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間,就到了一二四二年的五月。
在這半年的時間中,安南北部山區,已經被宋軍肅清。原本八十萬蠻人,現在有二十三萬被編戶齊民。
還有三四萬蠻人,逃入了深山中。拿著《安南私掠證》的華夏冒險隊,進入了原始森林中,狩獵著這些蠻人。
現在趙朔汗國的那些爵爺們,在南洋有著廣大的種植園,正需要這些蠻人奴隸的補充。一個身材高大健壯的蠻奴,能賣三十兩銀子。
那些賣不出價錢的,則就地斬殺,將他們的頭皮賣給朝廷。
宋軍實力在迅速增強,他們的三個萬戶,當初接受趙朔汗國整編時,總人數是兩萬三千人。就算加上漢軍給他們補充的三個千戶,也有兩個萬戶是不滿編的。
但到了現在,加上歸附宋軍的蠻人勇士,經過戰爭洗禮的宋國出色少年,已經達到了滿編。
再加上那三個漢軍千戶,每個宋軍萬戶達到了一萬一千人。
其他收獲也非常大。
五萬最恭順的蠻人,被遷徙出了北部山區,去紅河三角洲地區屯田。
這些蠻人本來就是稻耕民族,只是之前打不過安南人,才被安南人從紅河三角洲地區趕到了山區。
他們在紅河三角洲地區種田能貢獻的糧食,可比山區多太多了。
對于能回到紅河三角洲地去種田,這些蠻人當然對華夏人感恩戴德。
他們更是明白,如果華夏人能滅了安南,他們以后才能在這里長久種田。
如果安南最終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他們不僅保不住這些田地,還要身死族滅。
其次,就是耕牛了。
準確地說,是水牛。
安南氣候濕熱,降雨量豐沛,多山林湖澤,養水牛的成本比江南地區不知低了多少倍。
那些蠻人就用了大量的水牛耕田。
這一下子蠻人減少了近七成的人口,有大量的水牛落入了宋軍的手中。
這些水牛就為宋國的老弱婦孺耕作,提供了寶貴的畜力。
當然了,種田的主力,還是那些府兵。跟隨趙赫入安南的總共有七萬府兵,其中四萬在安南屯田,還有三萬在運輸糧草、
三萬人當然不太夠用,但這不是還有著昌江以北歸順的那些安南人嗎?
他們的男女老幼都被動員起來,為漢軍服徭役,做著各種輔助工作。
在府兵的監督下運輸后勤物資,只是其中之一。
最后,就是女人了。
宋國掃蕩安南北部山區,總共俘獲了十二萬左右的蠻人女人。自己留了兩萬,其中十萬獻給了趙朔汗國。
連同漢軍在北部地區攻城略地擄掠的安南女人在內,趙赫手中的女俘達到了十六萬。
為了穩定府兵的軍心,干脆每人發了一個,讓他們安心種田。如果覺得不過癮,還可以花五兩銀子再買一個。
有田有牛有女人,種出的糧食還按照三倍的價格出售,府兵們種田的熱情非常高。
除了整編宋軍的那三個漢軍千戶之外,趙朔汗國的大軍并沒有參與對安南北部的掃蕩。
但他們在這半年內也沒閑著,主要做了五件事。
其一,海軍三個萬戶,除了向安南海東路運糧之外,還派出大船在白藤江口,乃至于安南南部地區的各大港口外耀武揚威,牽制著安南的兵力,讓他們不敢有任何松懈。
其二,組織安南降人,在富良江支流中打造船只。并且試探性向南岸進攻,一副隨時要大舉進攻,渡過富良江的架勢,讓對岸的安南軍隨時保持最高戒備,寢食難安。
其三,選擇地勢高、干燥、靠近干凈水源的地方,修建堅固的營壘。既防止瘟疫的滋生,又能防止安南雨季來臨后,被洪水沖擊。并且修建了專門的“病營”,以備將得了瘟疫的人,和健康士兵分開,預防瘟疫規模的擴大。
這種修建營壘的工作,照樣是驅趕歸順的安南人完成。
沉重的勞役,進一步消耗著安南的人口。
對了,還有大象。
安南本身的戰象并不多,全國也就一百二三十頭。但是,用于勞役的大象就有四五百頭了。
漢軍占領安南富良江以北的地區,得到了一百多頭大象。這些大象運輸木材和石料,讓漢軍常營寨修建的更為順利。
其四,下發《安南防疫手冊》,并且一絲不茍地執行。
比如清除營地附近的水坑防止蚊蟲孳生,比如用艾草防蚊,比如飯前便后要洗手,比如嚴禁喝生水必須將水煮開再飲用,比如發現病患迅速報告…
所謂瘟疫,不就是細菌和病毒嗎?
