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或許真的是一個好日子。
朱應認祖歸宗,歸于宗譜。
更是被敕封為皇太孫。
同時自己正妻劉玉兒也到了臨盆,第二個子嗣將在今日出世。
太孫府。
隨著今日朱應成功被封為皇太孫,原本虞懷王的牌匾也是被撤下了,取而代之的是太孫府。
位分更高了。
此刻。
整個太孫府無比的戒備。
在府外。
禁衛軍肅立。
金吾衛肅立。
還有隸屬于太孫府的王衛軍肅立。
可以說。
屬于大明最頂尖的幾個軍隊規制都在此了。
三個軍的統領都在此,郭鎮,羅揚,劉磊三個統領鎮守在外。
可以說。
此刻的太孫府戒備森嚴到了極致。
在府內。
劉玉兒所處的殿宇內。
到處都是來來往往的婢女,十分的忙碌。
雖然是第二次當爹。
但朱應此刻的表現仍然是十分緊張。
“哈哈。”
“標兒,還真的是難得看到雄英如此表現啊。”
“你這小子竟然還有怕的時候。”朱元璋看著朱應這擔心忐忑的樣子,忍不住的笑了。
不過。
在一旁的朱標沒有附和,也是帶著一種忐忑的看著,畢竟這可是他的第二個孫兒了。
“不知道這一胎是男孩還是女孩?”朱標帶著幾分忐忑的道。
“不管男孩還是女孩,咱都喜歡。”朱元璋笑著道。
如今嫡長子已經有了,而且朱應另外的三個女人都有了身孕,以后肯定是子嗣繁衍昌盛的。
正在這時!
殿宇內。
傳出了一聲嬰兒的啼哭聲。
顯得極為宏亮。
下一刻。
一個接生婆抱著一個紅布包裹,哭聲格外嘹亮的嬰孩走了出來。
“恭喜太孫殿下。”
“太孫妃生了一位公子。”
接生婆來到了朱應面前,恭敬道。
順帶將手中的嬰孩一遞。
朱應立刻接了過來,一看,皺皺巴巴的,與以前朱文熙一樣。
朱元璋和朱標立刻湊了過來。
“玉兒還真的是一個咱的好孫媳婦,又給雄英生了一個男丁。”朱元璋笑著道,十分高興。
在這時代。
絕對是重男輕女的,這也是時代改變不了,哪怕是到了后世有很多地方也是如此。
“宿主第二個子嗣出生。”
“是否隨機賦予天賦?”
正在朱應抱著自己二兒子的一刻,面板提示聲隨之響起。
“隨機賦予天賦。”
朱應沒有任何猶豫,立刻道:“賦予!”
在朱文熙出世時。
賦予了政的天賦。
這也讓朱文熙如今幾歲,已然寫得一手好字,在文治上天賦卓越。
雖然不知道這一次能夠給二兒子賦予什么天賦,但朱應很清楚,只要天賦賦予,必然是出色的。
無論什么天賦,未來朱應就對他走什么天賦的培養路線。
“隨機天賦賦予。”面板提示道。
下一刻。
一道金色的光暈輕輕落到了朱應抱著的二兒子身上。
持續了一刻后。
“成功賦予天賦武。”面板提示道。
聽到這一個字。
朱應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來:“天賦武,看來未來老二善武,能夠隨我一起戰場殺伐,攻城掠地,不錯。”
老大是政,老二是武,還真的是相輔相成。
“雄英。”
“給他想好名字了沒有?”朱元璋笑著問道。
“文熙未來是以政務作為根本,老二自然是要跟著我一起征伐天下,當以戰為名。”朱應笑了笑,直接定下來。
“朱文戰嗎?”朱元璋立刻將字輩給取了,一聽,點了點頭。
“沒辦法。”
“雖然聽起來略微拗口,但這字輩可是老頭子你定下的。”朱應笑著道。
“你這臭小子,沒事就喜歡頂咱。”朱元璋沒好氣的道。
“哈哈。”
朱應大笑了起來。
隨后。
看著這周圍忙碌的婢女和侍從,當即道:“今日參與接生之人,一律厚賜。”
“林伯,你安排一下。”
朱應大聲道。
