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表真人帶著牛魔王,騎著白鹿,離了南海落伽山,歸于靈臺方寸山中。
二人方才行至斜月三星洞前,真人便是下了白鹿,教白鹿去山間歇息。
真人轉頭望向牛魔王,笑道:“牛王。此方勞你與我同往,今歸至家中,你當好生去歇息,莫教累著。”
牛魔王說道:“老爺,你不是言說將有緣法者而至,老牛可在此處留下,為老爺接引那緣法者。”
真人搖頭說道:“那緣法者無須接引,其有些本事在身,自會尋得來路。你今當是歸去歇息便是,我亦當入府而去,府中有客而來,我不可不前往相見。”
牛魔王應聲,又是問道:“老爺,那來客是何人,可能與老牛講說?”
真人說道:“乃鎮元子大仙是也。”
牛魔王聞聽,自知不可再耽擱,真人該是去與鎮元子大仙相見,其與真人拜禮,遂是離去。
真人見牛魔王朝靜室而去,即是走入斜月三星洞中,他朝樓臺而去。
少頃間,真人即走入樓臺前,見祖師正宴客于鎮元子,他走上前,與祖師拜得大禮,說道:“弟子廣心,拜見師父。”
拜畢,他又與鎮元子拜禮,說道:“廣心拜見大仙!”
祖師與鎮元子皆是教真人不必多禮。
鎮元子目光落于真人腰間九鼎,大為驚訝,忍不住站起身來,說道:“廣心好福緣!九鼎今已歸位!怪不得菩提這廝言說,下一劫以你為主,依今時所觀,下一劫自當以你為主!”
祖師笑意盈盈,目有喜色,亦是為真人得九鼎而歡喜。
真人笑道:“僥幸所得罷。當不得大仙如此稱贊。”
鎮元子說道:“今時可莫要謙虛,你已非昔日小道童,今時之你,足以與我平輩相交。”
真人說道:“我為師父弟子,師父與大仙乃平輩,我如何能與大仙平輩相交,此萬萬不可。”
鎮元子說道:“各論各的便是,如今的你,教我喚你作晚輩,我亦喚不出口。”
真人搖頭說道:“長輩晚輩,與法力高低,并無關系,若以實力為尊,那才是失了分寸。”
鎮元子聞聽,沉吟少許,點頭說道:“廣心,有你此言,便足以教我明得你意。既如此,你為我晚輩便是。”
真人笑著應答。
鎮元子說道:“我今所來,乃為再賀你功成,那時群神恭賀,故我不得多說些甚,今時再來,與你賀喜。再者,我前來此處,亦有賀喜菩提之意,能得此衣缽,真乃莫大緣法。”
真人聽得此言,便是知得鎮元子來意,遂是入席,與祖師一同禮待于鎮元子,與之攀談。
師徒二人招待鎮元子許久,至半載馀后,鎮元子方才離去。
待是鎮元子離去,師徒二人回到靜室之中談說。
祖師盤坐蒲團,笑道:“童兒,依我所觀,你恐短時間內,難以再出府而去,許多緣法者,皆在趕來此處,離山中最近者,二三日間,便是抵達。”
真人說道:“師父,弟子本便無有再離去府中心思。今弟子已成大法力,當是常常于師父身旁侍奉。”
祖師指定真人,笑罵道:“你出去時,可莫要講說這等言語,若是教他人得知,我教一大法力者作童子侍奉,不知該怎地看待我。”
真人笑道:“你乃我師父,侍奉師父,我本該為之。”
祖師說道:“莫要說這等。但你那緣法者,登山之日近在眼前,你當是思量如何教導才是。”
真人搖頭說道:“師父,此緣法者,教弟子意想不到,此怎地與弟子有緣法。”
祖師笑道:“你知其來頭,為何會言說無有緣法?”
