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三百四十二 檀石槐有個大膽的想法

  檀石槐很清楚,內部不穩的情況下,絕不能貿然向強敵發起進攻,否則一旦失利,自己就再也沒有回天之力了。

  他的容錯率還是太低,這取決于鮮卑部落聯盟的先天不足,與漢帝國不能同日而語,只是一次失敗就讓他的地位受到了動搖,這種事實讓檀石槐非常憤恨。

  他把宣稱要蕩平鮮卑的袁樹當作了生死大敵,一邊整頓內部,一邊謀劃著向并州發起報復性進攻的方案。

  不過他并沒有著急發起報復,因為他清楚,他沒有第二次失敗之后東山再起的能力,如果第二次依舊失敗,他所面臨的就是死亡,他的政權就會崩潰。

  所以他非常小心謹慎。

  在征討西部地區的某些羌人部落的同時,他安排心腹向南滲透進入并州探查并州的具體情況,并且向那些前來草原做生意的漢人商人打探袁樹的相關消息。

  結果自然是讓他又是憤恨又是認同,還有擔憂。

  憤恨很好理解,因為他確切的得知了袁樹下令停止對鮮卑輸入鐵器的號令,整個并州從此都不會再向鮮卑售出鐵器,鮮卑人獲取鐵器的一大渠道就此失去。

  據說這是袁樹一抵達并州之后沒幾個月就下達的政令,為此還對內部進行了一番清洗,消滅了不少不聽話的人,把他們都殺死了,這樣才順利推動了這個政令。

  盡管中部鮮卑的某些部落依然要求這些商旅提供鐵器,并且愿意為此加價,但是商旅還是表示有命賺錢沒命是世界上最殘忍的事情,和錢比起來,還是命更重要。

  這個州牧連太原王氏都能鏟除的一干二凈,整個并州還有誰是他不敢殺的?

  更別說商旅從出發到返回都要按照固定路線行進,還要接受軍隊多達六次、七次的檢查,根本不存在任何蒙混過關的可能性。

  這是檀石槐感到憤恨的原因。

  至于認同,這一點很微妙。

  因為作為一個領導者,檀石槐也非常認同對內部敵人大力鎮壓、鏟除的行動,這對于一個領導者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

  他的崛起靠的是戰功,但是他不能總是靠戰功來確立自己的一切,他也需要通過殺人來彰顯自己的權勢,渲染一種恐怖氛圍,讓這種恐怖氛圍成為自己權力的一部分。

  所以在發起復仇行動之前,檀石槐首先選擇對內開刀,殺了一些人,渲染了一下恐怖氛圍。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檀石槐認同袁樹是一個合格的統治者,只有統治者才會這么做、才應該這么做。

  最后,就是擔憂了。

  袁樹是一個合格的統治者,這一點值得擔憂。

  袁樹不允許并州向鮮卑出售鐵器,這必然會影響鮮卑人鐵器的數量,甚至會導致其他渠道的價格上漲,會增加鮮卑人獲得鐵器的成本,這是很不利的。

  這兩點同時發生,已經讓檀石槐感到棘手了。

  而第三點,就更為致命。

  檀石槐散布到并州境內的哨騎探子走訪多地,發現漢人在并州北部各郡內建設起來了很大的聚居點,每一個聚居點都有很寬、很高的圍墻,范圍非常大,聚居的人也非常多。

  而且他們還注意到那些低矮破敗的城池正在被整修,這一片地區仿佛變成了一個大工地,到處都能看到揮汗如雨不斷工作的漢人。

  這一情況搭配著檀石槐從商人口中得知的消息,讓檀石槐陷入深深的擔憂之中。

  這些商人告訴他,袁樹對并州邊防的現狀極度不滿,正準備按照自己的方案建設起全新的邊防體系,主要就是建設大規模農莊、修繕城池,以此作為定居點。

  而且據說袁樹還從很多有錢人手里收繳了規模龐大的人口和土地,還有很多財富,袁樹將這些資源都投入到了這場大建設行動之中,看樣子,是要走更加堅決的防御路線。

  而與此同時,檀石槐又聽聞袁樹開始在并州招募猛士充入軍隊當騎兵。

  這兩件事情聯系起來,在檀石槐的腦袋里勾勒出了一幅畫面。

  以后如果鮮卑騎兵再次南下入侵,面對的就是有更高城墻保護的城池和同樣高大的圍墻保護起來的農莊,里面的漢人有充足的武器和糧食能夠堅守,而缺少攻城能力的鮮卑騎兵對此會非常的無奈。

  那些容易搶劫的散居的農村不復存在,防御力低下的小型聚落也很難找到,似乎所有的漢人人口都被袁樹集中起來,放置在了防御壁壘之后,且總是有人放哨,總是有人看管。

  他們要么繞開這些城池、農莊,選擇繼續南下,到內地碰碰運氣,要么就只能與這些防御壁壘死磕。

  但這也并不保險,漢人顯然不是只會防御不會出擊的類型,袁樹招募騎兵就是顯而易見的主動進攻的跡象。

  之前南下,呼蘭吉所部就是被袁樹麾下的漢軍鐵騎正面擊潰的,僥幸逃回來的人聲淚俱下的描述那些騎兵人人著甲、精銳非常,絕非鮮卑騎兵可以正面對抗。

  如果這樣的騎兵越來越多,那么鮮卑騎兵就要一邊面對不善于攻打的城池和莊園,一邊防備著隨時可能出現的漢軍騎兵。

  這卻如何是好?

