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靈虛子受劫了去,非得天時、地利、人和俱全方可。”
說罷,那一大圈佛虹之內,巖上的財虎禪師念了一聲咒,便見有一段段的咒言下落,印于黑梟的背上,形成一個圖案。
“你持此咒圖入疆,待到那南火疆內渾然一片,疆域大變之際,自有一個極大變數出現,到了那時你便掀開衣衫,露出此背上咒圖來,屆時那靈虛子彈指可滅矣!”
“當真。”
黑梟和哭麻老祖異口同聲的道。
“善哉,善哉,出家人不打誑言。”財虎禪師合掌說道。
“禪師可知那位靈虛法師將煉一件法寶,雖然如今誰不知此寶的底細,但是從其重視程度來看,此寶必然乃世上一流法寶,或是殺伐之寶也未可知。”黑梟說道。
“沒錯!”
哭麻老祖竟未覺得黑梟之話過于離奇,大是贊同的道:“觀靈虛法師過往之行徑,幾乎都不在常理之中,按理說其只是天人跟腳,無此等殊異之姿,可偏偏屢屢突破外人想象。
就拿眼下情況來說,因其在南火疆的激進舉動,打破了云雨廟許多預定計劃,只能投放更多精力到南火疆中,在靈虛法師那里一直耗下去。”
“爾等無需憂慮。”
財虎禪師大是不以為然,對二人透露更多玄機,說道:“這咒圖乃是我從老爺視若性命的一件至寶上所臨摹下的部分,到時你只要掀開,自能攝拿一件寶貝。
不過你需得注意一事,你拿了此寶絕不可貪功戀戰,你只有一時控寶之力,非是那件寶貝的本主。”
見到財虎禪師言之鑿鑿,黑梟確信對方有十足的把握,并非是不將自己本體放在眼里的傲慢,面上神色一松,好似放下心來,實則心中暗自警惕。
“對了,你那魔法”
財虎禪師忽然開口說話,而姜黑梟強忍心頭劇震,心中驚駭的道:“莫不是他也看出來了。”
話才開口,財虎禪師就覺察姜黑梟眼神不對,于是話頭一轉。
“萬法本無差別,用之于善則是佛法,施之于惡則是邪法,但你那魔法根子便在煞生血食之上,若無大智大勇,亦或者是高深佛法,怎能不被此法迷心亂智。
等劫中事了,你便暫棄此法,待何日你能拿上屠刀亦能行于佛事,便是你重拾魔法之時。”
“謹遵教誨!”
黑梟心中一松,合掌說道。
事情已了,佛虹當即散去,只余滿府的旃檀異香。
“可喜,可喜。”
哭麻老祖見自己奔波在外,好不容易說動的天上大人物,最后全然便宜了姜黑梟,心中當真是百感交集,道:“有禪師青睞,此后你定是坦途一片了。”
“接下來該如何行事,還請老祖示下。”黑梟拜請說道。
“如今火鑄山那里可謂焦頭爛額,諸道群妖膽氣已喪,此時正該你勇于擔當,前去聲援那位紅姑尊者,做一回及時雨。”
“可我聽說那位尊者對小青姑極為無禮,還曾戲言滅我。”
“戲言,戲言爾。”
哭麻老祖渾不在意的笑了笑,道:“那尊者看似肆意妄為,實則暗藏機心。
你小石圣教自三疆初劃之時,便一直在鼎力支持云雨廟,遠比落銀湖里的蛟魔宮、百禽山等資深附屬異派更為賣力,此時對你下手,那不是自斷一臂。
何況云雨廟那里早傳風聲,云浮四兇對你甚是青睞。”
“還有一事,老祖該知如何去做。”
“她不會參與疆內斗法。”哭麻老祖認真保證的道。
霄燭金庭內,燈火依舊通明,卻是驅不散那幾乎凝成實質的死寂。
流霞般的紗光籠罩著主座上的身影,紅姑慵懶地斜倚玉座,粗壯蛇尾盤繞座下。
在其尾尖一縷赤紅火苗跳躍變幻,時而如飛鳥振翅,時而似兇獸呲牙,映得她薄紗下的眼眸深邃難測,如同兩口寒潭一般。
殿中,狎魚、小青姑等等幾位旁門左道的四境翹楚,或坐或立,氣息晦暗。
空氣沉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先前紅姑降下的殺威余韻仍在,耳中隱痛未消,此時在這死寂中更添幾分驚悸。
狎魚獸面鐵青,一對前足已狠狠壓碎地磚,他已經收到劍童那顆腦袋被找到的消息,此刻喉頭滾動,有心說些什么,卻是一個字也吐不出來了。
“呵”
一聲極輕的嗤笑從薄紗下逸出。
這笑聲并不響亮,卻讓所有人的心都猛地一抽。
紅姑一眼望去,黑壓壓的一片顱頂,沒有一個能夠頂用的。
他深知旁門左道的習性,當己方占據上風之時,一個個便如下山猛虎,可一旦到了打惡仗,去啃硬骨頭之時,一個個又各懷心思,互相拉扯。
即使道行如她一般,此刻也感棘手。
有些事情,有些局面,終究不是靠暴力可以達到目的,便是神通也有窮盡之時。
“好一個積威已久,兇名赫赫的靈虛法師,此次若不能滅他,即便其余二疆均有勝果,日后這難保不會又是一個太平山上野心勃勃的太平真君。”
聲音回蕩殿內,無一人敢于應聲。
小青姑有心說話,先前她可是提到良策,只是疆內子午健將已經動手,導致那計策被擱置下來,但是她依然覺得那計策還能再用。
犬封護法拉住小青姑,如今定風丹已失,眾人膽氣已喪,方才那等靈虛子在毒陽煞穴中分心煉寶時再施雷霆一擊的計策,已無施展的條件了。
在持續的死寂之中。狎魚對紅姑傳音說道:“尊者,要不等大變之日,再做打算。”
在紅姑一個眼神下,狎魚心中內火被引為一股真火,從口鼻噴流出來,霎時間焦味四溢。
紅姑對狎魚說道:“記住,蠢事蠢話做上一次就夠了,再做一次,我不見得有耐心能容忍你犯蠢。”
“報”不知過了多久,殿外通傳聲劃破死寂,“小石圣教主姜黑梟,攜教眾來援!”
滿殿僵立之人驟然騷動,眾修一個個抬眼望去,只見一人緩步登階,身后投下的陰影上,有三杈頸首揮動,其身側領有數人,個個道行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