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表兜率宮中,老君與真人講說丹道之理,二人講說不久,妙樂天尊即是行至此處,老君見著天尊到來,即是止住話頭,使二人坐近些兒,便正式開始傳授二人丹道之理。
老君端坐中堂之上,問道:“今我當傳丹道與你二人,丹道博大精深,外丹道亦包含其中。但傳道之前,我且問你二人,你二人覺得,外丹道根本為何?”
妙樂天尊對此道不甚懂得,沉吟良久,答道:“外丹道者,無外乎藥石,采摘藥石,以煉制為丹,此為根本。”
老君沒好氣的取個果子,丟在妙樂天尊頭頂,說道:“平日與你講說,半點不聽,今時盡說這些無用之言。廣心,如你所見,你覺外丹道根本為何?”
姜緣沉吟少許,說道:“老君,依我所見,外丹道根本者,乃效乾坤造化,法日月盈虧也。是以籍五金八石為妙用,運水火陰陽作樞機,逆施造化,煉形質為純陽,化濁陰歸清虛,如此以應天地數,蓋人身全之天地數,正應其用。”
老君聞聽,稍有驚詫,遂贊賞道:“廣心所言,教我心下有驚,卻不知你外丹道初成,能說出如此之言。”
姜緣拜道:“乃我一家之言,當不得真。”
老君感嘆道:“廣心已有一家老祖氣象。如廣心你所言,卻可道盡丹道根本。”
妙樂天尊說道:“今聞真人所言,甚是簡易,但我聞聽,亦有所明,果真了得。”
老君說道:“今廣心所言,道盡丹道根本,我便不再對此多言,我且傳與你二人丹道,其先傳的,便是此丹丸。”
老君將桌案上一粒丹丸舉起,將之交與妙樂天尊,示意其吞服。
妙樂天尊聞言,即將丹丸吞服,片刻后說道:“此丹丸有養元神之能。”
老君點頭說道:“不錯,此丹丸有養元神之能,名為‘玄牝還元丹’,我傳你二人丹道,先傳與你二人此丹炮制之法,你二人可要聽好。”
二人俱是拜禮,感謝老君恩情。
老君遂是說道:“此玄牝還元丹,乃養元神之丹也。故炮制此丹,須知元神之道。夫元神者,先天祖炁所鐘,內藏泥丸之宮…”
老君與妙樂天尊,姜緣二人闡述元神之道,其中隱秘之處,真人亦有所不知,故得老君之言,大有收獲,道行有所長進。
老君講說元神之道許久,在見二人俱明后,滿意點頭,此二人金丹正道皆已功成,故本身對元神之道有所理解,他教導起來,十分簡易。
在將元神之道說畢,老君即是講說丹道,但聽其說道:“玄牝還元丹,須知元神之妙,再者須以特殊丹爐為用。此丹爐者,須取下界首山赤銅鑄鼎,此鼎須形若仰盂,此合離卦之象。再是煉丹始初,鼎內先鋪松針九層,取其通靈之意,再者以入藥石。此藥石亦有講究,先取烏精五兩,白茯苓八兩,法兔髓之精,再添靈芝三莖。如此藥石齊全,而后丹爐列八卦方位,以文武火交替烹煉,寅初文火溫養,如春蠶食葉,午正武火烹煉,似夏鼎沸湯…”
老君細細說著,此一番講說許久,真人與妙樂天尊洗耳恭聽,俱不敢有誤。
待是半日之后,老君方才將其中詳情說個明白。
祖師教徒,多以自身為悟,給予靈機而修行老君教授則多有不同,能有多詳細,便說得多詳細。
姜緣聽得老君言說完畢后,心中已是有數,此玄牝還元丹,他已習得,正如外丹道一般,只待個良機煉丹。
妙樂天尊在旁沉思,似思索此丹煉制之事。
老君見二人神態各有不同,即是問道:“今此丹之理,你已是說盡,但你二人可有何不解之處,若有不解之處,但可言說,我方為你二人解惑。”
妙樂天尊問道:“但不曾煉丹,故疑惑許多,不知從何說起。”
老君說道:“你不曾習全丹道,故煉丹甚難,待晚些我親自教與你,你心中疑惑,定是有解。廣心,你可有不解之處?”
