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文藝》、散文、雜文、詩歌都收,詩歌當然可以,更何況魏明詩名遠揚。
他們《燕京文藝》在《二牛》文章后面給魏明做了簡介,很多讀者來信表示第一次知道,原來寫《鴨先知》的魏明和《理想》的魏明是同一個人。
如果新詩能有《理想》那樣的影響力,也不錯啊。
章德凝立即笑吟吟道:“那就太好了,11月刊的版面給你留著!”
“啊,連著上兩期,會不會不太好啊?”
“有什么不好的,陳健功就連著上了兩期,對于你們這種文壇新力量,支持力度大一些是應該的,更何況《二牛》還這么成功。”
“哦,很成功嗎?”
“當然了!”章德凝表示,“在加印之后,發行量已經和上一期齊平了,達到了18萬冊!”
“啊,這算成功嗎?”魏明問,才18萬,感覺距離《收獲》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怎么不算呢”章編道,“上一期可是特輯,都是,吸引力自然強,也是我們今年發行量最高的一期,但10月這期只有兩篇,能有這個發行量已經燒高香了,后續再加印一次那就是復刊以來的發行量第一了!”
而且她相信肯定還要再加印,因為孫犁等文壇名家紛紛對《二牛》文章,勢必會掀起一股“魏明熱”,這期《燕京文藝》在市面上依然有需求空間。
她還告訴魏明:“從讀者來信來看,八成都是討論《二牛》的,你說成功不成功!”
她拍了拍自己的書包:“寄到編輯部的信我給你帶過來了,估計你在學校也收到了一些。”
確實收到了不少,魏明暫時都有點拆不過來了,那個柜子的一層已經滿了。
“那下次可以漲價吧!”魏明提出了一個讓人開心的話題。
千字五元已經不少了,但他想要千字六,甚至千字七!
“我倒是想,不過你一個詩歌說什么漲價不漲價的有意義嗎?”章德凝撇撇嘴。
魏明拍著大腿,對哦!
“說回正題,這次還是長詩嗎?”
“你看了就知道。”魏明賣了個關子。
他飯也吃完了,于是章德凝催他回去拿稿子。
出了食堂,看看太陽,看看云朵,魏明慢悠悠的走,他心里犯愁,寫點啥呢。
“章編,你不用下來了,男生宿舍味兒沖,我去給你拿。”
魏明回到宿舍,打開空白的筆記本,想了一下,匆匆寫了幾個字。
“就你了!”隨即把紙撕下來,吹干了墨跡。
見魏明上來,章德凝滿懷期待地接過了那張紙。
就一張紙,看來不是很長啊。
結果打開之后。
怎么這么短!半張紙都不到!
標題三個字《遠和近》。
正文也就二十來個字。
一會看我一會看云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 你看云時很近)
然后就沒啦!
章編雖然不滿魏明的短,但是讀了一遍后又咂摸了一遍,誒呦,這詩有點意思啊!
說他朦朧吧,但也不是單純的說迷糊話,人與人,遠和近,好像是有些哲理在里面的。
“行吧,這次就算你交差了,下次有作品可要記得想著我們《燕京文藝》,、散文、紀實文學、詩歌,題材不限。”
“沒問題,不過這次咱就別加簡介了,我怕詩迷給我寫信。”
“那不是好事嗎?”
魏明:“我沒空回信啊,但不回吧,心里又過意不去,就很煎熬。”
“行吧,到時候編者按加一句:作者行蹤不定。”章德凝笑道。
“那可太好了,章編您慢走。”魏明松了口氣,總算對付過去了。
《遠和近》是顧城明年寫的一首詩,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本來是發表在《詩刊》上的,現在《詩刊》想要就又只能轉載了。
章德凝走后,《燕京文藝》10月刊果然又加印了兩萬冊,這期達到了20萬總發行量,比不上《收獲》《人民文學》,但卻輕松壓制了《當代》和《十月》,和廣州的《花城》相當。
而不出所料,文學評論界對《鴨先知》非常淡漠,但是對《二牛》的興趣很大,相關評論文章果然越來越多。
魏明也摘掉了“改革文學作家”的標簽,進入了更廣闊的領域。
就是很多文學分析看的魏明一頭霧水,我寫的時候也沒想那么多啊!
還有山東籍作家親自去沂蒙山區探訪事件原型并寫成紀實文學。
隨著《二牛》在文壇刮起的這股冷冽之風,越來越多的文學青年受到激勵和啟發。
鹽縣牙醫余滑從文中學到了以男人和老牛結尾很孤獨,很有意境。
湖南作家古華從這篇里總結了一個思想:活下去,像牲口一樣活下去!
