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04章 天人初祖

  “性命雙修,方為天人。”

  “若只修一邊,亦或是性命境界相差太遠,便會陷入天人五衰的困境。自達摩祖師之后,無數本應該能登峰造極的英杰,只是苦于少了一路境界的秘籍,不得不在當前境界蹉跎一生。”

  鑒真看向李淼笑道。

  “但依貧僧來看,施主是先修命三路,而后修成玄覽,不知施主規避天人五衰的手段,是自悟,還是另有淵源呢?”

  李淼沒有回答。

  他站在原地,瞇著眼看著鑒真,既不肯定也不反對。

  鑒真見李淼不愿開口,也不著惱,笑呵呵地繼續說道。

  “施主不愿說,便由貧僧來說吧。”

  “施主應該知道三豐真人。”

  李淼皺眉。

  “三豐真人在您死后五百年才出世,您是怎么知道他的?”

  鑒真笑著指了指心口。

  “貧僧這一縷性是由延歷寺僧人聚合而來,他們知道的事情,貧僧自然也知道一些——總之,貧僧對現下的狀況很是了解,無需施主介紹。”

  “說回正題,施主可知三豐真人武道之始,是在何處?”

  李淼回道。

  “少林。”

  鑒真點點頭。

  “沒錯,三豐真人少年時乃是我少林俗家弟子,十四歲時因故叛出少林,隱居武當山,并在此處成道、創立武當派。”

  “有個說法,是說他當年在少林并不受重視,因為他天資駑鈍、悟性奇差,不知道施主是否聽過?”

  李淼點點頭。

  “聽過,不是謠言?”

  鑒真笑道。

  “不是。”

  “貧僧雖然不甚了解當時的狀況,但貧僧可以確信,這不是謠言,少林也絕不會任由一個天資足以媲美達摩祖師的根苗叛出門檣。”

  “就算再如何迂腐,就算三豐真人再如何抗拒佛法,少林也至少不會在他十四歲的時候放他離開——年輕人的好惡是可以改變的,少林還沒迂腐到連施恩圖報的手段都不會用的地步。”

  李淼笑了。

  “大師倒是坦誠。”

  鑒真搖搖頭。

  “貧僧是因為迂腐而死,自然有所領悟…說回正題,施主的狀況,應該跟三豐真人有些類似吧?”

  “但施主與三豐真人又有所不同,他在修成天人境界后就已經將這問題解決,而施主卻至今都在探求其中的秘密。”

  李淼一挑眉。

  “大師有話不妨直說。”

  鑒真笑道。

  “貧僧雖然也不明所以,但可以告訴施主該去找誰解決。”

  “誰?”

  “三豐真人。”

  李淼瞳孔微縮。

  “三豐真人留下過書信,還是?”

  鑒真笑了。

  “何須書信,施主自去找他問便是。”

  “…他還活著?”

  “自然。”

  “在哪?”

  “伊勢神宮。”

  “…重傷垂死、困守孤城,還是像達摩尊者和您這樣,留下了一絲性?”

  “都不是。”

  鑒真斬釘截鐵地說道。

  “他還活著。”

  “因為在兩百年前的那個時間點上,沒有人能殺得了他。這一點,貧僧無比確信。”

  李淼聳了聳肩。

  “連達摩尊者都死了,大師是如何敢這么確信的?”

  鑒真嘆了口氣。

  “施主可知道三豐真人的玄覽是什么?”

  “他的玄覽,名為兩儀。那是由古至今最為強橫的玄覽神異,如果他不主動解除,沒有人能傷得了他,無論是誰。”

  “當年達摩祖師東渡,花了三日掃平神道教大半神社。而三豐真人只用了半日,便一路攻陷了京都與伊勢神宮。”

  李淼捻著手指思索了片刻,終于是點點頭。

  “我知道了。”

  “除此之外,大師還有其他想說的嗎,若是沒有,便由我來向大師提幾個問題,如何?”

  鑒真單掌對著李淼一低。

  “施主請說。”

  “神道教和延歷寺所說的天魔,到底是如何劃分的,為何我會被劃入其中?”

  鑒真笑了笑,說道。

  “很簡單。”

  “施主可知道武道從何處發源,武道六境、性命二途,又是由誰開創?”

  未等李淼開口,他便自問自答道。

  “武道起源于春秋末年,最初使用真氣的人,名為專諸。”

  李淼想了想。

  “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魚腸劍?”

  鑒真點點頭。

  “沒錯,就是這位。雖然他只是略微有了一絲氣感便就此身亡,但在那個年代,他依舊是天下公認的武道初祖。”

  “只不過后來,發生了一些變化。”

  李淼跟了一句。

  “什么變化?”

  鑒真壓低了嗓子,凝重地說道。

  “武道六境的出現。”

  “一位天驕,第一個修到了天人境界,以一己之力創下了六門功法:須彌、金剛、介子;寂照、玄覽、真常。”

  李淼一抬手。

  “等會兒,大師。”

  “且不說我是第一次聽說真常境界的名字,你方才說,這是六門功法,而非六路境界?”

  鑒真嘆了口氣。

  “是境界,也是功法。”

  “本質上,是這六門功法的名字,最后成為了境界的代稱。”

  “命功較為容易,但性功卻難以推陳出新…可以說,‘幾乎’后世所有修習性功的天人,全都是這神秘天驕的傳人。”

  “至于天魔。”

  鑒真看向李淼,一字一句道。

  “自創功法、自開道路的,便是天魔。”

  “沒有修習這六門功法的天人,就是天魔。”

  “你、我、明教教主、達摩祖師、三豐真人,都是天魔。”

  李淼恍然。

  從初入江湖到現在,從與行遲促膝長談到得知天人的秘密,一個一直縈繞在他心頭的疑問得到了解答——為什么,達摩三豐兩位祖師,沒有為后輩留下性功傳承?

  很簡單。

  那會為少林和武當招來完全無法抵抗的敵人。

  那個首創天人六境、性命二途的神秘天驕。

  河上丈人。

  兩位祖師并非不想為后輩留下傳承,但他們也忽然發現,在自己的頭頂,有一個從武道發祥之處升起的黑云,正無情地籠罩在頭頂。

  他們要擊散這團黑云,于是來到了東瀛。如果他們勝了,此難自解;但若是不勝,留下的自創功法就會惹來黑云的注意,那武當和少林的傳承都難以保全。

  “所以他們選擇東渡,先替后人解決這個難題。”

哎呦文學網    八小時工作制的朝廷鷹犬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