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四章 宜授都指揮使

  先登為勇,陷陣為猛。斬將搴旗,奪氣也!

  北漢前鋒主將張元徽被陣斬,騎兵沖鋒的勢頭頓時瓦解,跟在后面進攻的北漢步軍很快潰敗。

  很多時候戰爭的勝敗都具有極大的戲劇性。

  北漢軍從優勢到劣勢只在一瞬間,隨著周軍步、騎的大規模反撲,北漢的人馬紛紛掉頭逃跑。

  正所謂兵敗如山倒!

  北漢主劉崇怎么都想不通,己方明明是巨大的優勢,轉眼卻被周軍追著砍。

  直到張元徽被陣斬的消息傳回來,他才總算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劉崇已經顧不得去為自己痛失一員猛將而惋惜。

  他親自在陣前揮舞戰旗,企圖制止住北漢軍的潰退,但顯然敗局已定,任何努力都已徒勞無功。

  耶律敵祿騎在馬上觀望著戰場的局勢,他看見劉崇賣力揮舞旗幟,卻根本沒有用,不禁冷哼一聲:“劉崇已經敗了,咱們也撤吧。”

  契丹人的八千騎兵,從頭到尾就沒有動過,一直旁觀著北漢和后周兩軍廝殺。

  眼下北漢已經沒了翻盤的機會,反觀周軍卻越打越勇,耶律敵祿有點擔心自己的人馬被波及。

  這要再不早點撤出戰場,晚一會兒可能就走不掉了。

  當然,他并不是懼怕周軍,而是覺得沒必要為了一個狂妄自大的劉崇,白白折損自己麾下的契丹勇士。

  你劉崇不是要自己破敵嗎?沒打贏可就怪不得別人了!

  “將軍,咱們就這么撤了,怕是那漢主劉崇會不滿。”耶律敵祿身邊的一名契丹將領開口提醒。

  “若無我大遼的全力扶持,他劉崇早被那郭威滅了,他還敢不滿?”

  耶律敵祿不以為意,“況且這一戰劉崇還能不能活著回去猶未可知…”

  在他看來,劉崇死了未必不是好事,這廝小心思太多,明面上對遼國俯首稱侄,但背地里…呵呵。

  若劉崇就這般死了,正好扶持他那幾個廢物兒子上位,到時遼國可以更容易的掌控住北漢。

  耶律敵祿跑得很果斷,直接率領契丹騎兵撤離了戰場。

  劉崇得知后氣得牙根直癢癢,但他又拿契丹人沒辦法,只能盡力收攏殘兵往后退。

  后周諸軍自然不可能放他跑,緊追不舍的痛打落水狗,逼得劉崇一退再退。

  李奕拎著張元徽的首級站在原地,他喊得那一嗓子在這喧囂的戰場上,根本沒激起太大水花,因為太吵了很多人聽不見。

  不過這些都無所謂。

  反正他英勇無畏的表現被皇帝看在眼里就夠了…再說張元徽的腦袋還在他手里拎著呢。

  在這一刻,李奕內心有一種很微妙的感覺——

  自己這些年來夢寐以求的場景突然成真,從今天開始自己也會成為史書中有名有姓的人物。

  一切的一切如夢似幻,顯得沒有那么真實。

  但李奕知道這都是真的…在此之前他渴求著建功立業,可難免會忐忑會不安,害怕像是趙家的那事一樣,老天再次跟他開個玩笑。

  或許這一次的玩笑付出的代價會是生命。

  好在老天最終大發慈悲,沒有再作弄他了。

  想到這里,李奕環顧一圈周圍,奔騰的戰馬、勇武的健兒、震天的吶喊,后周軍的人馬前仆后繼的從他身邊越過。

  再往遠處望去,李奕的目光忽的定格在一名黑臉大漢身上。

  那漢子揮舞著一根棍棒兵器,領著一群騎兵身先士卒向前沖鋒,路過的北漢殘兵被他砍瓜切菜般橫掃一片。

  那是…趙匡胤!

