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除了封爵之外,還有升官。
雖然安南皇室是被蒲開宗率領色目人所擒,但是作為最接近皇宮,并且抓了陳守度的牛富所在千戶,還是被授予了“破越先鋒”的勛章。牛富本人,也被提拔為駐安南行省的色目萬戶長。
駐安南僅僅一個萬戶,當然不夠用。畢竟,除了鎮壓安南的居心叵測之徒外,還要防備中南半島的其他國家。
現在中南半島最強大的國家,是吳哥王朝。
這個王朝此時達到了極盛,其疆域不僅包括了全部的柬埔寨,馬來半島的大部,部分的老撾,還包括后世泰國的一部。北方與大理接壤,東達占城。
因為建新都吳哥,而稱為吳哥王朝。這個王朝崇信大乘佛教,廣建佛寺,人口眾多,兵力甚強,據說光戰象就有二十萬頭。
二十萬頭戰象當然不可能是真的,不過怎么也得在一萬頭以上吧?
現在趙朔汗國十幾萬大軍云集安南,吳哥王朝當然不敢輕舉妄動。但大軍退走之后,難保吳哥王朝不會對富庶的紅河三角洲動心。
所以,趙朔決定在安南留下兩個萬戶。
另外一個萬戶的萬戶長,名叫馬塈。
此人是大宋將門出身,父兄都為大宋將領,只是沒有隨趙昀入安南,而是成為了漢軍八旗的一個千戶長。
在歷史記載中,此人面對元軍的入侵,率部據守嚴關三月,鑿馬坑斷嶺道御敵。元軍分兵夾擊后撤守靜江,馬塈射殺勸降使者。城破后,馬塈巷戰負傷被俘,不屈就義。《宋史》載其守城時百余戰不退,最終握拳殉國,所部將士亦全部投火而亡。
這次攻打安南的過程中,馬塈多次身先士卒,立功無數,不但被封了侯爵,而且被提拔為駐安南的另外一個萬戶長。
牛富和馬塈的萬戶,與趙朔汗國駐西方的那些色目萬戶不同。其中,每個萬戶中有三個千戶,是從漢軍中抽調而來。
其余的七個千戶,才由當地的蠻人以及安南簽軍中的勇士填充。
很簡單的道理,安南現在才七十萬人口,已經沒有足夠數量的合格軍士進行補充了。
趙朔決定在安南移民漢人三十萬。可以想見,以后駐安南這兩個萬戶的漢人數量都在三成以上。
另外,海軍千戶張順率領水軍勇士破壞清化港有功,被提拔為海軍正黑旗萬戶長。
張貴被提拔為海軍鑲藍旗萬戶長。
其實,光憑這兩個人立下的戰功,是不夠升萬戶長的。
不過,到了現在,海軍對帝國越來越重要了,僅僅三個海軍萬戶并不夠用。
所以,趙朔決定擴充兩個海軍萬戶。
一個萬戶常駐清化港,控制安南輻射整個中南半島。一個萬戶常駐原來三佛齊的巨港,控制馬六甲海峽,輻射整個南洋。
這次攻安南主要是陸軍出動,獲得了豐厚的戰利品。海軍主要提供后勤支持,唯二的作戰就是突襲清化港和兵圍清化城,最后還沒有參加對清化攻城戰,自然也沒獲得多少戰利品,屬于沒有多少功勞只有不少苦勞了。
趙赫決定,拿出全軍一成的戰利品,對海軍進行補償。
另外,這次組建兩個新的海軍萬戶,一大批的海軍軍官能夠升官,也可以看做是補償之一,兩萬海軍歡聲雷動。
一切安排就緒,趙赫才開始回軍。
除了出征將士外,隨趙赫回去的還有趙昀以及他的兩個宰相李宗勉和范鐘。
原來趙朔給趙昀定了KPI,每年要上交兩萬異族奴隸。后來,南宋小朝廷戰敗于安南,這個KPI肯定是完不成了。后來,趙赫帶來了趙朔新的旨意,讓他們協助趙朔汗國攻略安南后,再擇地立國。
到底讓趙昀在哪里立國,趙朔也有些拿不定主意。所以,他下旨讓趙昀北上中都,和趙昀談談之后,再做定奪。
所以,趙昀帶了兩個宰相以及一百親衛,和趙赫一起,再次進入華夏境內。
趙昀感覺,這很可能是他這輩子最后一次回到華夏了,向趙赫請了個假,往紹興一行。
紹興,就是趙昀的舅舅全大節的家鄉。
趙昀七歲時,父親趙希瓐逝世,生母全氏帶著他及弟趙與芮返回娘家。
母子三人多靠著全大節的供養,渡過了九年時光。趙昀十六歲時,宰相史彌遠命其幕僚余天錫選擇宗室繼承大宋皇位。余天錫途經紹興遇著大雨,在全大節家中避雨,于是認識了趙昀兄弟,最終趙昀登上了皇位。
完全可以說,沒有全大節那九年的供養,就沒有后來的大宋皇帝趙昀。
不僅僅趙昀難以長大的問題,而且是全大節讓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要不然,余天錫為什么沒看上其他宗室,偏偏選了趙昀?
