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三百二十四 迫不及待的董卓

  袁樹在朝堂上接下了這個使命。

  他將以后將軍的身份統領天雄軍,將以并州牧的身份整合統領并州,這就意味著他能動用的軍事力量絕不少于五萬人。

  這是一個相當有份量的數字。

  自打段颎平定羌亂以來,還沒有任何一個大漢將軍能統領那么多的軍隊,就算是段颎,最多也就指揮了三萬多人打仗,超過五萬人的軍隊,他還真沒指揮過。

  此戰,段颎倒還真的嘗試想要北上參與,但是袁樹沒答應他。

  袁樹表示自己既然離開了,朝廷里必然要留一員大將來坐鎮,幫助他老爹穩住場子,段氏兄弟一個有威望一個有權力,勉強能鎮住那些牛鬼蛇神們,讓他們不要太過囂張。

  至于其他的,就要看袁樹在并州打的怎么樣了,他要是能在并州打出一些漂亮仗,那自然可以持續增強自己在雒陽的威懾力,要是不能,那就有點麻煩了。

  所以不管怎么樣,都是前路坎坷。

  對于某些人的反對,袁樹沒有放在眼里,吩咐程立給他們全都記上名冊,以后慢慢收拾。

  他自己則整理行裝,于正始二年九月二十八日下令裨將軍廉達率領一千騎兵和兩千步兵先一步北上雁門郡,為大軍開路,而后于十月初一正式率領主力大軍北上并州治所晉陽,正式前往上任并州牧。

  袁樹正式出發之前,除了和家人、朋友做一番告別之外,還特別注意在雒陽一心會總部召開了會議。

  他囑咐留守雒陽的一心會會員們要嚴格執行會規,全力執行任務,他希望等他回來的時候,六十六個良莊已經全部建成。

  除此之外,就是在知行學府內發表演說,表達了自己對鮮卑人的痛恨,宣布自己不滅鮮卑終不還的意志。

  然后袁樹表示,并州危險,學子們還是留在雒陽比較好,等他穩定了并州局勢之后,再考慮在并州開知行學府的分校,屆時再讓大家伙兒去并州接受他的直接教導。

  這個事情還真的要好好的說明一下。

  因為此前,袁樹將要去并州的消息傳出來,很多知行學府的學子們都感到驚訝和難以接受。

  他們當中很多人拋棄進入太學的可能而加入知行學府,就是沖著袁樹來的,要是袁樹不在知行學府露臉、授課,那知行學府的吸引力還真就比不上傳統太學。

  所以不少人表示希望袁樹可以把學子們都帶去并州教授,免得知行學府的辦理受到影響。

  袁樹考慮了這種情況,認為這樣做是可以的。

  因為再怎么樂觀,自己在并州都起碼需要五年的時間,因此把知行學府帶到并州去是可以的,甚至是有必要的。

  但是并州兇險,內外都是憂患,沒有整理完成之前,他不想讓這群知行學府的人一起跟著去冒險,到時候一邊對付敵人還要一邊派人保護他們,會很被動。

  這群大多數不具備強悍戰斗力的士子們會成為他的軟肋,會成為他必須要顧及的一部分,這不便于他在并州大展拳腳。

  這一點袁樹也沒有隱瞞,而是非常坦然的在知行學府的演講中表達了出來,表示大家伙兒都是他的軟肋,他不能把軟肋保護在敵人眼前,無論是外部的還是內部的。

  所以他需要大家暫時停留在雒陽認真學習,并且被雒陽的軍隊保護。

  并且在受到保護的同時,繼續貫徹落實他們所學到的東西。

  他們需要去助農,需要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產當中,或者也可以申請去其他正在建設中的良莊里實習、幫忙,如此可以增加他們的“學分”,增加被納入一心會的可能。

  是的,袁樹在知行學府建立之后,進行了多次學制改革,其中一次改革就是引入了學分概念,規定最開始加入知行學府的人還算不上是袁樹的門生,只能叫“學生”。

  只有修滿一定的學分之后,才能被認定是袁樹的門生。

  等學分再高一些,達到新的高度,才能被認可為是袁樹的弟子。

  當然了,純粹的修學分并不是袁樹所追求的,所以在學分概念創立之后,為了避免高分低能的情況出現,袁樹還把助農這一環節引入了學分制度之中,規定學分分為“知學分”和“行學分”兩種。