姜緣聞聽,搖頭說道:“老君,不曾有不解之處,此丹道甚易,但若煉丹,當可功成。”
妙樂天尊驚嘆道:“真人,你方才聽得師父言說此煉丹之法,便可習全,竟是這般了得?”
姜緣搖頭說道:“乃先前習得外丹道,又是識得許多天地數,故而能這般快習全,當不得甚。”
老君捋須笑道:“廣心天資出眾,能這般快習得,乃是常事也。今廣心你卻已習得,不知你要在丹房之中炮制此玄牝還元丹,亦或下界修行去?”
姜緣起身拜得大禮,說道:“老君,但與家師言說,乃為修習外丹道而來,今外丹道功成,留在兜率宮中聽得玄牝還元丹煉制之法,已是不該,今當是下界,與家師稟說其中。”
老君點頭說道:“我便知廣心你會有此言,既如此,你且下界去。”
姜緣聞聽,再是拜得大禮,感念老君教導恩情。
老君笑著催促真人快些下界去。
真人無奈,只得起身離去,往兜率宮外而去。
妙樂天尊望著真人離去身形,敬佩不已,說道:“真人果真乃是個妙人。”
老君深以為然,點頭說道:“廣心卻是個妙人。”
老君正要拉著妙樂天尊,入得里屋,教導其丹道,但忽是想到些甚,說道:“卻是忘得贈那丹爐與廣心,你且去傳話金角銀角,速速將廣心先前煉丹的鼎爐,送去與廣心。”
妙樂天尊領命而去,傳達老君吩咐。
卻說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之處,沉香得了孫悟空傳授門道,在山中修行數十載,其所修煉之門道,乃為‘兵’也。
孫悟空曾言,兵家三昧,是以仁者無敵,智者無惑,勇者不懼。
沉香此數十載修行,卻未曾修習得三昧,只得苦修勇者武藝,有數十載修行,沉香武藝高超,非凡俗所能比較。
但其距離旁門正果功成,十分遙遠。
一日,沉香正在府外操練武藝,其取一把斧頭,氣勢洶洶,左劈右擋之間,能卷起周遭罡風陣陣。
若在人間,此定為萬人敵。
然則若論修行,其卻是淺薄不已。
沉香舞弄一陣,終是停下,其望向身旁看護于他的孫悟空,上前拜道:“師父,弟子此方武藝如何?”
孫悟空搖頭說道:“武藝尚可,但你修行淺薄,你修行的門路,卻有錯的。”
沉香說道:“師父,但弟子曾修行,然收效甚微,弟子亦是無法,是故只得先修行武藝。”
孫悟空說道:“此卻有些本末倒置,沉香,你須知,若無修行,任你的武藝如何高超,皆是無用,無有修行的武藝,如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此如何能有成?”
沉香說道:“師父,但弟子操練武藝以來,自覺身中強大,遠非昔日能比,然修行卻是甚微,不若先修行武藝。”
孫悟空說道:“縱你修行武藝何般利害,有甚用處?不通修行,終是無用,本末倒置之修行,乃是個無用功也。”
沉香說道:“師父怎知是個無用功,說不得弟子卻能因此而功成。”
孫悟空說道:“尚未有出現過這般理兒,本末倒置尚能功成。”
沉香笑道:“他人不可功成,不代表我不可,弟子先練武藝,再是修行,說不得另辟蹊徑,卻能功成。”
孫悟空聞聽,不再相勸,他忽是憶起昔年他修行始初,得金丹正道欣喜若狂之時,可是如沉香如今這般,真理聽不入,渾然不覺災殃臨,那時師父與大師兄,可是如同今時他看沉香這般。
昔年師父與大師兄多次教導于他,當是修心,修行若不修心,卻是枉費心機,他卻不聽,以至于后來生出那般多的災殃來。
孫悟空心中感嘆,他喚得沉香離去,教其入府修行去,他在使沉香離去后,便起身要回靜室清修。
尚不等孫悟空回府,忽見天外有祥云而至,其抬頭張望,睜圓火眼金睛,細細一看,便是見著了姜緣正駕云朝靈臺方寸山而來。
孫悟空見之,即是明得,大師兄自兜率宮修行功成,今乃是歸來,他喜笑顏開,將身一縱,駕云行至云間,迎上真人。
姜緣正是駕云,其身后跟著二位仙童,乃是金角銀角,二位仙童托舉著丹爐,隨他駕云而來。
行至過半,將是歸家。
真人忽見有個云霧攔他去路,他不消多看,便知乃是孫悟空,他沒好氣道:“你這猴頭,怎個攔我去路?”
