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我不是袁術

四十四 一心會的形象代言人

更新時間:2025-01-04  作者:御炎
我不是袁術 四十四 一心會的形象代言人
袁樹開開心心的減少了自己的工作量,把這些工作更多的交給了盧植和十三太保,自己得以抽出更多的時間注解孟子。

對于孟子這本書的注解,袁樹是懷有一種相對矛盾的心態的。

一方面,對于孟子“仁政與王道”的思想,袁樹是贊同的。

但是對于孟子思想中濃厚的“法先王”概念,他又是特別不喜歡的。

法先王,就是追求上古三代的傳說政治,要按照上古三代傳說帝王治理天下的方式來治理天下,這樣才能迎來昌盛。

孟子的文章雄渾優美,有一種蓬勃凜然的正氣,這和孟子本人的人格修養脫不開關系,這也就構成了孟子這本書的底色,仁政與王道也是來自于此,民本思想也是來自于此。

而與此同時,“法先王”也是孟子最大的問題之所在,這一點,在他生活的那個時代就已經顯露無疑。

梁惠王召見孟子,想要向他詢問應對秦國、楚國已經近在咫尺的威脅的具體辦法,但是孟子只和他說仁義的必要性,對于梁惠王話語中逐利的部分十分鄙視,不屑一顧。

梁惠王問他軍事,他用大義來回答,滿腦子的多行不義必自斃,甚至還說只要實行仁政,讓百姓安居樂業,那么就算自家軍隊用棍棒,也能戰勝秦國和楚國的虎狼之師。

這話但凡是個腦袋清楚的人都知道是很無厘頭的,木棒怎么能和精良的刀劍相提并論?

而且人家的危機近在眼前,你還說什么仁義道德,等于人家都快病死了,你還讓人家慢吞吞的打太極拳強身健體,有意義嗎?

所以不僅梁惠王不用孟子,后來孟子去了齊國,齊威王也只是想把孟子當作一個招牌,樹立為國家吉祥物,以此招攬更多有實際才能的人才。

說白了,在那個大爭之世,大家都患有急癥,根本不是打太極拳吃補藥能治好的。

要開刀,要去掉病灶,然后才能談恢復身體。

孟子的學說是典型的盛世學說,而不是亂世學說,只有社會階級矛盾并不突出的盛世才有那個余裕去執行孟子的這一套,亂世根本沒有那個土壤。

而當下的東漢帝國,社會矛盾尖銳,社會各階層對于當下狀況的不滿都快要溢出來了,大家都覺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一場接著一場的叛亂爆發,典型的亂世之相。

這種時候你高呼仁義,人家只會把你當傻子。

誠然,在儒家學說大行于世的當下,仁義和法先王是政治正確,貿然觸犯下場會很慘,但是袁樹也絕不允許自己的學說思想被這種酸腐的氣息浸染。

所以,他之所謂注解孟子,更多的是想要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由自己來解釋孟子,爭取把其他人的注解都給打敗,讓自己的魔改版孟子大行于世。

他要把荀子的思想也給拉進來,“曲解”孟子的思想,使之轉變為先王、今王并尊,使之具有靈活的變通底線。

主要的方法就是發揮董仲舒精神,主打一個有就有,沒有也要有,你說你的,我說我的。

反正你已經死了,你說了什么,還不是我說了算?

董仲舒可以,我也可以!

所以在孟子篇章中,袁樹針對孟子那一大套仁義禮智信的說法,就開始瘋狂魔改。

該說不說,想要魔改這些內容,還真的挺容易的。

主要先秦時期和兩漢時期漢字的文法和用意已經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很多字都不是原本的意思,很多詞也脫離了本意。

就拿孟子里最廣為人知的也是最為人稱贊的那一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來說。

“民”這個字,在古代各個時期都有很多不同的意思。

在商代甲骨文之中,民與臣兩個字都是眼目的象形文,臣是豎目,民是橫目而帶刺。

古人以眼睛為人體的極重要的表象,經常用一只眼睛代表全頭部甚至全身,豎目表示俯首聽命,橫目則是抗命。

所以臣是現代意義上的順民,民是現代意義上的反抗者、不聽命者。

橫目而帶刺,就是刺瞎一只眼睛的意思,最初指代戰場上俘獲的奴隸或者是不聽話的人,刺瞎他們的一只眼睛以便于控制,防止反抗。

等后來民專指人之后,才又有了“盲”這個字指代盲人。

所以民曾經可以指代不聽命者或者是奴隸。

又有上古之時“人民”同意,人就是民,民就是人,都是對自我的稱呼,類似于那時“朕”也是一般的自我稱呼。

所以又有學說認為屈原那句著名的“哀民生之多艱”并不是感嘆老百姓生活艱難,而是“哀人生之多艱”,對他自己的一輩子感到哀嘆,覺得他自己的一輩子艱難困苦太多。

聯系到作為楚國貴族的屈原后來自殺的行徑,這一說法或許并非空穴來風。

民還有指代有產業的人的意思,所謂“恒產者有恒心,無產者無恒心”,有恒產者才方便統治者征收賦稅、登記服役,所以民又可以代指有產業的人,平民就成為所有有產業而沒有官職的人。

那么沒有產業的人呢?

