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方便自己的創作,魏明把主角的背景放在了直隸,所以當江家兄弟初登場的時候,正是第二次直奉戰爭期間。
也就是1924年,這一年江赤俠的大兒子江立中已經成親添丁,但小兒子江立民年過二十還未婚配。
而江赤俠因為對政界的腐朽感到無力而處于退休狀態,在老家含飴弄孫做富家翁,早已不負當年之銳氣。
因為江家在京城有一些生意,為了防止受到這次大戰的波及,江赤俠讓已經有了子嗣的大兒子進京護持,沒想到生性頑劣的小兒子也偷偷混進了大哥的馬隊,進了北平,且恰好趕上馮玉祥進京發動政變,全城戒備,軟禁曹錕。
在這段情節里,作家魏明重點塑造了兩兄弟的性格和處事風格,大哥沉穩陰鷙,做事狠辣果決,弟弟聰慧機敏,富有正義感。
但李編看得出來,魏明對弟弟江立民的描寫更多,應當是第一男主角。
而且魏明講故事的水平非常高效,才幾頁紙的內容,那叫一個高潮迭起,峰回路轉,一點也不拖泥帶水,看的李編根本停不下來。
而二十年代老燕京的味道也被他精煉的筆墨刻畫的絲絲入扣。
所以當深夜的時候,如果這時候有人在招待所外面瞅一眼,就能看到只有二樓的一個房間亮著燈,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位在瘋狂趕稿的作者呢。
李曉林無數次告訴自己,再看最后一頁就不看了。
算了,看完這一章就不看了。
后面又會發生什么呢,要不我把這一段情節看完吧。
然后…天亮了。
在李曉林看稿子的時候,魏明也暫停了這部的創作,因為他要考試了,而且是兩場考試。
第一場是北大圖書館學系的函授班成人高考。
以他現在的學識水平,想要考大學不難,但想要考北大清華這種級別的高校很難,但考上之后規規矩矩上四年學,這對他來講難度更大。
所以他投個機取個巧,上個函授混個文憑拉倒,以后有機會再考慮弄個研究生學位,反正中文系不少都是他的老朋友忘年交。
這場考試對魏明來說難度不大,另一場考試更簡單,是他的駕照考試。
若是一開始他就有現在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怕是考都不用考了。
函授班的成績沒有立即出來,不過駕照是當天就給了,依然是劉師傅陪他完成的考試,并領了駕照。
魏明拿著證欣喜道:“走吧,劉師傅,慶祝一下!”
這次劉師傅拒絕了,晚上要給老丈人過壽,今天是吃不上魏明的請了,只能相約改日。
雖然有了駕照,但魏明距離真正開車上路還有一定距離,不是技術上,是他沒車。
買不起啊,現在一輛魔都牌轎車要八萬塊,哪怕東方新天地生意那么好,也得明年才能買得起。
而且買得起不意味著你能買,如今私人購車的政策依然不明朗,基本只有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能輕松獲得購車資格,個體戶或者個人難如登天。
指望在內地買輛車還不如指望明年去香港的時候在那邊買一輛玩玩。
當魏明回到家的時候,許淑芬和云云姑侄倆正津津有味地盯著電視機,而電視里是一群美國大兵。
就在前兩天,一部美劇登陸央視,名叫《加里森敢死隊》,這部劇比年初那部《大西洋底來的人》可看性更強,更受觀眾喜愛。
不過每周就一集,其他時候就只有重播了,但重播也看的津津有味。
云云和小梅的新家也安置了電視機,不過因為離新天地比較遠,她都是下班后騎自行車回華僑公寓,等小梅忙完了再過來接她一起回家。
而且小梅領了這個月的分紅后也換了新摩托車,大倒爺直接從南方給他運了過來,原來那輛還給彪媽了。
這倒爺的能耐是越來越大了,魏明感覺過幾年他肯定能從海南運一批汽車過來。
完成了這兩場考試后,魏明終于見到了李曉林,不過才40多萬字,看了得有四五天,速度有些慢。
就這還是她利用晚上時間爭分奪秒看的,畢竟白天還有關于書市的工作。
“我聽新華書店的同志說,他們已經開會討論你的提議了。”李曉林道,兩人約在了文化宮外面見面,里面就是熱鬧喧囂的書市,還得熱鬧幾天呢。
