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遠遁,離開黑曜山后,陳三石徑直返回清虛宗。
途中,他經過幾處凡俗城鎮。
郊野當中,是大片的農田,只不過農田當中種植的,并非是糧食,而是靈禾。
最近這些年,由于邊境戰亂不斷,導致對于靈禾的消耗也與日俱增。
靈禾作為煉制丹藥甚至部分法器的主要原材料,就如同糧食對于凡人一樣重要。
哪怕是元嬰修士,也需要經常服用大量的丹藥。
如此海量的靈禾,各大宗門自然不可能種在自己的宗門內,憑白浪費靈脈和土地。
于是乎,就只能種到凡間。
陳三石初次來到天水洲時,見到田地內是半數靈禾,到現在,已經增長到六成!
每畝地六成!
這是什么概念?
即便是豐年,田地不多的五口之家,也很難存活下去。
于是乎,他們就不得不想方設法地換取糧食。
幾乎每個區域,都會有幾個“仙師員外”。
所謂“仙師員外”,大部分都是雜靈根的煉氣修士,在修仙界混不下去,就干脆來到凡俗當土皇帝。
他們會提前囤積大量的糧食,每逢這個時候拿出來,就可以打著“自愿”的名義強買強賣,掌握一片區域內的生殺予奪之大權。
體驗在修仙界,只有元嬰大能才能夠擁有的無上尊貴。
至于凡人們是否會造反,答案是當然會,但是毫無異議。
再多的凡人造反,也只需要派幾名煉氣“將軍”過來,隨意施展幾道法術,就能夠令其土崩瓦解。
他們想要反抗,也就只有借助修仙者的力量。
毫無疑問,修士當中也有好人,其中又以散修居多。
就例如,魏玄宋桂芝夫婦。
他們兩人初來乍到,就嘗試著幫助凡人反抗,但很快就意識到自己勢單力薄,形同螳臂當車。
若是有高境界散修出手,則是會被各大宗門認定為屠殺凡間修士,屬于魔道修士,下懸賞令殺之!
反而是真正的魔道修士,若是在凡間找到有靈根之人,將其引入魔道,算是離開這片土地的一種方式。
除此之外。
修仙界倒是還真有一個組織勢力,專門屠殺這些“仙師員外”。
誅仙門。
北陽道的事情結束后,上官思衡不知所蹤,陳三石經過調查,也找到更多關于誅仙門的記載。
究其來源,似乎還和上界有關系。
誅仙門高層掌握一種“移植靈根”的秘法,能夠把修士的靈根轉移到凡人身上,從而令凡人可以修行。
也正因為誅仙門內許多高層出自凡人,所以他們還能夠跟凡人共情,想要剿滅天下宗門,還人間一個安寧。
據說邊境長城,也有誅仙門人的身影,甚至由于戰事愈演愈烈,各大宗門還和誅仙門人暫時達成合作,共同抵御異族。
在陳三石看來,土地有限,修仙者的需求卻是無限的,那么就永遠只能向下擠壓,而凡人,又沒有反抗的能力。
如果不對修仙界建立新秩序,做出足夠限制的話,靈禾的問題幾乎是無解的。
他看著田野間神情麻木的村民,和飛揚跋扈的仙師員外,只覺得莫名熟悉。
這又和當初鄱陽縣,前朝苛捐雜稅,有多大區別?
什么修仙界,凡俗,都是一般模樣!
“等等。”
陳三石來到一戶準備販賣自家女娃的人家門前。
“你是哪來的不長眼…”
一名肥頭大耳的煉氣修士,在感受到對方散發出來的法力后,頓時驚出一身冷汗,他連忙彎腰,誠惶誠恐地說道:“小人該死,小人該死,險些沖撞了前輩!
“不知道前輩有什么指教?”