真人說道:“師父,此緣法者,乃淮河水猿大圣是也。其昔曾作惡,我將之降伏,教其為善,鎮四方水脈,不想其今來尋我拜師。”
祖師說道:“你引其為善,自是與其有緣法,今時你開府,他聞你法旨,心中有動,自是會前來尋你拜師。”
真人點頭說道:“師父,此水猿大圣自有本事在身,我能教導之處,實在甚少。”
祖師說道:“其既是來拜你為師,自有所求之處,待其到來,你便是知得,不須過多思慮。”
真人應聲,自不再言。
師徒二人在靜室之中相談二三日。
待是二三日后,真人即是離去,他自知那水猿大圣將至,他前往瑤臺之中,召來在府中嬉笑打鬧的孫悟空與豬八戒二人,又將在藏書室的左良與真見召來,以待水猿大圣到來。
在待四人到來后,他便是教真見前往,去往府外,接那水猿大圣到來。
卻說斜月三星洞府外,水猿大圣正是朝里邊張望,但見府中不俗,自有仙家氣相,教他很是歡喜,只道真人所居,正是不凡。
水猿大圣歡喜過后,又有些猶豫,不知該不該上前叩門,若是叩門,可會那府中真人不喜,可會擾得其清修。
水猿大圣不敢叩門,只得站在府外邊,正是思量間,忽見府門而來,有一高僧模樣之人走出。
水猿大圣一驚,往后倒退數步。
那走出的真見伸手輕輕一點,有佛光自虛而生,托舉其身,不教其倒,笑道:“你可是來訪道?”
水猿大圣拜禮說道:“正是,正是。大師,我正是來訪道的,但不知我可能入內?”
真見笑道:“我家大師兄正在瑤臺等候于你,你自是可入內,我大師兄可是言說,此方來者不俗。”
水猿大圣急是道:“不敢當,不敢當。”
真見遂是引道,要教水猿大圣走入。
水猿大圣跟隨真見走入府中,一路所過,見著府中景象,教他心中升起肅穆,不敢有半點失禮之處。
少頃間,二人行至瑤臺之中。
水猿大圣望向瑤臺,瞧著那班中有熟人,孫悟空,左良那等皆是熟人,本想著上前與之打個招呼,可一瞧見高臺真人所在,他不敢過去,只得走到里邊,跪伏在地,朝其叩首不計其數。
他說道:“南瞻部洲淮河猿猴,拜見真人!多年不見,真人可還記著我。”
真人拂袖一招,有微風而過,將水猿大圣扶起,他笑道:“水猿大圣,我如何能不記著你。”
水猿大圣慌了神,說道:“真人面前,不敢稱大圣二字。”
真人搖了搖頭,說道:“不須這般緊張。水猿大圣,你今所來,為之何事,可與我講說。”
水猿大圣猶猶豫豫,一時之間,不知該怎樣與真人言說,他是來訪道拜師的。
真人笑意盈盈,未有急切,于高臺坐著,等候水猿大圣開口。
許久之后,水猿大圣再是跪伏于地,說道:“真人!我今日冒昧謁見,乃為求道之故,我愿拜真人門下,乞蒙恩允。昔我常逞兇淮泗,興濤作浪,肆虐生靈,罪愆深重。幸蒙真人七縱七擒,愚頑得化,幡然知悔。后承真人之命,鎮守淮水,安瀾定波,若四方水患驟起,我必現身救護蒼生,平弭災厄。自貞觀以降,迄宣和之世,凡四百余載,兢兢業業,未嘗怠忽,亦不敢忘當年之約。今聞真人開府弘道,有法旨曾言,有緣者皆可前來。故我敢竭微誠,叩請真人收錄門下。我定當潛心修習,恪遵教誨,以報真人之德。”
真人動容,說道:“我見你身有神光,即知你造福一方,罪孽早已抵消,今有功在身。昔我開府曾言,有緣者,可見三星引路,無心者,縱臨洞門難窺。你今能至此處,足以見與我有緣法,既你愿拜我為師,我自當收你入門下,但你可要思慮完畢,你本事不俗,若是入我門下,卻有些屈才。”
水猿大圣叩首說道:“弟子愿拜入真人門下!”
真人說道:“果真?”
水猿大圣說道:“絕不有悔!”
真人說道:“既如此,我便收你作弟子,常聞你水猿大圣名號,不知你本來面目,你可有個姓,可有個名?”