魏明:“但愿能幫到他們,也幫到讀者。”
隨即李曉林開始說起了《人間正道是滄桑》。
“我從男主角江立民身上看到了很多人的影子啊,尤其是陳大將。”
魏明點點頭:“這個故事取材自我自己的家族,祖父還曾在陳大將手下搞過特勤工作,不過我祖父級別遠沒有那么高,年齡也小,為了故事的傳奇性做了這樣設計。”
“可太傳奇了,黃埔三期生,拉著101叫小老弟。”
“這方面我沒有深入寫,就提了個彪子,之后也沒有深交,不犯忌諱吧?”魏明問,他純屬玩梗。
“還好吧,看到他的時候我心里也咯噔了一下,不過他是四期生,而且以他的才華能力,想必在第四期肯定也是非常耀眼的吧。”
“確實,就連老蔣都對學生時代的他贊譽有加,而且江立民手繪地圖這個情節就是借鑒他的。”
“不過你為什么安排江立中進入黃埔三期呢。”
“因為第三期恰好就是國共分裂的時候,所以這一期犧牲了很多我方人才,也導致整體知名度不高,幾乎沒什么太有名的將領,所以我選擇了第三期,越是沒名氣,越方便我們作者進行創作,如果身邊的同學都是101、毛人鳳這樣的大名人,反而容易束手束腳。”
魏明講解了一下自己的創作思路:“包括中期讓江家兄弟進入情報領域,也是因為這方面被外界關注到的少,相關內容都還沒有解密,可以大做文章,虛虛實實寫出更多妙趣,如果寫正面戰場,身邊這個將軍,那個師長的,我怕寫不好容易犯錯誤。”
李曉林指著魏明笑道:“你啊,鬼精鬼精的,不過真沒想到你能把特勤工作寫得那么精彩,感覺隨便摘一個片段出來拍成電影都不比《保密局的槍聲》差。”
魏明心道,我畢竟是經過麥家多部大作洗禮過的,這方面的技術確實比現在的人強上不少,而且還有老魏現身說法,就是可惜沒機會跟沈醉聊一聊。
李曉林問了很多關于魏明這部內容上的問題,最后一個問題是:“我看已經寫到解放戰爭第二年了,首稿什么時候能寫完,我安排明年一月刊來得及嗎?”
魏明笑了,看來主線劇情她很滿意,不需要太大修改。
李曉林確實很滿意,雖然魏明在創作的時候使用了很多通俗的手法,讓故事可看性比他之前任何一部都要高得多,但故事的內核也非常硬,有一種閱讀史詩的磅礴大氣之感,好幾次李曉林讀著讀著都為人物的命運悲痛流淚。
最近的一次就是國軍方面江立中的大兒子在日本鬼子簽字投降前一夜意外死于一場和日軍的沖突中,哪怕江立中此時在他們的立場中是反派角色,但是看到他一邊欣喜抗日勝利,一邊心痛愛子喪命,李曉林也不免哀傷。
國內的長篇已經很久沒有這種高品質的作品出現了,哪怕比起那部百萬字長篇的《李自成》也不遑多讓,甚至優點更明顯。
當然,前提是結尾能收的好。
結尾嘛。
魏明認真思考后給出回答:“下個月我應該是可以完稿的,就是不知道一個多月的時間修稿夠不夠。”
畢竟他要自修,還要讓編輯審核,三審三校,這么長的故事,不可能一點問題沒有。
李曉林道:“你這篇預計是50萬字,不超過60萬字對吧。”
魏明點點頭,一開始想的是4050萬字,結果沒摟住。
李曉林想了想:“分兩期發表有些擠,要不這樣,分成三期來發表,1月之前你只需要完成前面20萬字左右的修改即可,記得斷的漂亮一些。”
魏明心領神會,斷章自己可是專業的,那天何成偉還稱贊他《古今大戰秦俑情》斷的北大的寧馨同學欲仙欲死,欲罷不能。
不過寧同學通過她紅姐的關系已經看過結局了,總算是爽了。
拿回了自己的備用稿,魏明先回了一趟四合院,路上還碰見了李成儒。
魏明笑著問他考得怎么樣。
“托魏老師的福,考過了!”
“恭喜啊,國內影壇又要多一位演技派了。”
李成儒笑得更開心了,完全沒聽出來這句話對他容顏的否定。
不過當跟李成儒分開后,魏明開始犯嘀咕,到時候他和霖姐上課的時候不能大嘴巴說自己買四合院的事吧?
回到華僑公寓,魏明在樓下又碰見了吳作人老先生遛彎歸來。
“小魏回來的巧,正好有個事代為轉達,省的去你家了。”
“吳老什么事啊?”
吳作人道:“月底榮寶齋要舉辦三十周年紀念活動,我代經理邀請你參加呢,你想去的話可以過去看看,到時候可能會把一些壓箱底的好東西拿出來展覽。”
魏明郁悶:展覽也不讓我買啊。
不過他疑惑的是:“怎么是三十周年啊?他們不是百年老字號嗎?”