“這娃娃歸我了。”
陳三石說著,丟過去幾塊靈石。
修士連忙說道:“誒喲,前輩看上這小賤種,就給前輩便是,晚輩哪里敢收靈石。”
“給你就拿著。”
陳三石不冷不淡地一句,對方當即閉嘴,不敢再多說半句。
他領著只有七八歲的小姑娘,御劍騰空而去。
空中。
他雙手負后,眺望遠處云層的同時,頭也不回地開口說話:“把你的刀放下。”
后方的小姑娘一愣,手里破舊的匕首僵在半空片刻,但最后還是咬著牙刺了上去,結果卻連對方的白袍都沒辦法扎破,反倒是把自己纖細的手臂震得生疼。
眼瞧著沒有希望殺死對方,她便干脆縱身一躍,想要從萬丈高空跳下自盡,結果腳下才一空,就感覺后頸一勒,整個人懸在半空動彈不得。
“行了。”
陳三石順勢檢查其資質根骨:“給你兩個選擇,一個是把你送回去,無人庇佑,你很快就會再被賣一次,一個是跟我走,學著修煉。”
他方才路過,就看到這丫頭體內,竟然有著極為明顯的異象,于是就出手相救。
這一探查,果然發現其靈根異變,成為極其罕見的“陰靈根”,倒是有意思。
凡間大部分靈根優異之人,在很小的時候就會被宗門預定為弟子。
但也會有像這種特殊情況。
小姑娘沒有說話,顯然并不信任眼前的人。
“青鳥。”
陳三石喚了一聲。
“呸!”
肥頭大耳的修士,沖著白袍離去的方向,狠狠地啐了口唾沫:“不就是清虛宗弟子,有什么了不起的?!這幾塊靈石,就買走我一個異靈根,簡直欺人太甚!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莫欺…”
“唳——”
高空之上,陡然響起一聲鷹嘯。
修士頭痛欲裂,直接在哀嚎聲中失去意識。
與此同時,一只展開雙翼足以遮天蔽日的青色神鷹一掠而過,鋼刃般的爪牙撕裂虛空,直接將修士的整個頭顱拔了下來,接著揚長而去,淹沒在云層之上。
只留下一具無頭尸體站在原地,撕裂的斷頸處還在噴涌鮮血。
“啪!”
一顆熟悉的人頭,落在小姑娘腳下的飛劍上。
她再也沒有異議,倒頭便拜,明明年紀不大,聲音卻透著冰寒:“恩公在上,受我一拜。”
陳三石問道:“你叫什么名字,家里還有什么人?”
小姑娘說道:“我姓陳,叫二丫,家里沒人,都餓死了。”
簡單了解過后,就知道她家里幾口人有的病死,有的被修士隨意打殺,后來流落到親叔叔,張羅著要將其賣掉換糧食。
“你也姓陳,倒是緣分。”
陳三石說道:“二丫可算不得大名,以后你就叫云川吧。”
這趟打獵收獲頗豐,回來的時候還撿了個漏。
大漢不缺修士,但天才暫時還不算多。
招收天才,本來就是天墉城正在做的事情。
陳三石先將陳云川安置在一處山洞內,然后返回清虛宗,兌換自己能夠換取的獎勵。
按照門內的規矩,功勛和靈石的兌換比例是一比一,但實際上,往往要用更多的靈石才能夠換到功勛。
因為有許多天材地寶,只能通過功勛在門內換取,在外面即便是有靈石也買不到,例如最典型的筑基丹便是如此。
每頭二階靈獸,價格大約在八百到兩千功勛。
他總計得到五千五百功勛,而兌換一株數百年份的“紫菱馬鹿草”則需要四千八百功勛。
余下的功勛,陳三石又購置了些零散物件。
做好這些,他便先回了一趟百花谷,想著先把在黑曜山的見聞告知師娘。
“是你啊。”
長老洞府門外,一名只有十六七歲的小道士停下手里的活計,拄著掃帚說道:“玉靈長老和姜師姐最近出去辦事,可能要兩個月后才能回來。”
百花谷只有寥寥幾名雜役弟子,這些人也不算是玉靈的徒弟。
陳三石倒是沒想到,上次在泰山君那里遇到的小道士,也是其中之一。
“好,我知道了。”
陳三石也只好暫時告辭。
他沒有留在谷內,而是準備趁著這段時間,先回一趟東勝神洲,把“紫菱馬鹿草”種上,然后再處理一些雜務。
將近二十年的發展,天墉城內即將涌現出第一批筑基修士。
陳三石當初從九幽禁地、以及后續培養的天材地寶,足夠煉制出一批筑基丹。
這需要他親自動手才行。
大漢。
早朝過后,陳三石來到無疆殿內,親自批閱奏章。
“啟稟陛下。”
許文才應召而來:“老臣按照陛下的要求,擬定出新的九品仙官制,請陛下過目。”
奏折由東方景行轉呈,陳三石將其打開,就看到全新的九品仙官。
正、從九品分別為,天墉力士,無疆力士。
正、從八品,仙佐仕郎,仙佑仕郎。
正、從七品,天墉校尉,無疆校尉。
正、從六品,斬妖校尉,除魔校尉。
正、從五品,仙德將軍,仙毅將軍。
正、從四品,神威天將,神甲天將。
正、從三品,蕩天神將,平天神將。
正、從二品,誅仙神尊,鎮仙神尊。
正、從一品,九玄天尊,太華天尊。
每一個品階,根據境界以及貢獻決定,按照品階來發放仙俸。
如此。
大漢仙朝的制度,才算是大概完善。
只是品階清晰之后,天墉城的大小仙官們,就更加想要建立功勛。
因為只有立功,才能夠升官,才能夠拿到更多的資源,輔佐長生大道。
“若是天地封印能夠擴張就好了!”
