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后,趙朔走下高臺,改為由軍法官抹赤別都溫主持,為戰死將士和駐守在遠方的將士發放財物。
當然了,這些戰死或者駐守遠方的戰士,指的是草原戰士。漢軍八旗的家眷分駐撫、昌、桓三州,以及河北、山東。趙朔不可能讓他們的家眷遠行千里以上,到哈爾喀貴城來。
由于大量使用簽軍,草原戰士戰死的并不多,總共三百二十二人。
駐守在外的草原戰士,也就是兩千三百飛鷹軍以及捷列克河谷的一個千人隊,總共三千三百人。
對于戰死草原戰士的家眷,抹赤別都溫在高臺上擺下十張桌子,每張桌子上立好一塊牌子,牌子上分別寫下趙朔麾下十個千戶長的名字。每張桌子由一個五人的軍法小組負責,為該千戶戰死的草原戰士的家眷發放戰利品和撫恤。
對于飛鷹軍戰士的家眷以及捷烈克河谷戰士的家眷,則是發放戰士們送回來的財物。
抹赤別都溫把他們按照原本百戶的劃分,分成了三十三隊。三十三個軍法小組,在高臺下發放戰士們委托帶回來的財物和書信。不但發放,還要家眷們簽下回執,證明收到了哪些東西。
整個過程有條不紊,不到天黑就發放完畢。
接下來,就是一場盛大的慶功宴。
這場慶功宴在三天前就開始準備了,殺了一千頭牛,三千只羊,以及一千匹老馬。這些肉食不但或者燒烤或者燉煮,而且加了從波斯諸地擄掠回來的香料。
孜然和胡椒是必放的。
這兩種香料雖然已經通過中西方貿易,在華夏出現了,不過價格太過昂貴。尤其是胡椒,價格堪比黃金。草原人生活儉樸,可不會花大價錢買這些香料。
現在孜然和胡椒被毫不吝嗇地放入肉食里面,讓草原的百姓們通過口舌,品嘗品嘗戰士們征戰的成果,體會體會異域風味。
有的煮肉大鍋里面還放入了波斯特產的藏紅花,雖然香味頗足,但特意囑咐懷孕的婦人和受傷的人不要食用。
酒水既有草原傳統的馬奶酒,又有趙朔工坊內產的醴酒。現在趙朔的工坊里面已經開發出了各種酒類,但最對草原人胃口的還是四十二度醴酒。
所有肉食和酒,對草原人、趙朔體系內的工匠及其家屬是完全免費的。
哈爾喀貴城內的商人們和他們的家屬,每人只要交一百文就可以參與,放開吃喝。
也就是收個成本價了。
但很多商人和伙計們,這時候顧不得什么吃喝。
現在正是做生意的好時候。
最普通的將士手中都有價值五百兩銀子的財物。那些戰死將士的家屬手里,只會更多。
手里有了錢,不就有消費的沖動了嗎?
小孩子的玩具,婦女的胭脂水粉,日常的家用器物,都大受歡迎。此時不做生意,更待何時?
