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魏明夸自己,彪子謙虛道:“哎呀,我算什么百科全書啊,跟王姑娘差得遠。”
吳教練:“王姑娘是誰,她哪個學校的?”
魏明笑:“不是哪個學校的,里的虛構人物。”
今天跟吳教練聊的還是很開心的,幾杯二鍋頭下肚,他還打算借給魏明幾本書讓他看看。
因為他家離這不遠,所以三人又跟他走了一趟,這些“武功秘籍”都是圖文并茂的,再加上彪子的真人演示,對魏明的創作很有幫助。
魏明自然千恩萬謝,表示看完了給他還回來。
等他們三人走遠,吳教練剛要回院,就感覺到身后一陣疾風襲來,他當即做出隔檔反應。
看清來人是誰后,他哈哈一笑:“好你個吳金泉,竟然搞偷襲!”
“吳教練誒,我等了你一個鐘頭呢,晚飯都沒吃。”對方笑嘻嘻道,看著比吳教練年輕幾歲。
兩人都姓吳,不過不是親戚關系,這個吳金泉其實是在航天局工作,但自幼習武,有家學傳承的,擅長螳螂拳和九節鞭。
“又是為你兒子的事吧,我說了多少遍了,太小了太小了。”
吳金泉想讓他兒子進什剎海體校學武,但今年只有五歲,都還沒上小學呢。
“學武不就得童子功嗎,他跟著我也是練,只是我教的沒你好,怕耽誤了孩子。”
吳斌想了想:“你家那小子確實有天賦,這樣吧,明年,起碼等六歲了再說吧。”
“唉,那行吧,那咱們再比劃比劃?”
吳教授打了個酒嗝“不比,我剛吃飽了…撐得。”
騎著騎著魏明彪子和柳如龍就分開了,阿龍表示會盡快把第二部分的插圖完成的,他要自己養活自己。
彪子喝了點小酒,現在還有點興奮。
他問魏明:“明哥,那你的男主角是不是就叫彪啊?”
“可以,不過他主要用外號行走江湖。”
“那外號是?”
魏明:“大丈夫!”
魏明以為《自古英雄出少年》這部電影本身品質只能算一般,最大的亮點就在于大丈夫和小媳婦這對年齡反差夫妻的設置。
大丈夫嘴賤頑劣,本事稀松,小媳婦沉默寡言,但武功高強,雖說是他媳婦兒,但卻像老娘一樣管著他,護著他。
所以這對夫妻人設是肯定要保留的,至于其他則需要再斟酌斟酌。
魏明一開始想寫這篇就是為了跟夏夢搭上線,只不過這部電影在香港的票房表現算不上多好,只有300多萬港幣,表現遠不如內地驚艷。
而且據說夏夢的青鳥出的投資更大,拿海外票房,峨眉廠出資少,拿內地收益,結果峨眉廠大賺,青鳥卻是幾乎白忙一場。
今天認識了吳彬教練,若能得到武道同行的襄助,優化動作場面,再在劇本上打磨打磨,甚至趕在《少林寺》之前推向市場,或許能有不一樣的結果。
后半夜魏明要上班,巡邏的時候都在想故事。
第二天補了一覺后,想到自己還有那么多照片沒有洗出來,魏明趕緊去校刊暗房忙活。
攝影師楊昊拿著一份《人民日報》過來。
“小魏,你又上人民日報了!”
魏明歪頭瞅了一眼,原來是人代會閉幕式的消息,照片上并沒有他,不過文章里提了一句:與會人員年齡最大的藝術家是83歲高齡的茅盾先生,年齡最小的是作家魏明,只有18歲。
占了年紀小的便宜,魏明被提了一嘴,并且和茅盾先生并列。
“嗯,很好,這份報紙我收藏了。”
楊昊:“…”
一陣無語后,楊昊又問:“這照片你怎么都是洗了兩份啊?”
“沒有啊,也有的洗了三份。”
楊昊:“…”
魏明雖然可以在這里自己操作洗照片,但也是要交錢的,不能占公家的便宜,所以楊昊只能感慨錢多燒的。
等洗完照片后,所有的照片魏明都自己留了一份,有的準備給家里郵回去。
還有的要郵給照片里的其他當事人,比如和汪陽廠長、凌子風導演的合影就郵給北影廠,和馬精武的合影就發給北電,馬識途老爺子的照片就發給川渝文聯…
這些人都是有單位的,把照片發過去,他們就不僅僅是自己的人脈,自己也成了他們的人脈,以后沒準都能用得上。
忙完這些之后差不多就到晚上了,魏明又騎車來到了平安叔家。
今天是《兒童文學》11月刊出版的日子,平安叔讓自己來他家領稿費。
《天書奇譚》三萬八千字,上篇一萬兩千字,千字六元標準,一共72塊錢。
另外曉燕嬸還帶來一個好消息。
“上影廠決定改編《沒牙的老虎》和《假如我是武松》了!”