高密軍人管謨業通過本文有感“九兒”這個名字很好,適合那些颯爽的奇女子。
而高考失利,正準備明年考中戲的姜聞看完這篇后對懦弱而善良的農民和被俘虜的鬼子之間可能發生的故事產生了濃厚興趣。
在這種背景下,劉振云的評論文章蹭著熱度成功過稿,拿到了千字三元的稿費,賺了六塊錢。
第一次賺到錢的劉振云當即托同學買了巧克力。
“見梅,你別不理我啊,我那天真不是那個意思…你不原諒我,那,那為了謝罪,我只能把這這吃了!”
那是…粑粑?
郭見梅嚇了一跳:“師哥你別這樣,那肯定不是真的吧…哎呀你別吃!快扔了,你…嘔嘔嘔…”
而且劉振云吃完之后還湊近讓她聞。
郭見梅這才意識到不對勁,這也不臭啊?
這時劉振云把另一塊巧克力掏出來:“逗你的,我吃的是這個巧克力,這是我用自己稿費買的,這次你吃我也吃…是不是特別甜。”
郭見梅氣鼓鼓地咬了一口:“嗯,很怪的甜,甜里還有一些苦。”
劉振云:“哦,是嗎?我這塊化了怎么不苦啊,我嘗嘗你的。”
略施小計的劉振云成功跟郭見梅吃到了同一塊巧克力,此時見梅嘴角雖黑,但耳根已經紅了。
兩人的關系也堅實地邁出了新一步,劉振云暗暗給魏明點了個贊。
而遠遠看到這一幕的趙德彪和梅文化對視一眼,只覺得自己像是一只孤獨的狗。
嘛呢嘛呢,沒見擱著巡邏的嗎,給我們整這出!
要不是學校不限制搞對象,非把你們倆抓起來不可,一個關北大,一個關清華,每年七夕才讓見一次!
到了下班時間后,兩人趕緊換下制服,跑去魏明說的英語角去交流了。
而魏明也終于完成了《天書奇譚》最后一段。
袁公被天神抓走之后,蛋生又遇到了一只白色猿猴常伴他左右,而在前文里已經暗示過袁公為白猿修煉成神,于是蛋生為它取名為“猿神”。
前兩天阿龍又來了一趟北大,并拿出了十張插圖,所以他終于可以交稿了!
現在時間有點晚,還是明天再說吧,魏明準備出去逛逛,結果出門就碰見了平安叔。
魏平安先是對侄子的《二牛》在文壇所取得的成功表示祝賀。
“我家有幾個鄰居是中文系的,幾乎都看過這篇了,還說你保持下去,必定是文壇新一代執牛耳者!”
魏明笑著擺擺手:“這我可不敢當。”
內心:除了我還能是誰,還有誰!
“哦,對了。”聊了一會兒《二牛》,平安叔掏出一份雜志給魏明。
雜志是《兒童文學》10月刊,封面是個騎驢的牧童,打開之后里面還有一張匯款單。
“這是你的稿費單,你嬸子讓我一塊帶過來了。”
這次的稿費給了40塊錢,已經達到了千字五元,對于童話作品算是高價了,這里面肯定有曉燕嬸的努力。
“替我謝謝嬸子!”
“一家人不說那個,對了,你那篇新作寫完了嗎?”平安叔突然轉折道,“哦,你嬸可不是催你啊,就是隨便打聽打聽。”
你少來,她就是催稿呢,這些編輯讀者都一樣,恨不得把我們這些作者關進小黑屋從早寫到晚,寫不完不讓吃飯,寫得慢還用鞭子抽!
魏明道:“其實今天剛寫完,還沒改錯別字呢。”
“哎呀,還改什么錯別字啊,這種小事讓編輯來做,走走走,帶上稿子跟我回家!”
到了魏平安家,看著手上厚厚一摞稿子,呂曉燕問:“這么多,寫了多久啊?”
魏明:“算上前期準備工作,得有半個月了。”
“那已經很快了啊,也不要讓自己壓力太大,如果能過稿,起碼能撐三個月呢。”隨即呂曉燕開始了閱讀。
她看到《天書奇譚》旁邊還有一個副標題“改編自《平妖傳》”,有些疑惑。
魏明解釋道:“這是明朝的一部神魔,羅貫中和馮夢龍編寫的,我從屈教授那里看的這部書。”
“哦”呂曉燕繼續看了下去。
故事從天宮上的一場蟠桃盛會開始。
看守天書的神仙袁公因為職位低微,沒有資格參加,只能繼續看守。
雖然看守了天書三千年,但他卻不知道天書上寫了什么,于是趁著玉帝不在,他偷偷打開了天書…
在呂曉燕閱讀的過程中,魏平安完成了哄孩子睡覺的工作。
等他回到客廳,就看到妻子臉上難掩激動之色。
她壓低聲音興奮道:“文學性,思想性,趣味性,都達到了全新的高度,小明,你進步太大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