一時間,哈爾喀貴城外酒肉飄香,男人們的猜拳行令聲,孩子們的玩鬧聲,婦人們的笑語歡聲和歌聲,商人們的叫賣聲,連成了一片,簡直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趙朔和他的妻子、孩子們不在現場。
太陽還沒落山時,他們已經回了駙馬府。
趙朔西征之前有五子二女。
現在,他已經有了六個兒子四個女兒,總共十個子女。
其中,魯速丹女王給趙朔生的兒子取名趙慕,現在才三個月,已經隨魯速丹回巴格拉季昂尼國了。
華箏給趙朔生了兩個兒子:趙朔的長子孛兒只斤趙赫,今年十四歲。趙朔的第五子趙玹,今年五歲。
蘇娜給趙朔生了一兒一女:趙朔的次子趙衍今年七歲,長女趙螢今年六歲。
忽蘭也給趙朔生了一兒一女:趙朔的第三子趙弈今年六歲,次女趙雪今年五歲。
阿麗婭給趙朔生了一個兒子:趙朔的第四子趙聿,今年五歲。
完顏寧迦在趙朔出征前已經身懷有孕,在趙朔西征后生了個女兒,起名趙珂,現在才三歲多不滿四歲。
這幾個孩子,長子趙赫和趙朔是非常親近的。
他今年十四歲,卻已經長得只比趙朔矮兩寸。蒙古人特有的高顴骨被漢人血統柔化,鼻梁則完全隨了趙朔,高挺筆直,宛如刀削般棱角分明。臉頰線條流暢,帶著少年特有的清瘦,卻不失力量感,顴骨雖柔和卻依舊挺拔,承接了蒙古血統的影子。他的嘴唇薄而分明,下頜線條硬朗,勾勒出俊朗英武的輪廓。
這些年趙赫留在呼倫貝爾大草原,和擅跑的阿爾塔納學習騎術、箭術、武藝以及兵法。
兵法看兵書是學不好的,阿爾塔納也從沒學過什么兵書,甚至根本就看不懂兵書。
但他實戰強啊!
阿爾塔納讓趙赫在軍營中學習,看看將士們是如何生活的,整個軍營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阿爾塔納甚至和趙赫一人指揮五百人,進行戰斗。雙方的戰士拿著去了箭頭的長箭、包著棉布的木矛和木刀對戰,看誰的兵馬能夠得勝。
有的時候,阿爾塔納還會帶著趙赫縱馬奔馳,來到山川河流的所在,告訴趙赫遇到這種地形該如何排兵布陣。
如果忽然刮起狂風,順風怎么辦?逆風又如何應對?
如果忽然天降暴雨或者暴雪,又該如何?
到了現在,趙赫除了缺少實戰以外,做一個蒙古百戶已經毫無問題。
趙赫還和陸子步學一些文化方面的課程。
蒙古文和漢文是一定要精通的,四書五經就不必學了。但是,歷史是要學的,常見的成語典故也是要掌握的。山川地理方面的學問,也要學習。
趙赫的這些學習內容以及學習進度,已經在這數年的來往書信中說過了。
趙朔在回信中,也說些他征戰的經過以及西方的風土人情。
所以,趙朔雖然和趙赫分離了四年,但父子二人之間的感情并沒有絲毫變淡。
但其他子女,都是還沒記事時就和趙朔分開了,趙珂甚至從沒見過趙朔的面兒。
所以,初見面時都有些生疏。
不過,經過白天一段時間的相處,他們已經“阿布”“阿布”的叫個不停。
回到駙馬府后,趙朔開始發禮物。
他繳獲的戰利品太多了,光珠寶都有三百多箱。
趙朔干脆讓蘇娜、忽蘭、阿麗婭、完顏寧迦、以及趙朔帶回來的拜占庭公主瑪利亞開盲盒。
趙朔命人取了二十個裝滿珠寶的箱子來,讓她們每個人隨便選一箱。華箏就不用選了,所有財物既是趙朔的又是華箏的,華箏是自己用也好,是用來賞人也好,自己做主即可。
幾個孩子,趙朔都準備了禮物。
他送給長子趙赫的,是花剌子模蘇丹摩訶末的寶馬。這匹馬額間嵌著新月狀白斑,銀鬃如瀑布垂落,高達四尺七寸,神駿異常。非但如此,摩訶末還為這匹馬配上了華美的鞍具,連馬鞭都用金絲裝飾。
