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五二章 真心

  佛前廣場上,九千九百九十九名誦經僧,齊齊誦起了《回向偈》:

  “淮波息浪兮,黍稷重生;堰魂歸冢兮,鰥寡目瞑;

  鐘離炊煙直兮,盱眙舟楫輕;八部蛟龍皈兮,護此安瀾經…”

  蕭衍虔誠跪在那百丈女相佛陀前,垂首任由真關禪師摘下他頭上的遠游冠,又打散了他的發髻。

  花白的長發便披散下來,垂落在大梁皇帝的雙肩上。

  真諦禪師便執銀剃刀,貼住蕭衍額前。吹毛斷發的刀鋒貼頭皮推至后頸,白發便紛紛揚揚,無聲落入銅盆。

  不多時,三千煩惱絲悉數落盡,蕭衍變成了光頭。

  還沒完,真諦又接過弟子奉上的線香,在蕭衍的頭皮上烙下了十二個戒疤。

  受過沙門最高的比丘戒,蕭衍又披上百衲袈裟,便徹底成了浮屠教中一比丘。

  “去拜佛吧。”真諦這才讓開去路。

  蕭衍便一步一叩首,行至佛像腳下,長跪三天三夜,才終于聽到佛陀開口。

  “服了?”

  “服了。”蕭衍答道。

  “還擅自北伐嗎?”

  “不了。”蕭衍趕忙搖頭道:“弟子日后唯佛祖法旨是從。”

  “會改?”

  “會改。”

  “如何改?”

  “十年之內在揚州境內修三千座佛寺。”蕭衍便道。

  “你已經浪費了十年,不會再有一個十年給你浪費了。”佛陀淡淡道。

  “五年。”蕭衍便改口道。

  “三年。”佛陀卻不容置疑道:“三年之內修好三千座佛寺,余可以既往不咎,封你為護教法王菩薩,可萬壽無疆,永享極樂。”

  “弟子謹遵法旨。”蕭衍毫不猶疑接旨。

  “好。既然你有悔過之心,余便賜汝法號‘真心’。”佛陀便緩緩道。

  “是,弟子真心多謝佛祖賜號。”蕭衍再次虔誠叩首。

  “去吧。”佛陀便結束了跟蕭衍的對話。

  待蕭衍叩首退下,真諦來到佛前,恭聲問道:“佛祖,他真的可信嗎?”

  “那不重要。”便聽佛陀緩緩道:“重要的是,只有他能讓三千座寺廟按時完工。”

  “是,他應該不會再拖延了。”真諦點點頭,這么短的時間,確實只有蕭衍能辦得到。

  “你要盯緊進度,不得再耽擱。”佛陀沉聲道。

  “遵旨。”真諦恭聲應下,又問道:“雖然蕭衍答應不再率軍北伐,但陳慶之已經攻取了洛陽,若是他順勢做大,會不會又生變數?”

  “不要緊,必要時余會出手的。”佛陀緩緩道。

  “那就沒什么好擔心的了。”真諦大喜道:“有勞我佛。”

  佛陀卻沒有再說話,似乎對他此次的表現并不滿意。

  “…”真諦不禁汗流浹背,叩首謝罪不止。

  另一邊。

  擊敗元天穆的大軍后,陳慶之和白袍軍的威名,徹底傳遍了黃河兩岸。

  許多北朝官員為求自保,紛紛向元顥投降,短短一個月時間,整個黃河以南,便盡歸元顥的建武政權…也許是覺得‘小雞’實在不雅,在攻破洛陽后不久,元顥便改元為‘建武’了。

  再加上蕭寶夤、莫折天生等人割據了關中,邢杲在山東起義,北魏朝廷最窘迫的時候,控制的地盤就僅剩下河北和山西了。

  幸虧元顥的名聲,也不比爾朱榮強到哪去…

  譬如沛郡王元欣本想投靠元顥,便問左右意見道:“元顥是孝文皇帝之后,他做皇帝也勉強能算社稷不移。如今他已占據黃河以南,大事將成,又派人來招攬本王,本王便投效他如何?”

  左右漢臣卻苦勸道:“元顥認賊作父,引狼入室,勾結外國,屠城掠地,險些亡我社稷。像他這種厚顏無恥的亂臣賊子,從古至今都未曾聽說過,一定沒有好下場!”

  元欣聽了覺得很有道理,非但斬殺了元顥派來的使節,打消了投降的念頭,還勸說跟他相善的宗室,暫時聽從爾朱榮的指揮,以大局為重,共御外辱。

  皇帝元子攸也持同樣看法,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原本各懷心思的北魏朝廷,居然在危難的時刻團結了起來。

  而且爾朱榮也確實厲害,他用最短的時間撲滅了邢杲起義,率領大軍回師山西,準備與陳慶之交戰。

  但懾于白袍軍的威名,他沒有馬上就出兵,而是耐心等待各地的勤王軍就位,同時整訓部隊,將軍權牢牢抓在手里,這樣才能形成戰斗力。

  洛陽城的元顥卻對局勢的變化毫無察覺,完全沉浸在周圍人的馬屁中,把自己當成了挽狂瀾于既倒的救世主,眾望所歸的真命天子。

  他與那些歸順的北魏宗室日夜縱酒,不恤軍國大事。還輕信讒言,在城中到處抓捕爾朱亂黨,動輒抄家滅族,引得人心惶惶,令朝野上下深感失望。

  陳慶之同樣深感失望,但為了大局著想,他只能耐心相勸,讓元顥不要高興的太早…

  “陛下,我們雖然占據了洛陽,但河北關中尚未歸附,爾朱榮的實力更是十倍于我軍。諜報說他已經平定了邢杲,率軍回師,肯定很快就要集中全部兵力來進攻我們。我們若不早做打算,又該如何抵御呢?”

  “哎,有陳侍中在,區區爾朱榮算什么?不過是又一個白袍軍的手下敗將罷了。”元顥還帶著宿醉,坐在寶座上,身子一直搖晃。

  “爾朱榮也能以七千騎破葛榮的百萬大軍,而且他已經成神,還探明了我們的虛實,跟他交戰絕對不能掉以輕心!”陳慶之語重心長道。

  “侍中不是還請皇上,派遣大軍來增援嗎?”元顥又笑問道。

  “…”陳慶之已經知道建康發生的事情,但又不能跟元顥直說,只好嘆氣道:“援兵不會來的那么快,還得靠我們自己。”

  “朕的兵都可以歸侍中調遣。”元顥便道:“還不夠的話朕再替你征發。”

  陳慶之心說,用你的兵還不把我坑死?便搖頭道:“為臣是南人,指揮不動北人。請陛下傳令給歸順各州,若有南人以前淪陷在北朝的,必須全部護送到洛陽來。”

  “嗯,就按侍中的意思辦…”元顥應一聲,待陳慶之退下后,他弟弟元頊卻道:“不用聽他的。歷年流落本朝的南人,沒有十萬也有八萬,把他們都弄來洛陽,豈不反了天了?”

  “沒錯。”元顥深以為然,便把陳慶之的話當成耳旁風。

哎呦文學網    南朝玄怪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