趙昀登基之后,也投桃報李,封全大節為“太師、徐國公”,并且允諾“凡全氏男丁年滿二十,可進京為官”。
但是,全家高風亮節,拒絕了這些封賞,一直在紹興務農為生。
趙昀無奈之下,遂在村東鵲巢堰邊建造石坊,記載此事。
全大節是村里的“保正”,所以《宋史》里面,對這位趙昀的舅舅一直以“全保正”稱之。
其實,人家有名字,叫全大節,在那石坊的碑文上有著明確的記載。
不管怎么說吧,趙赫答應了趙昀的要求,派耶律鉉帶著一百甲士和趙昀一起前往紹興。
近鄉情更怯。
趙昀在紹興住了九年的時光,這里算是他半個故鄉了。
他早就從報紙上,得知了三年前那場旱災。雖然報紙的內容非常樂觀,但是趙昀覺得,如此大災,能夠不餓死一人,就稱得上空前了。自從三皇五帝以來,從未有過。
至于讓百姓們能夠吃飽,簡直太不靠譜,恐怕是那些報紙有意討朝廷歡心,進行了美化。
如今那場大災才過去三年,也不知故鄉恢復過來沒有?舅舅一家的生活,究竟怎么樣了?那些少年時的玩伴呢?
原本趙昀當了皇帝以后,當然記得舅舅的好處。但是,那些玩伴,就都拋到九霄云外了。
如今他經歷了那么多事,心態早已經和之前不同,對之前的玩伴越發珍惜起來,盼著他們能夠過好。
不過,等他真到了他的“第二故鄉”,也就是紹興府山陰縣虹橋里沙港口村時,發現完全是他多慮了。
趙昀來到沙港口村外,全村男女老幼齊齊前來相迎。
畢竟,趙昀是這個小村莊里走出的最大的人物了。而且,拋開他曾經是大宋皇帝不說,還是趙朔親封的“宋王”。
趙昀發現,這些男女老幼并無多少瘦弱之人,面有紅光,聲音洪亮,很顯然長期的營養水平是不錯的。
他們大都穿著干凈整潔的棉布衣裳,還有一些穿著綢緞,看來整體生活水平也相當可以。
進入村里之后,更不得了。
紹興是南宋數得著的富庶之地,但在趙昀的記憶中,全村僅僅有一半的房子是磚瓦房,另外一半是茅草土坯房。
但是現在,已經大多數換成了磚瓦房。那些土坯房似乎無人居住,已經搬走。
趙昀花錢,請鄉親們吃了一頓大餐。經過交談,趙昀知道,三年前那場大災,大家還真沒挨餓,更是震驚不已。
當夜晚間,為了歡迎趙昀,全大節家從廳房里到院落中,一連點了八盞煤油燈,將全家照的甚亮。
直到二更天,鄉親們才逐漸散去。
家人們也回屋休息,客廳內只剩下了趙昀和他的舅舅全大節。甥舅二人這才來得及說幾句體己話。
趙昀道:“自從南下以來,我一直擔心舅舅一家的安危。如今,舅舅一家安然無恙,我也就放心了。”
全大節道:“王上仁德啊!不但沒有絲毫難為我們全家,還繼續讓我做這個保正。改朝換代,我這一家,還真沒受什么影響。”
全大節沒去臨安當官,但趙昀賞賜的錢財,總不可能迂腐地不要。所以,他本來就是個富家翁。
沒受什么影響,已經是最大的幸福了。
趙昀道:“鄉親們的日子,似乎比前朝好上不少?”