送給次子趙衍的,是阿哲兒拜占國國王月即伯的鑲金彎刀,刀柄上用鑲嵌的綠松石拼成了阿拉伯文“勝利者之刃“。
送給長女趙螢的,是一套彩繪的《列王紀》羊皮卷。這時代西方沒有印刷術,這套羊皮卷的插圖是波斯最高明的畫家親手所繪,各種人物和動物都栩栩如生。
趙朔發完了禮物,一家人開始吃晚飯。
為了給趙朔接風洗塵,今天的晚餐非常豐盛。
主菜名叫“烏察”,選用二歲羯羊的羊背子,用特制烤爐慢火熏烤六小時,當真是外皮焦脆如琥珀,內里脂香沁骨。
配菜有手把羊肉,血腸,玉脂奶豆腐,沙蔥鹿柳,水煮牛肉等蒙古常見的美食。
喝的酒則是趙朔帶回來的上等波斯葡萄酒。
這種葡萄酒叫做“薩珊紫玉”,是一個波斯富商獻給趙朔的。因為加入了沙棘汁用特殊的辦法釀造而成,不僅呈現出特殊的風味,而且表面上呈現出淡淡的金色光澤。
趙朔比較喜歡這種酒的口感,這次還喝這種酒。女人和孩子們就不喝酒了,喝的是熱氣騰騰的奶茶。
吃罷了晚飯,趙朔給家人們講起了西征的種種故事,一路上不同的風土人情和風景。小家伙們聽的一愣一愣的,趙衍連說父親下次出征一定要帶上他,他已經七歲了,能夠騎小馬射弓箭了。
趙弈、趙聿年紀還小,但眼中也充滿了向往之色。
趙赫倒是非常鎮定。
因為趙朔已經在來往的書信中,和他說過這些事了。
而且,他知道,如果有下次西征的話,不帶上誰也會帶上自己。
事實上,趙朔在這次西征前,已經給趙赫交代過了,如果察合臺的兒子木阿禿干招呼他去花剌子模前線,千萬不要去。下次出征,趙朔一定會帶著他。
因為實在是太晦氣了。
在歷史記載中,木阿禿干帶著鐵木真幾個十歲以上的孫子,去了花剌子模。結果,木阿禿干在攻打范延堡的戰斗中戰死。鐵木真一怒之下,不但屠了整個范延堡,而且下令此城不取一分財物,不留一個活物,將范延堡變成了一片廢墟。
趙朔可不希望趙赫沾染了木阿禿干的霉運。
萬一趙赫出了什么意外,趙朔和華箏還不得心疼死?
果然,就在去年,木阿禿干招呼術赤的長子斡兒答、趙朔的長子趙赫、察合臺的兒子貴由、闊端、闊出,一起去花辣子模。趙赫堅決不肯去,他在小兄弟們間人緣頗好,連帶著其他人也產生了猶豫。
最后,這場木阿禿干組織的西行沒有成功。
從某種意義上說,也算救了木阿禿干一命。
趙赫雖然不知道這番前因后果,卻確實得了趙朔的允諾,所以現在非常淡定。
一直說到二更天,女人和孩子們才去休息,屋內只剩下了趙朔和華箏二人。
夫妻兩個分別多年,自然溫存整夜,不消多說。
與此同時,河北河間府肅寧縣李家莊內,卻依舊燈火通明。
“花剌子模的打耳班城,保準你們這輩子都沒見過!左邊是高山,右邊是里海,那城墻全是石頭筑成的,比咱們的肅寧縣城城墻起碼高上兩倍!那城里面,還有七丈高的碉堡,比肅寧縣的城墻要高上至少三倍!”
“什么?里海你們不知道有多大?嗯,這么說吧,南北走向要超過一千二百里。有人去過白洋淀吧?十個白洋淀,也比不過一個里海。那里海里面的水是咸的,藍汪汪一大片,站在打耳班的碉樓上都看不到盡頭!”
“我們還到處一處叫黑海的地方,那個海不但比里海還要大,而且非常邪門。表面上看海水非常清,但是坐在船上往下面看,海底漆黑一片,所以叫黑海。”
“高加索山那個高哦!在山谷里面還是夏天,但是山頂上就是冬天了,上面都結著冰。要不是我們打破了打耳班城,從山谷行軍,根本就不可能翻過高加索山!”
這李家莊是漢軍鑲黃旗的駐地。
一個叫李鐵柱的漢軍,正在吐沫橫飛,向著他家的佃戶以及孩子們,講著西征路上的所見所聞。
什么高加索山?哪個里海、黑海?