吳老微微一笑,然后魏明就想明白了,30年前是1950年,原來是公私合營三十周年啊,也算有些意義。
問清了具體是哪天,魏明表示有時間會去的,到時候可以買一些高品質的筆墨紙硯之類的東西,回頭去魔都改稿的時候,萬一要去龔家做客,可以當做禮物。
想著雪姐,回到家,老娘告訴他,有北影廠的電話。
魏明問了一下:“男的女的啊?”
背對魏明的許淑芬微微皺眉:“女的,說是朱科長找你。”
“朱科長”自然是朱霖,兩人之前約定了暗號,如果朱霖第二天晚上有空,就給魏明打電話,以北影廠朱科長的名義,魏明就知道第二天該找霖姐姐了。
然而這個暗號第一次使用就被許淑芬破解了。
她都知道魏明跟朱霖那姑娘關系不一般,又知道朱霖在北影廠拍戲,再加上她聽過朱霖說話,所以哪怕電話聲音有些失真,她也能百分百確定,這是朱霖在找兒子,而且還是偷偷摸摸的找。
魏明“哦”了一聲,并沒有回電話,只是說明天去北影廠看看。
“估計是彪子那部戲快拍完了。”
吃完飯魏明立即把自己關在書房專心創作,許淑芬想看電視,就把聲音調到最小,還特意跑到魏明書房門口,確定聽不到才安心。
今天一晚上,第二天一個白天,魏明寫了將近一萬字,超額完成寫作計劃,晚上也能玩的開心一些。
有多開心呢?
魏明的書房里有一張書桌,是他高價買的清乾隆紫檀畫桌,是真的從故宮里流出的頂級古董,還賊特么結實。
魏明擦干凈后把霖姐放在書桌上,他腿長,站著正好。
后來他還調墨揮毫,在霖姐身上畫了一幅小雞啄米圖,以增閨中情趣。
反正這次家里有窗簾。
洗過澡后,霖姐氣急敗壞地在魏明身上輕捶了一下:“你看你,都洗不干凈了。”
魏明哈哈一笑:“沒事,反正穿著衣服也看不見,多洗兩次就洗干凈了,你聽說過人體彩繪嘛,這可是一門藝術。”
霖姐輕呸:“什么流氓藝術。”
魏明真想把四合院的《公子》拿過來給她看看,那一期上就有人體彩繪。
當兩人把自己身上的力氣都用在了對方身上后,他們又平靜地互相摟著聊了一個多小時。
現在《傷逝》男女主角已經度過了熱戀期,處于生活瑣碎期,霖姐表示她看達世常已經有些厭煩了。
感覺她像是特意說給魏明讓他寬心的,還怪貼心的。
因為成人高考規模小,又是首開,很快魏明就得知了自己的成績,通過!
大概寒假期間集中學習一段時間,然后就可以自學了。
魏平安得到消息的速度不比魏明慢,上午就跟魏明約定晚上去長征食堂吃飯慶祝,還叫上了初為人父的喬楓。
不過當魏明和楓哥到的時候,平安叔還沒到,過了半小時,他才姍姍來遲,而且還是被劉師傅開車帶過來的,正好魏明把劉師傅也留下,一并請了。
雖然是平安叔要給自己祝賀,但怎么能讓他請呢,他才幾個工資啊。
不過魏明很好奇平安叔剛剛去哪了。
劉師傅嘖嘖道:“去…魏處,這能說嗎?”
平安叔點點頭:“也不是什么不能說的,今天和王教授去了一趟海子。”
“嚯!”魏明和楓哥齊齊驚嘆,平安叔出息了啊!
“今天總設計師和一位進出口管委會的領導接見了我們,聊了聊方正的事,他們都挺關注這個事的。”
魏明還是很關注新聞的,最近看到了一個老熟人開始擔任進出口管委會的主要領導。
“叔,你說的那位領導是姓江嗎?”
“對啊。”
魏明了然了,他很想讓平安叔多跟那位走動走動,不過好像太明顯了,這才忍住閉嘴,以后應該還有機會。
要不說還得是司機知道的事多呢,喝了兩口二鍋頭后老劉又透露了周校長寫了辭職信這件事,這連平安叔都不知道。
不過想想也正常,歲數太大了,而且因為周校長總是出國出國出國,北大人戲稱他是“外事校長”,還有人打小報告說他回國帶了不少電子表牟利,把老周氣壞了。
我明明是幫忙代購,而且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我怎么就牟利了!