“啊,兩個都要了?”
“嗯,就要了這兩個,可惜他們現在沒有長片計劃,要不然《天書奇譚》其實也很合適。”
魏平安幫魏明問出他心中所想:“那稿費怎么算。”
呂曉燕問魏明:“你是要自己寫劇本還是讓美影廠找人寫。”
魏平安擺擺手:“小明哪會寫劇本啊。”
魏明:“我自己寫。”
叔啊,其實寫劇本才是我的本職啊!
呂曉燕道:“我也建議你自己寫,不會可以學嘛,而且劇本的錢多啊。”
魏平安:“哦,有多多?”
然后呂曉燕講了講里面的門道,當然,她也是聽金主編說的。
現在國內是沒有版權這一說的,電影廠看中了一個原著,征求同意后就拿過去改編,有時候還能一本多吃,就像那個《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北影和八一都看上了,于是各拍一部。
至于原著作者能拿多少錢。
其實沒多少。
電影廠會給出一部電影劇本的總費用,其中2030給原著作者,5089給編劇。
而短片稿費差不多只有長片稿費的一半。
所以如果魏明不參與劇本,那就只能拿一個劇本總稿費的五分之一左右,少則一百,多則兩三百。
說實話就魏明的故事基本就是現成的本子,拿起來就能用,需要改編的地方很少,這錢要是讓別人賺了,他也太冤大頭了。
魏明又問:“那我還用去魔都嗎?”
呂曉燕道:“你先寫,寫出來讓對方看看,如果有不合適的地方可能需要你跑一趟。”
魏明點點頭,他又想起一件事:“那插圖稿費有多少啊?”
電影學院。
“柳如龍,有你的信,幫你拿回來了。”舍友指了指桌子。
柳如龍趕緊跑過去,還以為是父親或者母親的信,結果是《兒童文學》發來的。
他心頭一喜,打開信封,掏出里面的匯款單,看到上面的數字是40元!
一共選用了他8張插圖,每張計價五塊錢!
而他畫這些只用了一個星期,只要自己堅持每天畫,月入過百不成問題!
柳如龍感覺自己終于是一個有用的人了,可惜天色已晚,明天一定要買幾本《兒童文學》回來。
另一邊,為了可以預見的豐厚改編費用,魏明決定暫緩《自古英雄出少年》的開篇,先改劇本。
不過這天才寫了幾個字就被打斷了。
梅文化呼吸急促道:“明哥,你,那個,我,我本家來找你了!”
“你本家…哦,梅琳達啊。”魏明只好暫時放下紙筆,想起來了,今天說好跟她去友誼商店買東西的。
魏明道:“小梅,你車子能借來騎一騎嗎?”
梅文化:“不借,你又不是沒有。”
魏明:“但是梅琳達沒有啊,讓她騎的。”
他當即拿起抹布:“昨天在外面放了一宿,我擦擦去。”
直到梅琳達騎著自己的小飛鴿漸行漸遠,梅文化還看呢。
路上。
“你平時都是怎么出行啊?”魏明問梅琳達,“坐公交?”
梅琳達:“坐人力三輪車啊,頤和園那片挺多的。”
魏明心想,看來她還沒有窮到家。
他又問:“你準備了多少錢。”
“一千英鎊。”
嚯,兩千多刀。
“你還是蠻有錢的嘛。”魏明酸酸道。
就這些錢在京城都能買一套四合院了,雖然合人民幣也就3000多,但是對于那些想要出國的人來說,這些外匯起碼值兩萬,搞不好能弄兩套宅子。
“這是我的全部家當了,也不能都花了,回國也不知道能不能立即找到工作,我還要留一些生活呢。”
魏明問:“你打算找什么工作啊,翻譯嗎?”
“我是學文學的,所以可能去出版社找個編輯的工作。”
哦,出版社編輯啊。
魏明看梅琳達愈發秀色可餐了。
到了建國門外大街的友誼商店,因為這附近很多使館,所以路上就能看到外國人,在友誼商店進進出出的也都是老外。
有零星中國人也只能透過商店的窗戶看看里面都有啥。
哪怕是有老外帶著,中國人也是不那么容易進去的。
所以梅琳達出門之前從李愛國那里借了一身衣服,魏明早就換上了。
現在他看著可洋氣了,而且還沒進門就開始跟梅琳達用英語交流。
門衛瞅了兩人一眼,什么也沒說,就把人放進去了。
(首訂4000加更,其實沒到,但誠意必須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