陳三石感慨道:“那樣的話,我大漢就能夠對外開疆拓土,做到真正的掃清匪宗。”
先前北陽道的戰事結束之后不久,當地的靈脈就很快被新的修仙家族霸占。
一切變了,但是又都沒變。
“陛下,臣還有幾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許文才冷不丁地開口,打斷天武皇帝的思路。
“老許啊,你怎么年紀越大,越跟朕客氣?”
陳三石說道:“你我之間,有什么話直說便是。”
“臣這里有一份名單。”
許文才令太監轉呈,然后說道:“根據‘黑冰臺’這些年的觀察,天墉城臣子們當中,不乏有一些人忠誠度不夠,懷有二心。”
黑冰臺。
是錦衣衛改制后的一個衙門機構,由許文才親造,負責監察百官,準確地說是仙官。
“陛下!”
許文才鄭重其事地說道:“不同于您當初潛龍之時,身邊的臣子都是一起出生入死,這些天墉城修士磨煉不夠,其中甚至有人私下里對天水宗宗門心生向往,認為那里無拘無束。”
“朕知道了。”
陳三石將名單上的姓名牢牢記住。
這上面的內容很詳細,什么人哪年哪月哪日什么時辰,做過什么事說過什么話,甚至連什么時候如廁都記得清清楚楚。
許文才說道:“陛下打算如何處置?”
“先把這些有確鑿通敵證據的,私下里處死吧。”
陳三石頓了下:“其余的先留待觀察,對了,朕從天水那里,弄到幾種藥材,即便是凡人也可以服用,你平日里辛苦,好好養養身體。”
“多謝陛下。”許文才躬身。
“又客氣。”
陳三石起身,輕輕拍拍對方肩膀,然后便徑直前往兜率宮煉制筑基丹。
對于他來說,只要煉制過一次的丹藥,就會變得得心應手,絕不會出錯。
“朝桐。”
陳三石在煉丹爐前坐下:“開爐。”
白家搬來天墉城后,他信守傾囊相授的承諾,又將白良弼之女白朝桐收為弟子,主要跟隨修行煉丹。
二十余日后,八顆筑基丹新鮮出爐。
按照目前來看,甚至還有剩余。
離開兜率宮,他來到白玉廣場,集結所有的修士。
天墉城修士,現在總共有四千余人,其中有五十余人,是經歷過北陽道大風山戰役后活下來的。
能夠開始筑基,或者在后續幾年,能夠開始準備筑基的,也就三五人左右。
東勝神洲的天地封印,對于修士有著壓制,一旦超過煉氣,踏足筑基境界,就會遭到法則壓制,如果不及時逃離,就會灰飛煙滅。
而要想避免這一點,就必須用到“傳國玉璽”。
想要把傳國玉璽的作用,加持在其余修士的身上,倒是個問題。
經過陳三石的研究,以及反復測試后,才得到一個有效的方法。
授印!
擬寫圣旨冊封官爵,以傳國玉璽加印,再授予修士加持過一縷國運的官印。
自此,就算是得到法則認可,即便是再高的境界,也能夠留在東勝神洲。
同理,如果陳三石罷黜官爵,如果修士超過筑基,就還是會受到法則壓制。