不過基本可以斷定,北大的周培源時代要結束了,他也基本完成了自己作為轉折時期的過渡任務,維持了穩定。
10月21日,在全國書市最后一天,魏明瞅著人不多了,又去了一趟,買了一些書,他是估摸著霖姐的喜好,準備放在團結湖的。
她因為白天要拍戲,雖然一直很向往這個書市,但卻沒機會來。
書有了,不過團結湖還缺一個合適的書架,需要自己抽空轉轉那些家具廠。
至此為期半個月的第一屆全國書市宣告結束,成果是非常可喜的,后來有媒體報道,總共接待了76萬人次的讀者,銷售圖書426萬冊,銷售額高達377萬。
而魏明、魏什么、魏狂人的多部圖書在本屆書市都有非常亮眼的表現,魏明甚至在一些小報上看到了“魏狂人”的名字,這是很少見的,畢竟通俗文學上不得臺面嘛,但魏狂人的武俠和漫畫賣的是真不錯。
而在這些報道中也有很多關于書市的照片,其中魏明和葉老臧老的合影最是廣為流傳。
有趣的是,一開始合影是四個人,后來被轉載著轉載著,就只剩三個人了,可能是版面緊張吧。
今天回到家,又有魏明電話,魏明還以為又是朱科長呢,結果老娘告訴他,是秦縣長。
秦縣長直接說了,想來燕京學大棚技術,回去搞試點驗證。
魏明第二天當即跑去四季青公社幫忙聯絡,現在大家都挺無私的,對外國人都不藏私,更別說自己人了,你敢想象農業學大寨,然后大寨不讓人學嗎。
不僅歡迎學,估計到時候訪學團還會連吃帶拿,滿載而歸。
之后又打回縣政府跟秦縣長溝通,定了一個時間。
在那之前,魏明又去了一趟榮寶齋,參加周年慶活動。
在買東西前當然要參觀,今天榮寶齋曬出了他們館藏的另一件鎮店之寶,張大千巔峰藝術作品,縱46.3厘米,橫586厘米的《華山云海圖》。
這種將近六米長的超長山水畫,張大千一共也就那么幾幅,而這副《華山云海圖》更是堪稱其中的佼佼者。
山以水為血脈,以草木為毛發,以煙云為神采。
這幅畫完美契合了這種美學理念,將華山的雄偉奇峭完美呈現在他面前。
魏明一眼就愛上了,知道他們不賣,于是跟經理說好:“如果你們想出手,一定先考慮中國人,尤其是我。”
經理也保證:“放心吧,這種級別的大作,我們也不忍心讓它漂泊海外,不過很多大畫家和收藏家也想要,張大千先生出國后再也沒有這種級別的作品了。”
魏明感慨:“畢竟他也再看不到這等奇景了,僅靠想象和回憶自然做不到這般渾然天成。”
經理見狀,于是又推銷起別的畫來。
“張大千的侄女前陣子來過,托我們賣兩幅她伯父的畫。”
“哦?”
“大千先生年事已高,今年已經81歲高齡,而且近年來身體也不好,所以她這個侄女就想帶著兒子去看望老人家,賣畫也是為了湊路費,所以需要港幣最佳。”
魏明直接好家伙,張大千在臺灣呢,你這能去得了嗎?去了還能回得來嗎?想的有點太天真了。
不過是張大千留給親人的畫,品質應該還不錯。
魏明決定看一看,第一幅也是山水圖,名叫《巫峽清秋》,畫幅87x48cm。
另一幅名叫《嬰戲圖》,137x66cm,是人物畫。
人物畫魏明更欣賞西方寫實的風格,之前他也在友誼商店看到過一幅張大千的仕女圖,不符合他的審美,就推薦給梅琳達了。
不過胖乎乎的小娃娃們非常喜慶,倒是讓魏明很喜歡,而且他的藏品里沒有這種類型的,于是有些心動。
“多少錢?”魏明問。
經理回道:“對方希望能湊5000港幣。”
魏明當即搖頭:“怎么可能。”
這兩幅確實出眾,但在魏明心里加起來也比不過《萬山紅遍》,萬山紅遍才300美刀呢。
經理笑道:“我們也知道這個價高了,所以我們打算賣了之后,不夠的我們補上,成全她的一片孝心。”
魏明:“那你補多少?”
經理想了想:“要不魏作家成全一半?”
“哇,才兩千五,港幣是吧,好便宜啊,你不要我可要了。”
一個皮膚略黑的大個子中老年出現在魏明身后,說著地道的燕京話。
魏明:你誰啊?
經理立即熱情地迎了上去:“李導演,歡迎光臨,蓬蓽生輝啊!請坐請坐。”
李導演?
哦,李黑子啊!
(今天保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