  檀石槐陷入了一陣沉思,可越是沉思,就越是感到無奈。

  漢人原本的優勢被袁樹利用起來了,原本的劣勢被他用優勢彌補了。

  且雙方的態勢上,漢人對鮮卑人沒有需求,鮮卑人卻對漢人有重大需求,商貿途徑無法得到,就只能南下劫掠,而南下劫掠卻要面臨著袁樹精心構筑的防線。

  如此一來,豈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不,也不能說完全沒有辦法,因為這樣的情況只出現在了并州,幽州和涼州還沒有,只要他們放棄并州,繼續加強擄掠幽州和涼州,也不是說日子就過不下去。

  不過…

  如果幽州和涼州也有樣學樣,集中人口,集中防御,然后訓練騎兵進行反擊…

  這日子還能過得下去嗎?

  檀石槐不知道,也不敢預料,他只是清楚的了解到,就目前來說,并州絕不是好的進攻對象,萬一再一次戰敗,他就又不知道要殺多少人才能穩住自己的地位了。

  考慮到統治地位和權力,檀石槐決定今年秋冬季和明年春季暫且不去進攻并州,而以幽州為主要攻略方向,在并州得不到的東西,就從幽州身上來彌補。

  要多打幾個對于漢人的勝仗,多掠奪一些物資來彌補不足。

  漢人這邊的不夠,那就從烏桓人、高句麗人和扶余人身上搶一些。

  而且考慮到袁樹的大規模防御計劃,檀石槐也開始思考要不要仿照漢人組建一支有攻城能力的部隊,要不然面對漢人的堅城,他們總是無能為力,這實在是太憋屈了。

  但是讓不善于步戰的鮮卑人練習步兵戰法,多少有些困難,他也不認為讓馬術嫻熟的勇士們成為攻城炮灰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所以,要不要試著掠奪漢人來組建一支漢人軍隊?

  檀石槐的腦海里突然出現了這樣一個大膽的想法。

  不過這個想法很快被他否決掉。

  首先他不認為自己能夠掠奪那么多的漢人組建軍隊。

  其次,漢人文明程度更高,更加聰明狡猾,要是在鮮卑內部組建漢人為主的軍隊,他能否駕馭都要成問題。

  這樣一想,他就把目光投向了東邊,投向了高句麗人和扶余人的方向。

  他之前征討東方的時候,聽說高句麗人和扶余人都會建造城池,也會攻城和守城,有冶鐵的能力,且和漢人來往比較頻繁,沒有漢人那么聰明,但是也沒有漢人那么狡猾。

  且他們的國家比較小,實力比較弱,鮮卑人想要侵略攻占他們的國土應該不是難事。

  如果能夠利用他們組建一支步兵部隊,那么鮮卑人也就有了攻城能力。

  屆時,又能攻城,又能野戰,實力大漲,不就有能力和袁樹一戰了嗎?

  這樣一想,檀石槐頓時興奮起來,立刻就開始著手準備對幽州的擄掠和對扶余、高句麗的進攻。

  他很快下令給西部鮮卑和中部鮮卑,讓他們各自籌措兵馬,組織起來,前往彈汗山王庭集合,他將率領這支軍隊去征討高句麗人和扶余人,為鮮卑搶占更多的生存空間。

  檀石槐的大計袁樹暫時還不知道,他暫時把精力都集中在了大建設上以及對并州內部權力的重新整合上,這兩件事情占據了他絕大部分的精力,也讓并州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

  與此同時,他也繼續派人在草原上打探消息,從往返的商旅口中打探情報,詢問鮮卑的最新動向,當正始三年的寒風開始吹拂之際,他卻得到了一個讓他有些意外的消息。

  鮮卑人正在集合軍隊的主力,目標是東方,他們正在向東部前進,而不是向南。

  此前,春夏兩季的時候,袁樹探知鮮卑人向西進攻,威脅了涼州和一些羌人部落,打了好幾個勝仗,他懷疑這是檀石槐積蓄物資準備南下向他尋仇的跡象,所以一直都在戒備。

  結果到了秋冬季,檀石槐并沒有前來攻擊他,而是向東去了。

  是去威脅幽州嗎?

  還是有別的什么計劃?

  袁樹對此感到十分的疑惑,只能繼續派人密切探查與鮮卑有關的動向,盡可能的掌握一手消息。

  另外,他所剩下的為數不多的精力都用在了招募騎兵、擴編騎兵部隊上。

  (本章完)

  請:m.badaoge.org

哎呦文學網    我不是袁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