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舟在生理方面的需求非常低。
只要沒有大幅度動用身體能量,他感覺不到饑餓,也不需要噓噓。
親手拉開了廂房門,張學舟看到了缺乏同齡玩伴的小公主。
小公主的身后是衛子夫,又有陳掌等人跟隨,看得出眾人守衛極為負責。
這或許是皇宮的規矩,又或是曾經發生過一些不良事,才導致眾人不敢有一絲松懈。
“東方大人修行真是刻苦,這都已經七天沒出門了”衛子夫笑著開口道。
“修行不知光陰匆匆!”
張學舟看了看天色。
沒有日歷對照的他只能憑借詢問他人,又或是等到穿梭日到來,張學舟才能確定自己經過了多長久的時間。
蘊養法突入第七層,時間也過了七天,從時間的匹配上來說,這倒是剛剛好。
從零基礎累積不斷向上難之又難,但只要基礎足夠強,反向學習時會很輕松。
時間看上去有點久,但張學舟這些天走完的路很可能耗費了蒙特斯巴頓數十年。
他笑著對衛子夫點了點頭,又打趣了小公主兩句,算是將彼此氣氛調和一下,不至于相處時干巴巴說兩句話就難于談下文。
“東大人知道父皇去哪兒了嗎,他這幾天都沒有來找我們玩!”
張學舟只是七天沒出門,衛子夫入宮以來幾乎局限于一小塊區域,時間已經長達了數年,甚至到如今孩童長成。
小公主牙牙學語聲音極為幼稚,說話沒有任何心機,但張學舟有點懷疑這番話是衛子夫想問的,而只是借著小公主表現了出來。
“陛下日理萬機,要事纏身”張學舟道:“又或許陛下也在靜養修行!”
“東方大人,陛下修行的是殺伐之術,這種術少有需要靜養閉關修行”衛子夫道。
“那就是事情繁忙脫不開身”張學舟道。
“陛下很少有這種時候”衛子夫道。
“陛下不是以前的陛下了!”
張學舟略做提醒。
以往的新帝難于控權,手底下的大臣陽奉陰違看安樂宮和長信宮的臉色,他情緒憋悶,又難于和皇后毫無芥蒂溝通,淑房也成了新帝情緒最佳的釋放之處。
如今的新帝不再憋悶,甚至在不斷約束臣子權力,哪有時間前來淑房解悶。
赤霄劍被盜事件不會是唯一,哪怕沒了赤霄劍這柄皇權之劍,張學舟相信新帝還會有其他方式。
對方的反應太敏銳了,只要抓住契機就會猛攻猛打。
朝臣有羊群效應和沉默效應,誰在頂層說話算話,朝臣就會跟著跑,而在針對某一位朝臣時,大多數人不說趁機補一刀,斷然難于去反抗帝王也要為別人求情。
說實話,張學舟并不喜歡當下的朝堂。
這就像西京城二三代,看似能力極強,實則都是靠祖輩和背后資源的強推,這其中肯定有優秀人才,但有太多人才被拒之門外。
如果一代代這么接替下去,那就是一代不如一代,大漢王朝玩完是必然的事。
張學舟不清楚朝政,但他清楚人才的升遷。
如果不存在退出機制,最終的結局大抵是如玉帝那樣卷走資源等待重來的機會,又或被其他皇朝所取代。
這種變局非常困難,甚至涉及自身。
譬如張學舟也是階層的受益者,他肯定想自己子女過得好,若他的子女不成器又占據資源,他能不能讓自己子女退出還真難說。
大抵是實力不配位時,只有強力的變革才能將秩序推動。
在這一點上,連帝王都不會例外,沒有能力不僅僅是權力被架空的事,甚至還會殞命。
經歷了近十年的磨練,看清楚了朝臣姿態和冷暖,新帝的心冷得大概就像一把殺豬刀。
“我等在后宮如履薄冰,還望東方大人提點”衛子夫微微躬身懇求道。
“誰都是如履薄冰!”
張學舟搖搖頭。
這世上就沒有誰能高枕無憂,不得自由的秦皇,鎮守豐西澤的高祖,困于誓言的帝君,爛到根底無法解除弊端不得不退隱的玉帝,遇事只能自己跑腿的元始天尊,困于壽命的燭九陰等。
哪怕是權勢最高的帝王,又有修為最高的修士,這些人都存在煩惱事。
如果不深入了解,只會覺得這些人高高在上逍遙自在,但實則個人有個人的煩憂。
話又說回來,若有什么人無憂無慮逍遙自在,那種欠缺欲望和煩惱的生活長久后必然空虛無趣。
即便張衛盟寫實現攜美功成名就退隱江湖,張衛盟的筆就停在了那兒。
對張衛盟來說,這些人物到那個程度就意味著死了,再也無法勾起任何劇情。
書是如此,人也是如此。
張學舟覺得大伙兒如履薄冰不算差,人在這種環境下會不斷前進,直到突破極限面對一切。
“如果不能自己去打破如履薄冰的環境,誰都幫不了你”張學舟告誡道。
“只有自己嗎?”衛子夫道。
“只有自己”張學舟點點頭道:“你也可以求人幫助,但沒有人可以真正替你走完屬于自己的人生路!”
“我有些懂了!”
衛子夫點點頭。
張學舟這種話是求得一時而不能求一世的意思,哪怕張學舟能保她一次,她下一次面對的風險更高,也就存在更大的風險。
只有步步向上步步適應才能打破困境。
衛子夫在淑房見到的人很少,僅僅局限于極少范圍的數十人,而這些人中有才華者極少。
她所能求助的人非常稀少,聽到張學舟愿意幫忙,但又提及自己沒法一直幫忙,她表示理解時一顆心也暫時放了下來。
“娘,你們在說什么呀!”
或許是等得有些不耐煩了,小公主抬頭嘟嘴分開了兩個談話聽上去很沒意思的大人。
衛子夫摸了摸小公主的腦袋,雙目不經意朝著椒房殿所在的方向看了數眼。
她嘴中開始哼唱著安撫小公主的歌謠。
隱約中,張學舟只見草叢有黑蛇游蕩的身影,他身體輕盈一晃,人已經晃出近十丈遠。
伸手朝著黑蛇一點,張學舟只見黑蛇被點碎化成了煙霧。
還不等張學舟確定施術者的方向,這道咒術已經消散。
“蛇頭咒?”
煙霧消散后,一根青絲墜落在草叢中。
張學舟詫異了一聲。
弘苦和烏巢都是玩蛇頭咒術的修士,張學舟對這道術非常熟悉。
這道咒術并不局限于只有曳咥河圣地擁有,甚至于源于相門傳承的弘苦都是從別處學習而來。
只是張學舟沒想到皇宮中也有這種咒術修士。
被一條咒蛇盯著,陳掌等人又難于發現,也無怪衛子夫有如履薄冰感。
他拉起發絲,只覺發絲細而輕柔,看上去像是女性的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