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葉山北,鎮北左衛。
十一月初一,辰時正。
天色灰蒙,飄滿了細碎的雪沫。
官道上五匹馬二十只蹄子輪番陷進淺雪,發出撲哧撲哧的悶響。
“到地頭了,按他們腳程算最遲在今日下午。”
養浩穰在馬背上迎風說話,吸氣時只覺得肺里灌進來一把冰渣。
此行隨他同來的四人都是貫通武者,但連日奔波的辛苦武者受得了,馬卻不太行了。
“咱們去上頭。”
他以馬鞭指了指道旁矮山,當先調轉馬頭。
上山的道路挺括卻艱難,五人不約而同俱下了馬,好節省畜力。
山崗高百米,正是附近的高點。
養浩穰踩上山脊四面瞭望,見天地皆白,幾乎認不出來時路,只余一方冰冷世界沉浸在幽寂之中。
“此處一覽無余,咱就在這等著吧。”
他緊了緊領口,免得風雪貼肉沾濕里衣,回頭卻見眾人的眉梢胡須都結了一層白霜。
“你們喂馬,我來挖個雪窩子,等會輪流出來放哨。”
養浩穰命令道,尋了個雪深處催動先天靈氣,很快整出個幾米見方的雪窩。
“小四,你先站第一班。”
他確定栓馬處受不著風雪,便與剩下三人往雪窩里一鉆,只留個數十公分的開口。
有野雪作隔,四下越發寧靜。
未久,還起了輕微的鼾聲。
養浩穰靠在雪壁上,于短暫的永恒中想象來者的模樣。
應當有二米高,兩百五十斤重,臉型方正,虎背熊腰,一臉長髯…
如此才配得上天驕榜上形容的“姿容俊偉”四字。
在窸窸窣窣的扒雪聲中先后換過兩班崗。
約摸到了下午,雪窩外頭突然傳來一陣呼叫。
“都尉,來了,來了!”
養浩穰第一時間睜開眼睛,翻身而起沖上山脊,遠遠便見到十里外的山坳處鉆出一條黑色長蟲,在雪地里緩慢而規整地蠕動。
二桿大纛在隊列前頭豎著,一書赤沙,一書洪。
“對了,就是他們!”
養浩穰在衣擺上搓了搓掌心。
“都起來,暖暖身子,我們迎過去…”
正在這時,幾人聽到嶺下傳來一陣馬蹄聲,循聲望去,是三位配有赤沙軍旗的精悍斥候。
“你們做什么的?”
濃重的涼州口音。
“烽燧城都尉養浩穰。”
赤面大漢高踞山崗,拱手回道。
“前來接應洪校尉!”
旗幟行進于兩山之間,高懸于飄雪。
養浩穰跟隨斥候策馬近前,見那繡出洪字的朱砂線未經蹉跎,尚且簇新。
斥候遠去,未久,通報聲遠遠傳來。
“報,烽燧城城防司督尉率四人前來接應…”
軍隊未得命令,在官道上沉默行進;列中軍士裹著厚重棉衣,手按短兵,打量過來的目光警惕且好奇。
都說赤沙軍是新創,但養浩穰看這士卒素質,分明有好一部分是見過血的老兵。
最先過來的是位處中軍的徐運濤、呂云師、羿鴻等三人。
養浩穰見狀昂首挺胸,鼓足十二分精神,免得受了輕視。
所以究竟哪一位是熾星?
他細細觀察。
第一人臉貫刀疤,不怒自威,但人過中年,顯然不是洪范。
第二人風華正茂,滿身貴氣,但眉宇間有舒張未盡之郁氣,不太像是洪范。
第三人身材雄壯,目光沉靜,行動間主動落于前二人之后,也不會是洪范。
果然,三人上來互通姓名,都不是正主。
“養督尉請稍待,校尉恰好在巡隊,馬上就到。”
養浩穰面上不動聲色,心中卻更興奮。
以他久經沙場之老練,輕易便看出這徐、呂二人乃是氣境強者,第三位洪烈修為雖與自己仿佛,腰后橫著的那把直刀卻有觸目灼然之威,顯然是天下罕有的神兵。
能搜羅駕馭如此人才的,又該是哪般人物?
養浩穰越發期待,很快見一隊冰天雪地中全裝配甲的親衛穿過雪幕,當先一人高出旁人一頭,左手扶著把狻猊吞獸長劍,右手牽著匹盼顧自雄的焦尾食虎獸。
竟是貫通打底的親衛隊,這可是三位大將軍才有的派頭,而且親衛統領配的居然也是地神兵?
養浩穰心中狂震,不自覺暢想那九州先天第一又該是怎樣三頭六臂筋肉虬結的勁霸好漢?
大風呼嘯,吹散雪幕,露出異獸背上之人。
金絲銀翼高冠,火渙大紅披風;雙十年紀,面白如玉,俊逸超群。
憑這張臉便將自詡膚白貌美的雍玉襯得像頭脫了毛的白熊。
養浩穰不由大失所望。
粗大的關節、寬厚的腰背、黝黑的皮膚,這些強者的勁霸特征居然一個都無?
這略一失神便使他壓力陡增。
在場三位先天,十位以上渾然,外加數十位如狼似虎的貫通武士,斷不容許區區督尉在自家主君面前失敬。
“烽燧城城防司督尉養浩穰拜見校尉。”
養浩穰一個激靈,上前便是單膝跪地。
“免禮。”
洪范翻身下馬,似緩實急地幾步到了近前,單手隨意一托,養浩穰就覺得自己像個二百斤重的雞崽般被生生拔了起來。
像桓承基和雍玉那樣的,這新來的校尉怕不是能一次打四五個?這都不是猛龍過江,而是虎入羊群了…
養浩穰想起來之前索成周一眾所謂的“露一手”“顯顯威風”“制衡”之類的話語,不由暗叫一聲苦也。
大雪停在半夜。
隊伍休整到次日卯時正,造飯后拔營。
北疆冬日的天空干爽潔凈,馬蹄踩在積雪上發出嘎吱嘎吱的擠壓聲。
“鎮北三衛共四百萬人口十三座城,分由三衛將軍府治理。”
養浩穰隨洪范騎行,落后半個身位。
“中衛當下由雪漫城寇家做主,右衛以墜鷹城彭氏為首,左衛則是臨淵城霍家當家。”
蒯葉山終年積雪,北部發源出一條大河,其流域內因海拔落差大而多生水瀑,因此得名躍江。
臨淵城正位于凌河與躍江交匯處。
前幾日赤沙軍遠遠經過,洪范眺望臨淵城郭,大約是三十萬人口,與端麗城規模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