林福立刻走上來:“老奴領命。”
“多謝太孫殿下。”
周圍所有的侍從都恭敬道謝。
“老頭子,爹。”
“我進去看看玉兒。”
“你們也看看文戰。”朱應笑著,將手中的老二對著朱元璋一遞。
“去吧。”
“玉兒可是咱朱家的大功臣,可要好好對她啊。”朱元璋笑著道,順手接過了二曾孫。
老臉上也是掛著喜悅的笑容。
血脈的延續,自然是值得高興的。
而朱應則是走到了殿內。
第二次臨盆,自然是比第一次更為順暢。
劉玉兒躺在了床榻上,十分虛弱。
“玉兒,辛苦你了。”朱應走上前,溫聲安撫道。
“能夠為夫君再誕子嗣,這是玉兒的職責。”劉玉兒溫柔回道。
“我給你準備了好東西,我親自調配的靈丹。”
“你服用下去,可彌補精血虧空。”朱應關切的說著,從懷中拿出了一瓶丹藥來。
然后給劉玉兒服用了一顆。
丹藥入口。
一股精純的能量散開,讓劉玉兒蒼白的臉色都紅潤了幾分。
“丹藥為輔,但還需休養好。”
“孩子我已經取好名字了,叫朱文戰。”
“文熙主政,文戰主戰。”
“以后隨我一起為大明開疆拓土。”朱應握著劉玉兒的手,溫柔說道。
“恩。”劉玉兒點了點頭,將自己二兒子的名字記了下來。
而在外。
許多聽到了劉玉兒臨盆消息的大臣也都來了。
淮西將領,還有諸多大臣。
“臣等參見皇上。”
“參見太子殿下。”
當眾多大臣來到了此間,看到了朱元璋父子,立刻恭敬行禮。
“好了。”
“無需多禮。”
朱元璋笑著道。
“皇上。”
“玉兒這次生得男孩還是女孩?”
藍玉湊上前,十分好奇的問道。
“玉兒又給咱生了一個曾孫子。”朱元璋高興的說道。
“恭賀皇上。”
“恭賀太子。”藍玉等臣立刻恭賀道。
“劉璟。”
“你爹有一個好孫女啊。”朱元璋轉過頭,看著一旁的劉璟笑道。
聽到這。
劉璟立刻躬身一拜:“多謝皇上夸贊。”
對于劉璟而言,心底自然是帶著難言的激動。
因為與朱應的姻親關系,劉璟身份地位水漲船高,官至戶部尚書。
可以說。
未來劉家只要不造反謀逆,他們家族肯定昌盛。
如今劉玉兒再次給朱應生下了一個兒子,地位自然也是更高了,無人可以撼動。
“好了。”
“正好你們今天來了。”
“咱孫子體恤百官,等下午你們就可以聽到一個好消息,保管你們會高興。”
看著這些官吏到此,朱元璋也是帶著幾分深意的說道。
聽到這話。
幾乎所有大臣都是一臉茫然,只有劉璟面帶微笑,自然是已經收到了圣旨了。
“好了。”
“你們的心意,孤替雄英受了。”
“如今大明正值于諸多國策施行關鍵,諸卿先行歸去吧。”
“待得他日,孤會讓雄英設宴的。”朱標這時開口說道。
聞言!
眾臣紛紛一拜,便退了下去。
府外。
“劉尚書。”
“剛剛皇上說的是什么意思?”
一出府。
藍玉等將領,還有六部其他尚書都看向了劉璟。
“諸位大人。”
“等下午,凡大明官吏的俸祿都要提升一倍了。”
“而且不僅僅是俸祿上的提升,還有皇太孫對天下官員的勉勵,只待官吏做出政績,便有更大的恩賞。”劉璟撫了一下胡須,笑著說道。
“俸祿提升一倍?”
聽到這個。
周圍的文武大臣全部都是大驚失色,顯然是沒有想到。
“總之,諸位等明日看昭告即可。”
“而且除此外,我大明還有一件喜事。”
“皇太孫帶回了傳國玉璽,如今我大明便是真正的名正言順,皇上也是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啊。”劉璟又是一臉敬畏之色的說道。
而眾人聽到傳國玉璽四個字。
全部都驚呆了。
“傳國玉璽?”
“真的假的?”
“這傳國玉璽不是早就遺失了嗎?”