漢軍主要駐扎地帶是富良江北岸,早就是人類開發的熟土了。再加上嚴格的防疫措施,安南所謂恐怖的瘟疫又能拿漢軍怎么樣?
其五,積儲大量的藥草,用當地蠻醫、安南醫匠,漢地來的醫生,組成一支醫療隊伍,對雨季的瘟疫做充足的準備。
總而言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等著安南雨季的到來了。
當然了,雨季來臨,也意味著稻田可以收割的季節。
五月十九,富良江北岸,嘉林縣。
雨過天晴,天空澄澈如洗,幾縷薄云如絮,炙熱的陽光重新傾瀉下來。
一望無際的稻田里,積水未退,映照著天光。原本在雨季中奄奄一息的稻禾,此刻挺直了腰桿,飽含水分的稻穗愈發飽滿,透出片片金黃。
“多好的稻子啊!這一畝地怕是能產三石多的糧食啊,比我老家那些田地強太多了!”
鄭五頭上戴著斗笠,手中拿著鐮刀,帶著在安南新納的兩個小妾,和一戶安南人,在稻田中發出了一聲由衷地輕嘆。
他是一個來自福建的府兵,今年三十二歲,正值壯年。
福建以山地丘陵地形為主,平原面積狹小,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
即便實行了均田制,鄭五全家在福建也只有五十畝薄田而已。
父母、妻子、三個孩子…他又沒有門路和海貿搭上關系,日子過得并不寬裕。這還算好的,他有一定的武藝,當上了府兵,免了全家的田地租稅,比尋常農家強多了。
這次,趙朔征召府兵入安南,鄭五也被征召了。
他原本以為,一直要他運輸后勤物資,必要的時候上戰場呢。沒想到,竟然是讓他干老本行——種田。
剛開始,鄭五還有些不樂意。
不過,當聽說,朝廷分給他一百畝上好的水田,兩頭水牛,非但不用繳納田地賦稅,而且朝廷要以三倍的價格收他多余的糧食時,他的眼睛簡直能放出光來!
當聽說,還有一戶安南的三口之家分到他的手下幫他種田,只用管飯,連人手不足的問題都解決了,他就更高興了。
在福建,他一年根本就沒有多少結余。但是,在這里,一百畝上好的水田,還三倍賣剩糧,他能有多少結余?恐怕相當于在本地幾十年的!
還白給兩頭水牛,在福建他才只有一頭牛。
房屋農具都是現成的,安南人堅壁清野太過匆忙,有的是留下來的房屋和農具。
同樣是種田,在福建和安南種田,簡直是一個天一個地。
鄭五覺得自己實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簡直當場就要喊出“王上萬歲、世子千歲”。
然而,事實證明,他眼皮子太淺了。
后來,世子為了讓他安心種田,還賜下了一個蠻女給他暖被窩。
這蠻女剛剛長成,清秀得很,還未經人事。
鄭五沒想到,自己三十多歲了,還能再做新郎,簡直做夢都要笑醒。
而且,這蠻女溫順聽話,伺候地他熨熨帖帖,干活也是一把好手。
后來,他干脆又拿出五兩銀子,再買了一個蠻女。
只是這些蠻女并不讓挑,分到哪個算哪個。這回買回來的蠻女都快三十了,有過男人,模樣也不如上次的好看,他有些不滿意。
但仔細想想,鄭五都要被自己氣笑了。
有什么不滿意的?
他自己都三十多了,還嫌人家二十八歲的?再說了,這個蠻女比上次的蠻女力氣大上不少,在田地里是一把好手。
這才到安南幾天啊,就有了兩個小妾。再不滿意,那可真是人心不蛇吞象了。
他帶著兩個女人,兩頭牛,和那戶安南人,努力伺候著那一百畝的水田。
如今,最先娶的那個蠻女,已經小腹微隆,身懷有孕。他的一百畝水田,也到了豐收的季節。
必須要快!
安南的雨季和早稻豐收季節是重迭的,趁著天晴的時分,把這些稻谷收割晾干,才算入袋為安。
“開始吧!”
