將軍與自己的謀劃了吧?

哎呦文學網    三國:王業不偏安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