孫悟空現出身形來,喜不自勝,說道:“老大師兄莫怪,大師兄莫怪!老孫方才自云間見了大師兄歸來,是故來迎大師兄歸家,若有驚擾之處,但請大師兄莫要怪罪師弟。”
真人見孫悟空這般知禮模樣,笑道:“罷了。見你這猴頭這般知禮,便知你修行不曾有誤。”
孫悟空說道:“不敢有忘大師兄教導,修行自是不曾誤得。”
說著,孫悟空望向金角銀角二位仙童,上前說道:“這二位,不是昔年老孫保唐僧西行取經時,那山中的兩位大王?昔年卻用那般寶貝刁難老孫,不知教老孫受多少罪兒,今兒個怎隨我大師兄到來?”
金角銀角聞聽孫悟空言說,拜禮說道:“大圣,昔年乃奉命而為,但請大圣勿要怪罪,非存心與大圣抵敵。”
孫悟空擺手說道:“自是知得你二人非存心與我抵敵,乃是受南海觀音菩薩與我作個劫難的,老孫不曾怪你二人,但你二人為何跟隨我大師兄?”
金角銀角答道:“大圣,我二人奉老君法旨,松丹爐與師兄,故隨師兄下界。”
姜緣見孫悟空扯住二位仙童問東答西,說道:“悟空,莫要胡鬧,且隨我歸府,待二位師弟將丹爐放下,尚須歸天與老君稟報。”
孫悟空聞聽,迎著真人,朝靈臺方寸山而去,金角銀角二位仙童緊隨其后。
不消多時,一眾行至斜月三星洞,二位仙童在將丹爐放入丹房之后,便辭別真人,返天而去。
姜緣見丹爐擺放完整,便要去拜見祖師,但忽是想起二郎神與其外甥之事,轉身望向孫悟。
真人問道:“悟空,那沉香之事如何?”
孫悟空聞聽真人相問,即是將事情與真人言說,更是說得沉香修行以及如今修行有誤之事。
真人聽言,說道:“修行兵家之道?此門道卻是有意思。依悟空你所言,沉香始終不知修行為何,故其修行只為救父母與打敗顯圣真君,其不知日后如何,這怎地修行。”
孫悟空嘆道:“大師兄,老孫卻教不好這弟子,此乃老孫之過。”
姜緣搖頭說道:“道在腳下,悟空不必如此言說,但其自身抉擇,當為其抉擇而行。”
孫悟空說道:“大師兄,我自省得。”
姜緣說道:“悟空,且不與你多言,此間種種,晚些再來尋你,我今歸府,當是去拜見師父。”
孫悟空說道:“大師兄且去,晚些老孫再去叨嘮大師兄。”
姜緣辭別孫悟空,走向瑤臺,沿著瑤臺小道,行至祖師靜室之前,但見祖師靜室室門大開,似在等待著他。
真人即是上前行得大禮,說道:“師父,弟子功成歸家矣。”
室中祖師笑意盈盈,說道:“既是功成,且入內來,與我看看。”
真人得聞祖師之言,即快步走入靜室之中,拜見于祖師。
祖師望著下方姜緣,法眼之中,自是窺見其身中靈光更勝從前,乃是外丹道有成,煉丹神通已落基石之兆。
祖師大喜過望,說道:“童兒今果是功成,外丹道已全,此乃大法力始初之相也。但童兒火候齊全時,大法力即成。”
姜緣說道:“皆賴師父教導。”
說罷。
真人從腰間將白玉葫蘆取出,從中倒出一粒丹丸,說道:“師父,此乃弟子炮制而出金丹,但請師父受用。”
祖師聞聽,說道:“你為何不受用?”
真人說道:“此乃弟子外丹道功成之丹,自當教師父享用。”
祖師笑著點頭,接過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