眾人看著劉璟,一臉驚訝。
“這是皇上在圣旨之中言明的。”
“自不會有假。”劉璟笑道。
“太孫殿下真乃天命之人啊。”
“傳國玉璽竟然都被太孫給帶回來了。”
“天命眷顧啊。”
眾大臣你一句我一句的說道,充滿了驚駭。
傳國玉璽對于華夏國度的意義,自是無需多言。
時間一轉。
京都各處府衙之中。
來了禮部與吏部下發的圣旨。
一則。
便是大明朝廷命官俸祿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一倍。
二則。
便是年終恩賞,每一部,每一職權部門,乃至于每一個府域擇選出五十個人,政績突出,恩賞俸祿。
“皇上圣明,太子圣明,太孫圣明。”
“俸祿遞增一倍,以后日子真的可以過好了。”
“是啊。”
“以前那俸祿還要省著用,如今多了一倍的俸祿,家里的婆娘終于可以有更多的花銷了。”
“年終俸祿,政績突出者恩賞一年的俸祿,由皇家產業賦予,這肯定是太孫殿下的手筆。”
“必然啊。”
“自太孫處置政務后,定下了多少有利于大明的國策,如今想來也不例外。”
“除此外。”
“還有供養皇族宗室的供養錢銀,以后皇族宗室供養與國庫無關,由太孫創建的皇家產業供養,年滿十五歲皇族,不再供養,十五歲之下則是供養至十五歲為止,而封國內只有藩王能夠得到供養,甚至于供養銀子都減半了。”
“太孫英明啊。”
“當日就揭開了皇族宗室的弊端,必會拖垮大明的國本,如今這一改變,必會讓大明國力變得更為強盛。”
“太孫自民間歸來,深知民間疾苦與國之根本,當真是大明之幸,大明萬民之幸啊。”
“對啊,太孫不僅體恤萬民,更體恤我等為大明效力臣子,圣旨上說了,如今漲幅一倍的俸祿,待得大明國力強盛,俸祿還會漲。”
應天府的諸多府衙內。
自然是讓所有的官吏全部都喜不自勝。
當然。
不僅僅是官吏,還有為朝廷效力的衙役,他們的俸祿自然也是得到了一倍增長。
這是真正的恩澤大明的官吏。
不過。
在另一道圣旨下。
皇族宗室供養的改變,這對于藩王而言,絕對不是好事。
此刻在他們的王府內,已經是暗罵不斷了。
“該死的朱雄英。”
“好狠啊。”
“供養減半也就罷了,往后我們子孫供養只能供至十五歲,十五歲之上不再供養。”
“如今父皇還在他就敢如此,等以后父皇不在了,他絕對會拿我們開刀。”
“該死啊。”
“蒼天無眼,為何要讓這該死的朱雄英活過來?”
對于那些藩王而言,此刻怒罵不斷。
這是他們的利益受損,大損。
隨著這國策的改變。
未來他們的日子不會像以前那般奢靡好過了,而且未來他們歸于封國之后,雖然名義上是藩王,可實則卻變成了吉祥物,不再擁有權柄了。
不過。
他們這些怒罵的話,也根本不敢在朱應面前來造次。
只能關閉府門暗罵幾句罷了。
隨著這兩道圣旨的頒布。
雖然不是真正影響民生的,但對于整個大明而言,絕對會起到不小的用處。
文淵閣!
“反響如何?”
看著朱標走來,朱元璋直接問道。
“各府衙內的官吏宛若過年,皆是極為高興。”
“只不過王府內,我剛剛詢問了蔣瓛,我的那些弟弟們頗有微詞,甚至都怒罵起雄英了。”朱標十分平靜的說道。
顯然。
從朱標這毫無波瀾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一點,他對那些弟弟們已經不像是以前那樣看重,更沒有對他們再太過親近,顯然是被朱棣給傷到了。
如今的他,只有以人君身份去面對他們。
聽著朱標所言。
朱元璋點了點頭,隨后道:“再過一些時日,讓他們滾回封地吧,不要在咱面前礙眼了。”
“雄英說的對。”
“人是會變得。”
“擁有了權利,那也會變得。”
“你的這些弟弟們大多已經變得咱都不認識了,以后就讓他們每一支的主脈為富家翁吧,除此外,咱也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允。”
顯然。
到了現在。
朱元璋也放棄了曾經心中所想了。
就憑朱桂他們那些逆子所作所為,便已然讓朱元璋放棄了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