大抵就是“流、氓”了。

所以這個“民為貴”,到底是說老百姓最珍貴,還是有產業的人最珍貴,所指對象到底是一大群人還是特定的一小群人,倒也不是那么好判斷的。

不過這都沒關系,不妨礙袁樹對此進行“曲解”。

注解的時候,袁樹特地對這一句進行注解——

民,人也,乃一國之全體國人。

社,土地之神靈,稷,稻谷之神靈,社稷合一,即為國土與糧食。

君,一國之君也。

蓋孟子以國人為重,國土次之,國君最輕,何也?無人、土,安得有國?無國,安有君?如是也。

除此之外,很多地方袁樹也對其進行了魔改。

比如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這里的書指的是尚書,武成是尚書中的武成篇章。

講的是武王伐紂的戰爭中,因為助戰的人多,所以死的人也很多,死掉的人流出來的血太多,以至于舂米的木槌都漂了起來。

而孟子表示自己不相信這些,認為以武王這樣仁義的人去討伐紂王這樣不仁義的人,怎么至于死那么多人呢?

以正義伐不義,不應該是敵軍倒戈、我軍大獲全勝嗎?

意思是這么個意思。

但是從單純的歷史角度來說,武王伐紂就是一場突擊戰,對于當時的軍隊、人民來說,字都不認識,啥都不了解,根本無所謂仁或者不仁,無非是誰的戰術用得好,誰的激勵給得多,誰的撫恤工作做得好。

所以牧野之戰死人多是可以理解的。

孟子所說的則是典型的酸腐之言,唯心到了極點。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所表達的另一種精神是值得認可的。

盡信書,不如無書。

把書從尚書改為代指全部書籍,從而表達出一種不盲從、有自我意志的意思,那就很美妙了。

書里的東西不能全部相信,儒家經典也不能全部相信,你看,儒家著名門徒孟子都這樣說了,你們又怎么能完全相信儒家經典呢?

給我學會懷疑啊混蛋!

所以袁樹就從這個角度出發進行魔改注解。

書,尚書也,武成,尚書篇章也,孟子言仁者無敵,武成所載有誤,是以尚書不可盡信,尚書如此,余者書卷皆如此,盡信天下書,便是天下無書,觀書,不可盲從于書。

孟子主要是表達一個仁者無敵的意思,把仁義上升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甚至否認客觀歷史。

而袁樹則換了一個角度,主打一個不盲從,突出自我意志,要求讀者學會自我探尋,保持自我意志。

哎,我就這么說,意思也就是這么個意思,你能拿我怎么樣?

還有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游,其所以異于深山之野人者幾希,及其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這是孟子夸贊虞舜的內容。

整本孟子,孟子夸贊虞舜達一百多處,完全是把虞舜當作他心里仁政的典范來宣傳,至于有沒有這回事,誰也不知道。

但是這也不妨礙袁樹從中發掘出有利于自己的東西。

比如這段記載就說舜很早以前居住在深山之中,沒有接觸過什么外面的世界,和山里的野人沒什么不同,唯一的不同就是,聽到了善言,目睹了善行,他就會照著做。

這段記載就能很好的用來佐證袁樹提出的致良知之學。

舜之所以成為上古賢王,不單單是因為他能夠接納善言善行,更重要的是他也會去做,做了之后,如滔滔江水一般無法阻擋。

也正是因為他會身體力行地去做好事,而不是聽過看過就拋諸于腦后不管不顧,所以,他才會成為堯的繼承者,并且選擇了禹作為他的繼承者。

于是袁樹就為這段記載做了注解。

聞善言、見善行者多,問善言、見善行而后身體力行者少,舜之所以為賢王,上承堯,下啟禹,成三代之治,如是而已。

后面袁樹還通過堯、舜,性之也;湯、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歸,惡知其非有也?這段記載,得出舜本性含有仁義這一結論。

順著這個結論,他就把舜本有良知,又踐行良知,最終成就帝王之業、為天下所敬仰的事情串聯在了一起,以此將舜樹立為致良知第一人。

這就是借孟子的口宣揚舜的致良知之道,借力打力,利用孟子的言論為自己辯護,樹立起致良知之學的始祖——虞舜。

今文學派需要樹立孔子作為大旗,古文學派推舉周公作為他們的吉祥物,那袁樹覺得自己也要搞一位先賢來做門面。

虞舜,這個孟子心目中接近完美的男人,就是袁樹的選擇。

袁樹決定了,就由虞舜來成為一心會的形象代言人!我不是袁術 四十四 一心會的形象代言人

上一章  |  我不是袁術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