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迅速,不覺再有數十載而去。
真人于府中清修,于數日之前,終是開府功成,十四字輩盡去,府中大多弟子已是散去,各自下山,絕無一肯回首者。
他于開府以來,只得二弟子愿在府中潛修,一者乃是水猿大圣,二者乃是趙世璠,除此之外,竟無一弟子愿留。
真人默默觀望其中,待是開府完畢后,他便是未有再收得弟子,而是在府中清修,閑時便是與府中弟子講說門道,十分安寧。
一日,孫悟空入得靜室,前來尋得真人,教真人回神招待。
真人教孫悟空入得靜室,取些仙杏招待,笑道:“師弟,今來尋我,為之何事?”
孫悟空答道:“大師兄,今我所來,乃為龍華三會,老孫有聞大師兄亦是要前往參與,故是前來相問,大師兄可要與老孫等人一同前往。”
真人說道:“龍華三會之事,我自是知得,我本意晚些前往,既是悟空你前來,我自是當與你同往。”
孫悟空笑道:“既如此,大師兄,我等便是一同前往。真見師兄與那呆子都在外邊等候,待是完畢,便可前往。”
真人笑道:“你且與我去拜見師父,得師父應允,我等再是出山而去。”
孫悟空說道:“自當如此,自當如此。”
真人遂與孫悟空出靜室,拜入祖師靜室,與祖師言說他等將去往靈山之處,參與龍華三會。
祖師得知,笑道:“童兒既是決意前往,便是去得便是,但隨心意而行,莫要顧忌,今之三界,無有可教你顧忌者。”
真人應聲,拜得一禮,說道:“師父,弟子已是知得。”
祖師點了點頭,又望向孫悟空,說道:“猴兒,你且近前來。”
孫悟空應聲而往前,拜得一禮,說道:“師父,弟子在此。”
祖師手掌輕撫于孫悟空腦袋,笑道:“
猴兒,自你昔年拜入我門下,至今甚多光陰而去。你昔年從不曾聽聞我與你師兄之勸,致使修心功敗,曾禍亂三界,幸是后來幡然醒悟,西行取經,煉心有成,至今在府中修行多時,本事見長。而以我所觀,你今修行有些難處,法力難以增長,蓋因你尚有許多修行之道尚未參悟,今時龍華三會,與你有些相助之處,許能助你增長。”
孫悟空拜道:“弟子能有今時,多賴師父與大師兄。”
祖師笑道:“莫要說這等話,但你這猴兒,能記我所言,便是足矣。你等且去罷。”
說罷。
祖師擺手,教孫悟空與真人離去。
真人與孫悟空自不敢違背,皆是拜禮,遂離開靜室。
二人行得小道,朝府外而行。
孫悟空沿途卻有不解,抓耳撓腮,說道:“大師兄,老孫卻有些不明,為何師父會言說,此龍華三會,可相助老孫?老孫卻知,此龍華三會,乃為世尊與東來佛祖交替之會,如何有相助老孫之處。”
真人笑道:“悟空師弟,你既是有所不解,何不前往問得師父,怎個出來了,便是來問我?”
孫悟空說道:“大師兄,老孫恐擾了師父,故不敢多言,聽師父教出來,便是出來,故未曾相問。”
真人說道:“此龍華三會,并不曾有那般簡單,悟空,你須是當心,其中定是有變。”
孫悟空笑道:“有大師兄在,便是有變,又能如何。”
真人搖頭說道:“我非靈山者,龍華三會有變,我不會出手,故我前往,只為觀禮。”
孫悟空有些恍然,明得真人口中之意,他這大師兄非是靈山者,而他卻是斗戰勝佛,故此中之事,與他有關,是他無法改變的。
二人談說之間,已是走到府門外,在此處與真見,豬八戒相會。
一眾正是要朝靈山而去。
真人忽 是停下,說道:“諸位,且少待一二。”
孫悟空等人應聲,雖不明真人為何停下,但還是遵從其言。
真人指定前方,笑道:“有客前來,我等等候少許,與之一道前往靈山之處。”
孫悟空問道:“大師兄,乃是何方之客?”
真人笑道:“乃南海觀世音菩薩,昔年便是其代佛老而來,相邀于我。今其前來,定是與我一道前往。”
孫悟空聞聽,即是恍然。
一眾在府門前等候少許,便是瞧見觀世音菩薩乘祥云而來,同行的有惠岸行者,捧珠龍女等人。
真人瞧見菩薩,走上前去。
菩薩亦是攜眾按落云頭而來,同真人相會。
他等一眾在此處好一番談說,方才同是往天竺國中而去。
一眾駕云之時。
觀世音菩薩與真人并是駕云,于其中談說,菩薩道:“真人,此間龍華三會,在于天竺國靈山外十里,一龍華樹影下所行,我等當是去于那處。”
真人說道:“既是如此,便往那龍華樹而去就是。”
觀世音菩薩說道:“此間三界隱有動亂之相,若是真人有意施法,三界亂不得,不知真人有何所慮?”
真人笑道:“菩薩,三界動亂是否,非在于我,而在于三界。緊那羅之事,我自是知得,菩薩果真以為,我將緊那羅降伏,便可解此危難?再者,我不曾以為,緊那羅之事,可教三界動亂,若是論個亂處,恐連悟空昔年大鬧時都不如。”
觀世音菩薩嘆息說道:“真人,你須是知得,今時不同往日。”
真人說道:“菩薩,此話怎說?”
觀世音菩薩說道:“真人,此間乃紫微帝君渡眾生之際,天宮多有神仙相助,皆于凡間,連那真武大帝且在凡間,天宮馀神各司其職,甚少空閑者。若是此時,那緊那羅作祟,三界如何能不動亂 真人笑道:“天下修行者,了得者,數不勝數,緊那羅亂不得三界,菩薩安心。”
觀世音菩薩自是聽出真人口中之意,嘆息一聲,不再多言。
一眾皆是修行有成之輩,不消多時,便是行至天竺國一山之下,一眾便是止住云頭,朝下而去。
待是落地,豬八戒四下張望,忍不住道:“老爺,猴哥,菩薩。不是言說龍華樹下辦得宴席,怎個不見有樹,只得有山?莫不是臨時改了此間乃是個龍華山下辦宴席?”
觀世音菩薩笑道:“八戒,莫要胡言。龍華樹乃菩提之樹,此樹自心而生,由心而見。此乃彌勒尊佛自其龍華樹中投射而來,肉眼不可見,唯心可見。”
豬八戒朝真人那邊張望,瞧見真人以肉眼正在觀望那前處,似知得已望見龍華樹,他即是說道:“菩薩,你瞧老爺,不是以肉眼觀望得見龍華樹。”
觀世音菩薩無奈一笑,說道:“真人乃大法力,其法無邊,欲要窺見龍華樹,甚易也。”
真人笑道:“欲見龍華樹,此有何難,我與你等同見便是。”
說罷。
真人拂袖輕招,一眾只覺有微風拂面而過,再是睜眼望去,竟是窺見那前處正中處有龍華山,但見‘其枝干虬曲若龍形,皮皴似鱗,色蒼古如鐵。其葉狹長,革質青黛,葉脈密如梵網。花如金盞,重瓣迭蕊,香聞數里,結實如鈴,風過鏗然有聲。根盤巨石,蔭覆半畝,望之森然有寶相’。
豬八戒等人皆是驚嘆龍華樹。
觀世音菩薩贊嘆道:“真人好本事。”
真人笑道:“小道爾。我等今既是行至,便且是前行,莫教他人久等。”
觀世音菩薩應聲答道:“當是如此。”
一眾遂入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