鄭五和兩個女人,和那戶安南人,戴著斗笠,搶收著稻子。
勞累了大半天,天色已晚,回到了家里。
在稻田中,當然鄭五是主要勞力,這種農業活動女人遠不如男人好用。
但回到家里,兩個蠻女就把家務承包了,一個喂牲口,一個準備今天的晚飯。
因為今天是重體力勞動,特意燉了一只雞。
還有他們自釀的米酒,以及白米飯,和一些野菜,鄭五吃的非常愜意。
一個蠻女懷孕了,另外一個蠻女可沒有。
吃過了晚飯以后,鄭五恢復了一些力氣,狠狠折騰了一番,才心滿意足地準備休息。
“真好啊!感謝王上,感謝世子!想不到,我鄭五這輩子,能過上這么好的日子!
“這安南在富良江三角洲地區,真是塊風水寶地啊,如果這戰爭打個十年八年的,我光在安南種田,也能狠狠的發一筆。”
“可惜,不可能打上十年八年的,聽那些八旗軍說,最多也就是兩三年。不過,兩三年也是筆相當不錯的收入啊!”
“而且,占領了安南之后,我完全可以申請移民到安南來!即便正常價格賣糧食,收入都非常可觀。還有憑我的身份,移民安南,應該能當上一個小吏。”
“嗯,小吏當著,一妻兩妾伺候著,這小日子可有多美?”
“至于瘟疫?按照王上的《安南防疫手冊》嚴格執行不就行了?現在,朝廷連安南最恐怖的瘧疾就都解決了,聽說是用什么青蒿素,一治一個準。”
“安南濕熱再可怕,能有窮可怕?以后,我們家就在安南開枝散葉了!”
鄭五暗暗想著,帶著笑容沉沉睡去。
與此同時,富良江南岸的,一個安南軍營地的一座竹樓中。
“開飯時間這么晚,還這么少?”
“這米飯還是半生不熟的!”
“不是說今年豐收了嗎?怎么我們的供應反而少了?”
“呸!不知哪個該死的,克扣了我們的糧食!有奸臣啊!”
今日的米飯剛剛發放完畢,竹樓里面的安南軍士們就紛紛抱怨起來。
只有米飯也就罷了,而且只有之前的七成,根本就吃不飽。吃不飽也就罷了,還半生不熟,難以下咽,
另外,隨著雨集來臨,這么多人聚集,已經有人得了瘟疫,他們的心情相當不好,更加重了不滿的情緒。
“行了,都少說兩句。”
這二十多個軍士的隊正交阮明,趕緊安撫人心。
他高聲道:“沒人克扣咱們的糧食。但是,這么多人在江邊駐防,還能剩下有多少人種田?”
“今年的雨季來得又早,我們沒有積儲足夠的干柴,柴火得省著些用,能把米飯做成這樣,就不錯了,都少發些牢騷吧。”
有人道:“照你這么說,以后我們的供應就這么少?還得時常吃半生不熟的米飯?”
“呃…恐怕是這樣。但是,大家不要太過擔心,這種情況,持續不了多久。”
阮明道:“我們難!漢軍肯定更難!我們堅壁清野,有多少安南人給他們種田?繳納賦稅?我們的供應少,他們肯定更少!我們吃不飽,他們肯定更餓!”
“還有,雨季已經來了,氣候更加濕熱,蚊蟲越發滋生。我們都有人得了瘟疫了,何況漢軍?”
“大家再堅持一兩個月就好!那時候,漢軍挨餓久了,又瘟疫多發,恐怕得死一半人。剩下的一半人,也有很多人拿不動刀槍。到了那時候,我們就全軍反擊!”
“到了那時候,我們不僅要收復國土,還要到華夏境內狠狠搶掠一翻!華夏多富庶啊!那里的財帛女子,任我們去取!每個人都能發大財!你們都是安南保家衛國的英雄,這都是你們應得的!”
阮明的話語,迅速鼓舞起了這些安南人的士氣。
“對!我們困難,漢軍更困難!”
“讓饑餓和瘟疫,替我們擊敗他們!”
“殺入華夏,狠狠搶上一把!”
“把華夏的廣南西路,全部占了!”
“趙朔六個兒子在此,至少俘虜他兩個,讓他拿財帛女子甚至土地來贖啊!哈哈!”
眾安南士卒們議論紛紛,連口中半生不熟的米飯似乎都更加香甜了,憧憬著反攻之后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