  就在這時,皇帝的近衛儀仗抵達了李奕所在的位置。

  柴榮看到李奕肩膀插著箭矢,渾身浴血的狼狽模樣,當即對左右道:“快傳隨軍郎中替李押衙診治傷勢。”

  倒是沒想到柴榮竟能一口喊出李奕的姓氏和軍職。

  畢竟他才登基不久,對于禁軍中的一個小小押衙未必認識。

  想來是之前李奕一馬當先的勇武表現被柴榮看見后,他臨時問過身邊的人吧。

  李奕忙行禮道:“末將無礙!”

  別看他盔甲上沾染不少血跡,但這都是割張元徽腦袋時濺到的。

  李奕唯一受傷的地方就是肩膀上被射了一箭。

  不過這一箭穿透得不深,還有小半截箭簇露在外面,算上盔甲和衣服的厚度,頂多也就是傷到了皮肉。

  但他剛才摔得不輕,看上去還挺狼狽,搭配肩膀上插的箭,以及盔甲上的血跡,確實給人一種險死還生的感覺。

  柴榮點頭贊賞道:“朕的軍中有你這般悍不畏死的戰將,平定天下不遠矣!”

  聽皇帝都這么夸自己了,李奕自然也不能丟份,當即表忠心道:“大周興亡,匹夫有責。為陛下效死乃我等之幸!”

  “哈哈,好一個匹夫有責!”

  柴榮聞言十分高興,隨即允諾道,“你做個押衙著實屈才,嗯…宜授都指揮使!”

  這下皇帝金口玉言一開,李奕升官發財是穩了。

  要知道,都指揮使最低也是軍一級的,像趙大他爹趙弘殷就是這個級別的軍職。

  這簡直就是一步登天的節奏啊!

  壓抑住內心的激動,李奕把拎著的頭顱雙手奉上:“這是北漢馬步軍都指揮使張元徽的首級,末將替陛下把它取來了!”

  “干得好!”

  夸了一句后,柴榮又冷哼道,“此賊不過莽夫之勇,竟敢來犯我大周,落得如此下場著實活該!”

  隨即,柴榮命人將張元徽的首級在陣前掛起來示眾。

  可憐堂堂的北漢第一猛將,栽在一個籍籍無名的小校手里,死的憋屈不說,就連尸首都不得安生。

  不過他死的也并非毫無價值,起碼他的死成就了李奕,某種程度上,李奕還得要謝謝他呢…只能祝他一路走好!

  目送著皇帝的儀仗朝前而去,李奕倒是松了一口氣。

  后周軍的勝利已經是板上釘釘了,這和原本的歷史沒有什么偏差,接下來只需要追殲北漢的殘軍就行。

  基本也不會再遇到什么波折。

  而對于李奕來說,他立下的功勞已經足夠,而且體力消耗巨大,沒必要再冒險跟著部隊去追擊殘軍。

  畢竟萬一倒霉催的遇到什么“窮寇莫追”的極端情況,被敵軍的臨死反撲拉了當墊背的。

  那豈不是得不償失了嗎?

  何況現在他連實際的封賞都沒見到,得都還沒得到呢…一想到先前自己不顧后果的猛沖,差點就陷入北漢騎兵的包圍,他也不免有幾分后怕。

  戰場上什么意外情況都會發生,剛才被陣斬的張元徽就是很好的例子。

  前一刻撈了大功勞,后一秒又被直接陣斬,那不是都白搭了嗎?

  但好在李奕眼下負了傷,這是皇帝親眼見證的,之后他可以名正言順的退居二線。

  反正追擊敵軍的功勞,遠比不上他剛才陣斬敵方先鋒大將,以及護駕之功。

  沒多久。

  隨軍郎中接到皇帝的命令找了過來,李奕便老老實實的跟著郎中去處理箭傷。

  至于接下來的戰斗,就和他沒有多大關系了…

哎呦文學網    天子寧有種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