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概是百花獎創辦以來,有人第一次不想拿獎。
也是第一次有獲獎提名者,在聽到自己沒有得獎后,露出了欣喜若狂的神情。
對比一看,嘉賓說出戚昊的名字后,陳琨表現的比戚昊還要開心。
戚昊走到臺上,開始發表獲獎感言。
“這是我第一次拿百花獎,內心非常激動,非常感謝組委會,感謝影迷朋友對我的喜愛和肯定,感謝韓杰導演,以及劇組所有人的辛勤付出…”
“也感謝我的家人…”
此時,臺詞的觀眾席上響起了整齊劃一的呼喊——安風!
怎么能不感謝一下安風呢。
那可你的小寶貝。
“呃…安風現在就是我的家人。”
戚昊的解釋引起了現場一陣哄堂大笑。
娛樂圈的人覺得戚昊牛逼,但是普通人是沒有這種感覺的。
他們反而會覺得戚昊沒有變。
還是和以前一樣,還是我們溫和有禮的帥氣偶像。
以前卑微的時候需要高冷男神人設,現在已經足夠高了,就必須要低一些。
要有個能和凡人共處的接地氣人設。
“我始終覺得表演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每一個角色對我來說都至關重要,感謝大家能夠把這個獎頒發給我,感謝大家對這個角色的認可感謝樹先生!”
戚昊一手拿著證書一手拿著獎杯鞠躬致謝。
“同樣感謝戚昊,是你給予了樹先生新的生命。”
頒獎嘉賓之一是呂曉禾,他在《新三國》里飾演董卓,他主演的《高山下的花環》讓他拿到過1985年百花影帝。
今年是百花30周年,來了十幾個影帝影后捧場,最不缺的就是頒獎嘉賓。
另外一個頒獎嘉賓是龔雪。
她是八十年代的熒幕女神,當年和朱琳齊名,都被稱為內地第一美人,那時候坊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南龔雪北朱琳!
可見她們的美貌在當時是廣受認可的。
龔雪還被稱為華夏的奧黛麗赫本,憑借《大橋下面》拿到過1984年那一屆的百花影后。
前不久,旅居米果20年龔雪結束海外旅居生活,回申城定居,作為領銜主演,接拍了現代都市青春劇《8090向前沖》。
此外,她還受邀成為明年金雞獎的評委。
大概就是因為這種合作,這次百花獎選了她和呂曉禾一起為影帝頒獎。
“演員因為角色而榮耀,角色因為演員而偉大…“
龔雪對戚昊了解的不多,但是單純的對比戚昊和大熒幕上的角色的形象差距,也能看出演員為角色付出了多少。
實在不敢相信,這么年輕帥氣的演員,可以為了角色把自己的臉徹底毀了。
聽說,戚昊還是個超級偶像。
就算是放到他們那個年代,這也是炸裂一般的存在啊。
他們當年也有類似小鮮肉一般的存在,比如唐鍋強。
唐鍋強早年間的成功,也只是得益于人們原始本能里的愛美之心,并不是因為實力被認可,他因此戴了很多年“奶油小生”的帽子,直到飾演過諸葛亮,為自己的演技正了名,他才算轉型成功。
戚昊可比唐鍋強要好看太多了。
爹媽把他生的這么好看,可他真就是一點也不珍惜。
龔雪自己就是好看的人,最能理解戚昊這樣豁出去有多不容易。
“兩位前輩過獎了,我還需要再努力,希望我沒有給八零后年輕人丟臉。”
七零后說八零后是垮掉的一代,八零后說九零后是垮掉的一代。
其實,不管是哪一代人都沒有垮掉。
各有各的精彩。
戚昊在臺上表現的非常謙虛,甚至有些羞澀。
謙虛是演的,羞澀更是裝的。
不過,這可是龔雪啊。
戚昊更喜歡朱琳,在不知道情愛為何物的年紀,都覺得要是能娶朱琳做老婆,做夢都能笑醒。
給個人參果都不換。
現在見到了和朱琳齊名的人,也覺得這次沒有白來。
一番互動,戚昊和兩位老前輩一起走下舞臺。
最佳導演給了葉偉民,他執導的《人在囧途》屬于喜劇片,也就是百花獎才有可能拿到獎項了。
以前,這個獎基本上都是被馮小缸給包圓的。
馮氏喜劇確實很有水平。
但是葉偉民的這個《人在囧途》并不比馮氏喜劇差。
而且電影越看越好看。
現在長途汽車上幾乎全都在放《人在囧途》。
公路片上公路,一點毛病都沒有。
更何況,這部電影里有戚昊和他的緋聞女友…們出演,這個熱度和噱頭,足以讓他擊敗馮小缸和他的《非誠勿擾》,拿到了最佳導演獎。
戚昊的《初戀這件小事》和《那些年》都沒有報名參加,不然葉偉民也沒轍。
在觀眾投票的領域,能夠擊敗戚昊的,只有戚昊自己。
最佳故事片獎則由影片《建國大業》摘取,《非誠勿擾》《驚天動地》獲得優秀故事片獎。
別人歡喜不喜歡戚昊不知道,反正他這趟沒有白來。
今年的第三個影帝了。
百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長春電影節那個雙黃蛋要好一些。
不過,今天也不是沒有雙黃蛋。
最佳女配角就是雙黃蛋。
戚昊原計劃百花獎結束就走,他要回津門去看看父母。
最近這段時間一直和安風膩歪在一起,自從訂婚就沒回過家,差點都忘了自己還有老爹老娘。
然而他根本就走不掉。
不僅僅是這些年輕當打的電影人找他,想要和他打好關系,就連老一輩半退休的都不放他走。
文聯的、影協的、政府的…
正好主辦方弄了個慶功宴,戚昊不得不去參加了一下。
這些老前輩把戚昊留下來,并不是為了關心戚昊這個后輩————問問他生活中有沒有困難,問問他事業上有沒有阻礙,問問他迷茫不迷茫。
迷茫個錘子啊。
他現在幾乎就是想干嘛就干嘛。
在娛樂圈想橫著走就橫著走,想豎著走就豎著走。
娛樂圈容不下他,他還能去隔壁互聯網打個醬油。
聊起來之后,戚昊才有些受寵若驚。
他們把居然把自己當成了同輩,想要讓他從影視從業者的角度,聊一下行業未來的發展。
這就很離譜了。
戚昊考慮過自己怎么發展,還有公司怎么發展,最多就是動漫電影那邊摻了一腳。
從來沒有想過影視行業發展的問題。
他何德何能啊。
就目前的國內環境來說,始終秉承著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準則,各行各業的話語權,都沒有八零后什么事。
甚至就連七零后也屬于打雜的,占據著食物鏈的較底層。
娛樂圈更是如此,看看文聯、影協等等機構,上層的少有年紀低于四十歲的。
你還真別不服氣。
五零后之前的那些人熬出了老資歷。
五零后、六零后趕上了好時候,就拿導演來說,四代五代導演,隨便拿出來一個都能稱為大師,都有很牛的作品。
再看看六代七代導演…
一代不如一代。
和這群老前輩坐在一起,戚昊比在活動現場的時候可緊張多了。
很顯然,這些人不是裝裝樣子表現出禮賢下士優待晚輩,一群人坐在那里聽戚昊說。
有的居然還拿出了本子和筆。
戚昊認識他,文聯副竹席覃志鋼。
冷汗立刻就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