水猿大圣搖頭,說道:“未有姓名,蓋因乃是水上猿猴,故得水猿大圣名號。”
真人沉思少許,說道:“你與悟空師弟,皆是個猿猴模樣,皆似那食松果的猢猻,與你身上取個姓氏,不若便如悟空師弟那般,與你個‘孫’,如何?”
水猿大圣大喜過望,應承下來。
真人笑道:“既你應下,有姓不可無名,我與你個法號為名。但我門下有十四字輩,乃是‘正心合禮存誠善,至靜德方利永貞’,到你乃是‘心’字輩,但還須一字。”
說罷。
真人細細觀望水猿大圣許久,忽是問道:“昔年我曾在淮河中教導你一二修行,你可還記得?”
水猿大圣說道:“自不敢忘。”
真人說道:“你且說一句,教我聽得。”
水猿大圣答道:“真人曾與我言,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
真人笑道:“你卻記得。既如此,法號我與你一降字,望你降伏百魔,克制百念。你便作個心降,你覺如何?”
水猿大圣喜笑顏開,應得此法號。
孫悟空在旁觀望,心中感慨萬分,恍恍惚惚,他似回到他漂洋過海,行至靈臺方寸山時。
真人將水猿大圣收入門下,便是言說府中有不少俗事,教其日日去完成,并未言說教導之事,便是離去瑤臺,朝靜室而去。
瑤臺之中,一眾瞧著真人離去,孫悟空等人即是圍住了水猿大圣。
孫悟空笑道:“你這廝,竟是前來拜師了,教老孫甚是驚奇。”
水猿大圣朝孫悟空拜禮,說道:“師叔。”
孫悟空扯住水猿大圣,說道:“你我相識已久,說甚師叔的。”
水猿大圣說道:“師叔便是師叔,輩分不可亂了。”
孫悟空抓耳撓腮,說道:“何故如此。”
水猿大圣笑道:“師叔。師父方才與我法號‘心降’,是以降伏百魔,克制百念,我可不該犯了戒律。故輩分不可亂。”
孫悟空說道:“罷,罷,罷。老孫不強求便是。”
左良亦是走上前來,賀喜于水猿大圣拜入真人門下。
水猿大圣與左良見禮,口稱‘師兄’,他望著眼前左良,笑道:“昔年見師兄,那時師兄可未有今時之修行。時過境遷,人間不知幾代過去,王朝更替,乃屬平常,師兄卻再于我眼前而立,今師兄本事不俗。”
左良回禮說道:“乃師父教導罷,我不敢居功。”
說著,他回味水猿大圣,亦是感慨萬分,昔年他機緣巧合,拜入真人門下,如若不然,他今時焉在,一捧黃土罷。
水猿大圣與左良等人交談許多,皆是往日舊識,今時相見,自有說不完的話。
最后還是真見提醒,該為水猿大圣挑個歇息的靜室,方才教一眾回神,與水猿大圣同行,要為其挑個靜室。
一眾與水猿大圣在靜室內行走許久。
水猿大圣挑選的靜室,選在了昔日心舟的那間靜室,此靜室離左良他等靜室皆離得近。
左良見之,即是將心舟之事與水猿大圣講說。
水猿大圣聞聽,說道:“竟有此不自珍者?與師父有緣法,更是拜入師父門下,傳得法門,一心想著在那等苦海之中賣弄,怎有如此蠢笨之人。”
左良笑道:“路在腳下,其這般抉擇,他人勸之無用。不瞞你說,師父已是不止一次勸說心舟師弟,便是臨走之際,真見師叔亦在勸阻,可其執意離去,他人相勸,皆是無用之功。”
水猿大圣說道:“如此來說,其之離去,誰來勸阻亦是無用,同理,他在下山如何,若是醒悟,如何悔改亦是無用。”
左良點了點頭,未有對此再多說什么,而是說道:“既是師弟選此靜室,便且去歇息。你我靜室相距甚近,待是師弟歇息后,再是談說不遲。那時我可引見大師兄與三師弟與你相知。”
水猿大圣應聲,拜禮說道:“既如此,我便先去歇息,待是晚些時候,再去拜訪師兄,那時師兄可要引見二位師兄與我相識。”
左良笑著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