還有那巍峨雄壯的異域堅城?
別說現場的這些佃戶和孩子了,就是華夏最有見識的讀書人,也完全不了解情況啊!
此刻的他們,一個個眼珠子都直了,看向李鐵柱的目光中,充滿了崇敬之色,把李鐵柱當成了了不得的大人物。
李鐵柱分外享受這種感覺,吐沫橫飛,一直到現在,都絲毫不覺困意。
忽然,有人打斷道:“別光說故事啊!李大哥這次西征,到底得了多大的好處,給我們看一看,也好長長見識。”
“那你們可得先準備好啊!別我一拿出來,就嚇死你們了!”
李鐵柱正想顯擺呢,這人的話語,整好給了他機會。
說話間,他回屋扛著一個巨大的木箱,邁著沉重的腳步走了出來,道:“你們都看看吧!”
他將那箱子一倒,里面的物事全部被倒了出來。
黃的是金子!
白的是銀子!
還有四匹精美的絲織品!這玩意兒不是什么華夏常見的綾羅綢緞,但是材料柔軟光滑,上面還繪著精美的、充滿異域風情的圖案,一看就價值不菲,是莊戶人一輩子都用不上的好東西。
還有幾顆閃耀著璀璨光芒的紅寶石滾落,莊戶人家沒人知道這些紅寶石的價格,只知道自己不可能買的起!
“這…這么多?這得多少錢啊!”
“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多銀子啊!”
“這黃的是金子吧?能不能讓我摸一摸?我這輩子,還沒摸著過金子呢。”
一時間,男人們直勾勾地盯著那些財物,不但發出了陣陣驚嘆,而且呼吸都有些粗重起來。
孩子們雖然不如這些男人狂熱,但也知道錢是好東西,家里最缺的就是錢。而眼前這堆財物,是在家里土里刨食一輩子都掙不到的!
李鐵柱道:“按照我們漢軍的算法,大概是五百兩銀子。不過嘛…”
說話間,他扯了扯那些高檔絲織品,道:“這玩意兒,中原沒有啊!物以稀為貴,我能按照花剌子模當地的價格賣?還有這紅寶石,當時作價是一兩銀子一個。但到了咱們河北,翻上十倍,你都別想買得著!”
“那豈不是說,你起碼賺了六百兩銀子?我們全家的家產連六十兩都沒有啊!”有人感嘆道。
更有有個十來歲的孩子,高道:“我也想當八旗軍!我也要掙很多很多錢!我也要去看看,萬里之外的大海、高山!”
李鐵柱認得,這是他家佃戶的孩子,名叫錢小山。
“好孩子!”
李鐵柱摸了摸他的腦袋,道:“那就勤練武藝吧,爭取早日加入八旗軍。”
類似的事情,隨著八旗的回防,不但上演著。
今天夜里,不知多少八旗軍,向著手下的佃戶和佃戶的孩子,宣講著他們西征的經歷,展示著他們的收獲。
這些佃戶和他們的孩子們,又會將他們的所見所聞,說給他們的親戚、朋友。
這些消息,將會慢慢傳遍整個河北和山東!
民間的漢人們,即將沸騰!
沒辦法,給駙馬當兵賣命,實在是太掙錢了!出征一次,能賺取農民土里刨食,一輩子都獲得不了的收入!
他們也想家里的孩子有學上,家里的父母能夠奉養,妻子有美麗的衣服穿啊!
以前,這不是沒機會嗎?
經商,沒那個本事。
讀書,沒錢讀不說,能當官可是要千里挑一,那就更難了。
賣命廝殺,大家卻都覺得自己有機會!
而且,不光是為了發財,而且是為了不被故鄉的土地困自己一輩子,他們也想見識見識外面的世界!
他們也想去見識見識花剌子模,見識見識里海。
見識見識那波斯美人。
見識見識水草豐美、鮮花遍地的欽察草原!
當兵,跟著駙馬征服世界,成為每一個漢兒心里迸發出的火苗!
這些火苗連成一片,就是征服整個世界的熊熊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