  其中“行學分”需要通過下地助農的實際行動才能獲得,需要知行學府的學子們有足夠多的前往各地良莊或者自耕農村落進行助農行動的實績。

  如果沒有足夠的“行學分”,你就算“知學分”再高,最多也就只能成為袁樹的門生,而無法進入到弟子的環節,更遑論成為一心會員。

  正巧當下是一個良知農莊大建設的時期,給了這群學子們前往各地良莊進行助農行動的絕佳契機,袁樹要求大家不要浪費大好年華和充分的時間,在他北上并州對抗鮮卑的同時,一定要加強自身知識的儲備和實際經驗的積累,絕不能懈怠。

  袁樹舉起右拳,大聲的呼喊——

  我去為你們抵抗敵人的侵犯,你們為我送來飽腹的糧食,我們各自都在做著為對方考慮的事情,如此,就算我們不在一起,我們的信念和意志卻依然在一起,我們從未分開過!

  一場場的演講把知行學府的學子們說的是心潮澎湃,恨不能立馬就奔赴各地良莊協助工作,然后把一袋一袋飽滿新鮮的糧食全都送到并州去、全都送到袁樹的面前,看著他大口大口地吃著他們種出來的糧食。

  知行學府的問題解決之后,袁樹就徹底沒有后顧之憂了。

  軍事,學術,政治,經濟,乃至于情報方面,他都安排了足夠得力且值得信賴的人手繼續負責,那么他就算不在雒陽、不能親眼看著這一切繼續推動下去,也沒有太大的問題了。

  反正,他的確不可能一直都親眼看著這一切的進行。

  正始二年十月初一,袁樹正式起兵北上,目標為并州州治晉陽縣。

  因為先鋒軍已經提前為他們探好了路線,再加上足夠的組織度和訓練度,所以大軍前進的很有效率,速度也維持在了一日三十里左右,只用了十天不到的功夫就率領大軍抵達了太原郡晉陽縣。

  在此之前,袁樹領兵渡過小平津繼續北上的時候,就在這里遇到了前來與他交接的董卓。

  董卓似乎是不太想在并州繼續待著了,所以沒等袁樹抵達,自己就先南下來見袁樹,搞得有點迫不及待的樣子,弄得袁樹也是有點想笑。

  該說不說,董卓的外形雖然不能說帥,但是用雄壯二字來形容絕對沒有問題,他身軀高大,膀大腰圓,一看就是特別厚實、武力強悍的勇將模子,一雙眼睛雖然不大,卻透露出一絲精光,顯示出此人絕非表面上所看上去的那么“勇”。

  他是有心思有想法的。

  果不其然,他與袁樹相見之后,首先就是送上厚禮,送了袁樹一百匹馬,送了袁樹二百兩黃金和一批綾羅綢緞、金銀珠玉,打著助軍的名號,其實就是在送禮結交袁樹。

  袁樹當然要收下,平白無故送來的錢財,不收才不對。

  而且董卓現在可以算是袁氏集團的一份子,隸屬于袁隗陣營,對袁樹來說是友非敵,以后絕對有用得著他的地方,所以沒必要因為歷史上的一些事情而對他有什么惡感。

  袁樹謝過了董卓的大方,收下了這份禮物,然后轉送給董卓三瓶葡萄酒。

  董卓見了這三瓶葡萄酒,眼中大放光彩,驚喜非常。

  “難道是涼州葡萄酒?”

  袁樹點頭一笑。

  “不僅是涼州葡萄酒,這還是涼州葡萄酒里的上品,武威葡萄酒,你想買基本上是買不到的,只有我和袁司空贈送的才是真正的武威葡萄酒,較之其他葡萄酒,更加香醇甘冽,滋味十足,希望董府君不要嫌棄。”

  董卓一聽,口水都快流下來了。

  “這…這如何還會嫌棄呢?我曾聽聞武威葡萄酒價超黃金,即使用等重的黃金都不一定買得到,袁使君出手之闊綽,實在是令董某汗顏啊!董某…董某怕是當不起啊!”

  袁樹聞言,哈哈大笑。

  “再怎么珍貴,也是一瓶酒,既然是酒,就要讓人喝,董府君乃世之英豪,如何當不起?董府君且收下吧!”

  “卓多謝使君大恩!”

  董卓正兒八經的向袁樹行了一禮。

  隨后,兩人交談起了并州的現狀。

哎呦文學網    我不是袁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