全大節點頭道:“那是自然。王上均分了田地,那些之前地少的人家,不就日子好過多了?地多的雖說吃了些虧,但是,這年月,又不是只有土里刨食一條路。”
“婦人們可以進城,在紡紗工坊做工,一個月就有一兩銀子的收入。以前,哪有這種好事?男人們的出路就太多了。你知道,現在雇一個普通男工,要多少錢嗎?”
趙昀試探著問道:“一兩五?”
全大節搖頭道:“一兩五誰干啊?起碼得二兩!”
“這么多?為什么?”
“我不是說嗎?男人的出路太多了。不說那些加入八旗軍,或者科舉得官什么的,那是祖墳上冒了青煙。就說一個普通的男人,家里窮娶不上老婆,人家可以移民去外地,當人上人啊!”
“官府給分當地無主的房子,發耕牛,發一百畝地,甚至發女奴。人家何必留在本地受窮?”
“另外,男人但凡有點長處的,都可以應那些爵爺聘用,到他們的封地去。那些爵爺的封地,缺兵丁、缺監工、缺木匠、缺鐵匠…簡直什么都缺。又地處偏遠,沒有三兩銀子一個月,誰愿意給他干?”
“要往那些爵爺的封地里面運輸物資,把封地的出產運出來,又需要船只運輸。遠洋的水手更是缺人得很。”
“你想想,這里需要人,那里也需要人,不給夠工錢,工坊里能招到足夠的人手嗎?”
“這三年來,江南連年大豐收。南洋那地方也不講理,糧食一年三熟,號稱一年種稻三年生金,一船船的糧食往江南運。江南人的人再多,也吃不了這么多糧食啊,糧價越來越低。”
頓了頓,他總結道:“所以啊,現在糧價是越來越便宜。雖然工人的工錢高,但工坊越開越多競爭厲害著呢,而且他們用了不少新機器產量也高,物價也漲不起來。騾馬牛也越來越不值錢…”
趙昀道:“這個我知道,安南養牛的成本太低了。我們擄獲的不少耕牛,就是賣到了華夏。”
全大節道:“現在,真是除了人越來越貴…不對,那些安南女奴也挺便宜的。總而言之,除了漢人越來越尊貴,就沒有不便宜的。再加上少了之前那些苛捐雜稅…呃…”
他話剛出口,就意識到不對了。眼前這趙昀,正是南宋那些苛捐雜稅的罪魁禍首之一。
趙昀當然注意到了舅舅的尷尬,趕緊道:“先前我為皇帝時,對百姓的確不好,舅舅盡管教訓。”
“那也不全是你的錯。”
全大節嘆了口氣,道:“你知道,之前我為什么沒有入臨安為官嗎?”
“當然是舅舅淡泊名利。”
“什么淡泊名利?我沒那么清高!”全大節苦笑著搖了搖頭,道:“現在你也不是大宋皇帝了,我也不瞞著你了。當時,我就覺啊,你是我看著長起來的,你的本事,別人不清楚,我能不知道?”
“朝廷內有奸佞史彌遠把持朝政,外有金國的威脅,你能坐穩這個帝位嗎?你舅舅我膽子既小,又沒什么能耐輔佐你,還是老老實實待在村里為好。不給你添亂,就是我對你最大的支持了。“
趙昀道:“舅舅的意思是,我德才淺薄,治理不好大宋。您說的對!王上全領江南還不足十年,就如此興旺。我為宋皇十余年,卻毫無建樹。我實在是對不起江南百姓!”
“你也不必妄自菲薄。”
全大節道:“這人經歷的多了,也就成長起來了。我看報紙上說,這次平定安南,你手下的大軍也頗有功勞?”
趙昀道:“王上用八旗軍改編了宋軍。現在我手下三個萬戶的戰力,縱然不如我八旗軍,也相差不遠了。這次王上招我入京,是要和我商議在哪里建國,延續大宋國祚。我已經想好了,哪里最能為華夏立功,我就去哪里。”
“那就好。”
全大節站起來,輕輕拍了拍趙昀的肩膀,道:“看來,這么多年過去,你長進了不少。來日,你為華夏立功,我這個做舅舅的也與有榮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