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皇城。
戶部。
戶部值房內,青瓷茶盞被重重砸在紫檀案上。
戶部尚書左遷盯著邸報上“東瀚郡物價司掛牌”幾個字,額角青筋暴起:“八千種物資的定價權,他李成一個江湖草莽說拿就拿?”
他指尖幾乎戳穿紙面:“戶部三十年都沒掰動江南糧商半枚銅板!”
“何止銅板?”戶部侍郎周延抓起算盤噼啪作響,“光是九川銀魚一項,河道衙門每斤抽五文錢‘調度費’,三日內就賺了鹽鐵司半年的稅!”
算珠在他掌心捏得咯咯響:“這哪是河道衙門,分明是摟錢的耙子!”
周延的話語,讓大堂上眾人面色變幻。
戶部是大秦錢袋子,如今卻眼睜睜看河道衙門搶錢。
誰不難受?
可這般難受,又無可奈何。
上一次彈劾青陽侯的帖子,全都被陛下留中不發。
如今,誰敢再提此事?
“其實吧,也是好事。”角落里的老主事忽然嗤笑:“禮部上個月還彈劾李成‘出身卑賤不堪用’,如今人家把江南糧價壓了三成——”
他故意拖長調子:“聽說今早王尚書摔了最愛的硯臺呢。”
“還有吏部,據說…”
滿堂哄笑中,左遷猛地拍案:“都閉嘴!”
他抓起東瀚商盟的貨單砸向眾人:“看看人家掛的鹽晶價!五十文一斤還包運!工部剛奏請的鹽稅改制全成了廢紙!”
值房倏然死寂,只余邸報邊角被穿堂風掀起的聲音。
“好個青陽侯…”左遷扯松官服領口,嗓音沙啞,“棄了河道衙門的小稅,卻掐住大秦商脈的咽喉。”
他忽然盯著窗外皇城方向,卻突然露出一絲輕笑。
“現在該急的是禮部和吏部,他們為國選才百年,還不如張青陽在江上撈起個草寇!”
“如果這一次真的被張青陽壓了風頭,恐怕王安之和司馬清光臉上都不好看。”
左遷與青陽侯關系倒也不算差,玉若郡主那瑜遠商行更是與戶部往來交易極多。
但私交歸私交,他左遷代表戶部,這次竟然被東瀚郡河道衙門搶去了定價權,這是在打整個戶部的臉。
兵部。
兵部值房內,李思指節叩著東境發來的朱紅漆封卷宗,茶湯在青瓷盞里涼透了三回。
“五千萬張嘴啊…”
他屈指劃過卷宗上“日耗糧七十萬石”的墨字,抬頭看向圍坐的幾位侍郎,“禮部現在哪還顧得上彈劾青陽侯?光是征調民夫里摻著的三百儒生,就夠他們扯三天皮。”
刑部調來的主事鄭垣突然嗤笑:“昨兒司馬尚書摔了硯臺,說吏部今年考評全得添上‘河工教化’——你們猜怎么著?”
他故意壓低嗓子:“東瀚郡送來的教化名冊,足足八十萬人!”
滿堂倒抽冷氣聲里,李思抓起茶盞灌了口冷茶:“青陽侯這是把吏部架在火上烤,八十萬人考評,夠他們蓋三年官印。”
茶盞重重頓在《兵員整訓章程》上,“倒是這文武調配的權柄——”
“想都別想!”門外傳來兵部尚書郭銘渾厚嗓音,紫袍老者挾著軍報跨進門,“六部爭了二百年的命根子,能吐給兵部?”
他抖開軍報露出“東境事情由東境行營自行安排”的朱批,“但青陽侯要的三十萬張強弓,工部今早就蓋了加急印。”
值房倏然一靜,只余窗縫漏進的穿堂風掀動桌案上的卷冊。
陛下這那偏架的架勢,實在太明顯。
東境行營,實在是權限太重。
李思忽然撫掌大笑:“下官昨兒還納悶,工部怎舍得動皇陵修繕的百年鐵木——”
角落里的年輕主事忽然眼睛發亮:“五百萬精兵篩出來,剩下四千五百萬練過弓馬的青壯…”
他喉結滾動的聲音比窗外知了還響,“隨便安個‘預備營’的名頭,邊軍十年都不愁兵源。”
幾位侍郎對視一眼,忽然同時伸手去端茶盞。
白霧氤氳間,眾人嘴角弧度與蒸騰的熱氣一樣壓不住。
“聽說青陽侯給新兵頓頓吃肉?”兵部尚書郭銘忽然沒頭沒尾問了一句。
“何止!”李思從袖中甩出東境密報,“九川盟用漕船運活豬,甲板上還種著水靈菜——這哪是練兵,分明是養虎狼!”
“嘖嘖,估計禮部那邊又要上書彈劾了。”
不知誰說了這樣一句話。
頓時,大堂之中的氣氛,又活躍起來。
不只是大秦皇城,齊,趙,魏三國皇都,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東瀚郡。
征召五千萬新兵,這等大勢實在太駭人。
魏國御書房,燈火將青銅獸爐照得宛如匍匐的兇獸。
魏帝宇文拓將密報甩在跪地的暗衛頭頂,鑲金護甲刮過紫檀案上“東瀚新軍”四字,濺起幾點墨痕。
“當年大秦武卒三千破朕十萬邊軍…”
玉玨砸在星圖上四分五裂,碎裂聲驚得欽天監眾人伏地顫抖。
“讓死士帶著焚城弩去落鷹峽埋伏,朕倒要看看,是他的新軍快,還是朕的弩箭快!”
趙國觀星臺上,夜風卷起玄色帝袍。
趙帝趙吉摩挲著手中斷裂的龜甲,裂紋倒映著東境送來的“五千萬新軍”密函:
“五千萬青壯?他張青陽當東境是養牲口的草場?”
他忽然嗤笑一聲,指尖碾碎案頭齊國進貢的雪蓮。
“傳旨給陸沉舟,讓他在稷下學宮多寫幾篇‘青陽侯窮兵黷武論’,朕要這流言三日內塞滿大秦糧商的耳朵!”
齊國深宮,熏香壓不住血腥味。
“陛下,云棲劍宗三百弟子已混入東境民夫。”紫袍宦官匍匐著,壓低聲音,“姚山長讓老奴帶句話,青陽侯若真練出五百萬精兵…”
“精兵?”
“二十年前朕屠盡魯陽城時,他張青陽還在娘胎里吃血呢!”姜元良雙目之中透出冷意,
“告訴兵部,北境六郡的屯田制提前三年推行,農戶每戶多征一石糧。”
“朕寧愿餓死種地的,也不能讓大秦再養出第二個武卒營!”
天下風云出東境,東境風云看東瀚。
東瀚郡征召的第一批百萬武卒,不過十日就已經到達云明府城外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